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 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 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25. 西汉刘向作列女传,其立传的标准相对宽泛,贞顺节义和仁智才华并存,且后者占 据大部分篇幅; 东汉武梁祠列女画像以刘向 列女传 为文本, 立传的标准则强调贞顺节义, 其他因素则退居其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东汉教育水平的下降B.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C. 儒家伦理影响的扩大D. 妇德的标准日益宽松 26.在宋代, 客户
2、是指无常产者, 绝大多数是佃户。 据统计, 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40%, 此后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30.4%,这表明 A.佃户成为耕作的主力B.地主对农民剥削有所减轻 C.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D.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27.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其职责为“抚循地方、考察属 吏、 提督军务”。 洪熙宣德时, 临时差官开始过度为常驻地方的巡抚官, 君主势必再派“近官” 对其制衡。由此可知,明代 A.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B.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C.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D.行省制度已无法继续推行 28.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棉纱、棉布
3、进口量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棉纱(千担)棉布 (千匹) 1890年代108116561 1900年代148815964 1910年代228217013 A.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B.外国棉纺织品物美价廉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9.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 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B.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D.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30.1948年4月30日,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
4、口号”,将初稿第24 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 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种修改是为了 A.促成北平解放B.实现民族平等C.扩大统一战线D.转移工作重心 31.下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漫画。该作品 承包拉富 A.融入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创作风格 B.描绘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C.宣扬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富裕 32.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 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 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5、B. 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C. 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D. 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3. 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当时有不少 议员被国王收买,皮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皮特 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材料表明 A.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B.首相取代国王的元首地位 C.工业资产阶级的作用加强D.行政制衡立法机制的运用 34.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 75%;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 品加工业
6、为34%,皮革工业为27%。由材料可知,私人企业的发展 A.促使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B.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C.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D.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果 35. 1957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 房和教育)就占西德国家收入的20.8,占法国国家收入的 18.9,占英国国家收入的 12.1 ;在意大利,1957年用于社会服务的费用比1930年高出14倍多。这反映出 A.国家干预推动社会服务发展B.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服务领域 C.马歇尔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D.西欧各国的财政出现了赤字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
7、料一 明末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1641 年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大批死 亡。期间明政府出资千两白银命太医院治疗瘟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自春二月迄 今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又出二万金下巡城御史收殡”。鼠疫随着李自成军队传到更多 的地区,崇祯帝下“罪己诏”;地方士绅募粮药,“身至被灾之家,计口授食”;民众祈神、 驱鬼、祭祀仍无法抑制疫情,形势惨重。 16、17世纪伦敦鼠疫盛行。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病患家庭主动隔离,1603年,强 制隔离制度经议会认可成为防控疫情的主要手段之一。期间,政府颁布法令,要求瘟疫期 间及时清理街道污物、禁止牲畜游荡、取缔城内屠宰场。将掩埋死
8、者、清理垃圾、物件消 毒等作为地方防疫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向全国征收“普通 税”来救助因瘟疫、灾荒造成的流民。坚信“疾病的康复是把握在人的手中的”这一信念也促 使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十六、十七世纪中英两国防疫对策比较等 材料二19世纪以后,中国的近代卫生防疫体系开始建立。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其 宗旨是“求卫生之术而谋防治疫病之道也”。为开展日常防疫、预防时疫流行,南京国民政 府时期下令各省设立卫生处,市县设立卫生局,先后公布污物扫除条例、取缔灵柩 暂行章程、饮食品制造场所卫生管理规则、工厂安全及卫生检查细则等法令。 1932年霍乱大流行期
9、间,防疫组织在“一些大城市及港口建立”,实施预防注射,查询隔离 染疫病人。民国后期,专门的传染病救治院(室)逐渐增多,除政府自己创办外,还鼓励 外国教会创办医院。1932年南京成立了夏季流行病预防联合会,开设了有40张病床的隔离 医院,北平、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建立起类似的医疗机构。 摘编自谭晓燕民国时期的防疫政策(1911-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朝和伦敦防治鼠疫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防疫政策的特点,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意义。(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时期作者及著作主要内容
