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7970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秘密启用前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人徐坚所撰初学记卷三十引任子之语曰:“楩楠为众材之最,是物之贵也。”然则楠木为君

2、子所贵之德何在?杨汝清的天才地宝造化所钟:品味金丝楠一文中做出了解释,“金丝楠的这份与众不同的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楠木坚劲刚贞。西晋周处所纂风土记中曰:“樟楠诸木,最为坚劲。”成百上千年之风雨霜露,练就了楠木之坚韧挺拔,极难为外物所动。晋书:“严霜识贞木。”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谥法:“清白守节曰贞。”由此可见,文人之爱楠,取其贞节之刚性。诗圣杜工部极爱楠木,于楠木多有吟咏,传世的就有高楠枯楠等多首。所谓“干排雷雨犹力争”,将楠木与雷雨奋力拼搏之状写得虎虎有生气,而这也正是杜工部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的写

3、照。楠木光润和厚。西汉陆贾在新语资质中对楠木极尽表彰之能事:“夫楩楠豫章,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虫蝎不能穿,水湿不能伤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刻画而文章成。”并不因其“入地之坚强”而损其“在高之柔软”。楠木吮吸着天地间之和气,阴阳协调,上干云霄。楠木之亦刚亦柔,彰显着其深得天健地顺之灵气。楠木安之若命。与孔子同时代之子华子有云:“豫章楩楠之可以大斫者,必在夫大山穹谷岖峿之区。”楠木所生之地总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幽壑穹谷。唐人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亦云:“楠木幽生赤崖背”“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数千丈之木需要数千年之生长,数千年后的今日方得诗人之青睐。“寂寞穷山”,其间滋味只自知;时乖命蹇

4、,一直处于“知者所不见,见者所不知”的状态,只能清明在躬了,此亦非具君子之德者不能为也。正因为楠木坚劲刚贞而不失光润和厚,且有“纵使无人亦自芳”之君子德性,具备了“道在器中、天人合一、曲则有情、君子比德、和而不同、以虚致实、悬象示义等中国文化的大智慧”,才使得它于厅堂之中以器之美彰显木之德,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摘编自萧伟光传统家具中的中国文化)材料二江南是文人荟萃之地,到了晚明,人性解放之风日渐觉醒,这也给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文人开始徜徉于山水,漫步于园林,休闲于酒茗,不时体会到一种清新的生活情趣。但是,他们又不满足于仅寄情于花鸟、山水来抒写胸中逸气,而是开始

5、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开始走向充满活力的民间社会。在家具的设计层面上,文人的直接参与,为古老的家具工艺注入活力,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融合在家具设计中,从而使家具设计在造型上以优美、简朴、稳重取胜,各个组件的比例与审美一致,讲求实用;装饰上则讲究淡而雅、少而精。而且,有些明式家具上还能留有文人墨客的题词钤印,更成为明式家具文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很多文人还为家具撰写了大量以“古雅”为审美标准的文章,论述之详尽,为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文震亨的长物志等,内中关于家具设计与审美的描述,为后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了宝贵的史实资料。明

6、式家具肇兴于明代中期,却在晚明时期经由几代文人的直接参与与倡导,风格日趋成熟与稳定。这种独特的风格就是家具本身所透露出的“文人气节”。因此,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随着人们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简单的模仿已难以传承明式家具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也无法契合现代文人的精神气节,但明式家具中的文人气节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既有时代的延续性又有现代生活的创新性。(摘编自王蓉明式家具中文人气节的传承与发展)材料三明式家具很早以前也给西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肯定地说,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家具的鼻祖。那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显然具有启蒙价值。四百年前的明式条案

7、与今天西方现代家具的条案有着克隆般的惊人相似,几乎如出一辙。而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更使中国古典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化,这种不必依靠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特殊贡献。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清末欧美列强入侵中国,使得中国优秀的硬木家具大量传入西方,开始了在海外的百年流传。现在,西方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有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的藏品,世界各地的藏家都以拥有明清古典家具为荣。百年以来,明清家具特别是黄花梨家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形象、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与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等比肩,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一条不可缺少的分支,已在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认知。(

