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心理健康生物学因素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体质因素的影响三、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 四、器质性因 素的影响影响心理健康心理社会因素:一、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1、 亲子关系 2、父母亲的教养思想、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3、父母亲的文化修养及个性4、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气氛的影响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过知识点二、冲突、挫折及防御机制: 1、心理冲突 2、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三、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四、人格类型特征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表现为:1、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2、实行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3、
2、一个人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心理冲突的分类:趋趋冲突、避避冲突、趋避冲突。非言语关注:非言语关注是指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通过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等非言语活动传递信息的方式。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防御机制:影响心理健康心理社会因素是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亡故等,都会导致心理应激。应激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
3、且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但是,长期的、超过人的应付能力的应激会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出现身体不适、虚弱等生理反应,造成人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加重或导致一些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生活条件、心理应激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与生活事件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也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人经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及个性倾向性有一定关系。只有被个体认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对环境适应应付能力强的个体一般可较少受到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对中小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教师的支持、帮助有助于使他稳定情绪、重新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一个对生活事件具有经历、应对教训和经验的个
4、体面对生活事件会有较明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简要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二者差异的主要表现:一、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1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它们都是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服务。2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职能上是互相衔接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代新人,而健康的心理既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3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二、学校心理
5、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1二者所要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人的政治思想面貌,主要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心理辅导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2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它力图使学生认同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心理捕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3从工作角色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工
6、作者与学生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辅导人员和学生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在询问、商议、帮助、指导等辅导过程中,心理辅导人员的工作角色是参谋、顾问、朋友,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 4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学校心理捕导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在辅导过程中,有些沉默是由辅导人员引起的,其引起沉默的原因在于:1辅导人员本身对辅导缺乏热心,会谈中也很少主动以言语与来访者沟通。他的沉默源于对辅导关系的冷漠,显示了辅导人员隐藏、退缩及保护自己的倾向。2辅导人员在
7、会谈进行中,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以致“不知该说什么”或“不知该怎么说”。 这种沉默实际上是辅导人员因自身原因而做出的失败的反应。3沉默是辅导人员经过考虑有计划、主动引发的。是一种具有辅导价值的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原因可能是辅导人员为了引导来访者领悟、做出承诺,可能是因为要将会谈探索的责任转移给来访者,也可能是防止来访者的心理隋性等。适应性认知卫生问题中走极端的症状表现及辅导要点。1症状及表现认为: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2辅导要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对有错误的人不加分析,一味给予严厉制裁是缺乏理性的。人犯错误有各种原因(主观的、客观的),错误有大有小,有性质的不同,犯了错误
8、也不等于不可救药。对待同学、同志的错误,明智的想法是:“他犯了错误,我不能歧视他,要帮助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并不是主张纵容恶行,也不是提倡做“老好人”。因为一味的责备和惩罚往往无助于行为的改善。相反,常常会导致逆反心理、对立情绪,以致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看见错误,大可不必一心想着如何去惩治。即便是必要的惩罚、制裁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帮助人、教育人的手段。理性的人际交往态度是宽容待人、以诚待人。 心理辅导的整体性原则:一是学习心理辅导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意、心理活动及个性
