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6954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力学实验探究目 录u专题一 声u专题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u专题三 凸透镜成像规律 u专题四 运动和力 u专题五压强u专题六浮力基础(一)u专题七浮力提高(二)u专题八 浮力液面变化问题(三)u专题九功能的转化与计算u专题十杠杆滑轮斜面u专题十一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综合分析计算u专题十二欧姆定律u专题十三电路的分析计算u专题十四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u专题十五力学实验探究u专题十六电路动态分析(一)u专题十七电路动态分析(二)u专题十八电热档位与图像分析计算u专题十九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等分析计算u专题二十物理说理证明题(一)2一、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热点搜寻: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以及

2、应用,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要注意的是,与外力大小成正比的是弹簧的伸长量而非总长31.小肖在课外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3)小肖根据表格相关数据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4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分析:(1)此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外力(重力)的变化的联系,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当F=0N时,弹簧长2cm

3、;当F0.3kg10N/kg=3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为7.5cm。解答:(1)实验研究的是弹簧长度和重力的关系,在已学的物理仪器中,弹簧测力计符合该实验的实际应用;(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 250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正比;(3)由表中数据知:当m=0g,即F=G=0N时,弹簧的长度s=2cm;当m 300g,即F=G 0.3kg10“N/kg=3N,时,弹簧的长度s=7.5cm;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B图,因此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长度和受到的重力(拉力)成

4、正比;(3)B。52.图示为小乐用一根弹簧(允许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秤钩、指针和硬纸板等自制的弹簧测力计。(1)现提供一个1N的钩码、一个刻度尺,请写出确定5N刻度线所在位置的方法。(2)小乐进一步完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把ON刻度线与5N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5等分。若再提供一把轻质米尺、细线,要测出重约8N的物体的准确重力,请画出实验方案图并写出物重G的表达式。6【解析】(1)根据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首先竖直提起弹簧测量,静止时标记指针位置0;然后挂上1N的钩码,静止时标记指针位置为1N,用刻度尺量出01N的距离L;最后5N的位置是距离0刻度线5L处。(2)

5、根据弹簧测力计不能直接测量,用米尺设计一个省力杠杆间接测量物体重力如图所示,将米尺一端固定,设为O点,重物挂在米尺中点处,弹簧测力计在米尺末端,当米尺水平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示数F.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G=2F。7二、探究摩擦力大小实验3.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下过雨的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1)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A、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 拉动木块A;(3)小刚通过比较 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4)小明进一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甲图和丙图

6、可得结论 。8【分析】(1)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情境“柏油马路”“冰雪路面”的区别来猜想;(2)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来分析;(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从甲、乙、丙中找出符合条件的;(4)分析图甲和图丙控制的变量和改变的量,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题目情境可知:柏油马路与雨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猜想到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2)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水平方向上一对方向相反的力,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3

7、)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三幅图中可知甲乙符合要求;(4)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所示越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故答案为:(1)接触面粗糙程度;(2)匀速直线;(3)甲、乙;(4)当接触面粗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94.某物理小组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

8、)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A.滑块的质量m1 B.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10【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2)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公式G=mg得出表达式;(3)通过向盘中加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钩码时不连续的,所以拉力的大小不能连续变化。【解答】:(1)此题通过砝码和托盘对滑块的拉力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实验中应测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2)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则f=G=m

9、2g;(3)当盘对滑块的拉力恰好等于滑动摩擦力时,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钩码的质量不连续,可能难以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B;(2)m2g;(3)钩码的质量不连续,可能难以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难以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115.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甲实验小组的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并保证所有实验步骤操作规范。)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a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b图),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

10、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c图),记下相应的示数。(1)实验中,甲实验小组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2)请你帮助甲实验小组填全表格内的数据;(3)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填实验次数),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4)比较1、3次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5)甲实验小组的某位同学也思考了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另一半做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正确吗?你做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

11、(6)若甲实验小组的同学拉木块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4m/s变为0.08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变大/不变/变小)。13(7)为了更好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乙实验小组在甲实验小组的实验基础上改进了实验方案。(如图d为乙实验小组的设计方案)乙小组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只要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从实验操作方面或实验误差考虑,应选择 方案较好。(填“甲小组”或“乙小组”),简述你选择的理由:。(8)小明在用e图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

12、,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f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15三、动能、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热点搜寻:探究动能、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写结论的时候要注意变量的表述,不能用转换后的量代替控制变量166.借助斜面可以展开许多实验探究,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

