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插页面绪论绪论中国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
2、记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呢?我们可以从
3、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
4、(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
5、对称、均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的重要范例。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
6、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
7、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欢迎书法爱好者观赏建议书法概述书法概述概述概述 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书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构造。中国文书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
8、源和构造。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而在三千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而在三千年前已有结构完备的甲骨文,其书写的技年前已有结构完备的甲骨文,其书写的技巧、工具的运用,都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完巧、工具的运用,都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完美。夏商周是书法艺术的初期阶段,可惜美。夏商周是书法艺术的初期阶段,可惜考古挖掘至今仍未能发现夏代较完整性的考古挖掘至今仍未能发现夏代较完整性的文字。但商、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文字。但商、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必备的三个重要因素,和章法等书法艺术必备的三个重要因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书法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书法主要体现
9、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主要体现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木)简诸方面。这一时期,文字从应竹(木)简诸方面。这一时期,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从幼稚阶段逐趋完美,用性走向艺术性,从幼稚阶段逐趋完美,从而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地位。从而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地位。甲甲骨文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然而,它的发现却是近代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然而,它的发现却是近代史上的事,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上的事,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荣发现的。据统计,)由王懿荣发现的。据统
10、计,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十五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十五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可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可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书法风得遒劲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娴熟技巧。书法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董作宾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董作宾曾就甲骨文书法的时代特征作了划分
11、:第一期(武丁),雄伟;曾就甲骨文书法的时代特征作了划分:第一期(武丁),雄伟;第二期(祖庚、祖甲),谨饬;第三期(廪辛、康丁),颓靡;第二期(祖庚、祖甲),谨饬;第三期(廪辛、康丁),颓靡;第四期(武乙、文丁),劲峭;第五期(帝一、帝辛),严整。第四期(武乙、文丁),劲峭;第五期(帝一、帝辛),严整。以时代来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较质朴,晚期的字以时代来分,大致前期的字大,中期的字小,较质朴,晚期的字带有一些金文的特点,有的字很小,但很严谨。带有一些金文的特点,有的字很小,但很严谨。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数甲骨以朱墨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刀刻的有的刻好后填朱,也有少
12、数甲骨以朱墨所写而未刻。说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所写而未刻。说明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也有的是先写后刻。从这里知道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意,对于笔意从这里知道甲骨文的线条不仅有刀法而且还包含笔意,对于笔意是不容忽视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是不容忽视的。因工具材料的限制,其线条瘦劲犀利,有直线也有曲线;有单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有曲线;有单刀也有双刀。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而点画起止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仍有一些方圆之法;有的直画微带曲意,线条点画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
