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新课标下大单元任务群整体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详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也是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重点)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难点)3.联系
2、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答案。1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3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4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明确: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知,知识、认识。格物致知: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论点:我们应
3、有格物致知精神。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明确: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二、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 . “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明确:(1)“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2)含义: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 .
4、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明确:(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2)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3 .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有什么弊端?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摩。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 . 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明确:(
5、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3)这也是适应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合作探究,掌握方法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据?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议论文三要素之二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议论文三要素之三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学生展示:(1)道理论据: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
6、、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道理论证)(2)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子,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事实上是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自己的亲身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追问:你能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提供几个正面事例吗?例如:富兰克林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爱迪生的电灯实验;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课堂小结】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其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人。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四、巩固拓展,提升自我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呢?要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就要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培养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