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九篇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的基本任务:诵读感受、探究发现、语言学用教学重点:感受夏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教学设想:贯穿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一、诵读感知,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吟咏精段,感受作品的理趣与情趣。三、探究品味,揣摩富有魅力的语言。四、语言学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
2、衔接。一、导入新课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秋有秋的丰腴,冬有冬的庄严。而夏呢?你喜欢夏天吗?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夏天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梁衡到北方的黄河流域,去感悟夏的紧张、热烈、急促!(课题)二、语文活动一:整体感知听读要求:1.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2.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一)课前我们做了预习,作者梁衡喜欢这个夏天吗?在文中找出依据。“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二)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文中画面,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 (听读课文)1. 作家描绘了夏天的哪些情景?(板书景:细草、林
3、带、蝉儿麦浪、太阳、热风 (万物勃发)棉苗、高粱、瓜秧 紧张、热烈、急促人:割麦打麦 、追肥浇水(农民辛劳)2. 说说看,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比如:我从那 “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看到一个热烈的夏天,植物蓬勃生长。 (5分钟)学生自由回答。如:热闹、紧张、热烈、急促、气势磅礴、忙碌、金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归纳点评这是紧张、热烈、急促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作。这是黄土地的夏天。梁衡曾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驻扎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么独到的感受啊!三、语文活动二:精段吟
4、诵要求:1.读出节奏和感情2.读出理解和感受(多媒体电视散文夏段落:“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听读)(一) 这个语段有着韵律与节奏的美感,我们也来大声地
5、朗读吧!(齐读)(二) 激情演绎一下?师生激情背读。(配音乐、画面)( 小组背读,个人背读)评价语:(激情澎湃 声情并茂)热浪滚滚,扑面而来!好一个灵秀的春,丰腴的秋!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是位粗嗓门的大哥!哦,夏也有温柔纤细的一面。好一个气势磅礴的夏天!我要批评你,太谦虚了!读得太好了!教师归纳点评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热和生命的激情。老师也来试一试。(师读) 夏,就是这样一首生命与创造的诗。难怪作家要高声赞美了。四、语文活动三:探究品味读出你喜爱的词句,说说你的理解。(一) 这篇散文选词精致,描写生动细腻,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子蕴含哲理,既有写景的情趣美,又有议
6、论的理趣美。把你喜欢的语句划下来,给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理解。比如:我喜欢第二段对季节的变化的描写,用“一锅水”“泛泡、冒气、沸腾”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暮春到初夏、盛夏过程,很新奇形象又朴素自然。(学生小组交流学习体会,教师适时点拨。)(二)谁先一鸣惊人?(把你的发现给我们共享?)学生自由回答。评价语(一)词语1.动词:法国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潜”: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声声长鸣悠悠溢出树间,显示着夏的势力,传达着夏的喧闹。教学设计方案 篇2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
7、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天平的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天平及砝码、橡皮一、情景导入课桌和凳子,大头针和铁锤这些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像大头针、铁锤、课桌和凳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设计意图:
8、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二、进行新课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2、质量的测量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1)认识天平的构造托盘天
9、平的构造(教材110页图6.1-2)1、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2)使用注意事项每个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量程);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设计合作探究一: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你桌面上橡皮的质量呢?(对独学内容的考察)(3)正确使用天平把橡皮放在左盘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砝码从大到小添加)当右盘中加入最小质量
10、的砝码时,若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去掉小砝码,用镊子向拨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直到指针指分度盘中线横梁再次平衡。橡皮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游码示数读法:先认清分度值,再读游码的左边所对刻度值。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3、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质量有没有变化,即所含物质多少有无增减?(1)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2)冰熔化成水(3)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2、用天平如何测液体的质量?三、课堂小结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四、课堂检测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
11、整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三、教具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2.教学挂图。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听写词语。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2.同座互相批改。二、检查预习1.
