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A25%B50%C75%D100%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
2、为( )A1/8B7/8C7/16D9/165、隐性性状是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新性状6、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8、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
3、种黑毛兔B褐毛兔C杂种黑毛兔DA、B、C都不对9、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1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在F2 中 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 ( ) A1/4 B3/4 C3/8 D5/81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
4、见花粉(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1/2变蓝D3/4变蓝12、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 )ABb、Bb、bbBBB、Bb、bbCBB、BB、BbDBb、BB、bb13、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B25%C75%D100%14、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是( )A黄圆:绿皱=3:1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5、9:3:3:1D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15、在对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F2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DF2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16、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C相互混杂D环境影响17、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6、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18、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B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C采取工人杂交的实验方法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19、 两个杂合子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两个杂合子是( )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20、某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Rr(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 )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21、下列有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
7、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22、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该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 )。 A.1/8 B.3/8 C.5/8 D.7/823、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24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 核,不黏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
8、皮(A)对黏皮(a)为显性,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25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26、下列哪项最可能不属于配子( )ARrBDECAbDBe27、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F2性状分离比是3
9、:1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2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C3:1:3:1D3:129、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A1/8B1/16C3/16D3/830、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D和DBD和dCd和dDDd和Dd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0、21222324252627282930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总分40分)1、(8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511508(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 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2、(8分)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高茎圆粒高茎
11、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高茎圆粒矮茎皱粒66707369矮茎圆粒高茎皱粒123000矮茎圆粒高茎皱粒848000高茎皱粒矮茎圆粒9910410496请技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 ; ; 。3、(12分)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请据图回答(以A、a表示有关基因) 1 2 3 4 5 6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7 8 9 10 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2)5号和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3)10号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 。(4)10号与一个患此病的女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他们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4、(12分)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 交,
12、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百 分 比 50 25 黄 绿 圆 皱 色 色 粒 粒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 (2)亲本中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和 (3)子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著使子代中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5.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1)该遗传中, 色为显性。(2)若判断
13、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按要求填写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 ; ; ; ; 。(3)请画出第一方案的遗传图解。(3分) 答 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BBBDCABDDCAB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BCCACDDDCACCC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8分)(1) 红果;2(或3)(2) Aaaa; Aaaa; AaAa2、(8分)(1)TtRrttrr; (2)ttRRTTrr;(3)ttRrTTrr; (4)TtrrttRr3、(12分) (1)隐; (2)Aa; aa (3)AA或Aa; 2/3; (4)1/34、(12分)(1)1:1; (2)Yyrr; yyRr;(3)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4) YyRr; 1/45. (1)白 (2)aa;全为白色;白色:黑色=1:1;Aa;全为白色;白色:黑色=3:1。 (3)遗传图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