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后练习题1.(2019青岛模拟)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2.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3.(2019吉林模拟)下面关于土壤中分解
2、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C.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一般用平板划线法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菌4.(2019海口调研)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大肠杆菌霉菌放线菌固氮细菌A. B. C. D.只有5.下
3、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成分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馏水含量10 g10 g2 g0.4 g0.065 g1 000 mL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6.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7.(2018江苏卷,31)酵
4、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如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灭菌。(2)取步骤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中将温度约_(在25 、50 或80 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_。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
5、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 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8.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根据微生物代谢类型选择合适培养基并控制好培养基pHB.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
6、围物品接触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D.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丢弃9.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如图是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划线操作时,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B.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C.不能将第区域的划线与第区域的划线相连D.在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10.下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B.步骤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C.步骤沿
7、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可根据出现的单个菌落计数D.步骤是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X细菌的菌落11.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B.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分散并计数C.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系列梯度稀释可将微生物分散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实验结果往往偏大12.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倒平板时,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C.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后立即进行再次划线D.划
8、线接种结束后,需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3.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应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紧螺栓B.选择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C.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倒平板D.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接种方法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14.(2019河南信阳开学考)为了解鲜奶中细菌数量,某兴趣小组尝试对某品牌鲜奶中细菌含量进行测定。他们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 mL鲜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两次,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鲜奶常采用_消毒,这种消毒方法使鲜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2)为了对鲜奶中细菌进行计数
9、,常采用_法。使用该方法时,可取最终的鲜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选择下列工具中的_(填序号)进行实验操作。若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甲所示,出现图甲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3)若用上述方法培养设置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鲜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_。(4)消毒后的鲜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_。15.细菌经人工诱变后,部分细菌调节机制中的某种酶被破坏,其细胞代谢中某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就形成了营养缺陷
10、型菌株,在工业生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_和_,制备上图的培养基还需要加入_。(2)制备培养基的步骤包括_、灭菌、倒平板,调节pH应该在灭菌_(填“前”或“后”),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一般为_。(3)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过程的接种方法为_。(4)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为了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应挑取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培养,并进一步鉴定。16.(2019中原名校质量考评)营
11、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接种方法为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_。(2)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_。从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_(选填“菌落A”
12、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 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吸取1 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 mL融化并冷却至4550 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A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B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D甘氨酸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丝氨酸E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13、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17.溶藻细菌对控制水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从池塘中采集水样,加入到无菌锥形瓶中,用摇床在37 下振荡培养20 min,使其均匀分散成菌悬液,再通过分离、纯化、鉴定得到了溶藻细菌。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前需用无菌移液管从菌悬液中吸取菌液1 mL,进行梯度稀释,其目的是_。再取每个稀释梯度的菌悬液0.1 mL用_法涂布到细菌固体培养基上,每个梯度做三组,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直至长出菌落。(2)若上述是将1 mL菌悬液梯度稀释106倍,再涂布接种到细菌固体培养基上,分别形成了260、280、380个菌落,则原菌悬液中每毫升有细菌_个,该
14、方法所得测量值一般比实际值偏_,原因是_。(3)水华可为蓝藻暴发所致。研究人员尝试利用溶藻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图中表示实验步骤。如果在步骤实验组的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_。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_。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后练习题答案1.解析平板划线法能对细菌分离纯化,但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菌种还可进行计数,A错误。答案A2.解析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但不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进行划线操作时,左手将培养皿的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
15、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答案C3.解析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A正确;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B错误;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这样就能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D错误。答案A4.解析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而固氮细菌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合成,而霉
16、菌属于真核生物,故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放线菌的生长无影响。答案A5.解析分析表中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没有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齐全,但存在伊红、美蓝等鉴别物质,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既是唯一的氮源,也是碳源,而葡萄糖是绝大多数生物最常利用的碳源,B正确;该培养基中存在的无机盐和蛋白胨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看作是生长因子,C错误;培养基调节完pH还要进行灭菌等操作后才能使用,D错误。答案B6.解析培养基灭菌后再分装到培养皿中,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必须
17、放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每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D错误。答案B7.解析(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各组分,之后溶解定容,再调节培养基的pH,一般情况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2)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需将温度降至50 左右后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3)在对酵母菌进行划线纯化时,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且在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本实验是为了获得能以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的酵母,故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耐受株。(4)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有氧
18、条件下大量繁殖。酵母菌扩大培养时,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用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即计数室中培养液体积实际只有一半,即0.120.05 mm3,设5个中方格中无色(活细胞不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数目为x个,则3109x/51041032,解得x30。答案(1)pH高压蒸汽(湿热)(2)50 (3)a、b、d(4)氧气无308.解析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条件和pH不尽相同,A正确;周围物品是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已灭菌的材料用具与它们接触易染上杂菌,B正确;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C错误;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丢弃,以防污染环境,D正确。答案C9
19、.解析平板划线法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边进行。在每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平板划线后培养微生物时要倒置培养;接种是让细菌在培养基表面生长,所以不能将接种环插入培养基中,A错误。答案A10.解析步骤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待其冷却凝固后,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A错误;步骤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B正确;步骤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可出现的单个菌落,但不能用于计数,C错误;步骤是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
20、到的不一定都是X细菌的菌落,D错误。答案B11.解析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但不能用于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死菌、活菌都统计在内,实验结果往往偏大。答案B12.解析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而配培养基不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A错误;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错误;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后要等待其冷却后才能进行再次划线,C错误;划线接种结束后,需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答案D13.解析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盖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
21、一致,勿使漏气,A错误;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定某种微生物的种类,B错误;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C错误;统计样品中活菌数量时,接种方法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正确。答案D14.解析(1)巴氏消毒法是指7075 煮30分钟或80 煮15分钟,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2)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鲜奶中的细菌进行计数;据图分析,图B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中使用的涂布器;图甲细菌分布不均匀可能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3)根据题意分析,鲜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353433)30.11043.4106个。由于经此方法接种培养时当两个或多个菌落重叠在一起时按一个菌落计算,所以
22、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低。(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减少稀释次数。答案(1)巴氏消毒法(2)稀释涂布平板B涂布不均匀(3)3.4106偏低个别菌落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细菌形成的(4)稀释次数减少15.解析(1)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图示培养基上最后都长出了菌落,说明为固体培养基,因此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加入凝固剂,常见的凝固剂是琼脂。(2)制备培养基的基本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该过程中注意应该先调节pH再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
23、是高压蒸汽灭菌法。(3)图示过程最终筛选出了氨基酸缺陷型菌株,说明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过程使菌落均匀分布,因此该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4)比较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的菌落可知,菌落A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因此需要用接种针挑取菌落A接种培养,并进行进一步的鉴定。答案(1)氮源无机盐凝固剂(或琼脂)(2)计算、称量、溶化前高压蒸汽灭菌法(3)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4)菌落A16.解析(1)根据过程培养的效果图可以判断,该过程所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为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据此可知: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
24、有氨基酸。(2)为了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基本培养基,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因此应从题图中完全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采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结合(2)的分析可知:用接种针挑取A菌种并培养;离心后菌株存在于沉淀物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表中信息显示:A、D区域含有、其他区域不含有的氨基酸是天冬氨酸,而实验结果只有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天冬氨酸缺陷型。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氨基酸(2)防止将特定营养成分带入培养基完全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3)菌落A无菌水天冬氨酸缺陷型17.答案(1)使水样中的各种微生物细胞分散开来稀释涂布平板(2)2.7109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细菌培养液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