8、摘编自海岩中国家具艺术的诞生与进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金丝楠沉凝大气、华而不奢等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契合,是“君子所贵之德”。B. 楠木生长在深山古林中,但不因无人赏识而遗憾,正如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具有君子之德。C. 明式家具透露出“文人气节”这一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是因为它体现了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D. 明式硬木家具深广的精神内涵,简约的造型与线条,独特的榫卯结构,对西方现代家具产生了深远影响。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今天想了解古人赋予楠木以“君子之德”的知识,先秦时期的著

9、作或许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资料。B. 诗人杜甫从雷雨中楠树的奋力拼搏之状,联想到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借楠树写下多首传世佳作。C. 楠木家具受人推崇,虽与楠木坚劲刚贞、光润和厚的材质有关,但主要是因其安之若命的品德得到文人的赞许。D. 明清硬木家具传入西方并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说明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国际上享有独特地位。3. 下列关于楠木的文句中,不能用来说明楠木“君子之德”的一项是( )A.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B. 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吴中复西园十咏乔楠亭)C. 不愿作材戹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杨虞仲和严侍御柟木诗)D. 檐角楠阴转日,

10、楼前荔子吹花。陆游乌夜啼(其二)4. 材料一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5. 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 B 2. C 3. D 4. 运用“总分总”结构,分条论证。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坚劲刚贞、光润和厚和安之若命三个层面论述楠木的“君子之德”,层次清晰。以引证、例证两种方法为主进行论证。作者引用了风土记晋书贾子等文献中的语句,选取了杜甫喜爱楠木等事例,让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5. 从选材看,选取坚韧挺拔、光润和厚的楠木等材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设计层面看,家具设计中融合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具有文化内

11、蕴。从结构角度看,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者认为”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杨汝清的天才地宝造化所钟:品味金丝楠一文中做出了解释,金丝楠的这份与众不同的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 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可知,“金丝楠沉凝大气、华而不奢等特质”是作者引述杨汝清的话,而非作者的观点。C.“这一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是因为它体现了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错误,因果倒置。由材料二第二段“明式家具肇兴于明代中期,却在晚明时期经由几代文人的直接参与与倡导,风格日

12、趋成熟与稳定。这种独特的风格就是家具本身所透露出的文人气节。因此,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可知,“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是结果,而非原因。D.“明式硬木家具深广精神内涵,简约的造型与线条,独特的榫卯结构”错误,由材料三第一段“那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显然具有启蒙价值”可知,对西方现代家具产生影响的是“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而没有“精神内涵”和“榫卯结构”。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C.“主要是因其安之若命的品德得到文人的赞许”错误,选项对应材料一中“楠木坚劲刚贞”“楠木光润和厚”“楠木安之若命”“

13、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等信息,文中并没有比较主次原因。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的观点,楠木的“君子之德”都有哪些,材料一明确告诉我们是:坚劲刚贞、光润和厚和安之若命。然后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做出选择。A.正确,“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一句出自唐朝诗人史俊的题巴州光福寺楠木,赞美楠木凌霜傲雪的坚贞不屈不逊于松柏,凸显其“坚劲刚贞”。B.正确,“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一句出自朱朝诗人吴中复的西园十咏乔楠亭,写楠木外在之形色并不张扬,不会引得群芳众木嫉妒;而其内在之坚劲则傲立霜雪,刚劲挺拔,赞美其“光润和厚”。C.正确,“不愿作材

14、戹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一句出自宋朝诗人杨虞仲的和严侍御柟木诗,写楠木不愿出深山作为木材让搬运的老牛受苦,不肯显露自己惊世的才华,楠木安于深山能表现其“安之若命”。D.“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错误,这句诗出自宋朝词人陆游乌夜啼(其二),这一句并非托物言志,而是借最抒情,借“楠阴转日”和“荔子吹花”写时光飞逝之感。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分析的能力。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提出问题“然则楠木为君子所贵之德何在?”然后引述杨汝清的文章做出解释;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坚劲刚贞、光润和厚和安之若命三个层面对楠木的“君子之德”做出解释;最

15、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楠木具备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从论证方法上看,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引证和例证两种论证方法。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引证,可以说文章通篇引证,除了引用周处的风土记、贾谊的贾子之外,还大量引用了唐人严武等人的诗句:还列举了杜甫喜爱楠木的事例,论证了楠木的“君子之德”。【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是一道主观题,考查对我国传统家具文化内蕴的认识。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蕴,三则材料都有所涉及。首先要分好角度,材料一重点论述“楠木之德”,可从选材角度谈;材料二重点论述明式家具中文人气节的传承与发展,可从文人角度去谈;材料三第一段结尾提到了槔卯结构对世界

