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通过猜谜活动,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 、同时认识“团”、“量”等个生字,会写“谁”、“怕”等个字。 、引导学生掌握猜谜的方法。 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收集的谜语则。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猜谜激趣 板书课题 、教师说谜语 人有它大,天没它大。打一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猜字谜的一课,板书课题。 、学生空写课题 二、指导猜谜 自主识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上的谜语吧。 、同学们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互助解决,如有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共同来研究。 、各小组还有什
2、么问题吗?哪个组猜出了谜底? 、根据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做两种准备: 请猜出谜底的学生说说是如何猜的,在师评、互评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出猜谜的方法,教师适度指导、辅助归纳。 如果学生猜不出谜底教师以第一则谜语为例进行猜谜方法的指导。 、大家自己再读读谜语,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会有两种回答:一种没猜出来;另一种可能有的组有部分谜语猜出了谜底。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猜谜的方法。 、学生在有了方法的基础上再读再猜。 三、利用课件 巩固认字 教师准备三套题以创关的形式展示: 、读词:团结、力量、相遇、及时雨、最怕、水来攻、互相、尊重、令人感动、纯净 、读词:团队、量一量、相等、遇难、及时
3、、攻打、互助、尊师、轻重、纯白色 、猜字谜: 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 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 千里相逢。 心悬起,脸发白。 学生们看电视屏幕一题一题闯关四、多种评价 总结效果 这节课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学习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游戏形式 复习生字 同学们我们用“小快嘴”的游戏来读一读这课的生词好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二、多种形式 指导书写 、这课有哪几个四会字,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 、请同学们各写一个。 、选取典型的书写在实物投影下展示。 、再写一边。 、学生自己观察四会字在格中的占格位置及关键笔画的压线情
4、况。 、学生反馈: 谁、怕、跟、凉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应注意左窄右宽。 量比最的横长。 “谁”的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跟”的第十一笔竖提的竖压在竖中线上。 、书写四会字。 、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书写。 三、猜谜竞赛 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谜语卡开一次猜谜竞赛好吗? 、请同学说说自己猜对的谜语并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 、让同学们试着自编谜语。 、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谜语卡贴在教室的墙上后,随意选取谜语来猜。猜对谜语的同学可从出谜同学那里得到同学自制的一张奖励卡,集齐三张的同学可从老师那里换取奖品。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互相启发自编谜语。 四、多种评价 总结结果
5、 谁来说说学习了猜字谜这课,对于今后你猜谜语有什么帮助。 学生畅所欲言。 把没猜出的谜语延伸到课下,学生可以继续搞猜谜的系列活动。 、结合语文实践召开一次猜谜联欢会。 、用收集的谜语布置“谜语天地”。 、收集全班同学自编的谜语汇集成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本课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文共有5个小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妈妈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许多知识。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更感亲切、有趣。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
6、时,激发观察、探索的兴趣。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识字认读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1、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教师声情并茂地作介绍,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 2、谈话: 你看到了什么?孩子长大了,就要离丌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施行靠的啥办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
7、去呢?出示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的方法。 4、检查认读字词: 个别读,师问: 你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记住? 请小老师带读,师问: 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 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 5、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6、分个人读全文,谁喜欢第一节?谁喜欢第二节每人读一节。 7、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 师范读,学生边听边
8、画出末。 汇报学习情况。 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 1、自荐读第一节: 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啥办法”中的“啥”字?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2、导学二、三、四节中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学哪一节。 过渡: 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抽说时相机追问: “降落伞”是什么样的?,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妈妈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只要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能乘着风纷纷出发。怎样理解“纷纷”呢? 过渡:蒲公英的孩子多快乐呀。你们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有没有信心? 自由练读。 指导朗读。 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再看看画面,然后夸一夸她,再随意地加上动作、表情站起来读。 合作学习其余
9、两节: 分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节。 方法: A、读一读课文; B、说一说办法; C、演一演情景; D、夸一夸妈妈。 在四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质疑: “铠甲”是什么?,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把课前采集到的苍耳种子实物让学生摸一摸,体会苍耳布满刺的外壳。问: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有趣了。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 A、自由练读; B、抽读、择读; C、分小组比赛读。 豌豆妈妈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豌豆宝宝离丌妈妈时心情怎么样?看后回答你们能通过朗读体会他们的活泼和快乐吗? A、抽读
10、、评读; B、即兴创作动作自由读; C、全班加上动作、表情朗读夸夸豌豆妈妈。 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吹,苍耳妈妈靠动物的皮毛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 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1、植物传播种子只有这三种办法吗?你还知道多少?怎样才能知道? 全班齐读第五小节; 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应该怎样读好; 诚读; 抽读,评读。 2、植物妈妈还有哪些办法?让我们一起去野外观察吧。 你发现了什么? 像课文那样夸一夸这些植物妈妈。 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编儿歌。 五、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过渡: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有趣呀。它们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让我们再用背诵的方式夸一夸她们吧。 1、学生反复朗
11、读。 2、比赛背诵。 六、布置作业,积累知识 查看课外资料,把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写在采集本上。 蒲公英 风吹 苍耳靠 动物的皮毛带 豌豆 太阳晒 1、王老师根掘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设计教例,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王老师针对课文结构特点,在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给学生学习后面的三、四自然段留下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增强自主意识,加强语文实践。 2、利用多媒体把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体现了低年级教学的趣味。王老师富有激励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大量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充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朗读,去品味
