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

上传人(卖家):宝宝乐园 文档编号:57262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幼儿园篇)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 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的要求。从这个文件我们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坚决克服小学化倾向,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然而,当前一些家长还是热衷于让孩子早学小学知识,“赢在起跑线上”。一些幼儿园觉得要顺应家长需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在违

2、背教育规律,讲授小学化知识。这些问题大家必须纠正。幼儿园是幼儿上小学的过渡阶段,对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问题,很多老师有困惑、有误区,下面就和老师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能力和习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1)给孩子回忆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愉快心情,讲有趣的小学生活,使孩子知道小学和幼儿园一样,有老师、有同学。(2)二是带孩子去小学参观,看漂亮的校舍、美丽的校园,同时观看小学生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情景。(3)请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幼儿园介绍小学的生活方式、规律和有意思的活动,激发孩子做小

3、学生的愿望。2.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如培养独立性、自主性、坚持性、专注性、计划性,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学习品质是指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思想、认识、学习品质是指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思想、认识、作风上所呈现出的综合特征。作风上所呈现出的综合特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行为等诸多要素。也就是说幼儿会以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去认知事物,影响着幼儿的整个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方法:(1 1)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自主决定、独立做事,

4、或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幼儿大胆假设,帮助他验证和实现自己的想法。如,玩风车时,鼓励幼儿猜测风车转动方向及速度快慢的原因和条件,并实际去验证;大班幼儿毕业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朋友和老师的爱和感激,教师给予相应的支持等。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不要因其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如,让大班的幼儿整理学具、玩具,和老师一起打扫活动室等。班内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 见不成熟,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2)坚持性的培养)坚持性的培养 幼儿的坚持性是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反复多次克服困难的过 程中逐渐养成的。让

5、幼儿在活动前明确行动目的,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实现目的。教给幼儿一定的技能技巧,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 指导、帮助和鼓励。如,鼓励幼儿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如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在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承 担并完成某一角色的扮演等。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难度,让幼儿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就感。(3)专注性的培养)专注性的培养 发现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形成专注品质。创设游戏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

6、得专注的品质。在班级内创设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等区域游戏,鼓励幼儿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在专注地游戏时,尽量不去打扰他们。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引导其专注、安静地做事情。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活动中专心做事的幼儿。(4)时间观念和计划性的培养)时间观念和计划性的培养结合日常生活,感知时间概念。感受一日生活安排的稳定性。大班开始,可以将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张贴在班内,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每一时间段要做的事。感受时间的推移变化。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熟悉的节日和重要的活动标注在日历上,每当这些节日或活动来临前夕,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关注时间的推移。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十分钟有多长”的时间

7、概念,并会合理安排这段时间,比如上厕所、喝水,在老师带领下到操场自主活动等。提高幼儿的时间感知能力,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如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到时间的特点(时间是有规律的、永不停止、不可逆转的);通过沙漏、闹钟、计时器等方式让幼儿感 受做某件事所需时间的长短,如喝水、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些特定任务等。鼓励幼儿规划一次活动、一天活动、一周活动。如,让幼儿设计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假期的一天生活等,鼓励幼儿通过执行、反思计划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调整计划。(5)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鼓励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如,班级开设“小 问号”

8、信箱,鼓励幼儿提问,并一起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幼儿探究提供条件,鼓励幼儿去感知周围事物。让幼儿感受到探究后收获的快乐。如,定期对“小问号”信箱的问题召开“问题解答发布会”,让幼儿感受探究后收获的成果、分享经验的喜悦。鼓励幼儿记录自己学习时不懂的内容或游戏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活动结束或当天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困惑,培养幼儿爱思考、爱提问、积极探索的意识和习惯。(6)任务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的培养)任务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的培养 经常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他们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准则或游戏规则

9、,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如,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及时肯定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及时纠正幼儿的违规行为。3.做好升入小学的能力准备。做好升入小学的能力准备。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往能力等。(1)自理能力和为班级服务的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和为班级服务的能力的培养 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鼓励大班幼儿自带水壶、自己喝足量的水、增加自助餐点的机会,创设在自由活动时幼儿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的条件等。通过儿歌、操作等方式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保管文具、自己背书包等事

10、情的正 确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理能力。指导幼儿做一些为班级服务的事,如,帮老师整理或保管一些班级物品,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轮流做值日生等。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要求幼儿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2)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等。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父母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一旦走失 时知道向特定成人,如警察、保安、商场服务人员等求助,并提供必要信息。利用图书、音像、游戏及演习等方法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

11、法 的教育,知道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拨打 110、120、119 等求 救电话,并知晓报警时应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发生的事情、姓名、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引导幼儿学习应对欺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应对欺凌的办法。如:当被欺凌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坚定而明确地说:“不允许你这样做!”如果对方不停止攻击,就可以推开对方或跑开并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如果对方继续追击,就要寻求成人的帮助。帮助幼儿了解自身的隐私部位,知道保护自己并尊重别人的隐私部位,掌握保护隐私部位的方法。幼儿进入大班后,教师应要求男孩和女孩分开如厕,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为大班幼儿提供区分男女性

