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这一制度体系,从源头上就与西方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章节导入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思考:上述的说法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壹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战国战国秦朝秦朝两汉两汉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血缘血缘关系关系军功军功品行品行才能才能门第门第才能才能考试考试能力能力依据标准依据标准选官方式选官方式
2、时空观念 光元二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在汉武帝时形成固定制度,由郡国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以及应中央政府的特殊需要,不定期推举若干专门人才。察举制(两汉)“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y者。”汉书武帝纪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皆有孝悌t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二: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诸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
3、课笺jin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选拔方式: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选拔方式: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选拔标准:德行(品德)、才能选拔标准:德行(品德)、才能地方:考察举荐中央:考试选拔品德品德才能才能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材料三: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令,不宜相违。范晔后汉书种暠传 材料一: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材料二:东汉末年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4、,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世家大族控制察举制异化容易导致以地方长官为核心的私人势力集团日益膨胀,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容易导致以地方长官为核心的私人势力集团日益膨胀,严重削弱中央集权。后期沽名钓誉现象日益严重。后期沽名钓誉现象日益严重。察举制崩溃:东汉末期,外戚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已,大量人口逃亡。察举制崩溃:东汉末期,外戚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已,大量人口逃亡。察举制弊端:察举制弊端:材料一: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
5、才选拔。材料二: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初创时期选官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并重。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分析汉代察举制难以实行的原因?分析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九品中正制是针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削弱地方化的倾向。具体方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
6、“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中正编订的本地人材料中,在技术操作上分为两项:一是“家世”,二是“状”,即对本人道德状况、才能学识的评语。然后根据“状”,参考家世,评定每个人的“品”。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小中正按九品评定本籍州郡人才等级核查大中正吏部尚书上报核实选用 材料二: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
7、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材料三: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材料一: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哉!晋书段灼传九品中正制异化九品中正制异化九品中正制异化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标准标准家世:祖辈资历和门户名望家世:祖辈资历和门户名望行状:本人的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行状:本人的道德行为和才干能力九品中正制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是对察举制的发展。九品中正制九品:九品:上上、上中、上下
8、;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下上、下中、下下等。中正官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积极:积极: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解决了选官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解决了选官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弊端:弊端:标准从初期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标准从初期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主要看重家世主要看重家世,便利,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
9、扩展其势力、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后期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孟郊因何事“得意”?孟郊早年生活清贫,却不愿做官,独爱写诗。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在他46岁这一年最终考进进士(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登科)。登科后 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章节导入章节导入隋文帝:隋文帝:开始使用开始使用分科考试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隋炀帝:始设始设进士科,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科举制度形成唐太宗: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增加了考试
10、科目,以以进士和明经为主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科举制一种由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1.1.演变过程演变过程唐朝沿用隋朝的制度,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2.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的作用材料一: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唐郑樵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gu中矣。唐太宗 士人可以不经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情况。韦庆远中
11、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 即纨绔wn k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 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体现了开放性。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后被西方国家借
12、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积极方面3.3.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的弊端材料一: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经世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学习和准备的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
13、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体现了开放性。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后被西方国家借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积极方面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消极方面时间西周时期战国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选官制度方式标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下而上
14、推荐西汉至东汉前期:才能和品德;东汉后期:门第族望评定官授官门第、行状分科考试才学血缘世袭军功爵制军功大小战争立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更加公平、公正。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评定官品评逐渐演变为公开考试,更加严密、科学。3、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选官基础: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中枢政务机构中枢政务机构贰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分为中枢机构、行政和监察三大系统,其中的中枢机构
15、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秦朝: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度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秦代右丞相印秦代右丞相印中书省印中书省印从秦到唐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秦、汉初三公九卿制太尉治粟内史奉常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郎中令卫尉三公三公九卿九卿九卿泛指诸卿,分掌具体事务主管军事(但为虚职),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为副丞相,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牵制丞相,防止其专权,官职低于丞相。(位低权重)互不相属,互不相属,互不干涉,互不干涉,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军政大权集于皇
16、帝一身。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避免丞相专权避免丞相专权形成中朝外朝,形成中朝外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有事上报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汉初,宰相位高权重,权力非常大。汉武帝即位以后,任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他们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原来的三公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组成外朝,权力逐步被架空,退出决策层,成为执行机构。西汉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重用尚书令设置尚书台机构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名为尚书省,增设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是尚书省)隋唐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不断完善。唐太