9、也能得以健康发展。二是追求学校心理辅导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综合运用,使其达到辅导与教育目标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心理评估:主要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评定的过程。心理评估的原则:整体性、客观性 动态性 综合性 指导性 保密性 心理评估的整体性原则:它是指、在心理评估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观点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整合研究,同时对被评估的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分析。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心理评估中具体注意以下几点:1 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应从整体出发,从内在心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10、中去把握和认识心理现象。2 对心理现象的评估要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侧面予以分析,要从横向和纵向去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3 既要研究被评估心理现象的构成,又要研究其所起的作用,从而实现整体认识。贯彻客观性原则,要求辅导员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 心理评估确定的目标或指标要客观,应选择那些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焦点进行观测和探讨。2 收集资料时要尊重来访者的客观心理需求,不能以辅导员主观感受和体验来代替所获得的现象或事实。3 在实施心理测量时,要运用适当的心理评估工具,严格按有关的操作标准进行,对测量结果以科学、慎重的态度予以解释。4 在做评估结论时,要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全部事实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
11、评估结果的科学性。贯彻动态性原则需要做到:1 来访者的心理特点是在社会环境发生过程中形成与变化的,因此,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往往要探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对来访者的影响。2 探求来访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成长早期的心理活动变化。3 不仅要善于发现与分析当前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还要预测将要出现的心理迹象,以求从发展的角度对心理现象做全方位的评估。保密性的内容包括:1不公开来访者的姓名;2为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内容保密;3拒绝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4 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 谈话法在心理评估中的操作程序与技巧:1制定谈话的计划(1) 确立访谈的目的;(2) 确定访谈的主题和内容;(3) 确定访
12、谈的方式;(4) 编写提问的措词及说明;(5) 确定必要的备用方案;(6) 确定对回答的记录方法;(7) 确定访谈工作进程。2准备谈话需要的工具根据目的和需要准备供谈话使用的表格、提纲、录像机或录音机等。3 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1) 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开门见山地自我介绍的目的在于使受访者了解谈话人的情况及目的。自我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谈话的目的和意义、为对方保守秘密以打消受访者的顾虑等。(2) 建立起职业的或工作的信任感。向受访者说明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道德使学生建立起对心理评估工作的职业信任感,这是敞开心扉、暴露心理问题的基础。4 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效果这是心理评估中谈话的主体
13、,在这个阶段应注意下列问题:(1) 所提问题不能使人产生歧义,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词或专业术语,以利于沟通和节省时间。(2) 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学校心理评估的对象可能是中、小学生,评估对象不同,对言语的理解水平有差异,因而,提问应符合不同年龄的特点。(3) 围绕主题谈话,控制谈话方向。在谈话中,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杂乱无章,甚至跑题,当辅导员发现偏离主题时应巧妙地回归主题,切忌粗暴打断对方谈话,造成对方的难堪或不愉快。(4) 启发诱导,深人了解所提问题不甚明确而仓促回答致使答案不清或答非所问或对所提问题有顾虑而不愿明确回答。(5) 灵活掌握发问技巧。 (6) 适时插问。有的来访者在回答
14、时常担心回答不合乎要求,因而在回答问题中常停顿下来,此时可适当插问,或肯定其回答,或鼓励其继续说下去,或帮助其归纳一个要点,引导其继续说下去。(7) 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谈话者在谈话中可适当地运用表情和动作加强谈话的感染力,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对方对谈话的兴致。 5有效记录谈话内容运用观察法的要求:1观察者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力。2观察者与被观察着尽力良好的关系决定着观察结果的真实度3尽量避免主观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4把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时间取样法: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的方法。事件取样法:根据一定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方法,他要求在观察前
15、选择与规定所要观察行为或时间的类型,观察时需等待所选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做记录。轶事记录法:通过观察者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被观察者行为或心理的各种表现,以及被观察者显著地或典型的新出现的表现,凡是观察者直接观察到的都可以记录下来。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访者的言语、表情、动作、行为及日常生活等进行观察的方法。谈话法: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谈话法:它是辅导员根据心理评估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方式,直接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的形式,以设计的项目或问题为中介收集评估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16、 心理测验(测验法):心通过测量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通俗的说,就是对测量者的少数的有代表的行为进行分析,对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分析的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的特点:间接性 典型性 系统性 科学性心理测验在心理评估中的独特价值:1可以客观地收集到心理评估所需的资料2有利于来访者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3提高心理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4可以提高心理评估的工作效率人格测验:又称个性测验,是对人的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测验。人格发展测验和人格障碍测验。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正确认识
