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年级语文下册 重点重点字词句字词句 整整 理理 2020 年 6 月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课第一课 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 【重点字词】 通宵 燃放 亲戚 轿车 骆驼 元宵 腊月 拜年 寺院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分外 陈醋 饺子 搅拌 擦洗 眨眼 元旦 贩卖 摆摊 万不得已 水 浒 传 【近反义词】 (1)近义词:充足充裕 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截然不同天壤之别 娴熟熟练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 (2)反义词:热闹冷清 充足短缺 间断持续 娴熟生疏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 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
2、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知识点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点拨引用俗语,说明“腊七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 始的。天气的“冷”与年味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年”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点拨这句话在文中承上启下。“残灯”指快要熄灭的灯;“末庙”指庙会的最后一天,这 里指春节快要结束了。从元旦到正月十九,这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 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节的恋恋不舍。同时与课文首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 体。这是本文的第五
3、个时间段。 【课外拓展】 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 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第二课第二课 腊八粥腊八粥 【重点字词】 腊肉 搅和 浓稠 糊涂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米粥 细腻 栗子 咽气 匙子 灌溉 嘟哝 熬夜 褐色 染缸 脏水 筷子 【近反义词】 (1)近义词:预备准备 搅和搅拌 资格资历 普通一般 (2)反义词:沸腾沉寂 浓稠稀薄 反抗顺从 清楚模糊 【中心思想】 本文选自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
4、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 八粥的情态进行叙述,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把我们带入了那浓郁的民俗 文化之中。 【知识点拨】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 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点拨这是一个反问句,以反问的形式加深语气,意思是“提到腊八粥,谁嘴里都会立时生 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 度,以点带面,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 2 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
5、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 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点拨这是对八儿的心理描写,在漫长的等待中,在听着无休止的“叹气”声中,八儿变得 更加焦急,于是猜想着锅里的样子。从“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写出了八儿一系列的心理 活动,反映了他的天真与嘴馋。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课外拓展】 积累关于腊八的古诗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枝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
6、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小说 小说是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 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第三课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古诗词三首 【重点字词】 宫殿 王侯 朴素 文章 盈利 脉脉 栖息 乌鸦 寒食 札札 抵御 日暮 蜡烛 迢迢 皎皎 泣涕 【多音字】组词 脉 m (脉脉) mi(脉络) 纤 xin(纤维) qin(纤夫) 【
7、中心思想】 (1)寒食: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由白天写到了夜晚,借古讽今,流露出作者对 现实的不满。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 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3)十五夜望月: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时特定的环境气 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同亲人离别,思念亲人、家乡的思 想感情。 【知识点拨】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拨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例外,天还没有黑,宫里就忙着 分送蜡烛,除了皇宫,权贵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
8、“传”和“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 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点拨这几句诗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零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 的悲苦。此处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 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织女的形象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 【课外拓展】 寒食节的价值 3 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如今,清明犹在,而寒食早已不存。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 寒的杨柳之风,在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 为人们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回
9、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 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值得人们注意。 古诗中的“月”: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第四课第四课* * 藏戏藏戏 【重点字词】 咆哮 敦厚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悠哉游哉 【近反义词】 (1)近义词:柔顺温顺 压抑压制 稀奇稀罕 敦厚忠厚 雄浑雄壮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2)反义词:压抑放纵 敦厚
