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比较特殊,主要介绍了两个独立的教学内容:一是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二是进步文学艺术家。两者牵涉的时空范围广,历史头绪多,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思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知道著名的文学、艺术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及其主要成就2.理解近代教育发展的原因;理解近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3.引导学生分析近代文学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和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近代教育的发展原因,提高学生的纵横联系能力、史料分析
2、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五步教学法,优化课堂结构:启动:创设情境,调动主体;主动: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互动: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激动:拓展延伸,能力提升能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2.充分利用PPT课件,扩充课堂容量,优化展示效果。3.要点提炼法、列表归纳法、纵横联系法、比较、综合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教育是为政治、经济、外交服务的。2.体会近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学习文学艺术家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感、与时俱进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教育的改革简况;近代文学艺术家及成就。教学难点:近代教育发展的原因;近代文学艺术体现的时代特征。教学准备:1. 教师自制
3、PPT课件(体现五步教学法);2.学生搜集有关本课的有效资源。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后附记启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抢答。巩固知识,激发学生成就感。主动自主学习,建构知识1.展示“导读提纲”:阅读课文,圈划、思考:新式教育兴起的原因、主要内容、作用。文学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思想。2. 展示课件知识简表、。表 文学艺术家代表人物作品思想鲁 迅聂 耳洗星海徐悲鸿郭沫若赵树理丁玲自主学习以“开火车”方式完成简表 表新式教育的开端发展情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905年发展原因引导学生提取有效历史
4、信息,培养自学能力互动合作探究,质疑解惑预设问题:1.新式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学生可能提出新的疑问,超出预设,掀起讨论高潮)根据“火车”障碍,探究疑惑激动拓展延伸,能力提升预设问题: 鲁迅等文学艺术家共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分析史实,集中观点。培养前后联系,分析概括能力。能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展示精编精选习题(见附录二) 选择题学生抢答; 材料题随机抽查。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板书设计 (课件展示,板书从略。教师可板书关键词:北京大学、科举制、救亡图存等) 教学反思 (教师自行反思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记录缺憾、提出整改建议)附录一 本课PPT课
5、件附录二 精编精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朝翰林院 D.清华大学 2.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3.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的洋务派大臣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4.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5.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C.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 D.新式教育体制的建立 6.激励广大人民抗战的作品是 狂人日记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屈原小二黑结婚 A. B. C. D.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考虑到可译之书为数众多而中国国事有轻重缓急,李鸿章着重指出,所译书“最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之类”。 请回答:1.结合材料谈谈李鸿章创办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格致书院等新式学堂的目的?2.列举至少三位材料涉及的人才?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