16、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可从榫卯结构的角度去分析。材料一重点论述“楠木之德”,是文人赋予楠木的品格,由材料三最后一段“中国优秀的硬木家具大量传入西方”可概括出选取楠木等质地坚硬的硬木,体现中国文化深厚底蕴这一特点。材料二前半部分侧重论述“文人气节”对家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人参与设计,由“把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融合在家具设计中”可概括出融合了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材料三第一段提到“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更使中国古典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化,这种不必依靠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特殊贡献”,可从结构角度概括出,中国古代的工艺榫卯结构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

17、。(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归心似箭一兵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在村口,她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登记,测了体温,不发烧才进了村。当她提着行李箱戴着口罩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大门时,系着围裙在厨房的灶台上忙活的婆婆竟然没有认出她。“妈,我是小敏啊。”婆婆惊喜万分,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小敏啊,看我这眼睛越来越不顶用了,小敏都看不出来了。”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期盼地向她身后瞅一瞅。“萌萌没来,疫情这么重,我把她留她姥姥那了。”“哦,赶快进屋吧。”婆婆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满脸堆着笑说,“你不

18、是说今年医院忙,不回来了吗?咋没打个招呼就来了啊?”“我和别人调了个班,今天回来,初二回去。”她说。一进屋,她就看到了墙上挂的丈夫的遗像。她怔了一下,呆呆地看着照片上的丈夫对着自己微笑着。丈夫是一位消防官兵。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丈夫穿上衣服,女儿急忙绕过桌子跑去抱着他的腿。丈夫抱起女儿亲了一口:“萌萌乖,和妈妈在家不要淘气,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

19、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小敏,洗洗手吃饭吧。”婆婆看到她发呆地看着儿子的照片又掉泪了,端着一碗水饺在旁边说。她摘下口罩,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一包医用口罩。“妈,现在外面的疫情非常严重,我给你带了一包口罩,你在家不要出门,如果非得出门,一定戴上口罩,回来后一定要洗洗手。这是一瓶消毒液,这是喷壶,家里多消消毒,特别是院子门口多喷喷。”丈夫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婆婆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供他考上了军校。每次丈夫和她谈到自己的身世,就会默默流泪,这时她会给丈夫轻轻擦干眼泪丈夫走了以后,她想把婆婆接到南方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起住,可婆婆不去,她说舍不得自己养的鸡鸭

20、,舍不得豫北的这个村儿,这个院儿,几分地里的活儿她就每年春节带着女儿萌萌回来看婆婆。每次回来,婆婆总是早早地在村口迎接她和女儿。“我从电视里看,今年这疫情可严重啊,全国都影响了。咱村的大喇叭这两天也在一个劲广播呢。”“是啊,妈,全国去了好多医疗队,我们医院可能也要去。”“工作忙就不要管我了,我一个人在家有吃有穿的,啥也不缺。”吃完饭,她看到婆婆正给擦得一尘不染的丈夫的遗像上香烧纸钱,看着婆婆佝偻的身影,望着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单位的“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

21、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妈,你不用给萌萌压岁钱,她不缺钱。这是我给你的一千元钱,你收好了,别舍不得花,想买点啥就买,我得赶紧走。”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她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遗像,提着行李箱就向外走。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不让她出村:“不行啊,再急你可能也走不了了,现在出租车、公交车都停了,私家车更不让跑了。”她说明了情况,急得皱起

22、了眉头。村支书接着说:“你别急,你的事确实万分重要,我给派出所说一下试试。”一辆警车停在了村口。她提着行李放到后备箱,拉开警车车门坐上了车。一直紧跟着她的婆婆急忙走到警车边,拍着玻璃,喊她的名:“小敏,小敏”她急忙落下车窗:“妈,你回去吧,五一节我带着萌萌再来看你。”婆婆把头伸到车里,伏在她耳际,用布满皱纹的手挡着嘴压低声儿说:“孩儿啊,遇到好的你就再找一个吧,啊,别亏待了自己”(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在年三十匆匆来又匆匆走为微观背景,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B. 小说开篇写她被村支书拦住做登记、测体

