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学科试卷I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地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我国某山地西坡(实线)和东坡(虚线)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 湖南B. 上海C. 青海D. 河北2. 该山东、西坡降水量相差最大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A. 300米B. 500米C. 800米D. 1000米【答案】1. A 2. C【解析】【分析】【
2、1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山无论是东坡还是西坡,山麓地带的降水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可知该山在应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C、D错误;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可达到1500米,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没有高大的山脉,B错误;湖南位于我国二三阶梯的过渡地带,降水丰富,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湖南,A正确。故选A。【2题详解】图中横轴表示年降水量,做水平线与图中两曲线相交,交点间的距离最大时,即表示该山东西坡降水量相差最大;从交点向左侧纵轴做水平线,找出与纵轴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00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答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洞里萨湖位
3、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图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图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3. 洞里萨湖()A. 雨季湖水含沙量增大B. 热季洪泛区面积最大C. 旱季主湖区输沙量大D. 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4. 影响洞里萨湖4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 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B. 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C. 湖水流速慢、湖泊水位低D. 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5. 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水温年际变化减小C. 洪泛区面积扩大D. 泥沙淤积总量减少【答案】3. D 4
4、. A 5. D【解析】【3题详解】洞里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因此湖面面积季节变化大,故D正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读图可知雨季主湖区含沙量小;洪泛区面积最大在雨季;旱季主湖区含沙量少,输沙量小。故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4月为热季,降水少、蒸发旺盛,湖区面积小,湖泊水位低,湖滩裸露面积大,风大扰动,含沙量大,A正确。故选A。【5题详解】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泥沙首先在库
5、区沉积,因此河流带入洞里萨湖的泥沙减少,泥沙沉积总量减少,D正确。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温年际变化没有影响;水库调节河流径流,洪泛区面积减小。A、B、C错误。故选D。2020年最有看点的天象是发生在6月份的日环食。我国厦门市日环食开始于北京时间21日14时43分,结束于17时24分,当厦门日环食开始时,G国的区时为21日7时43分。G国北部地区此次日环食开始于北京时间6月21日12时47分,当地观测者可以看到“环食日出”的奇景。完成下面小题。6. G国北部的植被类型为( )A. 热带荒漠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热带雨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7. 厦门
6、观测者观测过程中应如何调整天文望远镜镜简的朝向和高度( )A. 向东、升商B. 向东、降低C. 向西、升高D. 向西、降低【答案】6. C 7. D【解析】【分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中信息可以计算出G国所在的时区。当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为21日14时43分,G国的区时为21日7时43分,即G国所在区时与北京相差7小时,根据东早西晚,G国所在时区应为东八区减7小时,为东一区。根据东加西减和7小时的时差,可以计算出G国环食日出的时间为:6月21日12时47分减去7小时,即为6月21日5时47分。根据6月22日G国北部日出时间接近6点可知,G国北部应位于赤道附近。结合东一区和赤道附近两个信息,再结
7、合世界轮廓图,可以推断G国北部位于非洲赤道附近,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带,C正确;故选C。【7题详解】厦门位于东八区(118E),与120E相差2,即8分钟。当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21日14时43分厦门日环食开始时,此时厦门的地方时为21日14时35分,已经过了正午12:00,太阳位于西侧天空,而且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因此天文望远镜镜简的朝向应为向西,且高度逐渐降低,D正确。故选D。【点睛】厦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厦门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12:00太阳位于正南方,且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8、 )两岛山脉走向大致相同两岛地形都是东陡西缓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处A. B. C. D. 9. 关于两岛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B. 乙岛东部受信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C. 甲乙两岛都以热带气候为主D. 甲乙两岛东西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明显【答案】8. A 9. C【解析】【分析】【8题详解】读图,结合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知,甲为台湾岛,乙为马达加斯加岛,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两岛山脉走向大致相同,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对。两个岛屿东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西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对。甲岛所跨经纬度较乙岛少,图幅面积相同,所以甲
9、比例尺大于乙岛,错。台湾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错。故选A。【9题详解】甲岛东部有日本暖流流经,加之受东南季风迎风坡影响,降水较多,A对。乙岛东部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加之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对。甲岛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C错。受地形影响,两岛东西降水差异明显,D对。故选C。【点睛】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下图是该湖及周边的水系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达里诺尔湖位于( )A
