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汇总引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李太白全集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下面是学习时间啦!小编整理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会有所帮助。一、实词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梦游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仙之人兮列如麻 列:排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伺候,侍奉二、古今异义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三、通假字列缺霹雳 列:同“裂”,分裂。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 打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侍奉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2.名词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
2、倾:向东南訇然中开:从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向东3.使动用法: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惊熊咆龙吟殷岩泉:使……震响五、句式省略句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对此欲倒(于)东南倾一夜飞渡(于)镜湖月(我)脚著谢公屐(我)且放白鹿青崖间六、赏析文意自首句至“对此欲倒东南倾”为第一段。写梦前,梦游天姥山的缘由。从战国以来,就相传东海中有三神山。战国时燕、齐之主和秦始皇都曾派人入海相求,自然毫无结果,因为它本是不存在的东西。诗人把它拉来做陪衬,创造了一个跌宕有致的开端,并且
3、一开始就带上点神话气氛。“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海客”指海上来的客人。“瀛洲”是传说中东海三神山之一。“信”是诚然。“烟涛”指烟波海涛。“微茫”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海客谈说瀛洲,只是虚幻的传言,烟水迷茫实在难以求索,越人谈天姥,是人间的实言,是可以攀上云霞明灭的峰头一览真颜的。这是用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用瀛州的烟波渺茫难求来衬托天姥山的客观存在。有了瀛洲的反跌,天姥更加突出了。仙山瀛州虽好,但涉虚幻,即不可求
4、,因而一笔带过。天姥可睹,并且云霞明灭,故可一游。下面描写天姥的奇伟:“天姥连天向天横”。天姥不仅高与天齐,所谓“连天”,还有与天比长争高的架势,所谓“向天横”,真可以说是情豪笔劲,把山写得龙腾虎跃。“拔五岳,掩赤城”。“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历来被认为是中国腹地的五座大山。“赤城”也是山名,在天台县境内。天姥拔出五岳之上,掩蔽了赤城山,足见其巍峨雄拔之势了。下面再用天台山来烘托。“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
5、倒东南倾。”对天台先扬一笔,四万八千丈,然而在天姥面前,也不过如倾侧俯伏的小丘罢了。这一扬一抑都是为了显示天姥之高、之大。这横空出世的天姥的高大形象一下就跃入我们的眼帘。如此雄奇的山水,自然引人神往,怎能不使李白魂牵梦萦呢?所以诗人于梦中飞去了,故引出一番奇异的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为第二段。写梦中,游天姥的全过程:由入梦到梦醒,是全诗的主要部分,也是扣“梦游天姥”之题。既然是梦,那就多变幻而神奇。梦是虚境,山是实境,诗人使虚实交织,似幻似真,逐次展现出迷离引人的境界。“我欲因之
6、梦吴越”。“因之”指因借越人的谈论天姥。“梦吴越”指梦中由山东向吴越驰去。“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一夜之间,在月光下,飞越了镜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是从山东到天姥所经之路,因此过镜湖有似真,一夜飞度则为幻。“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即曹娥江上游,剡县就在溪滨,过剡似实,湖月相送则为幻。湖月把诗人的身影投射于地,合乎情理之真,而月下飞行,无疑又是幻。可谓霎时千里,带有梦的特点。这个引无数墨客竟折腰的旅游胜地,李白只写了两句:“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7、“谢公”指谢灵运,他喜游山水,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投宿。他的诗中曾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峰”。即夜晚投宿于剡,天明遂登天姥。这里点出历史上游人之陈迹。“渌水”指清澄的水。这句突出剡溪主要动人的非凡景色之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指谢灵运为登山而特制的木鞋,鞋底有可以装拆的齿,上山则去掉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青云梯”指高峻的山路。谢公宿处为历史实有,似实,脚著谢屐,则为幻。这一段写梦行至天姥,配以月夜背景,点染历史故实,画面优美,真幻交织,奇趣引人。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1.高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英文版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范文4.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归纳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鉴赏6.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散文改写7.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方案8.浅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9.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设计10.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感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