23、温,展现了以豫北农村为代表的基层到位的防控措施,让人感受到疫情的严重性。C. 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矛盾动作写出了婆婆的遗憾之情。D. 婆婆“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新钱以及在儿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提了几个塑料袋子”等细节体现她关爱晚辈的朴实情感。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运用补叙手法写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映衬主人公援助疫区之举,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B. “女儿无数次问她”这一句话感人至深,引出下文“她”对“归心似箭”的解释,也深化了小说主旨。C. 小说略写村支书和派出所联系的情节,因为这不是小

24、说的主要内容,显示出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独运。D. 结尾写“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既照应开篇,也表现了村干部对工作的严谨负责。8. 请简要分析婆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9. 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6. C 7. A 8. 慈爱,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隐忍,儿媳看着儿子的遗像流泪,而婆婆“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她的隐忍令人动容;大爱,将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又支持儿媳去抗疫,有大局意识,无不体现了她的大爱无私。 9.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把小敏大年三十赶回家和急着返回医院,以及丈夫着急返回部队几个主要事件概括起来。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小

25、说以“归心似箭”为线索,申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揭示小说主旨,“归心似箭”的标题,展现了小敏夫妻义无反顾、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C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动作并不矛盾,“疾步走过来”是为了迎接,“突然停了下来”是为了“向她身后瞅一瞅”,看孙女是否回来。当听到孙女没回来后,才产生了“遗憾之惰”。这“遗憾之情”也不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个情节表现出来的。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A小

26、说运用的不是补叙。小说在叙述中心时间的过程中,插入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这样的情节安排属于运用插叙手法,补叙一般放在结尾,插叙是穿插到记叙之中。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就本题而言,儿媳回来她惊喜万分,并“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分析概括出: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等情节表现婆婆对儿媳的慈爱。“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

27、分析概括为:儿媳看着遗像流泪,而她“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并不是她不难过,而是怕儿媳在过年时过度伤心,表现了她的隐忍。另外,婆婆大年三十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大,供儿子考上了军校,把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儿子称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官兵。在儿子为消防事业牺牲后,婆婆又在大年三十,支持儿媳去抗疫,这些事情都体现了她有大局意识,大爱无私的情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应从意象角度着手。(1)从主要内容的角度看据“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

28、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分析可知,这篇小说写小敏大年三十回家时的“归心似箭”和返回医院的“归心似箭”,并插叙了丈夫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概括主要事件。(2)从结构安排的角度看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

29、背景,以主人公小敏年三十匆匆回婆家又匆匆返回医院为中心时间,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中间插叙了作为一名消防员丈夫当年也在年三十赶赴火情现场,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的情节,所以,小说标题“归心似箭”起到串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故事,起到了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是小说的线索。另外,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读者会猜想何人、何时、因何原因、因何事“归心似箭”,这样词标题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从作品主题设置的角度看“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

30、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分析可知,小说借小敏给女儿解释了“归心似箭的深刻内涵,就是当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大事,急着我们赶会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焦急心情。而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赞美了那些在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重大事情时奔赴一线,坚守岗位,勇挑责任的精神,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愈,字景韩,绛之正平人。业儒术,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

31、主簿,累迁解州刺史。章宗即位,改同知济南府。明昌二年,授曹王傅。王奉命宴赐北部,愈从行,还过京师,上表言宴赐便宜事,上纳用焉。自是,命五年一宴赐,人以为便。改棣州防御使。未几,授大兴府治中,上谕之曰:“卿资历应得三品,以是员方阙而卿能干,故用之,当知朕意。”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各举愈以自代,由是擢河南路提刑使。上言:“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乞移治南京为便。”从之。宪台廉察,九路提刑司以愈为最。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日李愈言河决事上日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基荒唐守贞曰:“愈于见职甚干。”上曰:“盖以其敢为耳。”又曰:“李愈论河决事,谓宜遣

32、大臣视护以慰人心,其言良是。”明年,改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召为刑部尚书。先是,刑部尚书阙,上以愈为可用,令议之。或言愈病。上曰:“愈比陈言,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特召用之。旧制,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仍给告人赏。愈言:“此盖所以防闲小人也。比年以来诏求直言,及命朝臣转对,又许外路官言事,此皆圣言乐闻忠谠之意,请除去旧条以广言路。”上嘉纳焉。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上不从;夏四月,愈复谏,上异其言。未几,改知河中府事,致仕。泰和六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清献。自著狂愚集二十卷。(节选自金史李愈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3、A.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B.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C.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D.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沿袭这种做法,其时凡是在礼部考试中合格的举人,都称为“进士”。B. 宪台,官署名。汉御史府东汉改称“宪台”,后因以“宪