12、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
13、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2.指名分段朗读。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六、布置作业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
14、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二、指导理解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三、指导理解第二段1.指名朗读第二段。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么想)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
15、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4.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
16、留两个孩子,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四、指导理解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2.学生按要求
17、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3.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六、布置作业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教学设计方案 篇4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
18、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3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2)卡片正音。念叨炊烟茂盛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
19、事心田滋润身临其境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
20、确的读音。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2填字成词。身( )其境 ( )人入胜 ( )生难忘 ( )( )动听 教( )之恩 戛然而( )3认真诵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2)这一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那年)(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2细读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段。(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第2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1、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17岁就开始教书,足见出道早,经验足;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出众)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他再绐一年级上课)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他把一去二三里这苜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娓娓动听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师说得生动,使人爱听)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人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故事巧妙地把小诗的诗句意思串连讲解出来。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他们
22、要爱护花草)从哪儿看出我听得人了迷?联系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我听得人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田老师教技艺高超,作者在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老师的教育熏,从内心发出对老师的赞美)(3)指导朗读。从这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们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知识的种子。)我们应该怎样读?(深情地回忆,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要自然流露)指名试读,自由练读,
23、女生齐读。3细读第三段(第8、9自然段)。(1)齐读第三段(2)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仍然、像那样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3)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启发学生再次回顾人物形象,田老师才学出众,教学技艺高超。40年后,老师虽已年迈,作者恭敬地行礼,表达了一片尊师之情)(4)指导朗读这一段记叙有如浓墨泼洒的重笔描绘。老师的教诲使作者如浴春雨,终生难忘。让我们带着深情对老师唱一苜赞美之歌。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5)小结并板书。难忘:像40年前行礼深深感谢三、朗读全文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
24、辨别组词。娓( ) 炊 ( ) 歇 ( )诲( )尾( ) 吹( )息 ( )海 ( )2订正下面一句话中的错别字。他先把这苜诗念一篇,又连起来讲一篇,然后,遍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起来。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2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本文生宇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2看看左右两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3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注意左右比例。注意歇左半边的写法。4学生练习描红。四、课堂作
25、业 1读一读,再抄写。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2照样子,写词语。例:歇歇脚恭恭敬敬3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田老师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娓娓动听王林的口才真好,她,我们都听得入迷了。(2)我听得入迷了,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嘎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身临其境读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仿佛,直到时钟的丁当声把我唤醒。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
26、、瞥找到近义词。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指导完成第1题1、读准字音。2、独立完成写词语。3、同桌互查。订正。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二、指导完成第2题。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2、集体交流。3、独立填表。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三、指导完成第3题。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1) 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7、(2) 读句子,理解语意。(3) 选词填空。(4) 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3、质疑问难。四、指导完成第4题1、读题,明要求。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3、比较哪个更确切。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第2课时一、指导完成第5题。1、读题,明要求。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4、交流。5、小结:扩句的意义。二、指导完成第6题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
28、地点。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2)这位共产党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一、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二、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三、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四、能正确、流利,
29、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前准备: 投影幻灯机及课文配套的幻灯片。或用图画。 课时准备第一课一、导入 (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叙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猫。二、自学课文。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让学生抓住组成词的关键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词义)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再读一遍。划分段落。分好段想
30、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三、讲读课文。第一段:1.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2.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3.范读第一段。4.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叙述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放幻灯: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放幻灯:猫出去玩)学生叙述
31、:猫很贪玩。(放幻灯: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突出:非不可)5.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说它老实吧6.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它很老实说它贪玩吧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它很贪玩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这样)7.根据板书指点:说它 老实(可是)贪玩贪玩(可是)尽职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
32、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8.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9.继续往读,猫又怎么古怪,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书。(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
33、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自己讲书要点:(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长短不同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粗细各异(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10.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四、巩固词语。任凭、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尽职、变化多端、闭息凝视、古怪,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五、各自练习背诵一、二两节。第二课一、讲读课文。第一段,第三节。
34、1.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2.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3.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猫的古怪,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_ 贪玩 _ 尽职古怪 _ 温柔可亲 _ 一声不响_ 怕 _ 勇猛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
35、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4.指导:概括段意,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叫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第二段1.你们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样?(也是段首概括)。课文上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现在你们从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却用到小猫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以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2.小猫的可爱,你们感觉了吗?我请谁来讲,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3.
