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友 情 提 示手机调成静音手机调成静音感谢您不吸烟感谢您不吸烟欢迎随时提问欢迎随时提问3高尿酸血症(1)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就是高尿酸血症。每个医院检验室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一般来说,血液中尿酸:-男性420mol/L(7mg/dl),-女性350mol/L(6mg/dl)4高尿酸血症(2)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得痛风,其余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大多数的高尿酸血症可以持续终生不出现症状,但是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就多。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5体
2、内尿酸来源及排泄 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从体内体内细胞的核酸分解代谢产生,或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而来的属内源性。人体每日约产生600900mg尿酸盐,2/3从尿液中排出体外。如果肾功能不良或者机体产生的尿酸过多,血液中的高浓度尿酸就会引起关节内的结晶沉积。原发性痛风:的患者中约有6090%尿酸排泄减少;继发性痛风:因为人的肾功能严重损害肾脏排泄尿酸障碍而导致痛风发作。6痛风发作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高浓度血尿酸持续足够长时间,会造成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会吸引中性白细胞来吞噬这些“异物”,局部白细胞堆积,而出现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
3、反应。痛风患者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抽血,约有30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必须请医师作正确诊断,以免误诊及治疗。7痛风的发现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就对痛风进行了描述记载,痛风是一种急性关节肿痛性疾病,特点是来去突然;-1679年雷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尿酸结晶,但当时不知是什么;-1797年1848年现代英国人 测出血中有尿酸存在,开启了生化检验之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痛风在东方中被视为少见病,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
4、的迅速发展,蛋白类食物大量增加,痛风盛行。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痛风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8痛风的药物治疗六世纪民间使用秋水仙的根茎治痛风,当时当作泻剂排毒使用;1820年法国两位学者分离纯化秋水仙素,使之成为传统治疗;1950年使用降尿酸药物丙磺舒,促进尿酸排泄;1963年使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而降低血尿酸水平;1970年发现苯溴马隆有明显的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发展到今天,痛风已成为有多种药物综合治疗的疾病。9我国痛风的发病率我国1958年以前仅有25例痛风报道。8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饮食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食物中含高能量、高嘌呤类物质者显著增加,平均寿命的延长,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5、。90年代北京、江苏等地有几千例报告,因痛风住院人数直线上升,南方上升趋势比北方更明显。根据估计,国内痛风患者约有1200万,而血中尿酸值过高者约有1.2亿约人口的10%。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得痛风,其余者没有临床症状。10高尿酸血症不是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512会得痛风,其余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尿酸过高并不等于痛风。大多数的高尿酸血症可以持续终生不出现症状,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就多。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11.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脏损害 肾脏是尿酸的主要排泄器官,尿酸排泄障碍,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又可造成肾脏损害,影响肾脏尿酸排泄,造
6、成肾脏损害的因素主要有:-血尿酸水平:长期持续的高尿酸血症,造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酸性尿液:尿液pH5.5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低,易形成结晶,沉积于肾脏;-脱水或血容量不足,尿液浓缩,尿酸浓度增高,易形成尿酸盐结晶;-药物:某些利尿药,如速尿、双克、利尿酸,可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增加分泌后的重吸收,导致高尿酸血症。12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几种肾脏损害 常见的肾脏损害有以下几种: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也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盐肾病、痛风性间质肾炎急性梗阻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13高尿酸血症引起急性梗阻性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化疗或放疗、严重创伤和手术时,核蛋白分解明显增加,短期内血尿酸水平
