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透明膜病(HMD)新生儿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以新生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特点;大部分病例都发生在早产儿,发病机会与胎龄成反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esease,HMD)又 称 为 新 生 儿 特 发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neonatalidiopathic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IRDS),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HMD发病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也可发生于糖尿病孕妇及剖腹产或产前产后缺氧窒息的新生儿。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伴呻吟、紫绀、
2、吸气三凹征、面色青灰等,常伴各系统疾病,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足月儿仅约5。出生时心跳、呼吸亦可完正常。一般出生后2-6h或在12h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青紫,伴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并进行性加重。胸腹呼吸动作不协调,呼吸由快转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青紫明显。患儿于生后24h-48h病情最重,死亡多发生在出生后48h内。部分病例经治疗病情渐渐缓解,病程如能超过72h,肺成熟度增加,可逐渐恢复,则多数患儿能逐渐康复。但常常合并肺部感染。HMD的病因本病是因为缺乏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所造成,表面活性物质的80以由卵磷脂组成;在胎龄2024周时出现,35周后迅
3、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因此,胎龄愈小,肺中表面活性物质的量就愈少,发生率就愈高。另外,还与缺氧、酸中毒、低温、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剖宫产、通气失常及肺部感染等因素有关。发病过程由于肺充气不足,肺泡萎缩,两侧肺野透亮度显著减低,此征象在HMD的各期及治疗吸收过程中均存在。充气的细小支气管呈网格状阴影,萎缩的肺泡呈现小颗粒影,代表肺泡的细小不张及充血的小血管,因上肺叶成熟早,所以下肺野病变多较明显。随着病变发展,肺泡萎缩加重,气体不能进入肺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管腔压力增高,管腔扩张,此时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病变发展到晚期,全肺一致性密度增高,细小颗粒影逐渐融合,又常合并肺出血或肺水肿,心影及支气
4、管充气征均不清楚,肺野透亮度减低呈实变样,即所谓的白肺。部分病例呈双肺内带密度均匀的片絮状阴影,此为合并肺炎或肺出血的改变。气胸主要积聚于胸腔前内方,表现为纵隔旁透亮带影,纵隔缘特别锐利,仰卧水平投照侧位片胸骨后增宽的透亮区,如见胸腺内缘轮廓显示与心缘分离并上抬,则为纵隔气肿的特征性表现。HMD主要X线表现肺野透光度不同程度减低,肺内出现广泛的网状、颗粒状,密度增高影以及多发的空气支气管征。肺野透光度的高低反映肺发育和肺泡萎陷程度及受累范围,是x线分级的基础。病变分级本病根据其病理演变过程分为4级。I级病变表现为肺内广泛颗粒状影,含气肺泡范围多于萎陷肺泡,含气支气管征不明显,心影轮廓清楚。级病
5、变颗粒阴影部分融合,充气肺泡与萎缩肺泡大致相等;肺透亮度降低,肺部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心脏轮廓尚清楚。级病变颗粒状影广泛融合,含气肺泡少于萎陷肺泡,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呈秃枝状,心脏轮廓模糊、不清。级病变儿乎全部肺泡萎陷,肺野呈均匀的致密影(“白肺”),心脏轮廓消失,支气管充气征清楚或消失。HMD的鉴别诊断1新生儿湿肺:足月儿多见,病程短,呈自限性,X线表现以肺泡、间质、叶间胸膜积液为主。2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足月儿何过期产儿,呼吸困难不呈进行性发展。X线表现为两下肺纹理增粗,伴随斑片状模糊影,以肺气肿明显。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继发于严重窒息和感染,常在原发病后1-3天出现呼吸困难。胸片以肺浸润性改变为主,严重者可融合成大片状,肺泡萎陷不明显。4原发性肺膨胀不全;常为肺内残存的羊水阻塞气管所致,X线亦可表现为肺内普遍性或局限性颗粒状或小结节状阴影,颇似HMD,但后者无支气管充气征,且48 h内逐渐膨胀完全,临床上无呼吸困难.5羊水吸入综合征,依吸入量多少有不同的X线征象,一般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浓,肺部呈小颗粒状和斑片状阴影,病变分布特点为两下肺野最显著,且不延及肺野外带,一般无支气管充气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