12、,去理解,去感受植物的可爱,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注意语文课掌的拓展、延伸和积累语言,丌阔视野,拓展思维。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
13、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
14、,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2、歌曲导入: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
15、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二、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一朵花藏身后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16、?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 四、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五、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
17、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字词: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 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 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18、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
19、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划“竖勾”和1个偏旁“提土旁”。 2.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20、 3.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中找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做上记号。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熟为止。 课前准备: 1. 本课挂图 2. 词语卡片: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熟字卡片:棵 3. 录音带:儿歌一边大,一边小 4. 把本课生字卡片贴于黑板上。 一、认读生字词 1. 昨天你们在家预习时都作了哪些工作?本课的生字都会认了吗?老师把生字上的拼音都去掉,再把他们从书上搬到黑板上,你们还会认吗?自己认认看。哪些字你记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你的同座请教一下。 2. 你再读这些生字时发现那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提示一下同
21、学们。 3. 认读生字卡片。 4. 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以后,你还会认吗? 5.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 对照图,再读词语卡片,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7. 用一句话说说,图中都有些什么? 二、学习量词 1. 图中的这些事物各有多少呢? 当学生用上“群、堆”时,先引导学生从生字卡中找出来,再相机点拨,了解他们表示的数量较多。 当学生说到“一棵红枣树”时,出示“棵”字,引导学生说出“一颗枣”后,比较“棵”与“颗”。 2. 我们的课本把这些都编进了一首有趣的儿歌里,不信,你读读看。 三、指导读文 1. 指名读短文。访问其中一名学生:是看汉字读的还是看拼音读的?提示学生读书时
22、,会读得要看汉字读,遇到困难再借助拼音读。 2. 听儿歌录音,鼓动学生随着节奏做拍手游戏。 3. 这个孩子读的好吗?你们可以比她读得更好。同做同学互相读读看。 4. 指名读、齐读,老师、学生拍手伴奏。 四、理解短文,指导说句 1. 看看课题“比一比”,到底在比什么呢? 2. 指导说句:_比_多,_比_少。 _比_大,_比_小。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广播.电视少儿节目的有关情况,介绍少儿节目教学设计。有条件的话可准备相关的录音,录象资料。 2教师搜集中央,省,市不同级别的少儿节目,有条件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制作最优秀少儿节目选票。 教学过程: 一激
23、趣导入。 1播放“大风车”“小喇叭”“动画城”等少儿节目的主题曲。 2学生听后说说他们各是哪个少儿节目的主题曲。 3导言:是的,中央,省,市等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为广大少年儿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这些节目对我们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从中受到了不少教育。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心中的“少儿节目”吧! 二精彩回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介绍少儿节目教学设计。 1启发:同学们,你一定看过或听过许多少儿节目,请打开记忆的仓库,回忆一下那些少儿节目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显示展开回忆。 3同桌交流回忆情况,互相补充以丰富回忆内容。 4指名说说回忆情景,促进全体学生激活记忆表象。
24、 三介绍最感兴趣的节目。 引言: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知道,留在同学们记忆深处的少儿节目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每人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节目介绍给大家。介绍时,可以先谈谈积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自主准备。 1提示:先用比较的方法从多个印象深刻的节目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然后想一想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特点,最后想一想自己看了它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另外,为了发言有条理,有顺序,可以在想好内容后列一个发言提纲。 2学生各自进行思考,准备。 小组介绍。 1组织学生自找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若有不平衡现象,教师可稍做协调。 2人人发言,互听互评。比一比,看谁的介绍最精彩
25、。对个别发言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做好点拨,指导。 3各小组选出2-3名讲得好的学生,代表小组到全班交流。 全班介绍 1各小组代表介绍。 2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3小组评议,评一评哪个小组介绍得最有特色。 4评出最佳介绍者4-6名。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直难点:目标1、2 教具准备:灯片2框,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师布置了三个自学题,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1想办
26、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 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二、正确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1自由读全诗,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请五位同学读这首诗,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轻声把这首诗一起读一读,好吗? 三、理解朗读全诗,体会诗的美和趣 1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老师觉得这首诗既美又有趣,还很有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首诗。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呢?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3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送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蒲公英妈
27、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 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都出发,这是书上说的哪个词语的意思,把它画出来。 4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5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6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 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7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
28、喜欢蒲公英妈妈吗? 8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9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11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你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
29、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12这节诗怎么读呢?谁能不看书读。抽背。 13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14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15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16像蒲公英、苍耳、豌豆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方法呢?
