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57239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文化产业管理的属性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商业属性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意识形态属性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四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艺术创新属性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商业属性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文化产业在生产与流通环节引入了市场机制和商品观念,各种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成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本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1、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2、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一、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一)进入日常生活的文化产品 一方面经济资本对于文化领域的渗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文化的“光晕”正逐渐经济化,所有的文化艺术都贴上了商业的标签。(二)文化产

2、品的多重消费需求 物质需求主要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更注重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消费者希望通过商品的符号意义来表达自我形象,取得社会认同。(三)“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产品消费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人类社会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注重消费与生产的合一,生产者以消费者的体验与情感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设计各种文化产品使其购买体验消费带来的愉悦。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一)文化资本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文化与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法国学者布迪厄指出文

3、化资本有三种不同形态:1、指一套培育而成的倾向。2、以一种涉及客体的客观化的形式存在。3、以机构化的形式存在。(二)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文化产业具备资源产业的特征,它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实现价值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新的需求。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传化形式有以下两种:1、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 2、用商业模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阐释1、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文化之都格拉斯哥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用于历史文化设施的修复和建设,通过文化引导的旧城改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吸引外来投资,提升城市形象。2、用商业模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阐释 迪士尼 迪士尼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阐释后

4、制作出符合现代观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在取得一定影响后,将已创造的文化符号与物质产品再次结合,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指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智慧、思想观念,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使命。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属性具有密切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一、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文化属性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意识形态属性,这种属性最主要地是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对于意识形态资源的依赖。意识形态属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和实现渠道的文化产业2、作为意识形态管理和建设对象的文化产业(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和实

5、现渠道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形态的任何一个新的发展,在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工具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改变世界的手段。(二)作为意识形态管理和建设对象的文化产业 由于文化产业在文化生产与传播中具有其他产业经济形态所不具有的意识形态演变功能,因此,关于文化产业准入的制度选择与政策规定和控制,以及在这一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客观地使文化产业本身成为意识形态,把文化产业作为意识形态来建设与管理。二、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承载 大众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既是一种商业文化与政治强权文化蓄意已久的“合谋”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不约而同的“合谋”产物。两个例子:1、广告中的意识形态传播

6、2、美剧中的意识形态传播三、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管理1、以新媒介为载体的现代意识形态传播 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不仅为不同意识形态扩展自身影响提供了场域,也为不同意识形态展开竞争提供了便利和可能。2、社交网络的崛起对传统意识形态管理的挑战 社交媒体有可能消解科学文化理性,对传统意识形态管理发起了挑战。3、新语境下的文化意识形态管理 在影视媒体等文化产业大规模扩展并迅速取代文字文化统治地位的新形势下,需要重视通过影视媒体和互联网传播意识形态,改变多从文化事业角度掌控意识形态安全的做法,更好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属性 文化产品创作的最初来源大都具有个体性

7、特征,但是,任何文化产品的价值和意义必须经过集体、社会或传统的认同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或影响。本节主要内容为:1、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其社会属性2、具有“公共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3、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一、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其社会属性 文化产业的社会属性或公共性是其具有净化人们情操、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乃至引导人类不断追求美好、向上的功能。因此,在这方面,文化产业及其管理应当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二、具有“公共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1、文化产品的两种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看,文化产品分为物化形式和服务性的文化产品。从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看,文化产品分为私人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

8、。2、具有“公共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类是: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强的“公共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类是: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和“外部收益”。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公共文化服务理解为除公共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提供外,还包括文化政策服务和文化市场监管服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1、国家计划模式 2、政府主导模式3、市场调节模式 4、复合模式1、国家计划模式 指公共文化的生产和分配由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以行政指令和计划进行调节控制,主要特点是国家举办、政府全面控制。2、政府主导模

9、式 指政府发挥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以自身的行政权力和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和协调市场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沿着特定方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3、市场调节模式 指公共文化建设主要由社会主导,依靠市场力量和非营利性社会机构来组织实施,政府不直接参与,主要靠法律手段和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公共文化提供。4、复合模式 指一种包括集权、分权和放权等多种管理形式为一体的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它的特点是国家对公共文化的提供和管理既有宏观的调控,又有微观的干预,既直接举办又鼓励社会参与,既有中央政府责任又有地方政府责任。第四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艺术创新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跨行业性特征,是一种兼有文化性

10、、经济性、创意性和价值性于一体的产业形态,可以运用企业化的方式来生产和经营。因此,文化产业在运行过程中除了表现出一般商品的功能外,还有其特殊功能,对文化产业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文化艺术生产文化产业的基础环节 文化艺术生产是文化产业链的原发层面,是文化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1、文化艺术生产的核心地位 文化艺术生产是文化产业链的原发层面,是文化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2、创意管理文化艺术生产的过程 罗布奥斯汀和李德温指出“创意管理”是艺术化创造和商业化制造的结合。英国学者Chris Bilt

11、on则指出“创意管理”是与“创意产业”相对应的。二、文化产业中的生产组织管理特征1、文化产业的组织维度文化文化产业的组织维度产业的组织维度主创人员主创人员例如音乐家、编剧、导演、杂志记者和例如音乐家、编剧、导演、杂志记者和编辑(符号创作者)。编辑(符号创作者)。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就是那些需要有效地担当起技术指导向就是那些需要有效地担当起技术指导向的系列任务的人,例如录音师、摄影师、的系列任务的人,例如录音师、摄影师、拷贝编辑、舞台监督、排字工人、页面拷贝编辑、舞台监督、排字工人、页面设计等。设计等。创意经理创意经理创意人员希冀通过生产原创的、创新的创意人员希冀通过生产原创的、创新的或完美的作品来

12、建立自己的声誉。创意或完美的作品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创意经理是双方的经纪人或中介。例如图书经理是双方的经纪人或中介。例如图书产业中的策划编辑、杂志编辑以及电影产业中的策划编辑、杂志编辑以及电影产业中的制片人。产业中的制片人。所有者和执行者所有者和执行者即那些有权雇佣和解雇人员、规定公司即那些有权雇佣和解雇人员、规定公司正常整体方向的人。正常整体方向的人。2、创新思维在文化艺术生产中的应用 文化产品生产的各环节应围绕“文化创意”进行协调配合,应把握好文化艺术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在此背景下,所有者和执行者需要对艺术生产的全局进行把控,将创新思维运用于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例:日本文化产业。三、文化产业管

13、理的制度与技术创新1、文化产业管理的制度创新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框架: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交互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框架: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交互内生制度外生制度习惯:文化产业集群运作行为规则:文化产业版权保护制度体系内化规则:区域文化的反映外在推力:文化产业促进型制度体系习俗:文化创意生态氛围程序规则:文化产业规制制度体系内在规则:文化行业协会内在规则:文化行业协定2、文化产业管理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助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进程与治理内容、治理方式的变革。随着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必要求制度主体深谙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间的规律,通过制度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

14、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悖谬,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延伸阅读:延伸阅读:“一源多用”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本章小结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结构形态具有一般产业所具备的商业属性。而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品或显性或隐性地担任着意识形态承载功能。英国许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内容的创造能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地位,这就要求在文化产品生产与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带入艺术创新思维。习题 1、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其商业逻辑是如何实践的?2、请结合具体文化产品分析其意识形态承载情况。3、如何正确理解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及其管理模式?4、文化产业管理的艺术创新属性是如何从文化生产组织和文化制度创新层面体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化产业管理学》课件第2章 学科属性.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