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爱课后练习题语言素养专练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当察乱何自起B故不孝不慈亡有C恶施不孝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答案C解析A项“当”同“尝”,尝试。B项“亡”同“无”,没有。D项“内”同“纳”,“内交”即“结交”。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事:事务B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C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察:观察D恶施不慈施:实行答案C解析察:考查。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至大夫之相乱家B恶得不禁恶而劝爱C常于几成而败之D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答案D解析A项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家庭的住所。B项古义:鼓励。今义:拿
2、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C项古义:几乎(差不多)成功。今义:相当于“多少分之一”。D项古今意义都是“孝敬慈爱”。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故亏父而自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B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C欲速则不达 形容词作动词,快速完成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形容词作动词,彰明答案B解析B项应为“名词的使动用法”。5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焉:怎么B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弗:不C故亏父而自利 而:连词,表目的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以:介词,用答案A解析焉:于是。6阅读下面的语段,补写出最后一句话。
3、墨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好不好?”墨子回答说:“多说话有什么好?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可是没有人去理会它;鸡棚里的雄鸡,只在天亮时啼叫两三次,大家就知道天要亮了。所以,_。”答案(示例)说话不能以多寡论,应恰到好处7把下面四句话按适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墨学沉睡了2 000年,这2 000年,正好是中国帝王集权专制的2 000年。_墨家作为中国最富创造力的古代精华,其复兴受到重视,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封建专制面临解体时,思想上的专制罗网也被撕开一角。墨家的道义,注定其本质精神无法苟合于集权的专制政体。墨家的复兴
4、,必然要等待君主集权制的崩溃。墨子的学说,在晚清时期重新被重视,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答案解析写“沉睡的原因”,应在前;写“复兴”,应在后。8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儒释道文化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作简要解析。佛: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合起来仿佛是说“人不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摆脱私心的束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即“放得下”。儒:_道:_答案儒:左边是“人”,右边是“需”,合起来仿佛是说“人需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积极进取主动担当,即“拿得起”。道:左边(外面)是“走”,右边(里面)是“首”,合起来仿佛是说要
5、“走脑子”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脑中要想透彻,依道而行顺应规律,即“想得开”。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若视其注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注其:反身代词,指自己。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意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1)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且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是一视同仁,爱无等级。(2)具体答案略。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
6、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经典阅读。要求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对经典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为理解内容、评析观点打下基础。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文化经典的考查,一般需要我们指出选文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有时还需要对此作出评价。因此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一些哲人的主要的学说和观点。只有对他们的主要思想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本题应抓住“仁爱”与“兼爱”的异同来分析。思
7、维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十金于子墨子,曰:“后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子墨子曰:“果未可智也。”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助,鬼不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巫马子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子墨子曰:“然则是子亦贵有狂疾者。”子夏之徒问于子墨子曰:“君子有斗乎
8、?”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狶犹有斗,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狶,伤矣哉!”巫马子谓子墨子曰:“舍今之人而誉先王,是誉槁骨也。譬若匠人然,智槁木也,而不智生木。”子墨子曰:“天下之所以生者,以先王之道教也。今誉先王,是誉天下之所以生也。可誉而不誉,非仁也。”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为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民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
9、义天下之良宝也。”(节选自耕柱第四十六,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用义为政于国家/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B今用义/为政于国家/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C今用义/为政于国家/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D今用义为政于国家/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答案D解析“今用义为政于
10、国家”意思是“如今倘若用义去治理国家”,句间不能再断开,所以排除B、C两项。“国家必富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为四个分句并列,应分别断开;“曰”有标志作用,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升,文中指容量单位。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公制一升为1000毫升,合一市升。量粮食的器具也叫“升”。B子夏,姓卜名商,战国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C和氏之璧,即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
11、,“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答案B解析“战国”错,应为“春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听了弟子们回来后的介绍,相信了他们的话,觉得事情很让人生气。B墨子认为,行义不要以别人看得见、看不见为标准,应该时刻坚持。C巫马子认为赞美先王是不可取的,而墨子则看得更远,因为他看到了先代的道德教训,赞美先王就是赞美能够生存的原因。D在墨子眼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都算不得宝物,只有“义”才是最大的宝物。答案A解析墨子并没有相信弟子们的话,而是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
12、助,鬼不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译文:_(2)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狶,伤矣哉!译文:_(3)天下之所以生者,以先王之道教也。今誉先王,是誉天下之所以生也。译文:_答案(1)你行义,别人不见得会帮助你,鬼神不见得会使你富有,而你还去做,你大概是犯了一种狂妄病。(2)伤心啊!你们言谈则称举商汤和文王,而行为却与猪狗相类比,伤心啊!(3)天下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先王的道德教训。现在赞美先王,就是赞美能够生存的原因。参考译文墨子推荐门生耕柱子到楚国做官。有几位同门弟子经过那儿,耕柱子只给三升米做饭,款待不优厚。同门弟子回来说:“耕柱子在楚国没有益处!我们几个去探访他,也只给三升米做饭
13、,款待不优厚。”墨子说:“这还未可知。”没有多久,耕柱子赠送黄金十镒给墨子,说:“弟子不敢贪图财利违章犯法以送死,这里有黄金十镒,请夫子留着用。”墨子说:“果然是未可知啊。”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别人不见得会帮助你,鬼神不见得会使你富有,而你还去做,你大概是犯了一种狂妄病。”墨子说:“现在假定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见你的时候就做事,不见你的时候就不做事。另一个见你的时候做事,不见你的时候也做事,你看重哪一个?”巫马子说:“我看重见我做事,不见我也做事的人。”墨子问:“那么你也看重有狂妄病的了。”子夏的弟子们问墨子道:“君子之间有争斗吗?”墨子答道:“君子之间没有争斗。”子夏的弟子们说:“猪狗尚
14、且还要打斗,哪有士人没有打斗呢?”墨子说:“伤心啊!你们言谈则称举商汤和文王,而行为却与猪狗相类比,伤心啊!”巫马子对墨子说:“丢掉现实,而去赞美先王的人,那就是赞美枯骨了。好像木匠一样,只知道枯木,而不知道活生生的树木。”墨子说:“天下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先王的道德教训。现在赞美先王,就是赞美能够生存的原因。可以赞美而不去赞美,那就不仁了。”墨子说:“和氏的璧、隋侯的珠、三棘六翼的鼎,这就是诸侯所说的宝物了。而这些东西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吗?答道:不可以。我们称道那些被贵为宝物的东西,是因为它们有利于人民呀!而和氏的璧、隋侯的珠、三棘六翼的鼎,并不可以利人,所以就不是天下的宝物了。如今倘若用义去治理国家,国家一定会富裕,人民一定会增多,刑法政治一定会清明,社稷一定会安定。我们之所以看中那所谓的宝物,是因为有利于民,而义却是有利于民的,所以说:义就是天下的宝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