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6680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9.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军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及两宋时期新变化的历史意义。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史称西夏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分散机构权力3.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政治经济军事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增设通判牵制,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

2、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中央地方分化事权,繁复低效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崇文抑武,文官主政图1图说历史图2图3从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四方面权;前者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转运司的职责是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通判的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分化事权1.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旨在()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C.削相权以加强君权D.完善地

3、方监察体系B2.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则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提出“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不收为兵,则恐为盗”。这一措施的实行()A提高了军队士兵的素质 B导致财政状况日益恶化C确保了北宋王朝的安宁 D民众疾苦问题得以解决B三冗两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两积:积贫积弱(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官僚队伍不断膨胀,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恶化。材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

4、,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摘编自朱熹朱子语类卷128注:宋代“三冗两积”局面形成的根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结果)宋仁宗庆历新政宋神宗王安石变法两次变法皆以失败告终3.下列表格反映了()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庆历新政C北宋财政状况恶化,行政效率低下“庆历新政”失败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富国之法: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之道: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涉及

5、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实现富国,但强兵效果不佳关注纲要上图册P42注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政府募人代役4.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评价较后人更具有正确性 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P52学思之窗: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k)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

6、,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一是改革步伐太大,全面改革触动的利益集团过多二是操之过急,数项改革几乎同时推行,缺乏渐进性变法措施的本意与实际效果的背离,变法措施的开展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等,C作用:虽实现富国,但强兵效果不佳,加重人民负担,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加剧,北宋逐渐走向衰亡5.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

7、图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A强干弱枝;庆历新政;澶渊之盟;靖康之变B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冗官冗兵C强干弱枝: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绍兴和议D中央集权;庆历新政;淝水之战;大定之治C北宋与辽签署南宋与金签署和议时间内容澶渊之盟1004年辽辽宋皇帝以宋皇帝以 相称,相称,北宋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财物,称为每年送给辽一笔财物,称为“”,大约白,大约白银银1010万两,绢万两,绢2020万匹,两国以白河沟为界,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万匹,两国以白河沟为界,北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庆历和议1044年西夏保西夏保持持 ,同时向,同时向 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共计绢

8、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共计绢1515万万匹,白银匹,白银7 7万两,三万斤茶叶),称为万两,三万斤茶叶),称为“”。绍兴和议1141年以东起以东起 、西至、西至 一线划界;一线划界;对对 称臣称臣;每年向金朝;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白银缴纳一笔财物(白银2525万两、绢万两、绢2525万匹),称为万匹),称为“”。淮水淮水大散关大散关岁贡岁贡兄弟兄弟岁币岁币帝号帝号北宋北宋岁赐岁赐南宋南宋金金不可取:加重人民负担,加剧财政困难。两宋的安宁是用牺牲政治、经济利益为代价换取的,是统治者无能的表现;也不利于边防的加强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可取:两宋统治者通过多次“和议”,维持了边境长期和平,创

9、造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是明智的选择。澶渊之盟签署地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6.如右图是中国某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国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B.乙国分置南、北面官管理国内事务C.丙国实行“四等人制”D.甲国与丙国签订和议,甲国向丙国称臣A绍兴和议国界线甲甲乙乙丙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辽夏金辽夏金元的元的统治统治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元朝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探讨元统一和因地制宜治理中国的历史作用。1.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

10、评价为:“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反映出辽和西夏()A.军事实力远超前代 B.统治方式更加成熟 C.文明程度高于中原 D.对外政策趋于防守B2.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梳理1013世纪的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与表中序号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A辽西夏金P54学思之窗: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

11、、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第一段材料概括了南、北面官制度,总结其特点为“因俗而治”。第二段材料从官员服饰的角度反映了“因俗而治”特征。材料:猛安谋克制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金太祖时,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谋克作为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白寿彝中国通史既沿袭唐宋制度,又保留了女真民族特色的兵农合一的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仿制中原封建王朝的制度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练一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辽史宋史、夏国转金史制作辽、西夏、金崛起之后与宋朝之间发生

12、了战争或冲突,不利于全国统一;辽、西夏、金又积极吸收汉人先进文化,并同宋朝通过议和维持了长期相对和平局面,加强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1.都曾经与宋政权并立,辽、西夏主要与北宋并立,金主要与南宋并立2.都效仿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制度,同时保留本民族传统3.都与宋政权先战后和,且都从宋政权处得到经济实惠(辽:澶渊之盟-岁币;西夏:庆历和议-岁赐;金:绍兴和议-岁贡)3.观察如图,图上标有四个地点。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周公在地辅政,“制礼作乐”B北魏孝文帝从地迁都到地C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别在地和地D元朝的地是当时的都城D4.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包括()结束民