10、. 黄土高原B. 东北平原C. 河北省北部D. 内蒙古高原11. 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A. 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是淡水湖B. 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咸水湖C. 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淡水湖D. 地表多盐碱低洼地,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答案】10. D 11. C【解析】【分析】【10题详解】读图结合经纬度判断,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故选D。【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湖为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地表应分布有岩浆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A错。由于图中河流有流入也有流出(河流流向与等
11、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应为淡水湖,B错。玄武岩和花岗岩均为岩浆岩,湖泊为淡水湖,C对。该湖泊位于内蒙古高原,不是华北平原上的湖泊,D错。故选C。【点睛】湖泊仅有河流注入的一般为咸水湖,既有河流注入也有河流流出的一般为淡水湖。某游记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在约200km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 地B. 地C. 地D. 地13. 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 )A. 3月B. 7月C. 9月D. 12月【答案】12
12、. C 13. B【解析】【1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表明离开P地时正处于日出,太阳日出方位在偏东方向,太阳在巴尔喀什湖水面上,说明出发的P地偏东方向临近湖泊,图中、四地中,偏东方向临近湖泊的地点只有地和地,因此P地不可能位于地和地,B、D 错。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雪山和雪峰应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材料信息表明,“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说明驾车行驶200km(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在图中移动2cm)后,车应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
13、方向行驶,图中显示,如果从地出发,行驶 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西南,不可能在远处能见到雪山和雪峰,A错。如果从地出发,行驶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东南方向,有可能在远处见到雪山和雪峰,因此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地,C对。故选C。【13题详解】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驾车出发地为地,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图中显示,地东北方向临近湖泊,由此推知,该日当地日出东北,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中亚地区7月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驾车旅行,B对。3月和9月大致接近正东方向日出,12月东南方向日出,且气温较低,因此此段旅行发生在3月、9 月和12月的
14、可能性小,排除 A、C、D。故选B。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4. 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 5:007:00B. 8:0010:00C. 12:0014:00D. 15:0017:0015. 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A. 1月15日到2月15日B. 3月1日到3月30日C. 5月15日到6月15日D 10月1日到10月30日【答案】14. B 15. 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的应用、时差计算等,题目运算、推理量较大,相对较难。根据天塔与影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此时太阳位置,进行推断;结合影子与塔高的关系估算出此时大致
15、的太阳高度,确定时间。14题详解】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D;关于A项,如果是5:007:00,夏季日出东北,日影为西南,冬季5:00多天津还未日出,故排除A,选B。【15题详解】结合塔影比塔身短,且塔影约250米,设此时太阳高度为,则tan=4152501.66,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肯定大于或等于60,结合天津市的纬度(接近40N)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据此选C。也可以结合图示信息,此时影长较短,水面无冰,结合天空云量较多等做初步判断
16、。【点睛】该题的推理性较强,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图示所给信息进行推理。除了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还要学会通过非正午太阳高度来推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注意事项:1.将本卷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II卷上无效。2.本卷共3题,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乌干达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四季如春,被喻为“非洲明珠”。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至1500毫米之间,3至5月、9至11月为雨季。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产、水力资源丰富。材料二:咖啡是热带雨林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在系统发育中,形成需要静风、温凉、荫蔽或半荫蔽及湿润环境的习性,赤道两边,南北纬
17、25间适合咖啡树生长的条状咖啡带。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气候及咖啡出口量表材料三:东部非洲地区图(1)描述乌干达地形特征。(2)分析乌干达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3)分析乌干达种植咖啡的区位优势。【答案】(1)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地形为主:海拔高,地表较为平坦;西部发育南北纵列的裂谷带。(2)原因: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冬温高(冬季温暖);地处高原,海拔高,夏温低(夏季凉爽):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雨季,云量丰富,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水汽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夏季凉爽。)(3)纬度低,光热充足,在东非高原,日较差大,四季如春,温凉环境;年降水量丰富,水
18、源充足,湿润环境: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静风环境;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地价低;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际市场广阔。)【解析】【分析】本题以乌干达基本状况及咖啡生长习性为材料,考查乌干达气候、地形及农业区位等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地形特征包括地势、地形。乌干达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平坦,海拔高,维多利亚湖流出的河流向西北注,故东南高,西北低;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国境,西部发育南北纵列的大裂谷。(2)乌干达四季如春要从地形、纬度等方面分析。乌干达虽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但因为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比较凉爽;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热
