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6】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金太阳379C)
- 【广东卷】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化学.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化学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历史.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历史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地理.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地理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思想政治.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思想政治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数学.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数学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物理.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物理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生物.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生物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英语.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英语答案.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语文.pdf--点击预览
- 2023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 语文答案.pdf--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页?共?页?年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参考答案?价值?材料一是权威机构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分?材料二是官方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地区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官方一手史料?可用于研究新中国镇压反革命的成果?分?材料三是现代学者对抗美援朝战场作战记录的整理?可用于研究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国家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的努力?分?意义?改善了群众生活?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扫荡了国民党及帝国主义残即可?异?先秦儒家认为不同阶层有不同的中庸追求?古希腊哲学认为中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先秦儒家侧重于从人际关系和治国经验当中探究中庸之道?古希腊哲学侧重于从物质世界和经济关系中探寻中庸之道?先秦儒学偏重感性?古希腊哲学偏理性?分?答出两点即可?背景?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中产阶级势力较强?雅典民主政治和斯巴达寡头政治弊端凸显?希腊古典哲学的兴起和发展?理性主义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分?答出两点即可?评价?深刻揭示了经济基础?阶级构成?和国家政体选择之间的关系?彰显了理性主义思维?对西方近现代政治民主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分?答出一点即可?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受亚历山大帝国?奴隶制大帝国?崛起的影响?其中庸政治理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难以付诸实践?长期不受重视?分?答出一点即可?特点?渐进性?条件明确且严格?存在对中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范围较大?以原社会主?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史料种类?口述史料?如亲历土地改革的农民?亲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市民的口述回忆?档案资料?如苏联等社会主义或人民民主国家承认新中国并开展援助或经济合作活动的官方档案?影像资料?中外记者对帝国主义在华机构被撤销?抗美援朝战争战况的影像记录?分?答出两种类型即可?无需举例?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同?都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都反对极端主义?都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分?答出两余势力?维护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在朝鲜战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国际地位?点义国家和原苏联加盟成员国为主?分?答出两点即可?态度?拒绝俄罗斯入盟?但尽力维持欧盟与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分?因素?欧盟决策机制?军事同盟关系与安全保障?美国的霸权政策?俄罗斯与西欧在地缘政治?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页?共?页?上的矛盾?俄罗斯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同源性?俄罗斯与欧盟经济的互补性?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示例一主题?科技发明的黄金期?分?论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政府与士大夫阶层的关注以及儒学的复兴?尤其是崇尚思辨的理学的兴起?为科技发明的涌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前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三大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沈括等文人对科技成果的总结?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世俗生活的丰富?助推了思辨哲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分?总之?宋代中国进入科学发展的黄金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长远的积极影响?分?示例二主题?科举取士的黄金期?分?论述?宋廷制定崇文抑武方针?放松了对土地和人口择业的限制?官方和民间教育的发展以及门第观念的淡化?都为科举取士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创造了重要条件?