12、别的卫生间,帮助幼儿建立身体界限和保护隐私的观念。(3)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何指导幼儿学会倾听呢?注意以下三点:首先首先,教师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其次,其次,要引导幼儿学习倾听的方法,如:带着问题听,听最主要的部分,听、说相结合等。第三第三,给幼儿布置任务时让他们注意听清要求,鼓励幼儿主动提问。教师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变化语气、语调,吸引幼儿注意,便于幼儿理解。根据

13、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 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使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离园时回忆一天发生的事或感受;请幼儿讲一讲幼儿园里难忘的事等。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地回应。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和幼儿讲话时,教师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当幼儿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让幼儿讲述自己看过的故事,并进行复述。(4)交往能力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 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

14、,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言行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比如说话要有礼貌;小朋友有困难主动帮助等。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们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并帮助幼儿了解哪些言行会破坏友谊。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点。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在打破班级界限前,教师与幼儿讨论结交新朋友的方法,鼓励幼儿用学到的方法认识新朋友。提高幼儿面

15、对寂寞和被人拒绝的能力。让幼儿了解每个人 都有孤独和被拒绝的感受,我们要坦然接受。同时,与幼儿讨论让自己心情好转的办法。(5)阅读)阅读理解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 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幼儿改编故事部分情节、续编故事结尾或自编故事,并为它们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16、。4.4.幼儿升幼儿升入小学前,在数学认知与书写方面应入小学前,在数学认知与书写方面应积累的经验积累的经验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和语言领域的要求,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数学认知与书写方面获得以下经验:(1)数学认知方面。)数学认知方面。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 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

17、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图示正确取放物品;能辨别自己的左右等。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书 写、绘画时姿势正确等。(2)书写)书写方面。方面。错误坐姿错误坐姿 错误握笔错误握笔 误区一:误区一:到幼儿进入中班或大班后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许多教师存在着“幼小衔接工作是在中班或大班开展”的错误认识。对幼儿园来说,与小学衔接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融于 幼儿园三年的教育过程中,渗透在幼儿园日常工作里。在学前教育的 最后一年,应侧重做好幼儿入小学前的特殊准备工作,如开展参观小学、学习整理小书包等活动。误区二:误区二:应家长要求,提早教授小学知识。有

18、些幼儿园受到来自家长、培训机构等方面的社会压力,提前让 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做法是有害而无益的。误区三:误区三:幼儿使用小书包、文具盒等行为就是“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采用小学教育方式,直接向幼儿传授和灌输 小学的知识,忽视幼儿游戏的价值及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自然幼儿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为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为 收纳自己的学习用具而收纳自己的学习用具而使用小书包等做法不应看作是使用小书包等做法不应看作是“小学化小学化”。误区四:误区四:幼小衔接仅仅是幼儿园想办法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工作不是通过某一方的努力就能够有效完成

19、的,它应由家长、幼儿园、小学三方共同努力来完成。它应由家长、幼儿园、小学三方共同努力来完成。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时,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与小学入学适应期教育接轨。小学在开展入学适应期教育时,也应考虑新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方式,与家长和幼儿园建立密切的联系。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行“超前教育”,就如同拔苗助长,会对幼儿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1)当幼儿还没有在能力上做好准备去学习超前于他认知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时,会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兴挫败感,失去学习兴趣,趣,家长和教师则容易对幼儿失去信心。(2)重知识结果的学习往往以牺牲幼儿能力的发展为代价。(3)

20、“超前教育”带来的暂时性优势会影响幼儿以后在小学课堂上的专注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三年级效应的启示三年级效应的启示:三年级效应是指原本在一、二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就是幼儿时期“超前教育”的恶果,部分孩子因为学前接受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学习方法,到了三年级就会暴露出学习品质差的问题】(4)超前教育中不正规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幼儿养成不良习惯,坏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纠正。三、围绕三、围绕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家长、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家长、社区应开展社区应开展 的活动的活动 1.开展开展宣传宣传活动活动

21、 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丰富、有效的宣传活动。宣传可采用家长会、网络媒体、家长沙龙、家长手册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地设立“升小学前要不要学习拼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等多个主题。2.开展入学前暑期生活的研讨活动。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幼儿入学前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在家庭中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3.邀请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走进幼儿园,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介绍自己帮助孩子从幼儿园科学、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四、围绕四、围绕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应开展的活动小学应开展的活动 1.邀请小学校长或教师来

22、幼儿园为家长和教师讲座。讲座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小学校长眼中的小学生”“如何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等主题开展,并设答疑环节,解答教师、家长的困惑问题。2.通过观摩、研讨、讲座等形式,与小学教师围绕以下问题 开展交流:*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差异。*幼儿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小学生的一些基本行为习惯要求(如坐姿、握笔姿势、用眼卫生等)。*幼儿园与小学在对儿童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评价维度的差异。*小学对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及成效反馈等。3.在不影响小学生学业的前提下,邀请小学生来幼儿园开展访谈活动,请他们为大班幼儿讲一讲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故事,解答幼儿对小学的疑惑问题等。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很多家长在教育观念、理念上存在偏差,也就导致了教育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过快乐的童年。前面大家知道了幼小衔接绝不只是大班的事情,而是学前三年都在为孩子步入小学做准备。希望今天的交流能对大家有所启示,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站在发展的高度做好保教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 > 幼小衔接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专题培训(幼儿园篇).pptx)为本站会员(宝宝乐园)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