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篇爱莲说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 _今义:栽种2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不蔓不枝蔓:原意为藤蔓,句中意为_枝:原意为枝茎,句中意为_3一词多义(1)清濯清涟而不妖_香远益清 _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_回清倒影(三峡) _(2)远香远益清 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_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_(3)鲜陶后鲜有闻 _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_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_4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独:_ 染:_(3)濯清涟而不妖 濯:_ 涟:_ 妖:_(4)亭亭净植 亭亭:_(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_(6)宜乎众矣
2、 宜:_二、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三、综合分析辨析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莲说”的“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通过对莲之生存环境的描写,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和纯真自然的可贵精神。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D文章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3、,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的品质,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B本文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C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D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孤高自诩的生活态度。四、文意理解1文章从_、_、_、_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2文章主要采用_、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_的高尚品质。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_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本文在做人
4、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_参考答案一、重点字词1竖立2生藤蔓生枝茎3(1)(水)清澈清芬凄清清波(2)远闻从远处长远的疏远,远离(3)少鲜艳新鲜4(1)多(2)只沾染(污秽)(3)洗水波艳丽(4)高耸的样子(5)亲近而不庄重(6)应当二、句子翻译1我只喜爱莲花,(因为它)从积存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没有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3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竖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赏玩。4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5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三、综合分析辨析1D2.D四、文意理解1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2托物言志(对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3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4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5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