7、急剧升高,大量尿酸结晶广泛阻塞肾小管,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导致肾内外梗阻,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称之为急性梗阻性肾病。14白垩样尿酸盐结晶 -“痛风石”尿酸盐结晶会在软组织中沉积,并在皮下形成叫做“痛风石”的肿块,称为痛风结节。痛风石是痛风特征性病变,可在耳轮、第一跖趾、手指、肘部等关节周围可出现灰白色的硬结,痛风石不累及肝、脾、肺、中枢神经系统。在关节附近易磨损的结节,其表皮菲薄,容易破溃形成瘘道,并可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15“痛风石”形成与血尿酸水平相关 痛风石的形成和血尿酸水平有关。-血尿酸535mol/L(9mg/dl),50%的患者可
8、有痛风石,病程越长,发生痛风石的机率就越大。16尿酸结石的临床表现尿酸结石以肾绞痛、镜检血尿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有混浊结晶尿或有砂石尿排出。痛风/高尿酸血症出现以下情况,需排除结石可能:-长期尿路感染时好时坏者;-尿中长期出现少量蛋白尿(+)和少量红、白细胞,按肾炎治疗久治不愈者;-以肾功能衰竭就医而无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病史者;-长期酸性尿;-家族有尿路结石病史。结石可在痛风的任何阶段形成,病人多数无痛风症状,故凡遇尿路结石者,需要小心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17.血尿酸测定的正常值对痛风的诊断意义 多采用血清标本、尿酸酶法,血尿酸正常值男性150380mol/L(2.46.4 mg/dl),
9、女性100300mol/L(1.63.2 mg/dl)。痛风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一般认为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20mol/L(7mg/dl),女性357mol/L(6mg/dl),具有诊断价值。若已用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缓解期间可以正常。18痛风发病的性别差异痛风好发于男性,占78.195%,女性仅占5%左右,男性与女性比率为20:1。女性常在绝经后发病,行经期和妊娠期的妇女几乎不得痛风。痛风常见于男性,可能与男女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妊娠时,特别是妊娠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抗炎作用。女性绝经后体内
10、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19易患痛风的年龄段痛风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虽见于各年龄段,但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平均44岁。男性发病通常在4550岁以后,女性痛风发病年龄较男性晚,通常要到绝经期。但有资料表明我国近20年来痛风的初发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次发病者增加了26.3,有年轻化的趋势。60岁以上发病占全部病例的11.6%,女性比例相对升高,占29%。在儿童和老年痛风中,继发性痛风发生率较高,故对儿童和老年病人,应该注意区别原发性抑或继发性痛风。20人到中年易患痛风人体中血尿酸浓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刚出生24小时到3
11、天内,血尿酸水平升高。青春期,男性和女性均进入一个稳定阶段,约214mmol/L(3.6mg/dl)。青春期以后,两性血尿酸水平均随年龄增加,但两性间有明显的差异,女性停经后尿酸值逐渐上升,并接近成年男性的数值。女性痛风发病年龄较男性晚,通常要到绝经期。21痛风与种族:痛风见于世界各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正常成人血尿酸水平基本相似,一些地区血尿酸水平较高,如南太平洋的岛屿、新西兰的毛利族、移居夏威夷的菲律宾人、马里亚纳群岛的土著人、马来西亚的中国人、澳洲人,(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其原因可能与遗传、饮食结构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关饮食结构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关)22痛风有一定遗传倾向高尿酸血症
12、与痛风一样,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古代就注意到痛风的家族群聚现象,有家族史的患者病情较重,其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双亲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比单亲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病情重,且可儿童期发病。原发性痛风基本属于遗传性疾病,英格兰和美国的家族研究发现,4080%有阳性家族史,痛风患者的一级亲属率约25%有高尿酸血症,其遗传方式可不同,常属染色体显性遗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方式变异很大,可能是多基因遗传。23痛风是一种“富贵病”痛风中,33%是富商、26%是医生和律师、20%是商贩、12%是技术工人、9%是牧师和职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日益缩小,职业因素在痛风发病中