17、心理测验2保护测验内容,防止滥用测验3做一名合格的测验者,维护心理测验的声誉4根据测验的目的与对象特点,选用使用的心理测验5应慎重的解释与使用心理测验结果。使用心理测验的一般技术:1 做好测验的组织与准备(1) 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 (2) 准备好测验材料。测验所用的量表、测验用笔、计时工具和其他必需材料应在测验前清点、检查和准备好。 2 建立与来访者间协调的关系3 标准化实施测验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实施应遵循下列程序与方法:(1) 向来访者呈现所有测验项目的指导语与测题。 (2) 严格按测验要求准确计时,清楚来访者的反应4 全面、科学地分析心理测验结果(1) 来访者的自然情况:包括来访者的姓名、
18、编号、年龄、年级、学校、测验日期等。(2) 对测验的总体解释,对所测验的现象从总体上给予评定,如智力测验中的总体智商是多少,处于什么水平等。(3) 心理侧面的分析。结合测验所包括的各个特质或因素给予分析。(4) 测验中的表现、背景、环境分析。将测验所得分数与测验中的表现、测验背景、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5) 指导建议,根据测验结果提出教育与咨询建议。一般来说,测验分析报告不直接交给来访者本人及其家长,教师需要的话,应由专门人员负责解释,从而客观对待测验结果。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2教师必须无批判的和无批评的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
19、须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发展性辅导: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人的认识发展规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
20、完整的人格,成为一代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适应性辅导的特点:1、对象是:身心发展正常但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即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2、着重处理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和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认识水平上加以帮助。 3、强调教育的原则,重视理性辅导,分析情况。发展性辅导的特点:1、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2、着重处理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论述:说明适应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的区别与联系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辅导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包括主观环
21、境和客观环境),而发展性辅导则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具新的高度,它侧重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面对具体的辅导对象上时,或是在选择辅导方式时,视情形有所侧重,二者彼此衔接、相互渗透,但在实际的辅导工作中,几乎是融合在一起的。例如,要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时候,其目标是指向发展的,而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只有在良好适应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适应性辅导或发展性辅导往往是不完整的,也难以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优势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认知发展辅导、情绪稳定辅导、意志优化辅导、个性完善辅导、学习适应辅导、人际和谐辅导、职业适应辅导、心理障碍预防学
22、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具有以下特征:1、心理辅导的目标的立足点是面向未来的。2、心理辅导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3、心理辅导应是多层面的。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的原则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专门素质:1、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特殊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中小学生及来访者服务; 尊重中小学生及来访者;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 3、特殊的智能结构图 :较全面的知识素养与基本能力;专门的知识与技能。4、健全的人格。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络和密特尔曼健康的标准:1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 能充分地了解自己,
23、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 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 10 条健康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 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 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24、; (5) 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 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 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沽,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笔者认为健康心理应具备下列标准。1 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2 情绪正常、健康。情绪活动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情绪是否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3 意志健康。4 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与一致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且受人的意志的支配。5 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及健全的个性。6 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和谐
