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441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1、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2、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3、领导工作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这种领导工作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

2、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上升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炼、提高和升华的产物。领导科学的产生,完

3、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节 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1、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研究对象。2、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范围:1)领导活动的主体2)领导活动的结构3)领导活动的过程特点: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第三节 学习领导科学的目的和方法1、目的:(1)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3)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4)是促进干部“四化”、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需要。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要做到:(1)必须坚持

4、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四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古代的领导思想。3、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统一。(1)要重视学习理论。(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要全力总结我党的领导经验,联系我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联系我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3)要注重比较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一节 领导1、领导: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体,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

5、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2、领导的属性:(1)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3、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的原因:(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4、领导的特征:(1)领导认识的特征:1)原则性2)超前性3)综合性4)创造性5)系统性(2)领导实践的特征:1)依附性2)目标性3)组织性4)协调性5)超脱性5、领导的基础:领导基础:

6、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影响力: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6、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必须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第二节 领导者1、领导者的本质: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社

7、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2、领导者的特征:(1)拥有职权:职权是组织赋予的,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与领导者的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2)负有责任:1)政治责任2)工作责任3)法律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3、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第三节 被领导者1、被领导者的本质: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2、被领导者的特征:1)服从性2)受

8、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3、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 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4、什么样的被领导者才是“好的被领导者”?(1)要服从领导(2)要支持领导(3)要监督领导。第四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1、领导职能的地位:(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

9、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2、领导的一般职能:(1)引导:1)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2) 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3) 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3)组织: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4)协调:1) 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2) 通过严肃的

10、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5)监督:(6)教育:1)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之一。2)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3、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决策能力包括:1)分析问题的能力2)逻辑思考的能力3)创新能力。要注意: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2)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5)要善于评价。(2)用人: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

11、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领导者用人要注意:1)能级、能质对应。2)优势定位。3)结构优化。(3)思想政治工作:1) 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2) 依靠群众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第二节 领导的原则1、领导的总原则:(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2、领导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1) 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2) 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解决两种关系:1)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2)分层领

12、导原则:1) 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2) 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3) 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1) 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2) 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和泛滥的基础。3) 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5)民主公开原则:1)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2) 将有助于领导决策。3) 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4)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7)“相结合”原则:1)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2)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13、的原则。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其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最后,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有关事件的性质、特点和本质。3) 长远目标与当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把长远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和步骤,使当前任务成为长远目标的一部分。其次,要在当前任务中选好重点,并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最后,要根据长远目标,抓好战略对策,保证当前任务的顺利完成。第四章 领导观念第一节 领导观念与科学领导的关系1、领导观念:领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其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1)不

14、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2)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在领导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3)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4)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采取不同的评价人和事的尺度。第二节 时代与领导观念的更新1、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1)从国际来说,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旧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今天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兴起新的技术革命的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3)今天的时代,还是激烈竞争的时代。2、传统领导观念必须更新:(1)应该认真对

15、待和清理过去的领导观念。(2)领导观念更新是不能割断历史的,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我们所说的领导观念更新,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那些符合时代需要,有利推进四化建设的正确的、进步的、优良的新观念,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领导观念更新的基本方向:1) 在指导思想上由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封闭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型转变;2)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并迎接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领导方式上应是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3) 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发展需要,在工作方法上应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第三节 现代领导的新观念1、依法治

16、国观念: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要求:1)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2)必须强调法律的极大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必须把立法、守法、执法紧密结合起来。4)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战略观念:现代领导者要有战略观念,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必须高度重视战略问题。本质特征:1)全局性2)长期性3)层次性怎样树立战略观念?1)要重视战略依据的研

17、究。2)要善于提出战略思想。3)要明确地选择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4)要大力抓好战略实施。必须强调,战略观念必然要求树立大局观念。3、现代化大经济观念:特征:1)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2)生产固然仍为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经济活动。3)越来越实行改革开放。(1)要树立系统观念系统的特点:1)整体性2)层次性3)功能性。(2)要树立市场观念1)要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2)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3)要充分认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3)要树立竞争观念(4)要树立信息观念信息的特点:1)可扩充性2)可共享性3)时间性。(5)要树立效益观念4、改