13、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文明病。原发性痛风发病率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痛风之所以成为常见病是因为进食高嘌呤、高蛋白食物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在战期间,由于饮食质量下降,痛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成为少见病。而当饮食蛋白质含量丰富时,其发病率又恢复到高水平。-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以后,其国民饮食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以致痛风亦成为日本人的盛行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痛风的流行病学变化也证实这一观点。24痛风的病因尿酸盐生成过多:原发性;溶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红细胞增多症;银屑病;糖原累及症、型;横纹肌溶解症;剧烈远动;饮酒;肥胖;富有嘌呤食物。尿酸盐排出过少:原发性;
14、肾功能不全;多囊肾;尿崩症;高血压;酸中毒(乳酸性、糖尿病酮症、饥饿性酮症);铍中毒;结节病;铅中毒;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妊娠中毒症;药物:阿司匹林(2g/日)、利尿剂、酒精、左旋多巴、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酰胺、环胞霉素。综合因素: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磷酸醛缩酶缺陷、酒精、休克等 25痛风的诱因 痛风的发作往往有诱因,外伤、饮食不当、饮酒、药物及相关疾病可诱发急性关节炎。-任何的外伤,均可以使痛风发作。即使一些轻微的创伤,有时甚至是不被觉察的损伤,比如行走、扭伤、鞋履不适,可致急性发作。-第一跖趾关节是全身各关节中单位面积受力最大的关节,常有慢性损害倾向,极易受损,
15、如长距离步行、高尔夫球等,均有可能引起急性发作。因此,第一跖趾关节是首次发病及发作频率最高的关节。-特殊关节的慢性损伤,可引起某些关节的反复发作,比如司机的右膝关节、操作机器的特定手指关节等。26引起痛风发作的膳食暴食富含嘌呤的食物,同时饮酒可使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诱发痛风。出现发作性的关节肿痛。这些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如肝,肾,脑,肠;、某些鱼类如鳀,沙丁鱼和虾,蟹;、过多的肉类(特别是牛,羊肉);、过多的豆类(豆腐、豆奶和豆浆除外),蘑菇,花椰菜等。因为高嘌呤饮食可增加尿酸合成,促使血尿酸升高。控制饮食,可减少发病与发作。27饮酒者容易得痛风 饮酒对痛风的影响远比膳食要大。长期大量饮酒对痛
16、风患者不利有三:使血乳酸水平增高,抑制肾小管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增高。促进核苷在肝脏的分解代谢,使血尿酸增高。饮酒同时进食较多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28铅中毒与痛风食用或饮用铅容器制备的食物或饮料,职业性的铅中毒,可引起铅中毒性痛风。铅中毒时,肾脏受损,肾小管尿酸重吸收增加,排出量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的急性发作。29药物致痛风急性发作长期使用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维生素B1、青霉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发作转移性痛风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为特异反应环胞霉素、果糖.吡嗪酰胺等影响尿酸的清除,可引起痛风急
17、性发作。30痛风有急、慢性之分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四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隙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当体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时,则易结晶析出。尿酸盐结晶可趋化白细胞,释放炎症因子,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31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发作前没有预兆,或只有轻度头痛和发热,关节的肿胀和剧痛多在夜间尤其是凌晨12点种突然发生,也有一些在凌晨醒来时发生,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只累及外周单关节,往往是发生在足部第一趾跖关节,受累关节发生刺痛,在几小时内皮肤发热及充血,关节肿胀,24小时达到高
18、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有时伴有全身不适,甚至恶寒、寒颤,体温升高,高热者可达39以上,伴心动过速,肝脏肿大,明显多尿等症状。32痛风常常累及的关节约50%病例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在整个病程中,约90%以上病人均有第一跖趾关节受累,称为足痛风。除跖趾关节外,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但大多数为下肢关节,越是肢体远端关节受累,其症状也愈典型。综合国内报道依次为第一跖趾关节(58.7%),跗跖关节(11.7%),掌指和指间关节(8.9%)、踝关节(8.7%)、膝关节(3.9%)、腕关节(2.8%),其他关节少见。33痛风会反复发作-初次发作后,如不治疗轻度发作可在几小时或12天自行消退,严重者可持续多
19、日或几周,当症状消退时关节部位的皮肤可有脱屑,肤色变暗等。绝大多数的痛风可复发,-最初偶尔发作,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但随着发作次数增多,症状会持续更久,并且发作间隔时间会不断缩短,发作越频繁。受累的关节就越多。随着多个关节同时受累,痛风反复发作会发展成慢性疾病,-病程反复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皮下形成痛风石,甚至引起肾脏损害等。34痛风不典型急性发作不典型部位的痛风发作,可发生在骶髂、胸锁、颈椎等关节。药物环胞霉素引起的痛风发作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也可见于手关节。少年儿童患者可先有肾脏病、肾结石之后出现关节炎,或关节炎与肾病二者同时发生。3%的患者第一次发作表现为多关节炎,主要是