25、。7 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进行分析和诊断是要做的工作:1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决定辅导的适应性2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以区别对待3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指定辅导目标的原则:由辅导双方共同指定目标、保证心理辅导目标的针对性、中间性与终极目标的统一、心理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榜样引导法的原则1 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2 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3 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 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大胆模仿。5 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行为强化法
26、应遵循的原则1 多运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2 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改变那些不良行为习惯。3 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定。4 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如何进行记忆力的训练:保持信心、集中注意力、理解后记忆、探寻规律、运用联想、多种感官参与、不断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由于集中复习)、掌握记忆的方法注意力的训练: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积极地暗示、建立学习兴趣、外化心理负担、保证心理健康、避免单调、选择适宜的学习环境、合理运用代替法、适当运用渐进注意法思维训练的方法:改变听课方式、作业中要有思考内容、要有丰富的知识、培养和的思维习惯(培养自己凡是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培养自己有条理有根
27、据的思维习惯、有一问多思的习惯、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求异思维:是朝着许多不同的方向,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心身疾病:由于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病。学习疲劳:它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后的疲劳,主要是生理疲劳,这种疲劳只要安静休息即可解除。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后产生的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这种疲劳操作的不是人的体力,而是人的心理能量,使人感到头昏脑胀、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思维呆滞、运转不灵。(预防的方法:形象练习法、精神松弛法、调整应试心理)价值观辨析:它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
28、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 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意见。榜样引导法: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 行为强化法:它是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强化不相容反应:它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别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
29、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及其内心价值的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已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 系统脱敏法:沃尔帕首创。它主要是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的情绪,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暴露法:与系统脱敏法相反,开始即让来访才进入最使其恐惧的情境中,或是让他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直接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以加深来访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行为。代币法:又称奖励强化法、代币管制法。它是一咱通过强化(即
30、奖励)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即当来访才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立刻给予奖励,使该种行为得以强化。移情:在长期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等的感情和情绪依恋关系转移到辅导员身上,把他作为自己的父母、亲人等。阻抗: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重心偏移。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它与认识活动不同,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生理基础。学习策略:它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 有了学习策略,可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31、,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而缺少了学习策略,则必将必将导致学习活动出现障碍。精神分析法:理论:(一)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 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二)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理想原则(三)性欲学说 (四)精神分析学说的修正:第一次,阿德勒、荣格, 第二次,沙利文、霍妮、弗洛 姆、艾里克森辅导原理:通过挖掘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把它带到意识中去,在指导下纠正或消除。辅导目标:使潜意识意识化,使潜意识冲突表面化从而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或重建人格;帮助来访者克服潜意识冲突。具体方法: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阻抗、阐释行为转变法:理
32、论:行为主义理论是由华生提出的,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辅导原理:把辅导重点放在直接消除或纠正适应不良或异常行为上,不去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行为为目标,并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模仿学习等行为转变技术予以改变。 辅导目标:主要是消除不良行为。具体方法: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暴露法、代币法、生物反馈法个人中心法:主要体表人物:卡乐罗杰斯,继心理分析法、行为转变法之后的心理辅导理论的“第三势力”,理论:1、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2、人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辅导目标:为来访才提供一个安全