19、带草原气候,夏季为雨季,云量丰富,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水汽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夏季凉爽,因而气候凉爽,全年气候温和。(3)乌干达种植咖啡的区位优势主要从气候、土壤、劳动力、种植技术、政策和市场角度结合咖啡生长习性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咖啡是热带雨林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在系统发育中,形成需要静风、温凉、荫蔽或半荫蔽及湿润环境的习性”,乌干达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平均气温较高,光热充足,在东非高原,日较差大;四季如春,温凉环境;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丰富,水源充足,湿润环境;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静风环境;土壤肥沃;丰富的劳动力;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欧美发达国家对咖啡需
20、求量大,国际市场广阔等,有利于咖啡种植。【点睛】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熊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是加拿大第一大湖,湖形很不规则,长约322km,宽40177km,面积3.1万km2。大熊湖盐度低、结冰期长、风浪大、湖水清澈,湖岸陡立,湖区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建有世界著名的大熊湖天文观测台。下图为大熊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1)推测大熊湖形成的地质过程。(2)分析大熊湖盐度低、风浪大、湖水清澈的自然原因。(3)简述大熊湖天文观测台建设的优势条件。【答案】(1)地质时期冰川刨蚀形成洼地;冰川融化后积水成湖。(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水量大,且与河流相连;位于极地东风带且湖面广阔,摩
21、擦力小,风浪大;湖泊周边植被覆盖率高,入湖泥沙量少,纬度高,气温低,水中杂质沉淀,湖水清澈(3)纬度高,冬半年夜晚时间长,利于天文观测;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干扰少,尘埃和烟雾较少,夜晚地光影响小;湖泊周边大气稳定、清洁,透明度高等【解析】【详解】(1)结合材料“结冰期长”和当地的纬度高,且当地位于北美洲,北美洲众多的湖泊多是冰川侵蚀而成。北美洲大熊湖原系构造洼地,经第四纪冰川刨蚀;冰川融化后积水成湖。 (2)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从图中可看出当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水量大,且与河流相连,故湖水盐度低;风浪大结合当地的纬度可看出当地的纬度高,位于极地东风带且湖面广阔
22、,摩擦力小,风浪大;湖泊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湖泊周边植被覆盖率高,入湖泥沙量少,纬度高,气温低,水中杂质沉淀,湖水清澈。 (3)天文台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要求晴夜多,水汽含量少,且大气宁静度高。从图中可看出当地纬度高,冬半年夜晚时间长,利于天文观测;结合材料可知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干扰少,尘埃和烟雾较少,夜晚地光影响小;湖泊周边大气稳定、清洁,透明度高等。18.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描述图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2)通过歌谣可以反映出西宁地区什么样的气候
23、特征?(3)湟水谷地种植业比较发达,说明其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ABC弧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正在考察的李教授在距离B地正南方3330km的Q湖边观测到北极星仰角为37。(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李教授在青海湖边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此时赤道上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与旧的一天范围的比值_。(5)此日北京时间6:05,李教授在湖边观测日出,则该日昼长为_小时。【答案】(1)特点: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2)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地表垂直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显著。(3)地形(4)(80W,23N)、76、1:2。(5)1
24、4.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区域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河谷处地势较低,所以河谷较两侧积温高。(2)歌谣中一日携四季装,反映了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表现出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显著;日愁暴雨夜愁霜,体现了天气多变。(3)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并且地形比较平坦,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湟水谷地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4)结合材料分析,北极星只能
25、晚上看到,因此该游客所在地位于夜半球,弧ABC以南为夜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青海湖纬度是37N,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可算出B地与青海湖纬度差是30,B地位于北纬67N,67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23N;100E地方时为0时,80W地方时为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80W,23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算出青海湖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7-23)=76。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图中B点所在经线100E地方时0点,新一天的范围是从100E向东到180;东半球是从20W向东到160E,东半球新一天有60,旧一天从20W向东到100E共120。因此新旧一天范围比是1:2。(5)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该地位于东经100,比北京时间,1小时20分钟,北京时间6:05时,该地的地方时为4:45,昼长=(12-日出时间)*2,可算出该地的昼长为14小时30分钟。【点睛】日期变更及日期范围的判定: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另一条是0点经线。由于地球自转,0点经线不断自东向西移动,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两条线不重合时,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为新一天,从0点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旧一天;日界线问题实质就是地方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