20、绝经期妇女,常并发高血压病、肾脏疾病应用利尿剂者。35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在关节内外和其他组织中的沉积逐步加重,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关节炎症也逐渐演变成为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包括长期疼痛和僵硬,以致形成关节畸型。从最初发病至慢性关节炎形成平均为十年左右。也有少数病例,没有急性发作,呈潜行慢性病变。36痛风性肾病的早期症状 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十分相似,可有腰痛、浮肿,早期往往仅有蛋白尿和镜下血尿,且间歇出现,程度较轻,易被漏诊。4050%的患者可有高血压,多为中度高血压,降压药一般能控制;继发尿路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热;肾小管功能受损出现较
21、早,表现为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下降,尿比重下降。37慢性痛风性肾病慢性痛风性肾病多数呈缓慢进展;一般认为,需经过1020年才发展为氮质血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似,随着病程进展,尿蛋白量增加,晚期可有大量蛋白尿;可有肾功能受损,出现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约有17%25%的痛风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38痛风患者易患肾结石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00倍,约占3540%。84%为单纯性尿酸(非尿酸盐)结石,4%为尿酸和草酸钙结石,余为草酸或磷酸钙结石。肾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盐浓度的增高、尿尿酸排出量的增多而增加。当血尿酸盐713.5mol/L(12mg/dl)或24h尿酸排出65480mol/L
22、(1100mg)时,半数病人有肾结石。39继发性痛风的病因血液病及其化疗放疗:细胞核破坏过多,核酸分解加速使尿酸来源增加;各种肾脏疾病,包括高血压性肾血管疾病晚期:由于肾功能衰竭致使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滞留体内,有时可使血尿酸达很高水平;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慢性铅中毒:亦能使尿酸排泄受抑制;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均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性关节炎。40“假性痛风”与痛风有区别尿酸盐以外的结晶体也可引起的关节病变,包括焦磷酸钙、磷灰石、胆固醇、类固醇以及少见的夏
23、科-雷登结晶体。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的关节炎称假性痛风,其急性发作表现与痛风酷似。假性痛风有下述特点:-老年人多见;病变主要侵犯膝、肩、髋等大关节;-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钙化灶呈密点状或线状,无骨质破坏改变;-血清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滑液中可查见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晶体;-秋水仙碱治疗效果较差。41痛风发作时血尿酸可能正常有20%30%病人呈典型痛风发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于上述水平。有三种可能:中心体温和外周关节温度梯度差较大,尿酸的溶解度有差异;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血清尿酸排泄,而远端关节内尿酸钠含量仍相对较高;已用排尿酸药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42痛风急
24、性发作期检测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45mm/h。继发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者,可有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摄片特点 尿酸盐在小关节内及附近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和软骨、骨皮质破坏。摄片见关节面或骨端皮质有透光性缺损阴影,呈穿凿样、虫蚀样、蜂窝状或囊状。通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病变周边骨质密度正常或增生,界限清晰,有利于与其它关节病变鉴别。43痛风的诊断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跖趾、跗跖、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疼痛,伴血尿酸盐增高,即应考虑痛风
25、可能,滑囊液检查找到尿酸盐结晶即可确立诊断。有时症状不甚典型,检查血液中尿酸浓度可能正常。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发作时从关节中抽取少量液体,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发现尿酸结晶,就可以作出痛风的诊断。44痛风不能根治 痛风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除少数由药物引起者,目前尚不能根治。痛风的临床治疗目标:尽快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减轻患者的痛苦;纠正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减轻肾损害;处理痛风石,改善生活质量。45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和服用医生建议的抗痛风药。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始可恢复活动。当关节严重肿胀时,可以从关节中抽取液体进行消肿