13、族政权并立,实现统一 实行了行省制度,影响深远平等对待不同民族,促进交融 设置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A.B.C.D.B5.下图为公元12世纪中国多民族政权并立图。关于这些政权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权最终灭掉政权B政权实行南北面官制C政权对政权称臣纳贡D政权将燕京改名为中都1206年,漠北蒙古铁木真建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后半个世纪,先后灭西辽、西夏和金,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等地区。1271年忽必烈建元,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二次西征(拔都)第三次西征(旭烈兀)12191219年年,以复仇为名西征,灭花剌子模国,军队,以

14、复仇为名西征,灭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直抵黑海北岸灭金后灭金后不久,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军队不久,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军队打至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打至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13C13C中叶中叶,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B东北有辽阳行省,北方是岭北行省,西藏是宣政院辖地河北、山西、山东地区首先,元朝行省的名称有一些今天还在使用,或对今天的省名有影响;其次,今天一些省的辖区直接源于元朝行省,还有一些省的辖区是以元朝行省为基础分割而成的。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设置原则:犬牙交错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在福建晋江

15、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目的 ,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特点对不同民族采取 措施分类分类 蒙古以外的 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等北方的 ,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 、女真人原 统治区的居民西北、西域回回保障蒙古统治者的统治利益差别对待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族汉族契丹南宋6.1247年萨班(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与蒙古王子阔端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这表明()A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B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C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西藏在政治上已与中原连为一体D注:P56萨班灵骨塔遗址图片7.元朝后期,燕山支脉居庸南口过街塔楼的壁面上镌刻了很多题记,包括用梵文、八思巴字蒙古文

16、、回鹘文、藏文、西夏文和汉字书写的陀罗尼经经文,以及用后五种书面语记载的建塔功德记。这一现象可以用来佐证元朝()A多种文字的创建与并存 B存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C各民族间和谐共同发展 D大一统国家意识的形成8.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BB纲要上P69(1)结束了分裂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其疆域空前广阔。

17、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设驿站,负责传递公文。(2)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3)尽管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分化政策,但这一时期各族人民互迁和相互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民族交融出现又一次高峰,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辽宋夏金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元的经济与社会社会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经济与社会变化的突出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图说“宋元经济”瓦子 交子 会子 元中统钞南宋棉毯钧窑哥窑 定窑釉里红农业手工业(制瓷业)手工业(印刷业)商业宋朝值得注意

18、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农业革命,高产作物的引进,麦稻复种制在南方普及,使得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某些地区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棉花的引进;手工业革命,宋代制瓷技术有了重要改进,此外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重要地位,煤开采量大,并成为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为燃料;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城市革命,城市中商业的发展变化,时空界限的打破,由商业而引发的市政规模的扩大,商品数量种类的增多;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交通革命,对内对外交通的繁荣,尤其海外贸易的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税源;

19、货币金融革命,其中纸币交子和会子的出现,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材料: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袄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摘自东京梦华录卷三1.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C.辽获得财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表现:出现

20、瓦子(专门的娱乐场所);服务业发达;夜市繁荣。影响:打破了城中坊市界限;城市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城中之“市”边境“榷场”D阶段表现 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 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 的格局也已定型南宋北宋灭亡,中原人口南渡,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 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元朝南北经济差距 ,全国大部分 和 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 北运,重新开通了 。创造性地开辟了 航线,运输江南粮食唐朝经济南多北少太湖进一步继续扩大人口税收财赋大运河长途海运苏湖熟,天下足2.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

21、的转变()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衰微 B.得利于世界市场的出现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源自于经济重心的变动D隋隋大运河大运河元元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惠河会通河邗沟江南河运河:(见上图)海运: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北上经直沽抵达大都A元朝的运河改变了隋唐时期迂回曲折的路线(截弯取直),大大缩短了航程。运河重开是为了将南方的财赋北运;海路开辟的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3.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

22、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B4.在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宋代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门第观念的消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AA唐宋科举差异与社会变化的关系: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依然保持相当的实力;宋朝平民地位不断上升,士族阶层衰落,推动科举制更加公平公正,强调“恩归主上”。问题探究:P64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

23、,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唐朝科举“恩归主司”,考官与考生有提携与感恩的纽带关系。宋代科举,“恩归主上”录取更权威创立“糊名、誊录”等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废除“谢主司”改为“朝谢”,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原因:隋唐时期,科