34、台”为御史台的通称,有时也做御史官职的通称。C. 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文中指皇帝到某处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中指的则是得到皇帝的宠爱。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表达褒扬之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愈仕途顺畅,屡获升迁。李愈考中词赋进士后调任河南渑池的主簿,后来不断升迁任职解州刺史;明昌二年,他被朝廷任命为曹王的辅相。B. 李愈献计献策,敢破陈规。李愈随曹王宴赐北部后返回路过京师时上书谈论宴赐事宜,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提倡的新做法得到人们的认可。C. 李愈心系朝政,积极建言。李愈请

35、求废除把进言的人和他所批评检举的人一起治罪的制度,拓宽进言的渠道,他的建议得到皇上的赞许和采纳。D. 李愈诚恳直率,做事执着。泰和二年春,皇上将要前往长乐川,李愈反复劝谏皇上不要临幸长乐川游玩,这引起了皇上的不满,调他去地方做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乞移治南京为便。(2)愈比陈言,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14. 李愈“业儒术”对他的仕途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请允许安置在路(级行政区域)的提刑司留下一名官员(在驻地),其余官员分别到不同地区

36、巡察;本提刑司被安置在许州,请求迁置南京更方便。(2)李愈近来的进言说,有些人溃败千里却争着说自己立了功劳之类的话,你们一定是厌恶他话说多了吧。 14. 李愈学习研究“儒术”,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李愈信仰“儒术”,忠君爱国又业绩突出,仕途比较顺利。李愈信仰“儒术”,因反复劝谏引起君王不满而被外放。【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明昌五年,李愈进入朝廷接受召见。尚书省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问宰执:“(李愈)有什么议隶?”平章政事守贞说:“李愈讨论了怎样治理黄河决口。”皇上说:“李愈以前提出的北部边境防御策略,内容很荒唐。”“平章政事守贞曰”,“

37、平章政事”是官名,“守贞”是人名,其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闻”和“问”都是动词,“以闻”和“上问”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D.“用来表达褒扬之意”错误,应该是“用来表达褒贬之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C.“把进言的人和他所批评检举的人一起治罪”错误,原文“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的意思是“进言的人如果把进言内容泄露给他批评检举的人,两人要一起治罪”。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1)中“乞”,请允许;“巡按”,巡察;“见”

38、,表被动,被。(2)中“比”,近来;“陈言”,进言;“恶”,厌恶。【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如“业儒术”等,官职升迁与其学识和能力有必然的联系,即李愈学习研究“儒术”,后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主簿”“累迁解州刺史”“授曹王傅”,体现了儒家,“忠”的思想,即李愈信仰“儒术”,忠君爱国又业绩突出,仕途比较顺利;“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夏四月,愈复谏”,即李愈信仰“儒术”,因反复劝谏引起君王不满而被外放。【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

39、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文言译文:李愈,字景韩,绛州正平县人。(李愈)学习研究儒术,考中正隆五年的词赋进士,调任河南渑池的主簿,多次升迁后任解州刺史。章宗即位后,李愈改任济南府同知。明昌二年,李愈被任命为曹王的辅相。曹王奉命去北部边境举行宴赐,李愈随行,返回后路过京城,(李愈)上表谈论宴赐怎样做更合适,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下令五年举行一次宴赐,人们都认为新做法方便。(李愈)改任棣州防御使。不久,(他)被任命为大兴府治中,皇上对他说:“你的资历应该做三品官,因为现在官员不够而你又很有才干,所以这样任用你,你应当

40、懂得我的意思。”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都举荐李愈来代替自己,因此李愈被提拔为河南路提刑使。(李愈)上书进言说:“请允许安置在路(级行政区域)的提刑司留下一名官员(在驻地),其余官员分别到不同地区巡察;本提刑司被安置在许州,请求迁置南京更方便。”(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御史台(宪台)进行考核,九路提刑司中以李愈为最好。明昌五年,李愈进入朝廷接受召见。尚书省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问宰执:“(李愈)有什么议隶?”平章政事守贞说:“李愈讨论了怎样治理黄河决口。”皇上说:“李愈以前提出的北部边境防御策略,内容很荒唐。”守贞说:“李愈在现任职位上做得很好(很有才干)。”皇上说:“大概是因为他敢于