26、。忌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可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而延迟治疗则炎症不易控制。46控制饮食不能控制痛风发作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低嘌呤饮食就可以完全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其实血尿酸除食物分解代谢的外源性血尿酸外,80%的血尿酸有内源性产生。低嘌呤饮食只能减少外源性血尿酸,并不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严格控制嘌呤饮食仅可降低血尿酸60mol/L(1mg/dl)。因此,有些患者在严格控制嘌呤饮食的情况下,仍可有急性痛风发作。47内源性血尿酸增高的原因细胞死亡,核酸分解,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于肾脏,造成肾功能损害,尿酸排泄
27、障碍,血尿酸增高;痛风合并高血压、心肺疾病使用利尿剂,使肾小管重吸收尿酸盐增加,血尿酸增高;某些药物可使血尿酸增高,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烟酸、华法令、环胞霉素、青霉素等;剧烈运动、外科手术和放射性治疗,代谢产物增加,血尿酸增高。这些因素均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48发作期抗痛风药选用 .秋水仙碱:痛风急性发作时首选药物,应尽早使用,通常治疗后12小时起效,3648小时内完全缓解。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二种,静脉给药具有效果快和胃肠反应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溃疡病或手术恢复期的急性发作者。.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时,作用迅速,止痛效果好。此类药品种较多,可选择布洛芬、扶他林
28、、芬必得、乐松、莫比可、优妥、西乐葆、万络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口服碳酸氢钠有利碱化尿液,提高尿液尿酸溶解度,可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各种抗痛风药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49痛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 痛风急性发作时首选秋水仙碱,可减少或终止因白细胞和滑膜内皮细胞释放的化学趋化因子,应尽早使用,通常治疗后12小时起效,3648小时内完全缓解。口服,首剂0.51.0mg,其后每小时0.5mg,直到疼痛缓解或出现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副反应时停用,尔后改为维持量0.5mg,每日13次,维持数天后停药。24 小时最大耐受量不宜超过6mg。静脉给药,肠胃道反应过于剧烈,不能耐
29、受者,可用0.9氯化钠溶液将秋水仙碱1mg稀释到20ml,缓慢注射(25分钟)静脉注入,但应注意勿使药物外漏,视病情需要68小时后可再注射,24小时内不宜超过2mg。静脉给药具有效果快和胃肠反应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溃疡病或手术恢复期的急性发作者。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加非甾体抗炎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能大大减少药物副作用。秋水仙碱0.5mg-1.0mg,每日1-2次。同时服用非甾体消炎药。50秋水仙碱的副作用秋水仙碱可引起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副反应。秋水仙碱引起的腹泻可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尤其在老年人可有严重的后果。合并溃疡病的患者忌口服。此外,应注意如白细胞降低、脱发、肌病、肝肾功能损
30、害等副反应。静脉注射时,应注意缓慢注射(25分钟),切勿使药物外漏。静脉注射秋水仙碱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甚至死亡。51痛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消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或有禁忌时,可采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简称激素)。其中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效果最佳。常用静脉滴注,连用23天。亦可以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或泼尼松(强的松)30mg/天,分次口服。-由于ACTH或皮质类固醇停药后易发生反跳现象,故最好同时和接着应用维持量秋水仙碱和/或非甾体消炎药维持一周。病变局限于个别关节者,可用醋酸氢化可的松作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疼痛常在122
31、4小时内完全缓解。-还可采用激素加麻醉剂同时作关节腔内注射,维持时间更长。52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反应和肾脏损害 -胃肠反应有消化不良、恶心、上腹痛,严重的可出现上消化道穿孔、溃疡、出血(PUB)等;-肾脏损害包括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和急性肾衰。-也有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加非甾体消炎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能大大减少药物副作用。53痛风慢性期的治疗一般处理:包括饮食控制、戒酒、降低体重、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药物:包括降血尿酸药物、秋水仙碱等。大量饮水,每日至少2000毫升,最好3000毫升以上,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
