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全套(一)行路难(其一)【文学常识】行路难,乐府古题。作者是_李白_,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1)金樽:盛酒的器具。(2)羞:同“馐”,美味的食物。(3)直:同“值”,价值。(4)投箸:丢下筷子。箸,筷子。(5)会有时:终将。(6)济:渡。【突破训练】1. (2019,通辽)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 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B. “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
2、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D. 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闲来”两句的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从政仍然保有希望的心理。2. (2019,石家庄28中二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
3、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词人的最高理想是忠君报国、建功立业。C.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D.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唱出无穷的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诗分别描述了在军营中与部下分食酒食,听乐器演奏出塞外的曲子两件事。(2)这
4、两首诗词的结尾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做简要分析。第一首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第二首用典抒情,抒发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可以是借景抒情,也可以是借用典故来抒情。(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文学常识】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是七言律诗。作者是_刘禹锡_,_唐_代著名文学家。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_白居易_。【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长:增长,振作。【突破训练】1. (2019,十堰)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
5、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B.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 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一二句没有点明酬答题意。2. 老师请同学们为本诗颈联配插画,下面两种设计你会选择哪一种?请结合诗句内容和作者情感说明理由。设计一:将“沉舟”“病树”居中突出,将“千帆过”“万木春”画得邈远。设计二:将“沉舟”“病树”置于
6、画面一角,用明亮的色彩渲染“千帆过”“万木春”的景象。选择设计二:本句写出了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之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面对挫折(仕宦升沉、世事变迁)乐观豁达的精神,所以选择设计二。【解析】 本题变相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问法灵活。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要明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三)水 调 歌 头【文学常识】这首词中的“水调歌头”是_词牌名_。作者是_苏轼_,字_子瞻_,自号_东坡居士_,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1)宫阙:宫殿。(2)不胜:经受不住。(3)何似:哪里
7、比得上。(4)低绮户:雕花的门窗。(5)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突破训练】1. (2019,河北)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B.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C. 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D.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该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 这首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两句词的意思
8、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注意该句寓意及所体现的诗人的独特气质。(四)无题【文学常识】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_李商隐_,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知识积累】1. 重点解词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突破训练】1.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运用衬托(借景抒
9、情)的手法,用“相见难”衬托“别亦难”,用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景渲染离别的凄凉氛围,表现出了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痛苦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表现手法。一般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出感情。这里既写自然环境,用以渲染凄凉的氛围,又烘托了人物的悲苦心情,物我交融。2.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是指离别的痛苦。B. 首联借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烘托出了主人公痛苦难堪的心情。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传承的名句,“丝”与“思”谐音,以“蜡泪”喻相思之泪,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
10、山盟的写照。D. 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尾联具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体现的是殷切的期盼,是美好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D项与之不符。3. 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解析】 本题变相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问法灵活。题目可以扣住诗歌内容,也可以扣住诗歌情感。4. 请说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运用比喻和双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现在多歌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诗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作答时可以选择比较容易把握的角度,如修辞的角度。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