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风实验室检查麻风实验室检查 pptppt课件课件(9)(9)2023-5-9n麻风是古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系统。n麻风病的病原体是麻风分枝杆菌(ML),是挪威学者Hansen在1873年发现的。2023-5-9麻风杆菌的特征n多形性 呈杆状、断裂状和串珠状等形态,在未经治疗的病人中可见到较多染色形态完整的杆状菌,治疗后细菌呈短杆状,颗粒和串珠状,前者是有活力的,后者为退行性变或无活力的。n抗酸性 麻风杆菌被石炭酸复红溶液着色后,不易被酸性溶液脱色。2023-5-9n在体外活力 麻风杆菌在20 时可存活7天,在37 可存活9天,且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可延长。对热敏感
2、,601030分钟,煮沸203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1520分钟可完全杀灭。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 去活力。2023-5-9麻风病的分类n五级分类法 结核样型(TTTT)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BT)中间界线类(BBBB)界线类偏瘤型(BLBL)瘤型(LLLL)未定类(I I)n皮肤涂片查菌分类法 多菌型(MB)BB、BL、LL和皮肤涂片阳性的其他类型。少菌型(PB)皮肤涂片查菌阴性的TT、BT和未定类患者。2023-5-9麻风杆菌在体外排出途径n皮肤 瘤型病人破溃的皮损,特别是结节或麻风瘤,破溃后排出大量的麻风菌。通过完整的皮损排菌的可能性不大。n鼻粘膜 主要是瘤型和界线
3、类偏瘤型病人,未经治疗的病人喷嚏物中能查到大量麻风杆菌。健康人在住房拥挤,空气不流通环境中吸入含菌飞沫或接触沾染飞沫的物品而传染,是麻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n其它 瘤型麻风病人的血、尿、粪便、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泪液等。2023-5-9皮肤查菌是麻风病的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复发、耐药判定的主要参考依据。2023-5-9皮肤查菌的部位n多菌型(MB)病人查6个部位,少菌型(PB)病人查5个部位。n常规部位:眶上、耳垂、下颌,不主张在颊部、臀部和上额部取材,因捏紧困难,血管多,易出血,但有皮损时,也应检查。n为便于复查,通常不得任意变更取材部位。n取材部位根据临床医生开具的化验单来确定,取材点
4、应根据皮损类型来确定,一般选择损害最活跃处,如:环状损害 红色边缘 斑块结节 中央 浸润性皮损 浸润显著处 新老皮损共存 新皮损2023-5-9麻风查菌取材室 取材所需器材2023-5-9取材 操作方法n在光线良好的场所,患者坐在头部有依靠的位置。n用酒精棉球对取材部位皮肤进行消毒,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皮肤,使之呈苍白色,防止出血。n右手持消毒的15号圆头手术刀,作长5mm、深23mm的切口。n旋转刀片方向,刮取组织液。n每换一取材部位前刀片均应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并在酒精灯上烧灼,以免交叉感染。n切口创面用消毒棉球压迫,并用胶布固定止血。2023-5-9 酒精消毒 捏紧皮肤2023-5-9
5、切刮取材 垂直切刮2023-5-9 切口大小 棉球止血2023-5-9制片 操作方法n取材后立即用刀尖上沾取的组织液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涂抹成直径57mm圆形涂膜。n涂膜应根据取材的 顺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次排列。2023-5-9固定 操作方法n取材完毕后,待涂膜自然干燥。n将干燥的涂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通过34次,以手背皮肤不烫为宜。2023-5-9染色 操作方法n滴加石碳酸碱性复红液于已固定的玻片上覆盖涂膜,置酒精灯火焰上加温至蒸汽出现,移开酒精灯,染色10-15分钟。n用1%盐酸酒精脱色30秒,至无明显红色溢出,用 清水缓慢冲洗。n滴加碱性美蓝溶液复染 30秒-1分钟,用清水缓 慢冲洗。
6、自然干燥后镜 检。2023-5-9镜检 操作方法n涂膜背景呈浅蓝色,其他细菌和细胞均 染成蓝色,麻风杆 菌染成鲜红色,典 型形态为短小杆状,可稍有弯曲。2023-5-9镜检 细菌密度计录标准nRidley对数法细菌密计录标准:阴性 检查100个以上油镜视野未检出麻风杆菌。1+平均每100个视野有110条麻风杆菌。2+平均每10个视野有110条麻风杆菌。3+平均每个视野有110条麻风杆菌。4+平均每个视野有10100条麻风杆菌。5+平均每个视野有1001000条麻风杆菌。6+平均每个视野有1000条以上麻风杆菌,并有大量菌球。2023-5-9细菌密度指数(BI)n细菌密度指数:是指各个涂膜细菌密度总和的平均值。密度指数(BI)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密度指数 各部位(涂膜)细菌密度“”数总和查菌部位(涂膜)数2023-5-9例:部 位左眶左耳下颌右耳左膝左臂细菌密度2+1+2+1+阴性1+BI=2+1+2+1+0+1=1.176粗浅认识,欢迎指正。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