32、升以上,尤其是有痛风石的患者。尿Ph535mol/L(9mg/dl)。64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饮食控制很重要,其他包括戒酒、降低体重、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关节损伤等。药物治疗,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减轻肾脏损害。-原发性多给予苯溴马龙(立加利仙)25-100mg,日一次,有时也合用小剂量别嘌呤醇。-继发性者多用别嘌呤醇治疗,同时大量饮水,口服碳酸氢钠。65痛风的随访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需长期综合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血尿酸、尿尿酸、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肾脏和输尿管B型超声波等,观察疗效、药物副作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药物,治疗伴发病,指导
33、饮食调整。66痛风有肥胖时忌减重过快痛风患者往往合并有肥胖,限制热量、降低体重是治疗痛风的综合措施之一。有些患者,减重过快,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因为减重过快,促进脂肪分解,酮体产生过多,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增高。所以切忌减重过快),应循序渐进。67减轻体重对痛风的意义保持理想体重,防止过胖,体重最好能低于理想体重10%15%。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血清尿酸盐水平与肥胖程度、体表面积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临床观察表明,肥胖病人体重降低后,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尿排出减少,痛风发作减轻。68痛风的饮食治疗(1)限制食物嘌呤摄取量: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等海味、肉类、豌豆等。
34、有学者建议,每日嘌呤摄取量应在100150mg以下。(2)调整饮食结构: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在1g/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少吃糖果等。(3)鼓励选食碱性食品:如蔬菜、马玲薯、甘薯、奶类等,水果如柑桔等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和尿酸的酸度,甚至使尿液呈硷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4)限制总热量的摄入:根据病人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通常不超过每日105126kJ(2530kcal)/kg体重。69痛风适宜选用的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有特殊作用,摄食过多,也可使内生性尿酸增加,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痛风病人主要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的蛋白部分
35、。(因为它们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能够提供组织代谢不断更新的需要,又含嘌呤甚少),对痛风病人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酸奶因含乳酸较多,对痛风病人不利,故不宜饮用。70痛风选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痛风病人应供给足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还有含有较多钠、钾、钙、镁等元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蔬菜每天1000g,水果45个。71痛风急性期的食物选择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嘌呤在150mg/天以下,蛋白质每日50-70g。禁用含嘌呤高的肝、肾、胰、鲭鱼、沙丁鱼、小虾、肉汁、肉汤、扁豆、黄豆以及菌藻类。可选用下列含嘌呤很低的食物,以牛奶、鸡蛋(特别是蛋白)、谷类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脂肪不超过50g,
36、以碳水化合物补足热量。液体量不少于每日3000ml。72痛风间歇期的食物选择在缓解期给以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蛋白质每日以不超过80g为宜。禁用含嘌呤高的食物,有限量地选用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其中的肉、鱼、禽类每日用60-90g,可将肉类煮熟弃汤后食用。扁豆、黄豆以及菌藻类等蔬菜可少量选用;另外可自由选用含嘌呤很低的食物。73痛风病人的食品烹调方法-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品中含有的嘌呤量,如将肉食先煮,弃汤后再行烹调。-此外,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避免应用。74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极高危险(150-1000毫克/100克):酵母、胰脏、鲱鱼卵、浓缩肉汁、肉脯、沙丁鱼、心脏 、较高危险(75-150毫克/100克):凤尾鱼、咸猪肉、鹅肉、鳕鱼、松鸡、肝、肾、野鸡、羊腿肉、鸽肉、小牛肉、马哈鱼、扇贝肉、鲑鱼、火鸡、鹿肉 、中等危险(最多75毫克100克):芦笋、鲈鱼、牛肉、脑、酸苹果、鸡肉、鸭肉、比目鱼、火腿、羊排、牡蛎肉、猪肉、兔肉、鱼卵、虾、舌、花生、内脏、菠菜和豆类 、最没危险(基本不含嘌呤):茶、咖啡、果汁、汽水、巧克力、可可、各种乳类和乳酪、蛋类、各种脂肪、黄油、海参、鱼翅、面粉、谷类、鱼子酱、糖、蜂蜜、各种坚果、蔬菜类(除豆类和菠菜)、鱼肝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