宋代科举的录取规模较之隋唐大幅扩大?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也有所减少?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风气?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经过王安石变法等活动与时俱进?科举制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增强了士大夫阶层的国家认同?促进了社会读书向学风气的发展和教育的平民化?宋朝的科举取士也影响到周边民族政权选官制度的发展?分?总之?较之隋唐和元明清?宋代科举取士在宋代发展到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座高峰?对政治统治?阶层流动?思想文化?民族交融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12023 年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来路中,中华文明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所谓精神特质,是意识、思维与一般心理状态中,区别于他者的独特性质与内容。或许有人说,强调“爱”与“百姓”、“诚信”与“正义”等并不鲜见。但实际上,中华文明中的诸精神特质,具有的并不是抽象、孤立或暂时的价值,而是深刻的历史沉淀与现实影响。精神特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上层建筑,必然由一定的物质基础产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相互联系。据考古研究,中国的农作物驯化和农业起源至少可追溯到一万年前,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后正式建立。可以说,中国在东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孕育的生产方式,构成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发展的基础,塑造了传统中国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而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正是孕于其中的。同时,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不是孤立地生发于物质生产,而是作为集中体现与突出标识,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立足世俗、追求“天道”、重视包容等特征,在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众多讨论中屡被提及。中华文明体系并非以宗教为核心,其对此岸世界和世俗性的重视包含着“仁者爱人”“民为邦本”的要求。中华文明独特的“天道”观,其本质是对社会公德和集体伦理体系的追求,诚信、正义等正是其中的重要价值。“和而不同”“有教无类”,见证了中华文明自古形成的包容性,大同与和合寓于其中,成为民族传承千余年的认同与追求。可以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中华民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2族的精神特质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在以千年计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发展、完善着自身。它们在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形塑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形态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相对稳定性,融入了民族的文化基因与血脉。它们作用于历史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就曾指出中国是“文明型国家”的成功样板。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蕴含着民族精神特质,也根源于此。近代以降,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并没有割断中国的文化血脉,而是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疫情防控中的生命至上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正以“其命维新的方式彰显于当代中国实践中。(摘编自徐皇冠何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材料二: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复兴的今天,对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进行科学系统地提炼、总结和概括,具有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五千多年没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中华文明培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气质的鲜明体现,也是我们对于自身精神特质的体系化阐释,它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应对一系列国际、国内复杂问题的价值支撑,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具体写照。几千年来,这些精神元素已经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赓续初心,砥砺前行。无论国际局势如何纷繁复杂,世界格局如何调整变化,中国人民始终秉承着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来处理国际事务,发展国际关系,通过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彰显了中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来看,对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探源和阐释是一个较为艰深且复杂的问题,既要观照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又要考量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3历史传统与现实实践的对接,更要审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一直孕育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先贤“仁者爱人”“君舟民水”“小信诚则大信立”“君子和而不同”等宝贵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又将这些精神财富融入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中,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有机结合。