10、刁滑 哄堂大笑鸦雀无声 朴实轻浮 松散集中 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中心思想】 本文先概括写藏戏的三个主要特点,接着从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藏戏的重要特征等方面详 细介绍了藏戏的特点,最后写藏戏是靠师传身受来传承和发展的,表现了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 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知识点拨】 (1)开篇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点拨开篇运用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句式,先声夺人,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充分 表达了作者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2)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文中介绍藏戏的特色,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点拨在藏戏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身份,象征着不同的意
11、义。介 绍藏戏面具的特点及作用是详写。然后略写其他特色:舞台、剧情、唱腔、舞蹈。 【课外拓展】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源于黄梅采茶调。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 的来自民间的艺术。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角,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峰。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的演出,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 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当今,黄 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剧种之一。 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 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
12、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的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 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年,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 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列于 2006 年 5 月 20 日公布的第一批 518 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4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第五课第五课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重点字词】 恐惧 凄凉 寂寞 宴会 缺乏 栅栏 控制 不可思议 袭击 书籍 聊天 贷款 剔除 覆盖 稍微 焉知非福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畏惧恐惧 凄凉凄惨 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安慰宽慰 野蛮蛮横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2)反义词
13、:畏惧勇敢 凄凉热闹 心平气和勃然大怒 安慰责备 野蛮文明 荒无人烟人烟稠密 【中心思想】 本文由梗概和节选的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写了“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蓄养种植” “救 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故事;节选的片段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 的思考。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知识点拨】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 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点拨航海和冒险是鲁滨逊的爱好,不惧危险是他的性格,走遍天涯海角是他的志向,这些 都为他的荒岛历险埋下了伏笔。
14、(2)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做的? 点拨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都冷静地面对,并想办法克服了这些困难。 没有住所。他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 座简陋的帐篷。没有食物。他一边打猎,一边蓄养山羊,还用从沉船上搬来的一些麦子进行种 植。遇到野人。勇敢地与之搏斗,救下了“星期五”。遇到了叛乱。他平定了叛乱,救出了 船长,返回了英国。 【课外拓展】 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链接: (1)艺术特色。在世界文学中塑造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运用了具体而真实 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让人觉得真实可信。采用了流浪
15、汉 体小说结构形式,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把细节描写作为主要艺术手法来刻画 人物性格,包括语言的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等。多为人物自白,语言明白晓畅,朴 素生动。 (2) 作品主题。 小说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鲁滨逊身上所表现的勤劳、 智慧、 勇敢、 顽强和坚韧的美好品德。小说也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自 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 第六课第六课* * 骑鹅旅行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 【重点字词】 潺潺 立即 缘故 熟悉 无济于事 乌合之众 跃跃欲试 九牛二虎之力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立即立刻 乌合之众一盘
16、散沙 无济于事杯水车薪 熟悉熟知 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2)反义词:熟悉陌生 无济于事行之有效 跃跃欲试韬光养晦 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 5 【中心思想】 本文写的是调皮的男孩尼尔斯想找到小狐仙变回原来的样子,院子里曾经被他欺负过的鸡、 鹅、猫、牛都不肯帮他的忙,他不小心骑上家里的大雄鹅飞上了天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只有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学会与动物协作,与自然相处,才会和自然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知识点拨】 (1)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点拨他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他能听懂动物们说话;曾经被他捉弄、欺负的家禽、家畜都 对他不满,有的
17、甚至报复他,他甚至差点被平时柔弱的猫咬死。 (2)尼尔斯最初对猫说话的语气与他对待鸡和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点拨尼尔斯刚开始变小时,碰到鹅和鸡,说话很强硬,没有礼貌,还捡石头扔那些鸡。他 最初面对猫时非常亲和、有礼貌,还使用了礼貌用语。 【课外拓展】 积累关于探索的名言: (1)勇士面前无险路。英谚语 (2)冒险常常带来乐趣。培根 (3)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霍金 积累关于鹅的诗句 (1)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唐李商 隐题鹅 (2)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唐杜甫 得房公池鹅 第七课第七课* *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8、)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重点字词】 渲染 荒唐 讽刺 诚心诚意 满不在乎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疲惫疲劳 绝望失望 聚集聚合 满不在乎若无其事 (2)反义词:悲伤高兴 喧嚣安静 消瘦肥胖 讽刺夸奖 【中心思想】 本文写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发生的故事。先是讲述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 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汤姆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 过,又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最后从法官口中意外得知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知识点拨】 (1)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一幅还没有 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
