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及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A集装箱太重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5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2、( )A2倍 B3倍C4倍D5倍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3N B17N、0C9N、0 D5N、3N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A5.0N B2.5N C8.65N D4.3N9如图所示,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
3、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F2=。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这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动。若撤消F3,这时物体
4、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N,合力的方向。三、实验题(9分)15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 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答: (填“变”或“不变”)。四、计算题(共27分)16(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7(9分)如图所示,物重30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N,再用一绳系住OC绳的A点
5、,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18(10分)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一体重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参考答案1.CD 2.CD 3.C 4.C 5.B 6.D 7.B 8.B 9.C 10.C11. 0.25 12. 30 N; 40 N 13. 8; 与F3方向相反 14. 392515. F; F;不变解析:由图可知:F为理论值,F为实际值。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
6、为换成橡皮条后,还必须用弹簧秤拉着橡皮条,将结点拉到原来的O点位置。两个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两个弹簧秤要多移动一段距离,故应填“不变”。点拨:此实验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通过实验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的。16. 解: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物体B对其压力FN 2=GB=20N,地面对A的支持力FN 1=GA+ GB =60N,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Ff 2=FN 2=20,A受地面的摩擦力Ff 1=FN 1 =60,又由题意得:F= Ff 1+ Ff 2=60+20=80,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点拨:要计算动摩擦因数,必须
7、考虑到物体A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17. 解:对A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设OA先断,则N ,解得,此时N30N。因此,可以把OA绳拉 到与竖直方向成30角处 点拨:此种类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先假设某根绳子先断,即先达到其承受的最大拉力,然后判断另一根绳子是否已断。如未断,则此值即为所求;如另一根绳子已断,即此时受到的力已大于其最大承受力,则需选另一根绳子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求解。18. 解:(1)先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绳子的拉力FT。由平衡方程可得:FN+FT=G,解得 FN =200N。即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2)以B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将绳子的拉力F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分力是对 AB 杆的拉力、一个分力是对 BC杆的压力。F=2 G=600N,由题意及受力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