1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将A.B.C 三个小球(mA=mB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 带来的安全隐患;选择甲、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丁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斜面和水平面平滑连接,且两者的粗糙程度相同。选项图中v、p、f 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对接触面的压强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则选项中对这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图丁【解析】(1)甲、乙两图中的小车质量相同,速度不同,该实验说明在质量不变时,

14、速度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甲、丙两图是选择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质量不同的AC小球进行实验,该实验是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超载是指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A、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物体先是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水平面上之后,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象应该是倾斜的直线,故A错误;B.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在斜面上时的压力、在水平面上时的压力不变,且在斜面上时的压力比在水平面上时的压力小,所以在斜面上时和在水平面上时压强也不变,且在斜面上时的压强比在水平面上的小,故B错误;C.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所以摩擦力的

15、大小是不变的,并且由于在斜面上时的压力比在水平面上时的压力小,所以滑动摩擦力也比在水平面上的小,故C正确;D.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是加速运动的,不是匀速的,所以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直线,应该为抛物线,故D错误。故选C.故答案为:(1)超速;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汽车的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2)C。197.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是 (选填“铁块”或“木桩”),我们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研究对象重力势能的大小。(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hA h

16、B。(3)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同,则两铁块的质量关系是mA mC。(4)下列实验用到的方法和问题(1)中相同的是 。A研究滑动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21四、杠杆平衡条件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圈绕中间自由转动。图中B处每个钩码的质量为1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DE=DF=1cm,ABOCD的连接与EDF的连接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小明应D处挂 个100g的钩码或在F处挂 个100g的钩码,可使木

17、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小明在A点沿竖直向_施加一个拉力,可使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22已知AB=BO=OC=CD=DE=DF=1cm,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在B挂2个钩码时,左侧力臂为1cm,右侧D处的力臂为2cm,根据杠杆的衡条件可得2G1cm=nG2cm,解得n=1,故在D处挂1个钩码可以使木板平衡;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把钩码挂在E处、F处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均和钩码挂在D处的力臂相等,故在F处和在D处一样挂1个钩码可以使木板平衡;为了使杠杆能够平衡,两个力应使得杠杆转动方向相反,因为B点的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故A点的力应使杠杆顺时针转动,所以小明应在A点沿竖直向上施加

18、一个拉力,可使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故答案为:1;1;上。23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将A、B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左/右)端将下沉。(3)某同学根据如图乙所示的这第一组实验数据,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可知他的这个猜想不科学,原因是:。(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

19、示数大小将 。(5)某同学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平衡条件,原因是 。2425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2)图中的杠杆上的每小格长为1.5cm,在支点左侧的A点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的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如果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 。原因是 。分析:(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一方面可

20、以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便于测量力臂(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动力臂的大小变化可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低,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于力臂,这样更便于测量力臂;(2)由图可知,FA=0.5N4=2N,LA=1.5cm3=4.5cm,LB=1.5cm2=3c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即:2N4.5cm=FB3cm,所以FB=3N;如果保持B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了,支点左侧力与力臂

21、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3;大;力臂变小。27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后,学习小组进一步进行如下探究:(1)某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固定,只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如下图所示,则能描述测力计示数F与关系的图象是 。(2)另一小组利用如下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示数如图甲所示,测力计读数为N;再将图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

22、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3)第三组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探究杠杆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第一次做的功。30五、滑动与机械效率12.小明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实验中应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为

23、了能准确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2)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请认真填写所缺少的部分(3)同学小丽观察并分析了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的实验中,可少用一种测量工具,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去掉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依据实验装置图和所测物理量)。(4)小华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滑轮的规格相同),如图所示。小华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当小华和小明使用各自的滑轮提升相同的钩码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13213.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4、”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表:(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在_方向上拉动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2)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_;(b)_;(c)_。(3)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有关”、“无关”)。(4)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333414.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斜面倾角(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木

25、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木块,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试验中调整斜面的倾斜程度时,要使斜面倾角由30变为45应将垫块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第2次试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木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3)第1、2次试验是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的关系;分析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4)如果对原实验装置做如图乙所示的改进,与原实验装置相比,用带滑轮的斜面做实验的好处是 。353615.小马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

26、738六、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6.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1)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2)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智选用了物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比较实验甲、丁,可以知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分析比较实验甲、丙、丁,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3)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39401.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2.探究摩擦力大小实验3.动能、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杠杆平衡条件5.滑轮与机械效率6.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节重点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科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浙教版2020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共40专题-专题15-力学实验探究-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