17、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沿革三省六部制沿革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执行权执行权负责审议、负责审议、有权封驳有权封驳审议权审议权相互牵制、避免失误,相互牵制、避免失误,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起草颁发诏令起草颁发诏令决策权决策权审议机构部门职能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核等事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握武官
18、选用及军事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握各项工程、水利、交通建设等事隋唐三省六部制运行 贞观某年,黄河泛滥成灾,黄河边百姓苦不堪言。治理黄河,赈灾成为了当务之急。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政府官员,为了治理黄河,整个决策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具体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呢?中书省制定治理方案门下省审核皇帝认可尚书省执行具体部门落实隋唐三省六部制运行材料一: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个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这种集体宰相制,有效地保证了皇权专制,除了玄宗时期出现过宰相专
19、权外,基本上再没有出现过汉魏以来的那种“强权宰相”。张启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门下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唐纪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评价隋唐三省六部制特点:特点:相权三分相权三分(群相)群相),职权分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节制君权。,职权分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节制君权。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且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减少腐败,加强皇权;增强官员活力,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决策科学化;节制君权,有利于政治清明,减少决策失误;三
20、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使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走向成熟,对后代历朝产生深远影响。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秦、汉初:三公九卿制秦、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 这是否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民主的特点?为什么?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
21、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尚书省只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课外延伸赋税制度赋税制度叁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初税亩(1)从春秋末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2)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
22、解。春秋时期(1)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户籍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2)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编户齐民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秦汉时期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两汉时期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但汉朝田租比较轻,人口税和更赋比较重汉代的赋役制度田租:汉高祖规定十五而税一,汉景帝时规定三十而税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根据年龄的不同纳钱不同,成年
23、人每年纳120钱,7-14岁每年纳20钱更赋:一种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一生服兵役两年,另外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不服役的每月出2000钱均田令:北魏初年,由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国家掌握的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租调制和均田令魏晋南北朝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租调制:受田的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实质:通过受田和新租调制,把更多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
24、,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有利于巩固定居的农业生活和进一步封建化租调制是均田令的配套法令,租调制的实施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租庸调制度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1)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2)指导思想:轻徭薄赋。(3)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交纳定量的绢、绵或者布、麻);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4)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隋和唐初租庸调制的演变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租调制,租调数量较北周轻,
25、农民服役时间也短,后来又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闲练武,战时从军打仗。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理解阅读材料
26、,理解两税法的背景两税法的背景两税法唐中后期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资治通鉴卷226 大意:唐朝初年赋敛的方法是租庸调制玄宗末年,户籍逐渐破坏,很多不符合事实。到战争的时期,各地征收赋税,逼迫催促(c)办理,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赋税的部门增加了,各自随意增加科,自立名目,新旧相连,不知道极限。富裕人家(地主)人丁多,赋税徭役轻松,而贫穷的人
27、增多,无所隐藏起来,所以上等户生活优而下等户生活困苦。官吏乘机蚕食,百姓疲困不堪,全都逃徙为浮户。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令虽然禁止买卖田地,但经府批准,田地仍可转让,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并土地。整理思路整理思路 失去土地的课户仍要纳租庸调,故在无法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逃亡。大量课户的逃亡,使政府的征税对象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唐代人口不断增加,到后来政府已无足够土地实行均田制,领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负担不来,唯有逃亡,而造成租庸调制的破坏。租庸调破坏的原因是因为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亦不可行。内容每
28、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标准:资产、土地时间:夏秋两季两税法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本地和外来户口,一律编入现居住地的州县户籍;“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税收不再以人丁为主,而是以财产和土地为主。每户按照田亩数量缴纳地税,依据资产缴纳户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预先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A、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影 响根据以下材料,概括两税法的积极影响
29、。两税法的产生,与中唐以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崩溃和租庸调制难以继续实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安史之乱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按赀z纳税”和“以钱为税”的条件。袁英光、李晓露唐代财政重心的南移与两税法的产生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两税法的流变两税法的流变材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沒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
30、暂逡巡。白居易集卷2重赋材料:臣出使经行,力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需五家摊税。似投石井中,非到底不止。陆贽材料: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陆贽统一税额取消、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各地税负统一税额取消、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各地税负轻重不均轻重不均政府若加征杂税,百姓负担更重政府若加征杂税,百姓负担更重以货币征税,商人易随意指定物价以货币征税,商人易随意指定物价结果: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扩大,两税法名存实亡结果:土
31、地兼并、贫富差距扩大,两税法名存实亡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人身控制税收种类征税内容(租庸调制)以(租庸调制)以“人丁人丁”为本,为本,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受田成年(均田制)受田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一年分夏季和
32、秋季两次纳税。(租庸调制)纳(租庸调制)纳粮粮为租;为租;纳纳布布为调;纳为调;纳布布代役为庸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地税按亩缴纳谷物。税收种类简化实物货币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制度变革选官制度中枢制度赋税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西周:世卿世禄制秦朝:军功爵制秦朝:军功爵制汉朝:察举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唐朝:科举制唐朝:科举制秦、汉初:三公九卿制秦、汉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后:中外朝制度汉武帝后:中外朝制度东汉:尚书台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魏晋时期:租调制魏晋时期:租调制(均田制配套法令)(均田制配套法令)隋、唐初(隋、唐初(780780年前):租庸调制(均田制配套法令)年前):租庸调制(均田制配套法令)唐中后期:两税法唐中后期:两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