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2490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 测试第4章 种群和群落 测试题一、选择题(24*2=48分)1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2下图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只有B只

2、有C只有 D只有3右图为某农业用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蝗灾初期未对东亚飞蝗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在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C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5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

3、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6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 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

4、抗药性基因的频率7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8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B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9某研

5、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 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6、B2003年,某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的植株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11如图是某非洲草原斑马的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1和K2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同Ba点和c点种群数量相同,二者的年龄组成也相同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斑马在草原上分布的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12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K种群的增长量S1200.9

7、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土壤中的小动物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物种数目呈正相关C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群落演替受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14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

8、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1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森林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草原同样也有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寄生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水平方向上种群常呈镶嵌分布16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17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

9、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较高需求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完全相同18图中的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

10、养结果。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19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11、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2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1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论述,正确的是()

12、A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乔木B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 C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D次生演替可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22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

13、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6.65377.52398.57184.7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23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

14、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4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二、非选择题( 52分)25下图是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曲线的比较,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以下问题。(1)家鼠的寿命只有两

15、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是_ (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一种_型增长曲线。使家鼠种群数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对环境无污染的防治措施有_。A室内采取硬化地面 B食物储存在安全处 C养殖家鼠的天敌 D药物捕杀(2)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26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16、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2)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K1、K2、0),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27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2 000尾鲫鱼,在最初4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研究鱼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鱼的情况研究方法鱼的数量每一个月是上一个月的2倍4个月内池塘的资源和空间充足,鱼的增长不受鱼的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17、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统计鱼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请对该步骤进行补充,即写出上表中处的内容:_。_。_。(2)假设该池塘最多能够容纳5万尾鲫鱼生长,则在捕捞时,让池塘保持_尾鲫鱼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3)在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估算方法是_,此方法是否适宜作为土壤动物调查的估算方法?_,理由是_。28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群落演替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层数2345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漏射率(%)62.244.73.3

18、1.1生产者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总生产量/总呼吸量1.091.351.261.21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叶面积指数_,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增多有关。(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而净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的能量,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

19、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29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分析下表可知: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m):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撂荒25年的次生林8110.48.4:撂荒50年的次生林9611.89.2: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_;_。(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在取样的过程中要注意_。同时发现植物间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 10 -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种群和群落测试题(DOC 9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