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谦介绍内容导入于谦生平官者 于谦诗人 于谦于谦与岳飞我的观点于谦故居图 导 入咏石灰电视剧大明王朝惊变录北京保卫战 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生平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1426),任命于谦为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
2、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遗有于忠肃集。官者 于谦1.巡抚晋豫的18年2.保卫京师3.景泰时期的于谦4.最后的结局1.巡抚晋豫的18年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
3、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
4、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2.京师保卫战 正统十四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
5、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十月,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于谦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芦宣城门。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
6、外列阵,抵挡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庚申,也先部队窥伺德胜门。于谦令石亨在空屋里设下埋伏,派几个骑兵引诱敌人。敌人用一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发射火药武器,伏兵一齐起来迎击。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队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抵御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来到,敌寇撤退。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攻打敌军,和都督王敬一起挫败了也先的前锋。敌军正要退却,而几百个骑着马的宦官想争功,冲马争着向前。阵脚乱了,武兴被乱发的箭射死。寇兵赶到土城,居民爬以屋
7、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王竑和福寿的援兵赶到,敌军于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工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景泰皇帝很了解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没有不听从的。皇帝曾经派使者到真定、河间采择野菜,去直沽制造鱼干,于谦一说便马上停止。任用一个人,一定悄悄访问于谦。于谦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隐瞒,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样被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3.景泰时期的于谦 当敌寇刚刚撤退时,都御史罗通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日翟)说于谦太专权,干预六
8、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亦上疏为他争辩,但指责他的人还是不断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众议,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4.最后的结局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一有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
9、,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曹吉祥发怒,鞭打他。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送回去葬在杭州。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也后悔了。诗人 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入京手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10、。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哪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岳忠武王祠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第一,二人的历史地位相同,都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力挽狂澜的人物。岳飞时处北宋末年,国运衰微。“靖康之难”后,北宋主力几乎尽失,只有一小股势力逃到南方,拥立高宗称帝。金兀术本可以一鼓作气吞并高宗的南宋政权。正是由于岳飞的抵抗,才使战局转败为胜。若无岳飞,中国的历史也许就没有南宋。再看看于谦,几乎是历史的重演。“土木之变”后,当朝皇帝为敌所擒,瓦刺军乘机包围北京
11、。一时朝中群龙无首,人心离散,皇城危如累卵。正是于谦,受皇太后和监国成王之托,一人肩负起保卫京城的重任。为了稳定人心,他坚决拥立新君登基。正是由于于谦的一系列努力,才打退瓦刺,迎回英宗。若无于谦,明朝也许就会在此时覆灭。由于谦想到岳飞 第二,两人遇害的原因也是惊人的相似。他们在军事上连连取得大捷,却在政治上栽了跟头。当他们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系于国家之存亡时,统治者却以一己之私来对待这些有功之臣。第三,两人虽蒙冤遇难,但却都得到了历史和后人的公正评价。公元1162年,宋高宗之子孝宗登基后,即为岳飞平反;公元1465年,明英宗之子宪宗即位,也为于谦平了反。虽然如此,但个中的辛酸又有谁人知?区区平反
12、二字又岂能囊括?中国历史上唯有两次长时间的被外夷所取代的朝代,只有岳飞所处的宋朝和于谦所处的明朝,取代者分别是蒙古的元朝和女真的清朝!岳飞于谦,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线,他们一脉相承,其高风亮节,万古流芳!但愿历史不再重演!于谦和岳飞被喻为中国历史上的“双悬日月”,但无论是功业还是品行,于谦与岳飞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岳飞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作为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享有崇高的地位。相形之下,于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便黯然失色。这不能不令人感伤。小结:岳飞是南北宋之交抗金斗争的一个方面指挥官,而于谦则是“土木堡事变”后全国军队的统帅;岳飞功败垂成,于谦击败瓦剌
13、,维护了明王朝的统一;且于谦在地方任职时多有建树,在诗词方面也有很大成就。所以我认为:于谦的功绩不可磨灭,历史与今人都应牢记于谦这个名字。无论参观于谦祠的人有多少,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所做的功绩。“名”对生前的于谦来说如浮云般,对死后的他来说更加没有意义。我的观点 有人给搞政治的人分成三种:一是完全根据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办事的,这种人太卑鄙,算不上政治家;一类是完全根据一种理想办事的,虽然高尚,但是没有把握政治的真谛,往往也不大行得通;因此也不能算是典型的政治家;第三类则是既具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又懂得人们主要是靠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注意处理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这种人才是比较典型的政治家。而于谦则属于第二类。我想也正因如此,他才有了最后悲惨的结局。于谦故居总结:我想通过本次学习让大家了解于谦,因为有人说:中国绝大部分百姓都不知于谦是何许人也,知道的也只知其为北京保卫战的英雄。这不能不让我为他报不平,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决不逊于岳飞,甚至高于岳飞。他不仅是保卫京师、抵抗瓦剌的民族英雄,还是拯救数十万饥民的地方官员,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而且是在文坛上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诗人。他是一个丰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