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答案有解析)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限时:90分钟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谣言(yo) 昼夜(zhu) 硕果(shu) 锲而不舍(q) B.元勋(xn) 奠基(din)选聘(pn) 燕然勒动(yn) C.独裁(ci) 咳嗽(su) 调羹(gng) 警报迭起(di) D.殷红(yn) 草率(shui) 校补(jio)气冲斗牛(d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的是( )(2分) A.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深恶痛绝 妇儒皆知 B.望闻问切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不以为然 C.目不窥
2、园 厉尽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D.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古典新意 迥乎不同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2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4.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
3、,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以片断式的回忆,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私人生活场景中的鲁迅,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的、更真实的鲁迅。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资治通鉴。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
4、.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北京时,受到了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7.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一天,住在同一幢楼的林伯伯见到小刚的哥哥时说:“你家小刚真刻苦,每天晚上10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他在弹钢琴。” (1)林伯伯的言外之意是_ (2)假如你是小刚的哥哥,这时你应该说什么呢?_二、阅读品悟(36分)(一)阅读孙权劝学,回答文后问题。(11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
5、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卿言多务,孰若孤?( ) (4)但当涉猎,见往事邪。( )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10.本文运用 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通过 、 的故事,揭示了 大有好处的道理。(2分)11.文中划线句子是“刮目相待”后鲁肃与吕蒙结友的举动,请你对这个句子进行赏析。(3分)_(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
6、题。(13分)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
7、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
8、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9、(有删改)12. 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13. 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2分)14.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2分)(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15. 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4分)(1) ;(2) 。16. 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平衡陈国凡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今天星期天,休息。老婆带孩
10、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 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他们该不会进
11、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老婆斩钉截铁说道。“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我说。“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
12、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你要不想换,我来换。”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我真担心被人听到。这时,门响了。我开了门,是小王。“有事吗?”我问。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不了不了。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我和老婆面面相觑。“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
13、。”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好好的吗?” 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回家后才发现。” 哦!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17.根据选文内容,按
14、要求填空。 (1) (2) (3) (4) 18.简析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_19.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我”老婆的“不平衡”,两次“不平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_ (2)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_20.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作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_三、写作(40分)21.请以“忘不了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突出重点和中心,事情叙述清楚。不少于500字。写成记叙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C 【解析】 A项,q-qi;B
15、项,yn-yn;D项,yn-yn,du-du。2.B 【解析】 A项,妇儒皆知-妇孺皆知;C项,厉尽心血-沥尽心血;D项,古典新意-古典新义。3.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的词语运用能力。4.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5.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的运用能力。6.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别能力。7(1)小刚弹钢琴时间太晚了,会影响别人休息。 (2)对不起,林伯伯,影响您休息了,以后我们会注意的,我让小刚弹钢琴早点结束,好吗? 【解析】 本题考查的口语交际,能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说出得体的话来,是这类题的考查重点。二
16、、阅读品悟(一)8.(1)辞:推脱;(2)益:好处;(3)孰若:哪里比得上;(4)涉猎:粗略地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9.(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该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老兄为什么对(这个)道理知道得这么晚呢!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0.对话 孙权劝学 吕蒙学有所成 读书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作特点、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11.一方面是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说明他爱才、惜才;另一方面从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
17、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二)1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写出了夏天星斗满天的景色,“我困极了”突出了当时朦胧欲睡的状态,也为下文被父亲吟诗唤醒我作铺垫。13.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语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当时”指的是我上学前就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14.(1)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主要内容,因为已经有一处给出,所以
18、需要去相应的上文或下文寻找,并用类似的句式进行概括。 15.(1)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关注文章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进行分析,用两字或四字词语进行全方位的概括。16.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因为位于结尾,所以这句话体现了主旨,即父亲教我读诗,影响了我的一生,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三)17.(1)
19、窝火(2)紧张(怀疑、不安)(3)惊讶(高兴、惊喜)(4)平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锁定答题区域,通读全文,逐段寻找,然后结合题干,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18.(1)内容上,交代邻里关系比较冷淡。 (2)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换锁的情节作铺垫。(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短文内容以及结构的安排的作用。结合后文内容所指来回答。19.(1)对小王一家的猜疑和不放心;对白白花钱换锁不甘心。 (2)心思被小王猜透点明而恼火;对小王直言的行为感到不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20.示例一:认同“平衡”为标题。 (1)提示矛盾的根源
20、,所有的矛盾都源于人物心理失衡; (2)以小见大,表面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琐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 示例二:认同:锁“为标题。 (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锁”展开; (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把那个谈论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掌握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筛选文章中重点信息总结概括即可。三、写作【写作提示】 此次作文的题目是“忘不了那个人”,落笔的中心应为“一个人”,应突出“忘不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交代清楚为什么忘不了这个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要把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要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记叙的条理要清晰。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