几千年的文化发展、文明复兴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历史自觉和文化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统一而又坚定的族群认同和共同体意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又历经历史的沉淀,最终内化为中华民族鲜明的性格特质和意志品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实践的衔接。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还要建立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视角上。大力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凸显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及价值内涵,特别是要彰显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我们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和意志。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是我们开展历史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展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影响力的特殊价值元素。中华文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中,自觉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在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各国人民真正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切身体味中华文明的精神魅力。要在躬身实践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为引领,汇聚14 亿人的磅礴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编自常明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好中华文明精神特质)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精神特质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中华文明中的诸精神特质虽具有抽象的价值,但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沉淀与现实影响。B.中华文明体系并非以宗教为核心,中华文明“天道”观的本质是对社会公德和集体伦理体系的追求,其重要价值包括诚信等。C.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气质的鲜明体现,所以其探源和阐释艰深且复杂。D.要在互动交流中凸显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及价值内涵,缺少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视角,我们就无法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4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概括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内涵,分析了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还指出了其对中国过去和当代的影响。B.材料二谈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的具体内容,也阐述了其对当今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C.材料一引用马丁雅克的话,论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作用于历史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的观点。D.材料二列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贤精神财富又将其融人执政理念中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传统精神的宝贵。3.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范畴的一项是(3 分)A.大天(以天为大)而思之,孰与物畜(蓄养)而制之!(荀子天论)B.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D.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 4.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4 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二)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人生(节选)路遥高加林没骑自行车,因为听说南马河的大部分路都被冲坏了。他穿了一件公用雨衣,裤子挽在半腿把上,冒雨向南马河公社赶去。他一路上热血沸腾。他性格中有一种冒险精神一也可以说是英雄主义品格。这种精神在无聊的斗殴中显示是可悲的,但遇到这样的情况,却显得很可贵了。他在这种时候,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动作灵敏,思路清晰,一刹那间需要牺牲什么,他就会献出什么!他是黄昏前出发的,出城没走几里路,天就黑了。雨在头上浇盖着,天黑得仲出手看不见巴掌。他尽管路不熟,但仍然几乎是小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5跑着向南马河走。嗓门眼渴得像要烧着火,他就随便伏在路的水边坑里喝上几口。脚不知什么时候碰破了,连骨头都感到生疼。但所有这一切反而增加了他的愉快心情一这绝不是夸大的说法!真的,高加林此刻感到他真正像个新闻记者了。他尽管一天记者也没当,但深刻理解这个行业的光荣就在于它所要求的无畏的献身精神。他看过一些资料,知道在激烈的战场上,许多记者都是和突击队员一起冲锋一就在刚攻克的阵地上发出电讯稿。多美!高加林是县上第一个到达南马河公社的干部。县委副书记率领的救灾队伍比他迟到了整整五个钟头一已经临近天明了。加林到南马河时,公社干部谁也不认识他。他自己给他们介绍说,他是县上新任通讯干事,赶来采访报道救灾情况的。大家一看这个二十刚出头的青年人浑身糊成个泥圪塔,脚上还流着血,立刻深受感动,赶忙给他做饭吃。公社干部们也是刚从灾情最重的一个大队回来,吃完饭,准备又起身到另一些大队去。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浑身透湿,脸被 泥糊得只露两只眼睛。公社书记刘玉海浑身负了七处伤,都用纱布独着,简直就像刚从打仗的火线上下来一般。他们硬让加林换身衣服,把脚包扎一下,然后由公社文书在家向他汇报情况,其余的人又都 出发去做救灾工作了。加林竖决不依,硬要跟大家一块去。他只从提包里拿出塑料袋包的笔记本和钢笔,就强行跟着他们出发了。公社文书开玩笑说,他要先给县上的通讯干事写一篇报道,表扬他的这种工 作精神。半路上,这支满身泥巴的队伍分成了几组,分别到几个大队去查看情况,组织救灾。高加林和文书小马跟随书记刘玉海到寺佛大队去。一路上,他们谁也看不见谁,摸索着跟着前进。河道里山洪的咆哮声震耳欲聋,雨仍然瓢泼似的倾泻着。公社文书一边跌跌爬爬,一边给他谈全公社已知的受灾情况和公社的救灾措施。高加林在心里记录着。书记刘玉海一声不吭,走在前边。到寺佛大队后,他们刚一落脚,村里就跑来许多人,一个个哭鼻流水,纷纷告诉刘玉海塌了 多少窑,冲走了多少牲口,毁坏了多少庄稼刘玉海胳膊腿都缠着纱布,脸黑苍苍的,大声问 队干部:“人怎样?”大家回答:“人都在哩!”刘玉海没受伤的左胳膊一抡,吼雷一般喊道:“只要人在,什么也不怕!”高加林也被刘玉海这一声喊叫强烈地震动了。