13、方圆曲线、直线组合的很有意味。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方圆曲线、直线组合的很有意味。甲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甲骨文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甲骨文已具备甲骨文已具备“六书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的汉字构造法则。甲骨文已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金金文文 金
14、文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的文字。它金文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的文字。它与甲骨文几乎同时产生。殷商青铜文字少,与甲骨文几乎同时产生。殷商青铜文字少,西周时文字多,东周时文字更多。西周时文字多,东周时文字更多。青铜是铜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呈青灰色,故名青铜。因与锡或铅的合金,呈青灰色,故名青铜。因青铜器主要是以祭祀求吉利,所以青铜又名青铜器主要是以祭祀求吉利,所以青铜又名吉金。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食器、兵器吉金。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食器、兵器等,又以乐器的钟和礼器的鼎居多,所以金等,又以乐器的钟和礼器的鼎居多,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现出土铭文铜器文又叫钟鼎文、铭文。现出土铭文铜器500
15、0多件,收集多件,收集3000多字,有多字,有2000多字可以认识。多字可以认识。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只有司母戊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只有司母戊3个个字。散氏盘,铭文字。散氏盘,铭文19行,行,350字。毛公鼎,字。毛公鼎,铭文铭文32行,行,497字字。帛书、竹(木)简帛书、竹(木)简 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在战国时期,有一种用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体料的书体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汉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代总称丝织品为帛或缯,或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帛书也叫缯书。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世纪30年代
16、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近些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近些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如年又出土了大批的竹木简。如1951年湖南长年湖南长沙五理碑,沙五理碑,1954年长沙仰天湖古墓,年长沙仰天湖古墓,1954年年长沙杨家湾古墓,长沙杨家湾古墓,1957年河南信阳台古墓,年河南信阳台古墓,1975年湖北云梦睡地秦墓,年湖北云梦睡地秦墓,1980年四川青川年四川青川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郝家坪土墓,发掘了大量的战国时代的竹木简。另外还有简。另外还有1942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年长沙楚墓出土帛书(1945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年流入美国),又山西侯马盟书等。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
17、织品上的书体,都无论是写在竹木简还是丝织品上的书体,都是战国时代的手迹。这些简与波帛书墨迹,是战国时代的手迹。这些简与波帛书墨迹,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尤其对于研究书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着重要的史料价值。侯粟君所责寇恩事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册(1)局部)局部汉代书法汉代书法.概述概述汉碑风尚及隶书的形成汉碑风尚及隶书的形成 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泰山、琅琊、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峄山等石刻,
18、就是小篆的典型。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随之大量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书法家随之大量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的影响。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汉却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汉却“碑碣云起碑碣云起”。出现了象。出现了象张迁碑张迁碑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全碑曹全碑为
