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作业管理制度_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立和实施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作业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实现安全生产。1 作业证安全管理部门对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设备检修等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2 警示标志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做到:A)在易燃易爆、重要危险场所的适当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B)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C)在醒目位置设置相关危害公告栏,公布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D)在可能产生严重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告知
2、产生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3 直接作业环节31 安全管理及生产、检修部门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高温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监护人员,规范现场安全生产行为。32 安全管理部门对外来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提高外来人员的安全生产水平。33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和履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制度,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34 企业建立和实施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消防工作的职责、范围、要求等,确保消防工作规范,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4
3、车间、科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立安全员。并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层层签订分解落实直至每名从业人员。5 车间、科室应建立健全、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6 车间、科室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并做出详细记录。7 车间、科室应定期召开1次安全生产会议,研究、布置、总结、评价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措施,保证安全。8 新从业人员,上岗前都必须经过车间、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9 从业人员进入工作岗位或工作场地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并持证上岗。10 从业人员严禁酒后上岗,工作时间禁止睡觉、串岗、聚众聊天、嬉笑打闹、干私事等。11 所有转动设备必须安装安全防护设施,不是自己操作使用的设备不经批准,不得动用。12 从业人员应熟悉触电急救、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13 从业人员应熟悉可燃物品的特性及放火防爆规则。14 不熟悉电气工具和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附加说明:本制度由安委会负责解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