18、革创新观念:(1)改革意识(2)创新和进取精神表现在:1)要敢于和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以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去支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面斗争。2)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3)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不怕失败,不怕犯错误。4)要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工程。(3)开放观念要求:1)领导者在对外开放中,要善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观察、思考和比较,增强我们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奋起直追的观念和斗志。2)领导者要面向世界,放眼全球,勇于投身世界经济和技术竞争的激流,决心拼搏一番,并获得胜利。3)领导者在开放问题上要虚心又要自信,做好批判地吸收的工作。(4)未来观念要求:1)领导者要有远大

19、的理想和战略思想。2)领导者要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科学预见性。3)领导者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未来科学。5、新的价值观念:(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者应把知识、人才看成最有价值的东西,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2)在金钱、财富观念上也要更新,作出新的解析。(3)还要树立新的时空观念。1)充分认识时间是无比宝贵的,学会珍惜时间2)要善于抓住时机3)要重视讲求时效。第五章 领导与决策第一节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1、决策活动的基本特征:(1)针对性(2)目标性(3)实施性(4)选择性(5)优化性2、经验决策的主要特点:(1)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

20、素质做出决断。(2)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的,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一般说来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的决策。3、科学决策的主要特点:(1)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决策过程中特别注意依靠各种智囊组织,注重各种专家的横向联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共同完成某个决策活动。(2)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决策的分类(1)依照决策者在管理组织中所处地位不同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3)最优决策、满意决策。(4)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5)确定性决

21、策、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5、决策的模式:(1)理性决策的模式:强调决策必须严格地依照科学程序进行,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决策,注重决策过程中的定量分析,甚至不惜建立起复杂的数学模型。西蒙提出“满意标准”的问题,主张决策者以较为符合现实条件的满意目标来取代追求理想条件的最优目标。(2)渐进决策的模式:美国的林德布洛姆特点:在决策问题的分析上,渐进决策认为人们的分析能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决策有关的所有问题作详尽分析,而是将分析集中在相关的主要问题上。渐进决策把决策看作是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而有助于决策的连续性,渐进决策强调决策是个渐变过程,保持决策的稳定,有利于防止社会的

22、动荡,渐进决策主张根据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条件来进行决策,同理性决策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现实性。(3)综合决策的模式:美国的A埃泽奥利用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模式的长处,又注意克服二者的短处,综合地有选择地利用了上述两种模式的原则和方法。认为,当社会环境没有剧烈变化,原有的政策无需重大变动的,就应更多地利用渐进决策模式的原则和方法,减少实际分析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找出那些影响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变化较小的新决策,以便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6、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决策是贯穿于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

23、败。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1、科学决策必须符合的四个标准:(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少。2、科学决策遵循的原则:(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3、科学决策的程序(过程)(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决策目标的制订必须满足几条检验准则:1)目标是有的放矢的;2)目标是具体的;3)目标是系统的;4)目标是切实可行的;5)目标是符合规范的。(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第一步轮廓设想,第二步细部设计。(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对方案进行正确的

24、评估和选择,一是要有合理的评选标准,二是要有科学的评选方法。评选方案的方法有1)经验判断法2)数学分析法3)试验法。(4)实施方案,完善决策1)编制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2)组织实施力量,保证决策方案的实现;3)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4)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5)纠正决策偏差,必要时进行决策修正或追踪决策。4、追踪决策:追踪决策实质上是对原有决策问题重新进行的一次决策。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有新的特征:(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第三节 决策中的领导者1、现代决策体制的二大特点:(1)决策中的“多谋”与“善断”的相对分工;(2

25、)决策的制订和执行的相对分工。2、决策体制的三大系统:(1)决策的信息系统(2)决策的智囊系统(3)决策系统3、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4、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抉择方式(1)集体抉择:缺点:1)速度慢,有时会议而不决,贻误时机;2)职责不清,因每人分担一份责任,常会导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决策时注意的问题1)通常只有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宜采用集体抉择的方式,而不要事无大小统统依靠集体决定。2)集体抉择就应当充分讨论,允许发表各种意见,真正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3)事先周密准备,事后一致执行。

26、(2)个人抉择:优点:责任明确,抉择迅速。缺点:1)个人抉择难免受个人知识、经验的限制;2)个人抉择容易造成个人专断。5、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1)时效性(2)系统性(3)民主性(4)合法性(5)灵活性6、智囊团成员必须具备的条件:(1)应当是博才的专家,必须是既具有一门专业知识,又是学识渊博、思路开阔、目光敏锐的人。(2)应当具有服从科学、服从真理、服从事实的品质,而不能是看着领导的眼色行事、报喜不报忧的人。7、领导者应在几方面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其详细的分析论证;(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