19、代表的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还有如飘逸劲秀类;还有如礼器碑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有重要的地位。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也十分丰富。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书、武威汉医简武威汉医简、居延汉简居延汉简等。篆、隶、章草等。篆、隶、章草均有,足与碑刻笔法体势相印证。其中有一些已显露行书、均有,足与碑刻笔法体势相印证。其中有一些已显露行书、正楷的端倪。由于书法艺术在秦汉时
20、代的昌盛,篆刻在这正楷的端倪。由于书法艺术在秦汉时代的昌盛,篆刻在这一时期也十分精美。各种印章出现并发展。一时期也十分精美。各种印章出现并发展。秦刻石与小篆秦刻石与小篆秦诏版文秦诏版文所谓所谓小篆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当以秦刻石为代表。据据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言:秦始皇曾经在东巡言: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今所存者仅中立了六块碑刻。今所存者仅泰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琅琊石刻两种。秦刻石传为李斯所书。两种。秦刻石传为李斯所书。泰山石刻泰山石刻为前为前219年时所刻,原石毁于清乾隆五年年时所刻,原石毁于清乾隆五年(1740)今存十字,其书与大篆比较,笔画俭约,)今存十字,其书
21、与大篆比较,笔画俭约,结体更为规矩典雅。结体更为规矩典雅。峄山刻石峄山刻石今所传者为宋郑文宝所摹刻,峄山翻刻甚多,今所传者为宋郑文宝所摹刻,峄山翻刻甚多,而尤以郑氏为最精。以上诸碑是秦篆的典型,其而尤以郑氏为最精。以上诸碑是秦篆的典型,其特点是用笔匀净挺瘦,提笔疾过,圆融峻整,其特点是用笔匀净挺瘦,提笔疾过,圆融峻整,其笔法又如玉筋、钗骨,所以秦篆又称笔法又如玉筋、钗骨,所以秦篆又称“玉筋篆玉筋篆”秦刻比秦刻比石鼓文石鼓文、秦公簋秦公簋简化,而且结束简化,而且结束了六国文字混乱的局面。了六国文字混乱的局面。峰山石刻峰山石刻泰山石刻泰山石刻 西汉刻石西汉刻石 莱子侯刻石莱子侯刻石 西汉西汉的石刻
22、很少见,据宋尤袤砚的石刻很少见,据宋尤袤砚北杂记说:北杂记说:“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赵明诚赵明诚金石录仅著录居摄两坟坛、五凤金石录仅著录居摄两坟坛、五凤刻石两种。其他西汉石刻是清以后才陆续刻石两种。其他西汉石刻是清以后才陆续发现的,所以伪刻较多。近人徐森玉西汉发现的,所以伪刻较多。近人徐森玉西汉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计有十种,有霍去石刻文字初探所收集计有十种,有霍去病墓石刻字、莱子侯刻石等十种。以病墓石刻字、莱子侯刻石等十种。以上石刻仅仅是作为坟坛、宫殿的计时标志,上石刻仅仅是作为坟坛、宫殿的计时标志,属于属于“
23、小品小品”性质。从以上西汉的时刻来看,性质。从以上西汉的时刻来看,隶书的波磔还不明显,严格的讲,都非正规隶书的波磔还不明显,严格的讲,都非正规的汉隶碑刻,其实,西汉的隶书已经成熟,的汉隶碑刻,其实,西汉的隶书已经成熟,具有波磔挑笔。可以从具有波磔挑笔。可以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简、孙膑兵法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简、孙膑兵法简中看到,笔画都带有燕尾波挑。简中看到,笔画都带有燕尾波挑。东汉刻石东汉刻石 东汉东汉“碑碣云起碑碣云起”。刻碑之风盛行的原。刻碑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的门生故吏很多,为府主歌因之一是,当时的门生故吏很多,为府主歌功颂德,或封山祭祀之用。
24、自郦道元水经功颂德,或封山祭祀之用。自郦道元水经注便见诸于著录,有三百多件,碑刻、拓注便见诸于著录,有三百多件,碑刻、拓片流传至今者(包括近所发现)的约有二百片流传至今者(包括近所发现)的约有二百余种。清代朱彝尊在跋汉华山碑中把汉余种。清代朱彝尊在跋汉华山碑中把汉隶分成三种类型风格:方正、流丽、奇古。隶分成三种类型风格:方正、流丽、奇古。其实从形制上可以分为碑刻和摩崖两大类。其实从形制上可以分为碑刻和摩崖两大类。从艺术特点上可以把其分为:典雅、秀逸、从艺术特点上可以把其分为:典雅、秀逸、拙朴、雄浑、纵肆、平整、古峭、奇谲。它拙朴、雄浑、纵肆、平整、古峭、奇谲。它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史晨碑、乙瑛
25、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裴岑碑,夏承碑。经,裴岑碑,夏承碑。作品鉴赏作品鉴赏乙瑛碑乙瑛碑史晨碑史晨碑曹全碑曹全碑礼器碑礼器碑孔庙碑孔庙碑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张迁碑张迁碑石门颂石门颂汉代墨迹汉代墨迹木简木简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由于材料不同,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由于材料不同,书写的工具不同、内容不同,形制不同及书书写的工具不同、内容
26、不同,形制不同及书写者的身份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写者的身份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汉简书写的文字内容或是书信记事,术风格。汉简书写的文字内容或是书信记事,或是公文报告,因而不拘形迹,草率急就者或是公文报告,因而不拘形迹,草率急就者居多。汉简受简面狭长、字迹小的限制。但居多。汉简受简面狭长、字迹小的限制。但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独运,错落有致,随意挥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独运,错落有致,随意挥洒。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章洒。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章草)各体具有。汉简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草)各体具有。汉简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因此,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那么多