41、做事吧。”又说:“李愈认为治理黄河决口,应该派大臣前往视察、守护,以便抚慰民心,他的话很对。”第二年,(李愈)改任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朝廷召李愈任刑部尚书一职。在这之前,刑部尚书空缺,皇上认为李愈可以任用,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有人说李愈有缺点(不能任用)。皇上说:“李愈近来的进言说,有些人溃败千里却争着说自己立了功劳之类的话,你们一定是厌恶他话说多了吧。”特地召见任用他。原来的制度规定,进言的人如果把进言内容泄露给他批评检举的人,两人要一起治罪,并且给告发人赏赐。李愈说:“这制度本是用来防备奸邪小人的。近年以来,皇上下诏让大臣直言朝廷得失,还命令朝中大臣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又允许外地官员

42、谈论朝廷事情,这都是因为皇上愿意听取忠诚、正直的言论,请求废除原来的制度来拓宽进言的渠道。”皇上对此赞许并采纳了。泰和二年春天,皇上将要前往长乐川,李愈诚恳、直率地劝谏,皇上没有听从;夏四月,李愈又进行劝谏,皇上对他的言论感到不满。不久,李愈改任河中府知事,退休。泰和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清献。李愈自己写了狂愚集,共二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中唐方干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

43、未知终久属谁家。注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四句抒写自己在山中率性而又自由的生活,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B. 诗歌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幽静的隐居环境,寄寓对山间生活的喜爱之情。C. “髭鬓”句内容丰富,不仅描绘了髭鬓苍白的衰老形象,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D. “未知终久属谁家”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16.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超脱,能否说明他真心愿意当一个隐士呢?请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

44、不能。诗中“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既言明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隐士,又委婉地流露出自己虽然有和姜子牙一样的“垂钓”思想,却没有等到“周文王”来访贤的失落。可见,诗人虽然有隐居之行为和隐居之自得,但在隐居的同时,对仕途仍是有所期待的,并非真心要当一个隐士。【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D.“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错误,结合“松月水烟千古在”理解可知,“松月水烟”这些自然景物历经千载,也不知道最终会“属谁家”,逝者如斯,个人不能强求,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

45、内容即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能”,然后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出诗人并非真心要当一个隐士的理由。考生在分析理由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和诗人隐居生活、思想相关的语句,从中分析出诗人虽然人在山中,却心在朝廷,对仕途仍有所期待。本诗前四句诗人写自己爱山、嗜酒、痴迷渔钓的隐居生活,中间四句写山泉飞泻、小径曲折、窗前幽竹、庭院梅花,在营造幽静隐居环境的同时,暗写山间岁月的更替,后四句诗人把自己和隐士陶弘景、姜子牙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既言明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隐士,又委婉地流露出自己虽然有和姜子牙一样的“垂钓”思想,却没有等到“周文王”来访贤的失落。其中“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

46、终久属谁家”两句,表面写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深层中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两句用典,表明诗人虽有隐居之行为和隐居之自得,但在隐居的同时,对仕途仍是有所期待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虞美人中,“_,_”两句通过“物是”与“人非”的强烈对比,把亡国之痛曲折有致地抒发出来。(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和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都以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对朝政的担忧。(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音乐的感染力的经典描写,苏轼赤壁赋

47、中“_,_”两句,也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的强烈感染力。【答案】 (1). 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需注意“雕栏”“砌”“鉴”“壑”“潜蛟”“嫠”的书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浪漫属于青春。浪漫属于爱情。但浪漫绝不是青春和爱情的专利。年轻时,在阳光如瀑的大街上,在剪剪的微风和如潮的人流中,你大声长吟的歌谣,为什么今天不能唱?初恋时,在花前月下,在澄明的清晨或朦胧的黄昏,你曾经一次次献给你心爱的人的那一朵朵玫瑰,为什么不能让它再重新绽出一缕温馨?在柴米油盐的纷杂里,你可以拣一个细雨霏霏的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