他侧过头,看见圪蹴在庄稼人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6中间的刘玉 海,形象就像红旗谱里的朱老忠一样粗犷和有气魄。他看到刘玉海浑身都带着伤,还这样操 心老百姓的事,心里非常感动。虽然第一次见面,但他就被刘玉海这个人强烈地吸引住了。他想起刚才老刘那声喊叫,灵感立刻来了。他把笔记本和钢笔从塑料袋里掏出来,写下了 他的第一篇报道的题目只要有人在,大灾也不怕,他就着公窑里微弱的灯火,专心写起了这篇报道。外面哗哗的大雨和河道里的山洪声喧嚣成了一片巨大的声响,但他都听不见。他激动得笔杆抖颤,在本子上飞快地写着。消息报道的门路架数他都懂得他经常读报,各种文体早都熟悉于心了。写完稿子后,他就跟刘玉海到救灾现场,泥一把水一把地和众人一起干了起来。第二天早晨,他把他的报道托公社的邮递员送到了老景(县里的通讯干事,高加林的同事)的手里。晚上,他和刘玉海、文书一同回到公社,参加了一次紧急会议。会上,各队回来的干部分别汇报了情况。高加林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 议,但他毫不拘束地向许多人提问,搜集具体的情况和一些英雄模范事迹。会后,除过值班人员外,刘玉海给大家安排了三个钟头的睡觉时间,然后半夜里又准备出发。高加林没有睡。他在煤油灯下又连续写了三篇短通讯和一篇综合报道。他写完后,出来站在公社门前,舒展了一下胳膊腿。(有删改)文本二: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凌展四点钟,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省委书记乔伯年惊醒,省防汛总指挥、副省长万国帮报告了南部那个城市被水淹没的消息。乔伯年让省军区司令员准备一架直升机紧急飞往南部那个处于危难的城市。田晓霞奔进候机大厅,直接对省上几个主要领导说:“我是省报记者。请允许我和你们一同前往灾区.”“飞机上没座位了!”省委副秘书长张生民不客气地说。“报道这次特大洪水是我们的职责。如采误了事,你怕负不了这责任!”田晓霞语气强硬地对副秘书长说。在场的领导没有人知道地是省城市委书记田福军的女儿,但她的记者风度使所有的领导都注意到了这个姑娘。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7“挤出一个位置,让她去!”乔伯年对张生民说。田晓霞在慌乱的人群中,在洪水的边沿上奔跑而行,胸膛和嗓子眼似乎有火在燃烧。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但她知道有许多事可干!半小时后这地方就变为一片汪洋,但除过一个疯子,这里所有的人都幸免遇难。公安局副局长对这位女记者佩服得五体投地,求地跟着一块做疏散群众的工作。田晓霞欣然答应,立刻成了副局长的“高级参谋”,指挥警察四处灷忙着救人。她利用空隙,在屋檐下写成了她的第一条消息,交给副局长,让他过一会打发人送到师专,设法让指挥部发回报社。田晓霞刚把用塑料袋装好的稿子交到副局长手里,突然发现不远处洪水中有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根被水淹了一半的电线杆,在风雨水啸中发出微弱的哭声,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没了。她几乎什么也没想就跳进水中,身边只传来公安局副局长发出的一声惊叫。晓霞在学校时游泳不错,但那是在游泳池里。她在洪水中很快觉得她失去了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过,她在漂浮物中抓住一块木板,勉强推到那个小女孩手边。当她看见那女孩抓住木板的时候,一个浪峰便向她头上盖下来,她很快就在洪水中消失了(有删改)6.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高加林的这次采访让他感到自己真正像个新闻记者,他勇往直前,赶去报道救灾情况。B.高加林因在抗灾现场被干部群众的英雄事迹感动而精神上受到洗礼,才成功写出报道。C.省委书记乔伯年同意田晓霞同机去灾区报道洪水的要求,表明了其作为领导干部的开明。D.田晓霞不仅协助公安做疏散群众的工作,她还利用空隙在屋檐下写成了此次报道的第一条消息。7.下列对两则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公社文书被高加林感动的情节,从侧面表现了高加林的工作热情和职业担当。B.“公安局副局长 求她跟着一块做疏散群众的工作”,衬托出田晓霞的形象。C.文本一和文本二分别详写了高加林和田晓霞两位人物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D.文本一在叙事上娓娓道来;文本二叙述节奏相对较快,凸显了紧张的救灾气氛。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88.同样是写前往抗洪前线采访,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塑造高加林和田晓霞的形象时所运用的手法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 分)9.有评论认为,路遥的小说存在着苦难情结,但路遥不只是为了写人的苦难,更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三代之衰,至于今且数千岁,豪杰有意之主,博学多识之臣,不可以胜数矣。然而礼废乐坠,则相与咨嗟发愤而卒于无成者,何也?是非其才之不逮,学之不至,过于论之太详,畏之大甚也。夫表礼之初始资人货因共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几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表始有定论也然而不可以出于人情之所不安,则亦未始无定论也。执其无定以为定论,则涂之人皆可以为礼。今儒者之论则不然,以为礼者,圣人之所独尊,而天下之事最难成者也。牵于繁文,而拘于小说,有毫毛之差,则终身以为不可。纷纷交错者,累岁而不决。或因而遂罢,未尝有一人果断而决行之。此皆论之太详而畏之太甚之过也。夫礼之大意,存乎明天下之分,严君臣、笃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也。今不幸去圣人远,有如毫毛不合于三代之法,固未害其明天下之分也,所以严君臣、笃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者犹在也。今使礼废而不修,则君臣不严,父子不笃,孝弟不形,仁义不显,反不足重乎?昔者西汉之书,始于仲舒,而至于刘向,悼礼乐之不兴,故其言曰:“礼以养人为本。如有过差,是过而养人也。刑罚之过,或至杀伤。今吏议法,笔则笔,削则削,而至礼乐则不敢。是敢于杀人,而不敢于养人也。”而至于礼,独何难欤?夫法者,末也。又加以惨毒繁难,而天下常以为急。礼者,本也。又加以和平简易,而天下常以为缓。如此而不治,则又从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甚矣,人之惑也!平居治气养生,宣故而纳新,其行之甚易,其过也无大患,然皆难之而不为。悍药毒石,以搏去其疾,则皆为之。此天下之公患也。呜呼!王者得斯说而通之,礼乐之兴,庶乎有日矣。(选自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夫礼之初始诸人情因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未始有定论也B.夫礼之初始诸人情因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未始有定论也C.夫礼之初始诸人情因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未始有定论也D.夫礼之初始诸人情因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未始有定论也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9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博学多识之臣”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两句中的“博学”含义相同。B.