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辛弃疾生平自嘲姓氏 辛艰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稼轩“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业”;“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弃疾“为国弃疾去病”、去除心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他21岁时就在家乡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次年率领队伍参加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之后,他建议耿京投归南宋,耿京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与南宋联系。当他南下时
2、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他在归途中得知此事,率50多人闯入金营,生擒叛徒,解至建康献 给宋高宗。从此,在南方任事,将恢复中原 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到南方后,先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 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后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1187年,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一住八年,1203年,起用为绍兴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1207年,回到铅山,9月病卒。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对金妥协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
3、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 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 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一生不得重 用,最终抱憾而终。经历 金人侵宋 北方人民起归 张安国叛杀耿京 辛杀张安国义(耿京,辛率2000人),金人南侵失败 辛劝耿京南,南归 南宋主和,辛献美芹十论,豪气干云。(“袖里珍 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 胡沙”)被闲置,屡任地方官,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的生活 不忘收复北中国愿望(“平生塞北江南,眼前万里江山”)南宋北伐败,迁罪于辛 痛喊“杀贼”,忧愤而死,赍志以殁,“抱恨入地”。(“男儿到 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4、”)悲歌慷慨 英雄本色爱国词人辛弃疾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锦襜:(chn)锦衣。燕兵:指金兵。娖:(chu)整理,此处为“取”的意思。银胡簶:(l)箭袋。金仆姑:箭名。上阕写了作者上阕写了作者“壮岁壮岁”时的什么往事?时的什么往事?青年时期参与统领抗金义军,活捉叛将,青年时期参与统领抗金义军,活捉叛将,投奔南宋朝廷。投奔南宋朝廷。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
5、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交给南宋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英雄本色对比:22岁,单人独马追贼两日夺印;50人入5万人大营杀张。“壮岁旌旗拥万夫,锦chan襜突骑渡江初”40年中,20年被闲置;20年中,37次调动。结论:出身行伍(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以武起事,(“一世之豪”),最终以文为业的南宋爱国
6、词人(“一代词宗”)。“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立志报国贺新郎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空垂三千丈,一怅平生
7、、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臼,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想渊明、停云诗臼,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知我者,二三子。二三子。阅读下阕,说说辛弃疾此时的境况。阅读下阕,说说辛弃疾此时的境况。投闲置散,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投闲置散,壮志未
8、酬而年岁老大。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坎坷仕途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
9、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归居田园 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一个老英雄,由于朝廷对外坚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
10、投闲置散,避世隐居,心情的矛盾苦闷当然可以想见。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见。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谈功名事业,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叹又有点好笑了。想起自己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当年何尝不是如此满腔热血,以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很,哪里知道并非如此呢!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心境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心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词牌名。挑灯:
11、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八百里:指牛。古有一牛,名叫“八百里驳(b)”。麾(hu)下:指部下将土。炙(zh):烤熟的肉。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的(d)卢:一种烈性快马。霹雳: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了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总结:总结: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亦以英雄许人。毕其终生,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亦以英雄许人。毕其终生,并没有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的进取,并没有放弃为并没有真正放弃对功名事业的进取,并没有放弃为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追求。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追求。悲剧的时
12、代,只能产生悲剧的英雄。悲剧的时代,只能产生悲剧的英雄。“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甫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一寄之于其词。”-清黄梨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清江:这里指赣江。2.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3.长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4.愁余:使我发愁。5.鹧鸪:鸟名,叫声悲切,听时像在说“行不得也哥哥”。上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国上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国耻
13、未雪的悲愤耻未雪的悲愤)。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比兴手法寓意:驱逐金侵略者,收复中原,雪洗国耻,当前是困难重重。但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2、下阕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英雄影片也正是因为这种爱国精神,辛弃疾超脱了这个时代,成为了民族的英雄。公所作公所作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刘克庄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辛稼轩集序
14、 青玉案青玉案 元夕元夕东风夜放东风夜放花千树花千树,更吹落,更吹落,星如雨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凤箫声动,玉壶玉壶光转,光转,一夜一夜鱼龙舞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笑语盈盈盈盈暗香去。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在这
15、样的热闹场中,在这样的热闹场中,“我我”在干什么?在干什么?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知己。寻找自己的意中人,知己。意中人站在什么地方?这说明“她”和我有什么品质?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灯火阑珊处”,即灯火稀疏、人群稀少的地方。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上片:盛赞带湖美,因爱湖而及湖中之鸟,由已见鸥鹭而及未见的白鹤,表达摆脱黑暗官场的宁静心情和宁静中的孤寂。下片:委婉中抒发天地广大,
16、知己无多,孑然一身,被迫隐居的孤愤,人世浮沉、欢哀无常的哲理,以及看破红尘的旷达。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清风半夜鸣蝉 闷热的夏夜,蝉在不停地叫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好像它们也在谈论着今年将要丰收的事情。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前。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七八个星星来暗示乌云布满天空。“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溪头转忽现。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路转了一转,嘿,茅店不就在眼前吗?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
17、氛那么恬(tin)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 居辛弃疾媚好(ho):悦耳动听。媪(o):老妇人。亡(w)赖:无赖,这里是顽皮淘气的意思。词牌名题目南宋著名词人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
18、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是作者婉约词章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上阕通过一个宫女的惜春而又怨春表现词人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所抒发的感情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者个人的身世遭际紧密相关,赋予了婉约词以崭新的内涵。结构层次 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
19、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E:子午书简子午书简_宋词十家_辛弃疾.rmvb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保存了词作六百多首。辛弃疾与陆游 辛词和苏词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 色。辛弃疾与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