33、与信任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来访者能够利用辅导关系进行自我探索,能以更好的状态进行辅导。 辅导关系:罗杰斯指出:“辅导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辅导员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辅导员是否具有某种态度。具体方法: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移情的理解认知重建法:理论:认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原理:认知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辅导的重心在于改变或修正扭曲的认知,而不是改变行为。辅导关系:辅导员更多扮演的是一位教师与指导者的角色,辅导员主要是指导来访者找出自己认知上的错误。 辅导的重点就是要以理性代替非理性,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具体方法:三栏目技术、
34、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合理情绪自助表(艾利斯)重复:就是辅导人员对来防止所表达的内容再向其作全部或部分的复述。 重复再倾听过程中作起到的作用:1 帮助辅导人员验证自己是否理解了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如果理解有误可以通过来访者的反馈得到及时校正,如果理解正确,可使来访者感受到已被理解,从而有助于增进表达。2 可使来访者意识到辅导人员在注意听他谈话,从而对其继续表达起到鼓舞作用。3 由于重复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关键内容,由此可使来访者后继谈话的主题得到明确,沿着被重复的内容深人下去。4 重复有时使来访者杂乱无章的内容得到清理、归纳,从而帮助来访者对问题进行自我审视。正确使用重复,辅导人
35、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辅导人员可以用自己的话,对来访者表达的内容进行重复,但某些敏感性的词汇和重要的词句,仍以来访者用过的词(句)为好;第二,重复不能增加或减少来访者表达的基本思想;第三,重复要尽可能避免用专业性或生僻的词汇,语言要清楚、简洁并尽可能口语化;第四,重复不可过度使用,否则会产生“鹦鹉学舌”的效果。情感反映在倾听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有助于促进辅导双方情感的沟通2有助于来访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3有助于检验辅导人员对来访者利己的准确性。解释就是为来访者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看法,或者说,是辅导人员依据某一理论架构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困扰做出合理化的说明,从而使
36、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问题,并进一步改变其思想、观念与行为运用解释技术时应注意:1 解释应能够与来访者的思想方式相符合。2 最好的解释是来访者的自我解释。3 解释的运用要适度。4 解释的方式需要有个别差异。影响性摘要指:辅导人员将自己所谈的主题、观点、意见等信息,经整理组织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影响性摘要的作用:1使来访者系统清晰地了解辅导人员的意见、建议和辅导要点2利用影响性摘要可以为辅导人员增加新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的机会3影响性摘要往往暗示着一个会谈阶段或一个主题的结束。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分析、鉴别、诊断就已相伴出现。分析、鉴别、诊断是在收集资料的
37、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心理问题的实质、程度及原因,并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估。如何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l) 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及性质,决定辅导的适应性。 (2) 分析心理问题的程度,以区别对待。 (3) 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辅导目标的原则:1必须由辅导双方共同制定目标。2 保证心理辅导目标的针对性。3 中间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统一。中间目标是心理辅导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而终极目标则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充分发掘和人格的完善。中间目标是向终极目标发展的步骤。4 心理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的特点:目的性较差、缺乏准确性、顺序性、深刻性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38、意义记忆迅速发展。注意力的发展特点: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注意的集中和稳定性较差。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情绪的内容日益丰富、体验日益深刻情绪日益稳定可控性强、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小学三年级为转折期】、理智感、美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常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冲动性、情绪活动的心境化、情绪变化的两极性(表现:复杂与简单共存、强与弱共存、波动和稳定共存、微妙的隐蔽性)发展性情绪卫生辅导的方法:1做情绪健康的人2学会自我赞美3自主训练法4合理宣
39、泄法5呼吸调节法6表情调节法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自我认知(核心是自我评价,同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由他律向自律的过程的三个阶段:(1) 依靠外部教育的要求,依靠教师制订的具体详细规定及教师及时的检查等外部条件,来使学生遵守,属于非自律的阶段。(2)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律性,但已经体会到自律的要求,一般能遵守要求,但仍需教师不时加以提醒,尚不能自觉检查自己的行为,这一时期属于非自律向自律过渡的阶段。(3) 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自我约束,遵守要求,并能不时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是自律性发展的阶段。小学儿童已形成了自律性,但仍有个别差异存在。小学生群体形成的
40、五个时期:独立期、水平分化期、垂直分化期、部分集团形成期、集团合并期健康个性的标准是:1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2有强烈的求知欲,虚心好学,能不断地增长知识,情趣广泛。3 思想活跃、敏捷,勇于创新,富于开拓;面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并善于战胜困难,避免挫折。4 对待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敢于面对现实,注意实际;不忧郁、悲观和自寻烦恼。5 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够把握分寸,不失理智。6 办事果断,勇于承担责任,独立自主,稳重谨慎,不盲目冒进。7 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坚持原则。8 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能体谅别人的感情,待人宽容豁达,不抱偏见发展性个性卫
41、生问题辅导,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和环境如何看待自己:接受自己、以发展为动力、不要完全以我为核心、不要自悲自恋,不要伤害自己。正确看待他人:喜欢他人、重视他人、不要依赖他人、容忍他人的观点、借鉴他人的看法、不要总想支配他人、正确看待环境:热爱生活、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体验逆境与失败、适应环境、珍惜现在中学生的交往表现在:同伴、教师和亲子中学阶段的友谊的特征:稳定性、矛盾性、亲密性。当代中学生交往呈现的新特点:交往需要的迫切性、交往观念的开放性、交往行为的自主性、交往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手段的多样性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是人
