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心性观与君子人格培养孔子的心性观与君子人格培养目录一一欲性之层二二仁性之层三三智性之层四四总结第一章第一章欲性之层欲性之层孔子心性观第一层面孔子心性观第一层面利欲问题孔子并不反对一定程度的利欲。孔子生当乱世,立志高远,以行道为其历史责任,以从,周为其政治使命。但他毕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决定了他并不否定欲性的作用。出处出处齐齐必必变变食,食,居居必必迁迁坐。坐。食食不不厌厌精,精,脍不厌细。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子在齐闻子在齐闻韶韶,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
2、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不仅不反对一定程度的利欲,甚至还表露了求富的思想。一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但孔子他选择的价值层面高,决不以利欲为满足,始终以道义为标准。一二颜渊也是这种楷模中的一员。孔子对欲性的看法有三个基本点孔子对欲性的看法有三个基本点:第一第一,欲性本身不是恶欲性本身不是恶,只有贪多无厌只有贪多无厌,突突破了义的限度才是恶破了义的限度才是恶;第二第二,君子不应以欲性为重君子不应以欲性为重,而应当时时处处以义
3、而应当时时处处以义为目的为目的;第三,欲性和义不是绝对的对立第三,欲性和义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价值选而是价值选择的关系。择的关系。欲性与君子的关系欲性与君子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是君子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是君子还是小人,同时孔子认为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还是小人,同时孔子认为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一个人坚持以义制利的做人方式,就是在做君子,可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不是眼中见利不见义,“穷斯滥矣”的唯利是图之人。君子的义利观与“德”紧密结合,“德”可解释为“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既不排斥一定程度的利欲,又要追求高层面的价值选择
4、,这之间有一定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全在一个义字。第二章第二章仁性之层仁性之层孔子心性观第二层面孔子心性观第二层面所谓仁性,亦即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因是从心性结构层面上讲,故以性字相连,合称仁性。内在性内在性情感总是内心的感受,并不存在于外界,这就决定了仁性的第二个特点。情感性情感性情感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仁性的第一个特点。自得性自得性由于仁内在于心,所以能不能得到仁,完全在于自己,即仁有自得性,这是仁性的第三个特点。流失性流失性虽然通过内省自讼可以自得于仁但仁的境界很高,很难保证时时处处与之相合,这就形成了仁性的第四个特点。仁性的四个特点情感性情感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樊
5、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内在性内在性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亏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日:“予之不仁也!”论语阳货自得性自得性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流失性流失性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
6、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性与君子的关系仁性与君子的关系:“仁仁”是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是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第三章第三章智性之层智性之层孔子心性观第三层面孔子心性观第三层面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智性即是在人之为人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使人成就道德的一种性向,也就是说,人要成就道德,光有仁性还不够,还必须不断向外学习。智性一词源自子贡语。孔子日:“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日:“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二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德之不修
7、,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智性与君子的关系智性与君子的关系:“智智”是君子的是君子的“三达德三达德”之一之一知而获智知而获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四章第四章总结总结在孔子心性观结构的欲性、仁性、智性三个层面中,一般忠信之人只能达到仁性这个层面,行于忠信,合于伦理,而圣人则可以达到智性的层面,学而不厌,熟于礼文。仁性是目的,而要更好地成就仁性,必须要有智性,因此,仁性比智性的意义重,智性比仁性的层面高。由于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孔子的心性结构,所以把智性放在仁性之上,成为其心性结构的第三个也是最高的一个层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