27、行反馈分析。8、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多谋”和“善断”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取代。一方面,领导者必须保证智囊团的独立研究,甚至允许其唱对台戏,而不把个人的意见强加给他们,更不允许领导已经作出结论,而只让智囊团论证自己结论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领导者又不能让智囊团代替自己决策,不能完全为智囊团的意见所左右,要考虑到智囊团的意见,但不能让他们代替领导者选择方案。第六章 领导与选才用人第一节 衡量人才的标准和领导选才用人的意义1、人才的特点:(1)创造性(2)历史进步性(3)社会性(4)专业性(5)相对性2、人才的类型:(1)依据工作性质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2)自

28、身素质的不同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3)发挥作用的不同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3、衡量人才的标准:其具体内容,就是德才兼备,具体化为“四化”即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4、选才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将起着关键作用。5、人才选拔原则:(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

29、则(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6、选拔人才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正确处理资历与能力的关系,反对论资排辈,大胆选拔新秀。(2)正确处理知识分子和人才的关系,既不能把知识分子与人才等同起来,又要克服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种种偏见。(3)正确处理学历和水平,领导经验与文化程度的关系,既要反对对学历论人才,也要反对以经验论人才。7、人才选拔制度:(1)选举制:指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特点:1)保证选举人有选择权2)保证被选举人有竞争性。形式:1)等额选举2)差额选举(2)考选制:指通过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3)荐选制:具体形式:自荐制、他荐制、群众推荐制

30、。优点:它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具体制度健全的条件下,既有利于发挥人才推荐者的积极性,为人才选拔机关广荐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的选拔必须经过选拔者或选拔机关通过考察后才能确定,这就有效地防止了“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不足:1)人才选拔的范围受到限制。2)人才选拔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有可能使一些“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3)人才选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人治”的特点较为明显,因而人才选拔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制度上的保障。第三节 使用人才的原则和制度1、人才使用原则:(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基本要求:根据人才

31、能力的大小,给予适当的职位。(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领导充分地信任自己的下属,并使下属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作用:1)使下属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工作的自信心,去大胆独立地进行工作;2)使下属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自觉地与组织的其他人员保持一致,为维护组织利益而努力工作3)使下属产生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9(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养

32、和用的关系:养是用的前提,只有先培养出人才,才有人才可用,用是养的归宿和目的,如果只养不用,则培养的人才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只有养用结合,才能达到人才济济,各尽所能的目的。2、人才使用制度:(1)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任职制度,我国采用委任制和聘任制。委任制:又称任命制,指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定职位的一种制度。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效率高,任命程序简单明了。缺点:民主监督和依法办事的程序不完善,在任命干部时难免出现感情用事和一言堂的人治现象,造成用人不当。原则:1)先考察后任命2)工作需要与个人专业特长相结合3)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4

33、)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聘任制:指用人单位运用合同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基本内容:1)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标准,明确规定应聘条件,并予以公布,实行公开招聘。2)对应聘人进行考试考核或考察,符合条件者才能聘任。3)招聘者与应聘者双方签订合同,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及任期。优点:1)开拓了人才能进能出的渠道,有利于消除人事制度上长期存在的“铁饭碗”“终身制”等弊病;2)有利于鼓励竞争,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3)扩大了单位选才用人的自主权,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和选用。缺点:容易造成受聘者的短期行为。免职的六种情况:1)转换职位任职的;2)晋升或降低职务的;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4

3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5)退休的;6)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培训制度:指对人才进行政治理论、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再教育和训练的一项制度。方式:1)职前培训2)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业余培训。(2)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考核的内容:1)考德,主要是考核人才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2)考能,主要是考核人才的业务能力或管理经验和领导水平;3)考勤,主要是考核人才的工作态度和出勤情况;4)考绩,主要是考核人才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奖励的方式:荣誉奖励、物质奖励、晋升奖励。奖励的基本原则:以精神奖励为主,并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惩罚的方式:党纪处分、政纪处分、司法处理。(