19、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除了这种喧 嚣之外,还加上了洋铁盆子和号角的声音。村里的居民聚集成一堆,向河边走去,迎接那两个坐 在一辆敞篷车上回来的孩子,车子由那些欢呼的居民拉着,前后左右还围着许多人。迎接的人也 跟着车子往回走,在大街上派头十足地一阵风似的涌过来,一面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点拨这是场面描写,描述了两个孩子被找到后,村里的人们开心庆祝的场面,渲染了人们 开心、激动的气氛,与文章开头人们悲伤、绝望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2)阅读第 47 自然段,说说你觉得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点拨汤姆是个可爱的“顽童”,他喜欢冒险,机灵又顽皮。首先他爱表现自
20、己,从汤姆在 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因为他身体虚弱,全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他“躺在一张沙 发椅上”,尽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可见他在历险后心里获得的极大满足人们 把他们能回来看作奇迹,他也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其次,他很讲义气,自己从山洞回来, 虽然十分疲惫,但听到小伙伴哈克病了,还是多次去探望。 6 【课外拓展】 关于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死是千真万确的 在 “愚人节” 那天, 有人戏弄马克 吐温, 在纽约的一份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 结果, 马克 吐 温的亲戚朋友们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 坐在桌前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
21、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社。马克吐温毫无怒色, 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是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好书推荐 书 名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 作 者 马克吐温 内容简介 主人公哈克以自述的口吻叙述了他和黑奴吉姆为寻求自由而冒险的全部历 程。为逃避父亲毒打,哈克设计逃走,途遇出逃的黑奴其母,于是两人乘 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准备到北部去谋生。路上,他们遇到自称“国王” 和“公爵”的骗子,骗子企图卖掉吉姆,但哈克在汤姆的帮助下救出了吉 姆,最后哈克才知道,根据女主人的遗嘱,吉姆已经获得了自由。 推荐理由 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北美乡土气息。行文简洁明快。它不仅是一部优秀 的儿童文学名著,更是世界文学“
22、屈指可数”的瑰宝。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八课第八课 匆匆匆匆 【重点字词】 徘徊 收藏 挪移 蒸发 确乎 涔涔 潸潸 凝然 蒸融 赤裸裸 千门万户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确乎的确 复返返回 挪移挪动 空虚空乏 觉察发觉 (2)反义词:聪明愚蠢 匆匆缓慢 空虚充实 挪移固定 【中心思想】 本文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及作者对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叹息。最后发出 感叹,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白白走一遭的 主题。 【知识点拨】 (1)开篇的排比句和问句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点拨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
23、时候,在描 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接下来的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 恋。排比句和问句激发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共鸣。 (2)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写得形象生动的? 点拨作者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时间的流逝, 从而抒发感情。比如,把“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把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 一去不返”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课外拓展】 惜时名言: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2)少年易老学难成,
24、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 惜时诗歌: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7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散文: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并称为“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按表达 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 明确。 第九课第九课 那个星期天那个星期天 【重点字词】 蚁穴 念
25、叨 原谅 惆怅 惊惶 亲吻 依偎 消逝 停顿 晃动 碰倒 休止 时光 挽回 明媚 绊倒 耽误 揉动 绽开 搓洗 翻箱倒柜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盼望期望 明媚亮丽 焦急着急 惊惶惊慌 消逝消失 (2)反义词:盼望失望 明媚阴霾 焦急镇定 消逝出现 【中心思想】 本文写在盼望中的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令“我” 难以忘怀,同时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知识点拨】 (1) “我” 的心情变化是课文的重要线索, 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 “我” 的心情变化的? 点拨“我”的心情变化是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
26、生的 焦急无奈,到最后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失望委屈。课文是通过对“我”和母亲的动作、语言描写 来表现的,另外环境描写也起到了衬托作用。 (2)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 点拨文中第 4、6 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起的烘托作用十分突出。 “去年的荒 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等待时的落寞、孤寂。 “光线渐渐暗下去”交代了天色渐晚;“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 的内心越来越惆怅;“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课外拓展】 关于母爱的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27、,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第十课第十课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重点字词】 何当 焚烧 浑 清白 坚劲 【多音字】 劲 jn(苍劲) jn(使劲) 【中心思想】 (1)马诗:这首诗通过咏马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 (2)石灰吟:这首诗借石灰来抒发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情操。 (3)竹石:这首诗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波逐流。 【知识点拨】 (1)三首故事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8 点拨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 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28、和高洁傲岸的情操。竹石表达 了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2)三首诗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点拨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课外拓展】 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故称“岁寒三友”。 松树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 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气节的象征。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 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 破蕊怒放,象征着高洁、不屈。 第
29、十一课第十一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字词】 军阀 避免 抽屉 僻静 魔鬼 苦刑 执行 瞅见 靴子 砖头 绞刑 书籍 幼稚 恐怖 严峻 沉着 一拥而入 【近反义词】 (1)近义词:慈祥和蔼 粗暴粗野 严峻严厉 残暴残忍 沉着冷静 (2)反义词:含糊清楚 粗暴温和 残暴仁慈 严峻和气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 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 【知识点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 平静而慈祥的脸。 点拨这是外貌描写、神
30、态描写。父亲虽遭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在经受残酷的折磨后依旧 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李大钊是一个坚强的革命者,一位慈祥的父亲。 (2)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 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点拨这是神态描写。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 的表情非常镇定,非常沉着”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正是因为他的信念,所以他在极端 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够坦然自若, 不但在敌
31、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动摇, 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 哭声而忧伤。他的精神也影响着他的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课外拓展】 李大钊的名言 (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3)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4)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回忆录 回忆录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 式和完备;另一种是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 件或时代上。在我国,撰写回忆录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 9
32、 质的著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就可以看作是一篇回忆录。古人撰写的一些吊 唁文和墓志铭,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 第十二课第十二课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 【重点字词】 革命 彻底 压迫 批判 目标 牺牲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迁移 泰山 鼎立 剥削 追到 寄托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炊事员 【近反义词】 (1)近义词:压迫欺压 兴旺兴盛 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2)反义词:兴旺萧条 团结分裂 死得其所死于非命 精兵简政人浮于事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知识点拨】 (1)我们的共产党和
33、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点拨这是论点。开篇点明主题,提出鲜明的观点,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 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完全”和“彻底”说明了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 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语言简洁有力。 (2)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点拨这是排比句。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 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
34、斗,实现 “我们”的目标。三个“互相”是排比的句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从不同层面阐述了什么才 是真正的团结,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关系。 【课外拓展】 毛泽东的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鼎”的历史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鼎, 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 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 自从有了禹铸
35、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为传国重器,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盛 时期、鼎力相助等。 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 类比法、评述法等六种方法。议论文重在说理,目的是阐明论点,以理服人。故而,议论文的语 言要准确,举例叙事简明、有概括性,阐述事理要有逻辑性。 第十第十三课三课* * 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 【重点字词】 衰弱 支吾 收敛 粗糙 合不拢眼 喜出望外 目不转睛 奄奄一息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照顾照料 弥漫充满 严厉严肃 奄
36、奄一息命在旦夕 10 (2)反义词:脆弱坚强 粗糙光滑 饱满干瘪 三长两短安然无恙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 病号过草地,自己牺牲了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知识点拨】 (1)作者主要写了“我们”和老班长在草地中生活的哪几件事? 点拨作者主要写了“我们”第一次吃鱼,“我”发现老班长的“秘密”,老班长命令“我 们”喝鱼汤,老班长牺牲这几件事。 (2)怎样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长满了红锈”是写实。“金色的光
