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l 知识和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的形成。3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l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l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2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通过探究环节中相关的名人名言,渗透人文关怀,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
2、的初步概念。【教学准备】l 分组仪器: 平面镜、薄厚不同的玻璃板、自制残缺平面镜、相同的蜡烛2支、不同的蜡烛2支、自制相同“A”字模型2个、自制不同“A”字模型2个、8K白纸、刻度尺、三角板2个、学生学案。l 教师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视频文件。【教学方法】l 教 法引导、设问、点拔; 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实验法。 l 学 法 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课时安排】30分钟【板书设计:】平面镜成像一、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二、成像原理:光的反射视频导入提出问题猜想
3、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总结作业结束语观察自己选择仪器【探究教学法流程图】刘谦魔术猜想理由猜想物像大小关系?镜小物大物像等大物像等大物距像距关系贴紧重合像大小可变远离变小、靠近变大物像大小关系距离相等物象同时靠近远离平面镜、蜡烛镜薄物远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像距关系呼应得到清晰的像、可以比较大小距离得到清晰的像、无法比较大小距离玻璃板、蜡烛解决问题得到的像不清晰平面镜、“A”字小组合作分工实验探究物像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残缺平面镜、“A”字连线垂直虚像连线试验光屏承接分析补充试验基本证据成像特点视频播放学生解密魔术解秘生活图片应用实例小论文生活中的平面镜作业【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探究过程
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 手段引入新课播放刘谦魔术“隔山打牛”引入新课:平面镜成像(板书)观看视频,思考其中的原因,大胆猜测。培养试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视频“隔山打牛”;引领情感进行新课进行新课进行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提出问题:1、 平面镜中的自己(像)和镜前的自己(物体)大小有什么关系?2、 平面镜中的自己(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镜前的自己(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观察镜中的像与自己 比较,思考,提出问题明确课堂模式,体现主体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观察能力,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开启探究学习大门幻灯片谈话法任务型教学法猜想假设
5、引导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即提出猜想。讨论并提出猜想假设:1、平面镜中的自己(像)和镜前的自己(物体)大小(相等/较大/较小)2、平面镜中的自己(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镜前的自己(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较远/较近)说明提出猜想的理由能够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大胆参与意识。多媒体幻灯片头脑风暴设计实验讲解设计实验的基本流程,1、 探究目的-2、 设计思路-3、 仪器选择-4、 试验表格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交流设计探究基本内容:1、 确立正确的探究目的;2、 整理基本探究思路;3、 选择合适仪器。4、 绘制试验表格。引导学生正确探究设计理念,使学
6、生学习围绕正确的目的选择仪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带着任务去讨论的习惯幻灯片学案任务型教学讨论法进行试验在学生自己设计试验的基础上(无论是否合理)进行试验。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在观察成像时,改变物体位置,进行多次试验。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分工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多次试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设置综合开放的试验,学生通过感知试验现象,通过尝试进行试验,寻求证据。幻灯片学案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引导学生归纳自己探究方案及进行情况。通过巡回指导,搜集不同组的不同实验方案。通过提问形式,使用实物投
7、影设备展示学生探究方案,让学生表述自己的不同的看法。通过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试验优缺点,教师指导或解释现象(例如: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后玻璃板会出现两个像?等)AB学生归纳自己的探究方案及进行情况,讨论交流,口头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试验数据。(可能出现的方案及问题:1、用平面镜、蜡烛或“A”字完成试验。优点:观察到像颜色形状清晰;不足:难于测量比较物像大小,物距像距关系。2、用较厚玻璃板、蜡烛完成实验。优点:易于测量比较物像大小,物距像距关系。不足:厚玻璃板所成的像,有前后两个,使像看起来模糊。3、用较薄玻璃板、蜡烛完成实验。优点:易于测量比较物像大小,物距
8、像距关系,克服厚玻璃板所成的像,有前后两个;不足:像的颜色模糊。4、用较薄玻璃板、“A”字完成实验。优点:避免用蜡烛完成试验,给学生造成只有发光的物体才能在玻璃板后成像的误区;不足:由于实验室条件和物体反射光线较弱,用“A”字完成试验效果不明显,甚至看不到像5、用该改进后的平面镜、蜡烛或“A”完成试验。改进了以上试验的种种不足,实验效果明显。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提高学生质疑,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9、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实物投影幻灯片师生互动思潮冲击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法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归纳结论搜集证据,归纳结论:证据一:玻璃板或平面镜后面的像与物体完全重合结论一:像与物大小相等(板书)证据二:物距像距实验数据(实物投影)结论二: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板书)培养学生搜集证据,归纳总结并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习惯。头脑风暴讨论法指导学生回忆测量物距、像距过程,分别平面镜、物体、像的位置做出标记,观察物像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进行操作,搜集并分析证据。结论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培养学生综合
10、分析论证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案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像,但在平面镜后却观察不到?补充实验: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放置于平面镜后观察,能否用光屏承接像。带领学生回忆小孔成像现象,引出实像、虚像概念及判断方法。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SO1N1B1O2N2B2.S学生操作,搜集并分析证据结论四: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的形成。通过与小孔成像的比较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实相虚像的概念、区别。幻灯片实验法佯谬法动画展示师生互动总结、作业总结、作业拓展提高情感升华拓展提高情感升华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ABAB解密刘谦魔术出示建
11、筑设计应用平面镜的图片国家大剧院、泰姬陵:引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作业:科学小论文生活中的平面镜小制作一物多像结束语:完成实验报告(学案)解密魔术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说明刘谦魔术注意事项列举平面镜成像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感言:1、 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到一种方法。-李鹏飞2、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3、 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4、 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哥白尼5、 动手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须品-爱迪生6、 一切真理都必须从观察实验得来-伽利略7、 成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过失-肖伯纳8、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9、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迪
12、生10、快乐的名字是创造-西恩培养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学生创造独立探究、研究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人生信条,体现人文关怀。学案幻灯片视频发散思维课下探究网络求助收获感言板书设计:课题: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的成像规律1.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二、平面镜的应用1.可以成像。 2.可以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及其应用教学反思: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在课堂中分小组体验式教学,学生经过体验,了解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找到实验结论,并进行探究形成对光的反射的感性认识。课堂采用了体验式,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模式,而不是讲解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要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又不能说明,因此任务的设置,活动的安排尤为重要。学生的行动力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力。在本节课中,大量器材的使用,任务逐级设置,教师巧妙引导,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在“做中学,玩中学”看似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一直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体验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达到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意点拨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