30、自己读读第五节诗。 17现在再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受。 18是的,这确实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诗,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可以做动作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今后,你要是拿到喜欢的文章,也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拓展阅读 1谁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对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适时点拨) 2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仔细观察,和同学一块讨论讨论,它可能是采用的什么方法传播种子呢? 3老师这里也有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很快地知道书里有没有我们要查的资料呢? 书里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识,同学们赶快去阅读吧。 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成长植物妈妈有办
31、法教后感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社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师生的喜爱。 我曾经以这篇课文的同一个教学设计在重庆地区开过多次研究课,后来到南通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又准备以它作课例展示,目的是想通过课例展示为老师和学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同时也希望验证一下在跨越地域差异之后,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否同样有效。 在经过两次试讲和不断修改以后,我把植物妈妈有办法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时已和我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但它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认可,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备课、试讲、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我一
32、直以如何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人本位思想,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真正促使学生的发展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断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一、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次试讲,当我还在写小黑板时,学生无意的一句话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他们说:这首诗我会背了。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学生。果然,在见面后,我将教学程序依次呈现:复习生词、句子整体感知重点理解2、3、4节诗表演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被动地跟着我,终于逐渐失去耐心。我的话越来越多,我感觉自己已失去了他们。 课后讨论时,我剖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33、教学设计的起点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们喜欢主动参与,而我老在扮演挡路人,虽然这次试教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我却有不少收获。 第二次试讲。我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重点修改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留出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黑板上给出了狗尾巴草等十余种植物的名称让学生分析或推测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当时的场面倒是很热烈。我心里有了一丝轻松。但后来听上海一师附小张悦老师奇怪的充气建筑一课后我改变了想法,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以她的课堂教学真实地传达着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教师淡出课堂。我开始思考怎样让教学真正回到学生当中。 我准备大动教学结构,把教第二课时改为教第一课时,课前给学生
34、三个自学题,即1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我把这三道题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上课的头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基本决定以这种全新的结构进行第三次教学。 一开课,我抛弃了以往老师谈话激趣的传统做法,直接出示三个自学题,并切入教学:昨天老师布置了三道自学题,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题,你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了吗?自己读一读。这样的切入具体、有效,奠定了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在此基础上有序地展开,40分钟的课堂教学呈清晰的块面结构。 课堂结构的改变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我觉得自己已不是挡路人,而是可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
35、孩子们喜欢听这样的话:你能读正确吗?不行就再试试。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不断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后由于没有时间试讲,对每个教学环节所花的时间心里没有数,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地调整,但原则有一条,每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见到实效,切忌虚晃一枪。 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时,时间的安排就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能一下子做到把诗读正确,原来安排的自由读一遍显然达不到目的,怎么办?我果断地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了四遍:自由读、抽读、再自由读、齐读。虽然表面看花了时间,但这种时间是应该花的,教学时间就应该用在学生读得不熟处、理解不清处、悟得不深处。 再如教学苍耳
36、妈妈传播种子一节,也与课前的设计相距甚远。在自读这节诗后,有个小女孩把一颗苍耳粘到了她的毛线帽子上给我看,这是多么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于是,我抛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把小女孩请上台演示苍耳怎么挂在动物身上去旅行,接着辅之以一框拖动的幻灯片,学生恍然大悟。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简约、有效,并弥补了第一个环节造成的超时,使整堂课的教学得以顺利完成。 当然,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如最后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由于学生收集的资料太多,无法一展示,我只给了三个展示机会,让很多孩子很失望,如能安排一次小组内的交流会更好。 课堂是师生、生生全方位互动的场所,这种互动不可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老师的教
37、学机智、教学敏感、课堂驾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 三、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我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这是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成果,看到学习的成效,产生对自学的心理认同。 接下来我出示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这个问题指向学生对全诗的整体的初步感受,学生能朦朦胧胧地感觉这首诗好美、有趣,于是我顺势引导:为什么这首诗会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一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采取幻灯演示、动作表演、想像体会、朗读表达等方式充分调动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亲历获得美、趣、乐的过程,然后我又问:你现在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38、学生说:太美了!太有趣了!太好听了!很动听。给了我们很多知识,我觉得很有意义。同样的问题,反映出学生情感体验的加深、丰富。这时,我继续启发学生:你能把体会到的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吗?选一种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自己朗读全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之后我又加以点拨:今后拿到喜欢的文章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去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做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由对一首诗的关注升华到对阅读乐趣的体会,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这一环节,并出示了飞鸟帮石榴传播种子的幻灯片,让学生推测石榴种子的传播方法,最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本精美的植物画册,引导学生用查目录的方法找
39、到我们想要的内容,这一连串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空,课外阅读、探究学习的乐趣也尽在其中,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1课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
40、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41、,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 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 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