27、的束缚,因此,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最终成为由篆隶向行揩转化的过渡性书体最终成为由篆隶向行揩转化的过渡性书体汉简。汉简。在居延汉简、武威汉代医在居延汉简、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大量的墨迹出现,这可以和敦煌的简中有大量的墨迹出现,这可以和敦煌的敦煌汉纸墨迹相比较。体势近楷书、行敦煌汉纸墨迹相比较。体势近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从竹木简所看到的书法艺术,书等各种书体。从竹木简所看到的书法艺术,是研究秦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秦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概述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各种书体交相发展的时期,这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序发展的时期,这
28、时,隶书已走东汉末年程序化的道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化的道路,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阶段发展到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发展到今草,行书在隶楷递变过程中从产生经过发展到成熟,尽管后来各朝各代的书法经过发展到成熟,尽管后来各朝各代的书法家擅长篆、隶、章草,但毕竟是个别的,只家擅长篆、隶、章草,但毕竟是个别的,只是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而真、行、今草,是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而真、行、今草,已为上下所接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交往,已为上下所接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交往,同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了普遍的风尚,作同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形成了普遍的风尚,作为雅俗共赏的标准。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为雅俗
29、共赏的标准。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著名的书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名的书法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光辉时代。著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光辉时代。三国的刻石三国的刻石魏蜀吴三国鼎立,只有四十五年的历史,三魏蜀吴三国鼎立,只有四十五年的历史,三国石刻承东汉余绪,然而,立碑之风衰竭。国石刻承东汉余绪,然而,立碑之风衰竭。建安十年(建安十年(205)曹操以当时葬礼过繁,曾)曹操以当时葬礼过繁,曾下令禁止制造石兽、碑铭,自次以后,碑刻下令禁止制造石兽、碑铭,自次以后,碑刻减少,但并不因此而完全绝迹,仍旧有不少减少,但并不因此而完全绝迹,仍旧有不少重要的碑刻。如魏的重要的碑
30、刻。如魏的上尊号奏上尊号奏、受禅受禅表表、范式碑范式碑等,吴有等,吴有天发神谶碑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禅国山碑等,蜀无石刻流传。在这些碑等,蜀无石刻流传。在这些碑刻中大多数是隶书体,然而与汉碑不同,其刻中大多数是隶书体,然而与汉碑不同,其实正是行楷书逐渐取代了隶书之际,隶书中实正是行楷书逐渐取代了隶书之际,隶书中楷书笔法成分加强,在这些典章巨制的碑刻楷书笔法成分加强,在这些典章巨制的碑刻中也能够透出消息。自魏至明,再也没有写中也能够透出消息。自魏至明,再也没有写出汉碑隶书的风韵,然而,三国时的魏隶其出汉碑隶书的风韵,然而,三国时的魏隶其飘逸拓展不及汉隶,然茂密浑穆、整严浓丽,飘逸拓展不及汉隶,然
31、茂密浑穆、整严浓丽,却为两晋南北朝隶揩的渊源所在。却为两晋南北朝隶揩的渊源所在。上尊号奏上尊号奏受禅表碑受禅表碑魏晋木简、写经魏晋木简、写经 属于魏晋时代的木简,大多数是从古属于魏晋时代的木简,大多数是从古楼兰遗址,所发掘出来的。在楼兰遗址,所发掘出来的。在20世纪初,为世纪初,为斯坦因等及我国西北科学家考察团先后在楼斯坦因等及我国西北科学家考察团先后在楼兰故址及其周围的地区内发掘出甚多的木简。兰故址及其周围的地区内发掘出甚多的木简。这时的书迹与前代的简牍书比较,就是带这时的书迹与前代的简牍书比较,就是带有波折的隶书,几乎完全灭绝,而行揩、行有波折的隶书,几乎完全灭绝,而行揩、行草、草草、草镌
32、刻、规模巨大的泰山金刚经等,镌刻、规模巨大的泰山金刚经等,也都给书法艺术发展史留下珍贵的遗迹。也都给书法艺术发展史留下珍贵的遗迹。书书为多。从其遗迹中可以充分证明现代传世不为多。从其遗迹中可以充分证明现代传世不多的魏晋法帖或墨迹,如钟繇宣示力命、陆多的魏晋法帖或墨迹,如钟繇宣示力命、陆机平复,以及王羲之诸帖,都是可以互相印机平复,以及王羲之诸帖,都是可以互相印证。魏晋时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灾难证。魏晋时战乱频繁,人民颠沛流离、灾难深重。于是灵魂不散、因果报应、转世轮回深重。于是灵魂不散、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的佛教得以大为流行。开窟造像、镌刻铭记的佛教得以大为流行。开窟造像、镌刻铭记和颂扬佛教
33、的丰碑应时而起,写经祈福的活和颂扬佛教的丰碑应时而起,写经祈福的活动盛极一时,这些活动客观上给书法的普及动盛极一时,这些活动客观上给书法的普及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另外,北魏龙门造像铭的另外,北魏龙门造像铭的墨迹墨迹三国两晋时期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两晋时期的留存至三国、两晋时期的留存至今天的墨迹大多是写经、简牍和今天的墨迹大多是写经、简牍和残纸。流传有绪的书法家墨迹,残纸。流传有绪的书法家墨迹,是西晋的书法家陆机写的平复是西晋的书法家陆机写的平复帖。平复帖的字体属于章帖。平复帖的字体属于章草,它和出土的汉晋简牍章草很草,它和出土的汉晋简牍章草很相似,用笔挺健、朴拙。相似,用笔
