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的历史背景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的主要内容内容,评价,评价其历史其历史作用作用。第第6 6课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 必修一: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必修一: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知识回顾知识回顾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 北宋初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北宋中期后,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必修一: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
2、取了哪些必修一: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知识回顾知识回顾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 冗官 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冗兵”问题。冗费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措施措施措施措施措施措施措施措
3、施局面局面局面局面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积贫积弱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导致北宋中期形成了列措施,导致北宋中期形成了“三三冗冗”、“两积两积”局面,导致严重的社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共识。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共识。2、庆历新政揭开变法序幕、庆历新政揭开变法序幕 3、宋神宗:任王安石为相,支持变法、宋神宗:任王安石为相,支持变法 4、王安石个人:地方官积累经验;三、王安石个人:地方官积累经验;三不足;不足;5、土地兼并严重,阶级
4、矛盾、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民族矛盾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冗费冗费 冗兵冗兵 冗官冗官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富国之法富国之法(理财理财)强兵之法(整顿军队)强兵之法(整顿军队)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取士之法(改革科举)中中心)心)理财理财 角色体验角色体验1:假如你是当时的: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农民,你觉得哪些措施可能对你有利?,你觉得哪些措施可能对你有利?角色体验角色体验2:假如你是当时的:假如你是当时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官僚大地主,你最不欢迎哪些措施?,你最不欢迎哪些措施?角色体验角色体验3:假如你是:假如你是大商人大商人,你又最不欢迎哪些措施
5、?,你又最不欢迎哪些措施?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以政府借贷的形式防以政府借贷的形式防止农民破产,从而抑止农民破产,从而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制地主的土地兼并。保证了农保证了农 民的生产民的生产时间,限制官僚地时间,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主的特权 不是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而主要是在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此即“徙贵就贱”。如果有多个地区同时丰收物贱,就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购买,此即“用近易远”。引起最大争议的措施?引起最大争议的措施?节省军队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节省军队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6、精简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精简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强兵强兵 目的: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为变法培养人才。目的: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为变法培养人才。作用:利于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变法的进作用:利于培养和选拔人才,推动变法的进行。推动教育的发展。行。推动教育的发展。晚年,他一直住在钟山(今南京晚年,他一直住在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紫金山),梅花梅花是他心境的是他心境的写照:写照:梅花梅花墙角数枝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有暗香来。从其孤独、高傲的心境中,从其孤独、高傲的心境中,分析出:改革的结果成功分析出:改革的结果成功了吗?原因有哪些?了吗?原因有
7、哪些?三、三、改革的结果和认识改革的结果和认识1085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 “元祐更化元祐更化”。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元祐党籍碑元祐党籍碑 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它们彼
8、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团,它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司乱,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变法派贬黜出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变法派贬黜出京。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的人。京。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的人。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除异己,两宋徽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除异己,两次唆使宋徽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次唆使宋徽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臣列为“奸党奸党”,共,共309309人,请徽宗御书,人,请徽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刻名立碑,名为“元祐党籍碑元祐党籍碑”。到宋徽宗时,宰到宋徽宗时,宰相蔡京竟借新法相蔡京竟借新法之名聚敛钱财,之
9、名聚敛钱财,新法完全变质了新法完全变质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1.变法的结果:变法的结果: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反对.(.(阻力大阻力大)主要材料: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材料:吕惠卿是王安石着力培养提拔的人人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后来,为了能够大权独揽,居然诬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陷王安石参与谋反。王安石恢复相位后贼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心不死,又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一些私人信件抛出。信件抛出。材料:熙宁二年材料:熙宁二年二月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七月行均输法。行均输
10、法。九月九月行青苗法。行青苗法。闰十一闰十一月月行行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三年三年十二月十二月行保甲法。行保甲法。四年四年二月二月改革科举。改革科举。十月十月行募役法。行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太学三舍法。五年五年 三月三月行市易法行市易法。五月五月行行保马法。保马法。八月八月行方田均税法。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年六六月月置军器监。置军器监。八月八月行行免行法。免行法。七年七年(10741074年)九月年)九月行将兵法。行将兵法。推行新法操之推行新法操之过过急急。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宋神宗生母高皇太后像司马光说:司马光说:“臣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臣与王安石,
11、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评价评价):性质:性质:在不触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局部调整,是,是社会改良社会改良性质性质的改革的改革王安石王安石“三不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进步性进步性(历史作用历史作用):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的进步。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
12、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局限性:局限性:失败根因失败根因一、决定改革成败的要素 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 2、客观原因、客观原因:3 3、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绝大多人的利益。是否符合绝大多人的利益。反对派力量和改革派力量反对派力量和改革派力量的对比,直接关乎改革成的对比,直接关乎改革成败;内外环境影响改革进败;内外环境影响改革进程。程。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措施是
13、否符合实际,策略措施是否符合实际,策略是否得当是否得当二、中国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二、中国古代改革的性质与类型1 1、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促成、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社会性质转变的改革:2 2、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改革:3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挽救统、封建社会内部调整、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治危机的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相同点:相同点:1 1)直接目的)直接目的2 2)改革条件)改革条件3 3)改革实质)改革实质4 4)改革进程)改革进程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国君或皇帝的支持国君或皇帝的支持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曲折,旧势力强烈反对曲折,旧势力强烈反对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背景目的目的性质性质结果结果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确立地主阶级统治确立地主阶级统治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新兴地阶封建化改革新兴地阶封建化改革地阶自救改革地阶自救改革(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成成 功功失失 败败 四、拓展练习四、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