10、西汉司马迁史记 所记史事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安 息。 1451年马欢瀛涯胜览 记录郑和下西洋经历的二十国地理、 风土人文、语言等。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知识。 1846年 梁廷柟海国四 说 西方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 1848年 徐继畬瀛寰志 略 世界地理志,介绍亚、欧、北美情 况。 1850年夏燮中西纪事 记载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年中外关 系的史事。 表2 为不同时期有关世界史地的记录。 从表中提取一个论题, 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论述。 (要 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4.(15分)【历史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材料 1949年,热衷于改革汉字的党
11、内外人士希望在新的政治环境下恢复一度沉寂的 文字改革事业,指出“我们少数知识分子所用的文字工具,依然是几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下 的一套陈旧不堪的工具,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劳动群众,至今还没有一套适合于他们使用的 文字工具”。有几万万文盲的新中国,地方方言众多 ,造成了社会交际的严重障碍,影响经 济建设。在这种形势下,文字改革很快被中共中央提上工作日程。1956年 1月,国务院正式 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整理已经社会化了的简体字,总结吸取前人简化汉字的做法,保 留原字轮廓、特征及表意性,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 515个简化字。同年,国务院向全国发 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 2月 11 日,第一届
12、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 汉语拼音方案。此后,日本两次派代表团来我国访问,就文字改革工作交流经验。新加 坡采用我国的简化字,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和为华文注音。 摘编自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新中国的文字改 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文字改革的意义。(9分) 45.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依靠各潜艇单干,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 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希特勒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 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每月增加到20
13、25艘。当时英国很多人认为德国承诺 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没有任何护航的船只,而英国人发明的声呐经常杷海底的石头、沉 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1940年9月2 日,英美两国签署协议:英国把巴哈马群 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给美国99年,美国送给英国50艘驱 逐舰用于护航。为了生存,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雷达,英国海军部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 群岛的托贝莫尼小镇新建了海上训炼基地,学习航海和反潜机能。到1943年夏天,德国进 攻的势头被成功遏制,邓尼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承:在1943年5月,他知道德国已输掉 了大西洋战争。 摘编自潘前芝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
14、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潜艇战的演变趋势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潜艇战的影响。(5分) 46. (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端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宋末元初杰出史学家。其父马廷 鸾在宋理宗、度宗两朝屡任史职,著书颇多。马端临受其父影响,平素注重学问的积累和 资料的搜集整理,他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考察历代统治者兴亡盛衰,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 经验教训。在唐代杜佑的通典基础上,他“采摭诸书”,编纂了一部记述我国历代典章 制度的专著文献通考。全书首列田赋考,“叙历代因田制赋之规,而以水利、 屯田、官田附焉。凡七卷。”马端临认为对于封
15、建井田一类的问题,要认识到“返古实难”, 应当“知时适变”。其看法同朱熹接近,又部分夹杂 “心学”的思想。对于异常的社会现象和 自然现象,他“不曰妖,不曰祥,而总名之曰物异,编文献通考物异考”。经籍 考共76卷,占全书22%,著录自古迄宋现存图书5000种。“会古通今,该洽载及,荟萃 源流,综统同异,莫善于通考之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文献通考的史学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的背景。(7分) 攀枝花市攀枝花市 20202020 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2020.42020.4 历史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
16、择题(共 12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24242 27 7 BCDB 2BCDB 28 83 31 1 A ACCD 3CCD 32 235 35 ADADBABA 二、非选择题题(共 52 分) 40.(25 分) (1)相同: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关注灾后救济。(4 分) 不同:明朝官方与民间救济相结合;缺乏科学措施,依靠封建迷信。(3 分) 英国科学防疫,措施详细;关注公共卫生;坚定人的作用。(5 分) (2)特点:卫生防疫体系起步较晚;防治结合;重城市轻乡村;形成中央到地 方的防疫体系;利用西方相关成果;(任答三点得 6 分) 意义: 有利于防疫治疫, 医疗技术进步; 提高
17、民众卫生意识; 促进城市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任答四点得 7 分) 41.(12 分) 示例:鸦片战争后介绍西方史地书籍增多(2 分) 论述: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有限,中西之间联系几乎隔绝,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十 分有限。鸦片战争前,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了解甚 少。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西方,通过著书介绍西方情 况。再加之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由于中 国遭受到外来侵略,其著书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8 分) 总而言之,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受时局的影响、近代科技的进步以及有
18、识 之士的努力,为抵御外来侵略、寻求强国之路,中国集中出现了一批介绍西方史 地的书籍。 (2 分) 44.选做题(15 分) (1)特点:基于以往文字改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对传统汉字批判继承。(任答三点得 6 分) (2)意义:有利于推动新中国扫盲工作;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对 旧有文化的改造;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影响邻国和华语圈国家文字改革。 (9 分) 45.选做题(15 分) (1)特点:通史体例,分门别类;重视经济制度的研究;具有唯物主义历史思 想;体现文献学史思想。 (8 分) (2)背景:宋元之际,社会动荡;受家庭环境影响;基于前代史学著作成果; 理学、心学的发展。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