34、挺健、朴拙。魏晋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钟繇、韦诞、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钟繇、韦诞、皇象、卫恒、索靖、陆机等,并皇象、卫恒、索靖、陆机等,并他们的作品有的有刻帖流传。他们的作品有的有刻帖流传。平复帖钟钟 繇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曾师曹喜、刘德升、蔡(今河南长葛)人。曾师曹喜、刘德升、蔡邕,工篆隶、行草,尤以楷书擅名。有邕,工篆隶、行草,尤以楷书擅名。有荐荐李直表李直表、贺捷表贺捷表、宣示表宣示表、力力命表命表等。这些作品有的刻成单帖,有的收等。这些作品有的刻成单帖,有的收集在众帖中。集在众帖中。韦韦 诞诞(179-253),字仲将,魏京兆),字仲将
35、,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各种书体,尤精题(今陕西西安)人,擅长各种书体,尤精题署。署。四体书势四体书势谓谓魏氏宝器题名,皆诞魏氏宝器题名,皆诞书书。皇皇 象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吴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篆隶、章吴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善篆隶、章草,时有草,时有书圣书圣之称。传为皇象作品有之称。传为皇象作品有急急就章就章,今有刻本流传,今有刻本流传,天发神谶碑天发神谶碑传传为其手书为其手书.索索 靖靖(244-303),敦煌(今甘肃)人,),敦煌(今甘肃)人,张芝姊之孙,亦擅章草,传张芝草书而变其张芝姊之孙,亦擅章草,传张芝草书而变其形,传世有
36、形,传世有出师颂出师颂、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刻有刻有七月七月等帖。等帖。陆陆 机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擅长章草,有真迹州)人,擅长章草,有真迹平复帖平复帖传世,此传世,此帖曾在帖曾在宣和画谱宣和画谱中著录,此帖和流行后世的中著录,此帖和流行后世的刻帖中的一般章草不同,与王羲之的草书也不同,刻帖中的一般章草不同,与王羲之的草书也不同,由此可以窥见西晋草书的真貌。由此可以窥见西晋草书的真貌。流传至今的东晋墨迹大都是勾摹本和临摹本,其流传至今的东晋墨迹大都是勾摹本和临摹本,其中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迹比较多。王羲之中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迹比较
37、多。王羲之及王氏一门书家,为书法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及王氏一门书家,为书法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页。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右军,早年,早年学卫夫人,草书学张芝,真书学钟繇,并博采秦学卫夫人,草书学张芝,真书学钟繇,并博采秦篆、汉隶及六朝碑版之长。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篆、汉隶及六朝碑版之长。一变汉魏以来的质朴的书风,创为妍美流便的新体。有的书风,创为妍美流便的新体。有书圣书圣之称,之称,书法特点是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无一偏之书法特点是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无一偏之弊,其书真
38、迹无存,传世作品散见于宋以来所刻弊,其书真迹无存,传世作品散见于宋以来所刻的众帖中,墨迹也多为唐人双钩填之摹本。保存的众帖中,墨迹也多为唐人双钩填之摹本。保存至今的有至今的有姨母姨母、寒切寒切、二谢二谢、丧丧乱乱、孔侍中孔侍中、初月初月、快雪时晴快雪时晴、兰亭序兰亭序、上虞上虞、十七帖十七帖、乐毅论乐毅论等。其中等。其中兰亭序兰亭序享有享有天下第一天下第一行书行书之盛誉。之盛誉。王献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官至中),字子敬,官至中书令,人称书令,人称王大令王大令,自幼从父学书,精诸,自幼从父学书,精诸体体,尤以行、草擅名。与父并称尤以行、草擅名。与父并称二王二王。他。他继承并发展了
39、张芝、王羲之的书法衣钵。并继承并发展了张芝、王羲之的书法衣钵。并一改当时的古拙之风,用笔英俊豪迈,饶有一改当时的古拙之风,用笔英俊豪迈,饶有逸气,赢得了逸气,赢得了破体破体之誉。存世的墨迹有之誉。存世的墨迹有鸭头丸帖鸭头丸帖;小楷有;小楷有洛神赋洛神赋刻本,因刻本,因残存十三行,故也称残存十三行,故也称十三行十三行。另有。另有中中秋帖秋帖、地黄汤帖地黄汤帖、廿九日帖廿九日帖等,等,其中其中中秋帖中秋帖为为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之一。与之一。与二王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卫铄、王珣等人二王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卫铄、王珣等人272-349),字茂漪,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字茂漪,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因王羲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隶书。因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所以卫夫人书名传之久之少时曾从其学书,所以卫夫人书名传之久远。传世楷书八行在远。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及书论,及书论笔阵图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王珣王珣 (350-401),字元琳,琅琊(今山,字元琳,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他和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乃族兄东临沂)人,他和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乃族兄弟。珣之书法行书尤佳,传世作品有弟。珣之书法行书尤佳,传世作品有伯远伯远帖帖。精彩待续精彩待续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