35、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职务晋升的程序:1)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预选对象;2)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3)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4)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5)任期制度与退休制度离休与退休的区别:离休是退休中的一种特殊待遇,只有建国前参加革命,符合规定条件的干部才能享受。按照规定,对离休干部实行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退休则是所有公职人员均可享受的一种待遇。退休后,国家按其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给予一定数额的退休金,以维持其生活。第七章 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1、

36、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1)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2)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原因:1)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相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从而自觉地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3)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改善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造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创造

37、良好的人际关系前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表现为:1)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起保证作用。2)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1、 理论教育:2、 政治教育:(1)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2)形势和任务教育(3)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3、公民素质教育(1)理想教育(2)道德教育(3)法制教育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1、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坚持疏导。疏导包含疏通和引导两层含义。疏通和引导的关系: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是完整而统一的,这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是有机地结

38、合在一起的。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紧密相联而不可分割。疏通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疏通,但疏通不同于引导,引导也不同于疏通,二者缺一不可,疏通是基础,引导是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2、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客观实际的认识;2)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引导人们正确地把握和改造客观实际;3)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而实践则是人们对客观实际改造的过程。有效坚持这一原则,要从二方面入手:1)学习理论2)从实际出发,实事

39、求是。(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注意几个方面:1)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树立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上去的正确观点。2)领导者既要重视和关心业务工作,又要重视和关心思想政治工作。3)专业政工干部要善于研究群众在业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和变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贯串于业务工作全过程。4)采用劳动竞争等适当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业务工作,并与业务工作同时进行。(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5)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激励的手段:1)精神手段2)物质手段。(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8)思

40、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3、思想政治工作方法(1)说理教育法特点:领导者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道理信服自己。怎样才能以理服人?1)要说理透彻2)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情感交流法特点:领导者应动之以情,用情感去征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而达到使其转变思想的目的。怎样才以情动人?1)要关怀、体贴、信任2)要经常交心谈心,多与群众交朋友。(3)个别引导法(因材施教法)特点:对象的个别性,方式与手段的针对性,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4)榜样示范法特点:以榜样作为示范,通过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向先进人物看齐,以不断提高他们的

41、思想觉悟,这种方法给人以真实性的形象感,并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核心内容: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1) 要培养和树立榜样2) 要宣传榜样,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向榜样学习3) 应通过榜样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具体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化,形象化,增加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感染力,从而使之收到更佳效果。(5)自我教育法特点:自觉性、内省性。第七章 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一、简单概念1、我们考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这项工作的目标和功能上去考察。2、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

42、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其功能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改造和有效的激励。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4、政治教育主要指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5、公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6、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整个人生的根本观点。7、人生观的包括价值观、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审美观、恋爱观。8、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惟一的方针是坚持疏导。9、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10、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理论是从时间中产生的;理论可以

43、知道人们的实践;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11、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业务工作一起做,但是要注意四方面的问题: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者既要重视和关系业务工作,又要重视和关心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政工干部要善于研究群众在业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和变化;采用劳动竞赛等适当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与业务工作。12、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情感交流法、个别引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13、说理教育法的特点是领导者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道理上信服自己。主要方法是:一是要说理透彻;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情感交流法的特点是领导者应动之以情,用情感

44、去征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而达到使其转变思想的目的。主要方法是:一是要关怀、体贴、信任;二是要经常交心谈心,多与群众交朋友。15、个别引导法的特点是对象的个别性,方式与手段的针对性,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主要方法是:一是因人施教;二是因时施教;三是因地施教。16、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是以榜样作为示范,通过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向先进人物看齐。其主要方法是:一是要培养和树立榜样;二是要宣传榜样;三是应通过榜样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具体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化、形象化,增强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感染力,从而使之受到更加效果。17、自我教育法特点是自觉性和

45、内省性。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领导的责任主要是应加强正确引导。二、简答题1、简述加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的意义?P168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方面,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1)党的路线和方针是党的生命,是完成党在各个时期人物的前提,没有统一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党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损失。(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而是正确的。(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4)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2、简述疏通与引导的辨证关

46、系?P175(1)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发展民主的基础上让人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2)所谓引导,就是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针,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3)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是完整而统一的,这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4)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疏通开始,离开了疏通这个基础,就无法引导。(5)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离开了引导,疏通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走向疏通的反面。(6)总之,疏通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紧密相联而不可分割。疏通是基础,引导是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3、说理教育法和情感交流法结合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资料自考(DOC 26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