小说,这里指琐屑的言论,是古今异义词;现在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与散文等并称。C.“笃父子”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不同。D.“以搏去其疾”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两句中的“疾”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明君、能臣众多,但面对礼乐崩坏的局面,只有相互叹息而最终无法改变,文章指出并不是他们才能和学识不够。B.苏轼指出,当时儒者的理论认为凡是作为礼的是天下事情中最难做成的,受烦琐仪节牵制,被琐屑言论拘束,难以决定或因此停止。C.西汉的刘向哀悼礼乐的不兴,他说,礼以培养人为根本,而官吏敢于杀人,却不敢于培养人。苏轼发出了为什么独有礼困难的疑问。D.文章在对比中阐述了法与礼,苏轼认为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而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但因为礼的烦琐,天下人常认为可以缓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今不幸去圣人远,有如毫毛不合于三代之法,固未害其明天下之分也。(4分)(2)如此而不治,则又从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4 分)14 论语颜渊中,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看出礼的重要性。在苏轼看来,礼有什么作用和功效?请简要概括。(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赔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10注这首词作于陆游镇江通判任上,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宴游,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徐州:这里指镇江,东晋南渡,曾以徐州治镇江。貔貅:猛兽,喻指勇猛的战士。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篇由“江左”而“古徐州”,由“连山”而“危楼”,词人的笔触由近到远,最后点题。B.下片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词人从历史过渡到了现实的生活情景,叙写这次宴游。C.“古愁”启“襄阳登览”,“今愁”慨言当前。古今之愁纷至,词人心有不平却并不灰心。D.词人借羊祜的典故劝勉同来登楼的镇江知府,希望他及早为北伐做好部署,建万世之功勋。16.本词与姜夔扬州慢开篇同样是从地理形势写起的,但两首词在气象和情韵上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冲,“,”两句告诉人们过去不可挽回,而应把握未来。(2)李密陈情表冲,“,”两句描述了自己孤单而无依靠、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的生活状态。(3)“沧海”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等,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通常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吃完迎新的饺子,穿着新衣的我们,“扑通”一声,喜滋滋地跪在长辈的膝下,送上比“新年好”更有乡土味儿的问候与祝福。长辈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11们从衣兜里掏出的几张毛票:寒进我们的小手,他们把所有的念想和憧憬都托付与田里庄稼一般高的晚辈身上。接过那些被汗水浸润的压岁钱,我们地转手交给父母。等到新学期,这些零碎的压岁钱就成了我们的学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个头蹿得和长辈一般高,恍然间就过了收压岁钱的年龄。等到我们,有了儿女,更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在鞭炮和礼花声中;在迎来送往的祝福声中,我们也长成了长辈的模样,将一个个满溢着喜气的红包递到孩子们手中,看他们欢乐的笑脸。时光飞逝,二中,我们的长辈已经白发苍苍,腰身佝偻。看到他们,我会下意识地蹲下,甚至单膝跪在地上,同样把被春节的喜气洇红的压岁包塞进老人的棉衣口袋。那个带着我们彼此体温的压岁包,好似一枚岁月的邮票,沿着情感的邮路,把所有美好的祝福、饱满的素情,从今年邮送到明年,从一代邮地到另一代手中和心上。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 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于有语貌,市进行修改,便评古表达准确流畅,可少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化用工比响和报人的修障手法,消钻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已有的精神疾病诊断方式包括专科医生访谈和量表诊断,一主观性强,量化指标缺乏,而基于脑电语音、表情等生理、行为估号的人工智能诊断新技术,其诊断准确率能达到 709690%。研究表明,相校于传统诊疗楼式而古,在精种类病的预测诊断、千预治疗等方面,人们看好其发展前录。脑电、心电、肌电等电生理信号都与人的精神状态相关,甚至鼾声、微表情、步态等人类感官难以察觉规律或精准捕捉的行为信号都可以用作人工智能判读精神健康的依据。信息技术让很多之前难以探测到的“蛛丝马迹”,可以被甄别、掌握以及高效利用。除了解决“无迹可寻”的难题,人工智能在治疗方面也有独特优势。医生治疗时需实时得到反馈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提供的及时诊疗“反馈”,提升治疗效果。高三语文,共高三语文,共 8 页页12利用便携式脑电精神状态评估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在 180 秒内获取被试者的脑电信号,其间系统还会通过不同音频声与被试者互动,通过大数据模型客观、高效地对被试者进行精神状态评估。该技术对异常精神状态的识别准确率大于90%,已经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许可。21.下列选项中,“可以”和文中加点处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刚才读了一遍,你的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B.今天天气实在热得可以,开空调吧。C.继续努力吧,你可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要D.把这些事情做完,你就可以走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凡绘画之道,皆由“生”而“熟”,然郑板桥却主张“熟”中有“生”,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则意在笔先;“胸无成竹”,则趣在法外。“胸无成竹”并非不要意在笔先,更非对所画之竹一无所知,而是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达到创作自由。胸有成竹,自然是热,然拘泥成局,则无创新。若在热的基础上求“生”,做到胸无成竹,就会千变万化,新意迭出,“生”就成为更高层次的“熟”了。不仅在绘画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人们也常常有这科的经历,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新的陌生(创新)。以上材料对青年学子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