37、芒” 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这句话不仅赞美了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 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而且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 朽。 【课外拓展】 关于长征的诗词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第十四课 文言文二则文言文二则 【重点字词】 弈秋 善 援 弗若 然 辩斗 故 以 沧沧凉凉 及其 探汤 决 【多音字】 缴 zhu(弓缴) jio(缴费) 与 y(同“欤”) y(与时俱进) y(参与) 将 jin(将要)
38、jin(将领) qin(将进酒) 【中心思想】 (1)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持不同的学习态度,会 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孩子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 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 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识点拨】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点拨采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 们的学习态度不同。一问一答,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从而说明: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 事
39、,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寓说理于叙事之中,明晰自然,水到渠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点拨以反问句式结束全文,既表现出两个孩子的机智可爱,又引发人们的思考:一个人无 论知识多么渊博,也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这就是学无止境。 【课外拓展】 带有“日”字的成语 风和日丽 天无二日 日中则昃 旭日东升 彪炳日月 指日可待 蒸蒸日上 如日中天 壶中日月 蜀犬吠日 日薄西山 偷天换日 11 文言文小故事 掩耳盗钟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棰(chu)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掩其耳。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
40、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 忘持度。”乃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n)信度,无自信也。” 寓言 寓言是一种用短小的故事,表现出强烈的讽刺劝谕效果的文学体裁。寓言的基本特点:含 有鲜明的寓意。采用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突出社会上某一类人的特征,并对错误进行讽刺。 篇幅较短,情节简单。 第十五课第十五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问号之后 【重点字词】 洗澡 机械 教授 领域 诞生 锲而不舍 司空见惯 百思不得其解 漩涡 纬度 砂锅 年庚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打破砂锅问到底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疑问疑
41、惑 敏锐敏感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无独有偶成双成对 (2)反义词:敏锐迟钝 独立依赖 司空见惯鲜为人知 无独有偶举世无双 【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 溯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知识点拨】 (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点拨这句话是中心论点。引用名言,既可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充当理论依据,一举两得。 (2)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 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点拨排比修辞。“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地
42、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 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 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课外拓展】 积累国学知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第十六课第十六课 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 【重点字词】 清脆 恐怖 蟋蟀 洪亮 盲人 单调 加速 齿轮 唯恐 丑恶 证实 拦挡 【近反义词】 (1)近义词:立即即刻 呈现显现 请求要求 证实证明 (2)反义词:增加减少 拒绝接受 单调丰富 轻易艰难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听到父亲的表里发出清脆的
43、声音,便认为 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父亲打开表盖,说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的尾巴,他信以为真。表达 了作者对那段天真又充满好奇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12 【知识点拨】 (1)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 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冻。 点拨作者一直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又借着“树上的蝉”和“草里的虫”“不 会轻易被人看见”的特点,进而推测表里边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形象地写出作者对“表 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 (2)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
44、好听的 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点拨父亲不回答,又给了“我”继续猜测的机会。 “好听的声音” “与一般的不同”是“我” 给蝎子住在表里的充分理由,反映了“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课外拓展】 积累关于好奇心的名言 (1)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郎士 (2)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3)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塞缪尔约翰逊 第十七课第十七课*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重点字词】 甚至 鄙夷 高傲 全神贯注 【近反义词】 (1)近义词:鄙夷鄙视 憎恶厌恶 高傲傲慢 陌生生疏 失望绝望 (2)反义词:
45、移动静止 憎恶喜爱 高傲自卑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托米和玛琪围绕一本纸质书展开的对话,对未来世界的上学方式与今天的上学方 式进行了对比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 【知识点拨】 (1)小说以人物对话展开情节,文中集中写了几次人物对话?有什么作用? 点拨文中集中写了两次人物对话。文中的第一次对话描写的是玛琪与托米讨论书,第二次 对话描写的是他们讨论过去的上学方式。在对话中交代了不同年代的上学方式,这种呈现形式新 颖,构思巧妙,使读者印象深刻。 (2)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点拨学习地点不同。今天,我们集体到学校里学习。未来,学生们在自己家里上课。 教学者不同。今天,学校里的教学者是真人老师。未来,教学者是机器人老师。教学进度不同。 今天,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统一学习相同的知识点,教学进度统一。未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 习进度。教材呈现方式不同。今天,我们用纸质书来学习。未来,学生们用电子书来学习。 【课外拓展】 积累关于想象的名言 (1)科学最伟大的进步是由崭新的大胆的想象力所带来的。美杜威 (2)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法卢梭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