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写 作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议论要言之有据R R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重难点突破:重点:论据的选择。难点:论据的使用。导入写作写作形成写作展示总结提高目录目录1234导入写作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典故吧。诸葛亮以其滔滔雄辩的口才,驳倒江东诸多发难的儒生之后,有一个名叫严峻的儒生提了一个带有刁难性质的问题:孔明之论,都是强词夺理,皆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诸葛亮此时若如实以对,一来掉格,二来极易授人以口实。聪明的诸葛亮是这样回答的:“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
2、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孔明的这一段话,当时便使得严峻“低头丧气,无言以对”。是什么让孔明的话如此有力呢?是引经据典使得他的“无须治何经典”力有千钧。这就是论据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议论要言之有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论据要选得精,选得充分,就要恰当运用事实论据。写作形成论据的选择举例讨论: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
3、学科领域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 力的缺陷。是的,我们不必再犹豫了。我们的智力可能是很普通的,但只要努力,我们便可以做优秀的学生。我们便可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的抱负!有同学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选了下面四个论据。大家讨论一下这几个论据是否都合适。(1)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的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2)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
4、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才使她为 祖国赢得了荣誉。(3)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甚至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书法家。(4)梅兰芳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论据(1)(4)合适,(2)(3)不合适。因为王羲之并不拙,也并没有表明韦钰是“拙”的。而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拙”,可知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这是选择论据时容
5、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因为运用论据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支撑论点而运用的,为证明论点而服务 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的事实论据
6、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再举例:有同学以“我们可以不欢迎挫折,但不应该回避挫折,畏惧挫折”为话题,以“挫折铸造成功”为中心,选了下面的论据,大家思考合适吗?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时,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不典型,还有体育是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的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实际她是适合这项运动的。因此,用它做论据不典型。这是选择论据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
7、题,论据选择不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 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举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 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
8、方面的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
9、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
10、展示材料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以上是作家韩寒的三重门里的句子。那么,他在这里讽刺什么呢?学生作文论据陈旧!这是选择论据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鲜。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议论文
11、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的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这说得很有道理。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3.真实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实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说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的结果。所以,列宁说,论点“应该设法根据正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第23卷)。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对此,我们丝毫马虎不得。论据的使用1.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一般而言,议论文
12、举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我们应该明白,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证明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述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另外,有的同学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 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应重在记叙。事实
13、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从侧面说清楚就行了。从头到尾地详尽描述,应该注意纠正。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叙述而不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叙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2.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少学生在举例时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罗列材料,堆积华丽词藻,导致文章平淡寡趣、枯燥呆板。尽管所讲的道理千真万确,所用的语言却干瘪乏味。因此,在例子的表述上也应讲究技巧,下面以一篇优秀作文为例加以简析。(1)层层堆叠,铺排有力。所举事例在性质、层面、角度或其他方面无任何变化,只是
14、数量的增加,通常这种简单的例举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论证论点的普遍性帮助不大。但在一定的情况 下,这种方式会变得相当有力。如: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有意的铺排与盲目的堆砌不同,它能够使语言构成一种铺张之态,如以上的例子,排比举例简洁充分,一个接一个,让人不能不信服其论述的观点。我们在作文时,如果所举事
15、例是众所周知的,铺展开来则难以给读者新意,这就不妨考虑用排比举例。(2)正反对照,加强力度。这是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举出彼此相反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增强论证的力度。如以下文字,用周公、刘备的“兼听”与楚怀王的“偏听”对比来论证兴亡之道: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而 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3.要学会分析论据分析是联系论
16、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1.假如以“只有懂理又懂文,成为全面发展之才,才能在
17、事业上获得丰硕的成果”为论点,请在下面的论据中选出最好的。(1)数学巨匠华罗庚,从小喜欢文学。他写过几百首词,还写过散文和许多通俗、生动的科普读物。19岁时,他还是个初中毕业生,就写出了有独到见解又颇有文采的数学论文,引起了当时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写作展示论据的选择(2)李时珍到35岁时,已读了几千种书,其中医药书籍800多种,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2.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叙述呢?(1)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2)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
18、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3)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其他人员在旁边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4)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5)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炸药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1.选第一个。第二个没有扣住中心。2.这段材料比较长,照抄显然不行,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由这么几个要点构成: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1)、努力的经过(2)、最后一次试验的场面(3)(4
19、)、炸药的作用(5)。我们再来看一下论点,它具有三个要素:(1)经历了失败;(2)经过不懈努力,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3)最终取得了成功。材料与之相关的只有(2)(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和(5)(最终发明了炸药)。那么(1)(3)(4)叙述时就可略去。所以,我们不妨这样叙述: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总结提高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也要真实、典型,这样才具有说服力。最后还要做到:论据贴合生活、时代,具有鲜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