24、举登第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统治者重用关陇集团和北方士人。北宋时期,北方的战乱、政权对峙使北方士人缺乏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在科举中的优势逐渐丧失,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科场及第出现南北易置的转折。由此引发了科举考试的地域之争。利弊:利:南北分卷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北方士人,稳定北方社会;注重统治阶层中南北势力均衡,有力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当地人文教育水平提升,维护民族统一。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限制了南方士人的及第机会。材料:(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

25、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宋元之际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北宋科举考试中实行南北分卷宋代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转移十分频繁,时有谚语“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千年田八百主”。土地交易有详细的相关法规,只要经官府办理合法手续,订立契约并纳税,土地交易就会得到承认,受到法律保护。课前提示配图,反映了宋朝富裕家庭的日常生活,结合梦溪笔谈可知,宋朝社会生活和消费水平高于唐朝,宋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高于唐朝 注:两宋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主要归因于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观念有所缓解,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中外历史纲

26、要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辽宋夏金元的元的文化文化课标要求:说出宋代思想、文学艺术和科技演进的主要成就,理解宋代文化的主要特点;运用不同类型史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解释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1.理学家提出“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质是()A.中正平和、阴阳和合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接受挑战、科学理性 D.兼收并蓄、勇于创新D经学自身日益僵化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宋朝统治者需要巩固统治的思想理论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宋朝

27、的崇文抑武的国策,文化氛围宽松,此外,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进步(活字印刷术)组成 基本主张认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人生的目标是“”,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 的欲望,达到“”的精神境界“”,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哲学范畴 倾向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过度圣人格物致知理客观唯心主义(概念)理学: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为基础,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代表: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P70问题探究)二程、朱熹对于他们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有时也称为“道”)作过如下阐释:问:天道如

28、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伊川杂录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杨遵道录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先生语五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 朱子语类卷94周子之书通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

29、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理”具有本体地位,相当于“天道”“理”又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也体现于社会人际关系当中,也就是儒家伦理道德秩序。原因:将儒家纲常伦理提高到本体地位,为专制统治提供了哲学论据。P67学思之窗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

30、、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元朝统治者对汉族文学创作不完全理解,认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赞赏。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家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注: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成为统治者利用的精神工具。2.与前朝唐代的华丽不同,宋代女性的服饰趋向于追求自然之美、保守之形,形成了一种清雅、质朴、端秀的审美风格,并对后世的女性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独特的审美观念缘于()A.内省思辨的理学思潮B.崇文抑武的社会风尚C.统治阶级的引导推

31、广D.中外交往的兼容并蓄A3.朱熹所著家礼,旨在“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他的小学,专从儿童教育方面,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同时理学家还通过书院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宣扬封建伦理纲常。这体现出()A.儒家学说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B.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C.纲常伦理的传播推动理学成熟D.儒学开启了宗教化进程B领域表现词词出现于 ,宋朝进入 时期。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以豪放派的 、和 婉约派的 、的词作成就最突出曲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 和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 、王实甫等小说

32、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 ,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 ,不拘法度绘画成就以 最为突出,不强调 ,注重 和笔墨情趣。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鼎盛唐朝后期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元朝散曲杂剧元杂剧关汉卿话本追求个性山水画写实意境花鸟4.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西游记的锥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A城市娱乐活动丰富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C通俗文化成为主导D工商业市民阶层兴起B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以下图

33、片中的历史资料,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B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家个人的努力 B.经济文化的繁荣C.统治者的大力支持D.中外交流的推动6.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资料“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出现了沈括和郭守敬两位大科学家”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B戏曲的发展达到顶峰C天文学据世界领先地位 D宋朝科技水平高ABP68:印刷术、火药和指

34、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雕版印刷术相当普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量制造用于军事;燃烧型火器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广泛应用于航海时代北宋元朝人物郭守敬著作梦溪笔谈编订 农书成就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设计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 地位集合 技术与工具于一体沈括王祯授时历领先南北方农业8.北宋某一书籍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此书籍最有可能是()A肘后备急方 B灵宪 C梦溪笔谈 D四书章句集注C政权文字作用辽刻石立碑、文学创

35、作金开设 ,用女真文字答题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 及经史著作等蒙古用于 ,在 上具有特殊价值,代表作有 八思巴字汉语 的最早尝试9.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呈现出墨色浓淡不均、有个别字排倒、有隔行线的痕迹等特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印证的是()A.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南宋 B.西夏的雕版印刷术不够成熟C.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C契丹大字、小字女真文字佛经、法律、字典女真进士科畏兀体蒙古文元拼音化修史史学史蒙古秘史阶段总特征: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的阶段,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辽宋夏金时期(9161276年)是民族政权并立和各民族相互交融时期。元朝统一(12711368年)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本单元小结:时空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