42、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的功能:信息交流的功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交往时获得知识的手段、人际交往对群体有协调功能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的原则、尊重的原则、真诚、互助互利、宽容 中小学生的学习卫生问题包括:发展性卫生问题和适应性卫生问题。 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五大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 预习的作用:(1) 提高听课效率。(2) 更好地做课堂笔记。(3)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预习步骤和要求:(1) 选择好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
43、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人一些;反之,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2) 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教材。 (3) 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第二遍 (4) 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 (5)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习策略要想提高听课的效果: (1) 课前准备要充分首先,要准备好学习用具。课间活动应该做些轻微的体育运动,散散步,吸吸新鲜空气,使大脑得到休息,最后还要调整好上课的情绪, (2) 要抓住听课的重点。重点听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要抓住教师讲课内容的重点。 (3) 要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4) 要敢于主动地发言和
44、提问 (5)要适应教师的教学特点(6) 要学会记课堂笔记做笔记的好处可以概括如下: A 、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B 、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C 、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D 、记笔记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旧知。怎样才能记好课堂笔记呢?1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 (2) 要用笔记,而不要依靠录音机。 (3) 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左侧的大半页则用于做课堂笔记。(4) 笔记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课堂上常用的方式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5)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 (6) 在笔记遗漏时
45、,要保持平静。 (7) 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常用的复习方法:尝试回忆法、要点法、比较法、概括法 怎样做作业才更科学呢?(1)先复习后做作业(2)仔细审题(3)独立做题(4) 检验修改 5 评价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1)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2) 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3) 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性发育等几个方面。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的特点。中小学生适应性认知问题的具体表现为:过分概括化、绝对化要求、极端化过分概括1症状及表现:认为:“人应该
46、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2辅导要点:这是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即便是得到了所有重要的人的喜欢和赞许,在这种观念的指使下你一定还会进一步地考虑:别人赞许自己达到了什么程度,这种喜欢能持续多久,他除了喜欢我以外是否还喜欢别人一个人干嘛非要得到每个人的喜爱和赞许呢?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别人的评价也必然存在褒贬的不同,更何况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没有误会和偏见,大可不必因为别人的非议而伤心失意。人应该关注别人的评价,但这种关注是为了从中吸取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东西,因此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对我们都是有用的。人更需要关注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把精力和时间用在考虑怎么尽力做得更好、用
47、在积极实在的行动上。 追求完美1症状及表现:认为:“一个人应该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2 辅导要点:这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要求。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各方面都能力十足,成就卓著。大多数人连一个小的方面也无法比别人更突出。一个人想通过努力学习、工作来充实自己,希望做事能成功、有成就,这是合乎理性的。但当他要求事事非成功不可,一定得胜过别人,就是非理性的了。“有所得,必有所失”。人不可能万事顺利,失败在所难免。人也不可能面面俱全,事事比人强,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虚拟陈述1 症状及表现:认为:“事情应该按自己喜欢和期望的去发展,否则便是很糟糕、很可怕的。”2 辅导要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48、,它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主观要求事物这样或那样发展,否则就闷闷不乐甚至暴跳如雷,这是不明智的。理性的做法是自觉地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当事情有可能改善时努力改善它,不能改善时则理智地去接受事实。过分担忧1 症状及表现认为:“危险或可怕的事情随时发生。”2 辅导要点:考虑危险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设法加以避免,或一旦发生该如何减轻其后果,是明智之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如果过分担忧和焦虑,反而会使人在事情发生时不能有效地去面对。更何况有时天灾人祸是难以控制和预防的,担忧既无必要,也无好处。要预防“万一”,但不要把“万一”变成“一万”。它会使人变得谨小慎微,不敢作为、不思进取。这恰恰是最危险、最可怕的。理性的人总是既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既考虑各种不利情况,又不固步自封。无法控制1症状及表现:认为:“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外界引起的,因此我无法控制这种情绪”2辅导要点:很多人相信不愉快的情绪是由别人或外部事物引起的,并且觉得,如果外在因素改变的话,便不会如此不愉快。因此,一般不去主动地控制、调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