36、指名朗读。4.特点层次。一根鸡毛淘气 一玩起来它们的胆子你见了二、练习背诵。三、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爱。谁能选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感情。(提供导语 :_的性格实在_,_。)板书设计 猫(说它) 老实 (可是) 贪玩古怪 贪玩 尽职温柔可亲 一声不响怕 勇猛好玩具小猫 也不哭更可爱 胆子越来越大摔抱打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发生在海滩上的故事。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路上,画
37、家故意将贝壳漏在沙滩上让小姑娘拣,小姑娘拣起后,又还给了画家。体现了小姑娘纯朴、诚实、信守承诺的美好心灵。课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抒情明理意味很浓。寓情理于景,寓情理于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美丽的海滩景色的描写,对小姑娘和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事情的描写,都是为了衬托小姑娘纯洁美好的心灵。因此,课题中的“金色”绝不仅仅是海滩的金色,更是小姑娘心灵的金色。文本中描写了小姑娘与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三件事,其中以“看衣服”这件事描写得最为详细。课文通过描写“太阳刚冒出来”、“太阳越升越高”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看出小姑娘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通过“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体会小姑娘在太
38、阳越升越高的海滩上等待叔叔时的焦急心情,以及老伯伯的好意劝告小姑娘的婉言谢绝,看出小姑娘虽然等得那么焦急,仍然信守承诺。本文的生字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是个生字刚好分成两类,一类是多音字,另一类是形声字。对于形声字的概念,三年级学生早已确立,尤其是发音明显、形旁明确的字,例如本课的“礁”、“螺蛳”等,但有一个极不明显,就是“额”,通过查阅资料,“额”也是形声字,从页可声,“页”表示与头有关,由一发动全身设计意图学习这篇课文是一篇选读课文,编者的意图主要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因此本课的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思考、交流和质疑等方式读懂课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
39、阅读能力。让学生阅读后感受到一种美的熏陶:沙滩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同时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在享受“阅读有收获”的快乐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2、 启发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使学生能够发现在金色的沙滩上,小姑娘那颗诚实守信的金子般的心。教学重难点1、 抓住小姑娘和画家叔叔之间发生的三个小故事,感受小姑娘的高尚品质。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课前准备老师:课件。学生: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诚实、守信方面
40、的小故事。教学流程(一)、欣赏美景,感知景物之金色1、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播放沙滩美景)(引导学生自由说,初步感知金色的沙滩带来的景物美。)2、师: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就在这美丽的海边,就在这片金色的海滩上,发生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走进文本,体验多元之金色1、初读文本,感知小姑娘自由读读课文,读完试着完成以下填空:当画家叔叔的时候,小姑娘。当画家叔叔的时候,小姑娘。当画家叔叔的时候,小姑娘。汇报:(1) 出示生字词Kn ji看着 画夹Jio l lu s礁石 沙蜊子 小螺蛳 qn tng g额头 沁 捅 搁(
41、2)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是多音字;第二行和第三行是形声字。尤其指出“额”字也是形声字,与“页”为偏旁的字都与头部有关,比如:倾:头不正也;项:头后也;顾:回头看也)2、再读文本,了解小姑娘师:当我们把上面三句话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整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读完后说一说整个故事讲了什么?(学生再次读课文,后以填空为支撑,同桌互说故事到底讲了什么,然后指名全班交流。)3、研读文本,走进小姑娘师:小姑娘的种种举动,画家叔叔有什么反应?(感动)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师: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
42、从“惊讶”、“眼圈红了”、“ 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等词句中体会画家叔叔的感动。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师: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画家会如此的感动,会如此惊讶?(学生自由读后,说一说,画家叔叔感动的原因。)、“看衣服”,感受小姑娘信守承诺之金色师:小姑娘答应了叔叔,帮他看衣服,就使叔叔感动了吗?(小姑娘一直在关注着画家叔叔的归来,她很守信。)师:你说的是不是这样的情景?(课件出示两幅有关小姑娘的画面:一幅是焦急地等待;一幅是欢迎叔叔归来。)师:你能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小姑娘的不同吗?(引导学生从小姑娘的眼神、眉头、手的动作中去观察。)师:你们能为这两幅图分别起一个名字吗?(学生可能会起“盼”、“焦急的小姑娘”、“等待”、“激动的小姑娘”、“欢呼”等名字。)师:小姑娘为什么而焦急,又为什么而激动呢?师:学着刚才图中小姑娘的表情轻轻地读这段话。(引导学生读“看衣服”小故事,通过“太阳刚冒出来”、“太阳越升越高”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