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情分类一、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歌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暮春时节,柳絮纷纷扬扬,诗人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在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这里以物候的变化暗示时间的变
2、换。开头两句洒脱灵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感觉。回想当初被贬的情景,诗人不胜感慨,此时友人王八员外也遭逢相同的命运,远谪长沙,临别依依,感慨万端:“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相江水长。”意思是说:如今,世俗人情已如浮云般消散了,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长存于地久,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又要离别了,那满腔的离愁别绪,犹如湘江水般悠长。第三句所说“世情”,可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而这一切,诗人和王八员外都遭遇过,并都有过深切的感受。命运相同,相知亦深。世情如浮云,更添离情缱绻缠绵,有如流水之悠长深远。结句比喻形象,“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心
3、随行舟远去,也仿佛王八员外载满船的离恨而去。一个“空”字,委婉地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而又恋恋不舍的深情。唐人抒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的诗作很多,可说各抒其情,各尽其妙。这首诗以迁谪之人送迁谪之人,离情倍添愁怅,故沉郁苍凉,情致深幽。一结有余不尽,可称佳作。二、对友人婉劝安抚、告慰勉励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颔联写惜别之感,表达含蓄,颈联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邻一般。”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
4、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三、借送别言志抒怀。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
5、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是全诗中心所在,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三、借送别言志抒怀。
6、四、借送别思乡怀人。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写。整首诗虚实结合,委婉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五、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林子方时
7、写的。净慈寺是西湖边座有名的佛寺。早晨诗人送朋友走出佛寺看到了西湖的美景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的是抓局部带整体的表现手法,着重描绘了碧绿接天的莲叶和红艳映日的荷花,突出了六月里西湖风光的特色。即时训练试判断下列诗歌所对应的思想感情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婉劝安抚、告慰勉励之情借送别言志抒怀借送别思乡怀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婉劝安抚、告
8、慰勉励之情借送别言志抒怀借送别思乡怀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婉劝安抚、告慰勉励之情借送别言志抒怀借送别思乡怀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婉劝安抚、告慰勉励之情借送别言志抒怀借送别思乡怀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婉劝安抚、告慰勉励之情借送别言志抒怀借送别思乡怀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赞美之
9、情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答: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每点1分。没有具体分析不得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
10、望君犹伫立。(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每点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淇上送赵仙舟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答: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分)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
11、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1)“(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答: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
12、品格。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2)“(2)“送行淡月微云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样的心情?答: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
13、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改火:指年度的更替。筠:竹。(3)“(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答: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
14、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3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注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答出一点给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
15、惆怅。(答出一点给2 2分,语意完整给分,语意完整给1 1分)分)【答案】【答案】“实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虚”是诗人想是诗人想象明天别后,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象明天别后,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虚”和和“实实”各给各给2 2分,答出分,答出“拓展意境拓展意境”和和“深化感情深化感情”各给各给1 1分)分)课后延
16、伸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7年江苏卷)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4分)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答案:不应把离别视为人间唯一悲痛的事(2分)。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楓林壹葉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