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随机现象中的可能性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1、第45页例2。内容简析例1、例2借助生活实际,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事件。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会用已有的经验判断可能发生的结果。2. 学会列举简单事件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3.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渗透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学习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的方法时,主要是运用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方
2、法。课堂上首先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找出所要判断的事件发生的结果,其次根据事实进行判断。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学习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延学: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可能性应用的概率知识。学习:学习用列举法记录简单事件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复习:回顾有关记录数据的相关知识,通过推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激趣,导入新知:1.猜牌游戏。(展示一张梅花7和一张梅花8,洗牌后抽出一张)请同学们猜猜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师: 为什么意见不一样呢?抽出的这张牌有几种可能?(慢慢翻开另一张牌展示
3、一下)现在能告诉老师,刚才抽出的那张牌是什么吗?为什么?2.小结展题。师: 刚才的第一次猜牌因为不能肯定它是7还是8,所以结果有两种可能,(板书:可能)当老师已经展示另一张牌是7时,刚才抽出的那张牌一定是8,而不可能是7。(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判断事件发生结果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随机现象中的可能性)【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教材例题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观看喜羊羊和美羊羊的赛跑比赛(懒羊羊当裁判),同学们猜测一下谁会赢?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
4、的发生都有它的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随机现象中的可能性)【品析:通过动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游戏导入新课: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随机现象中的可能性)【品析:游戏的特点是需要多位学生亲身参与,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和数学知识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开始自主地思考问题了。】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44页例1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
5、待解决的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要筹备元旦联欢晚会;联欢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2)提出的问题。小明、小丽、小雪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根据学习经验,学生对可能性的产生很陌生,主要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三种节目,那么三人抽到哪种节目都有可能。经过分析,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答。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通常会出现下面几种结果。可能性1:如果小明先抽到唱歌,那么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跳舞或朗诵,不可能抽到唱歌。剩下的两张如果小丽抽到跳舞,小雪抽到的一定是朗诵。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小雪抽到的一定是
6、跳舞。可能性2:如果小明先抽到跳舞,那么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唱歌或朗诵,不可能抽到跳舞。剩下的两张如果小丽抽到唱歌,小雪抽到的一定是朗诵。如果小丽抽到朗诵,小雪抽到的一定是唱歌。可能性3:如果小明先抽到朗诵,那么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唱歌或跳舞,不可能抽到朗诵。剩下的两张如果小丽抽到唱歌,小雪抽到的一定是跳舞。如果小丽抽到跳舞,小雪抽到的一定是唱歌。【品析:本环节中借助生活中的事例探讨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顺利的理解和掌握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鼓励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经验,把数学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
7、分组讨论时要及时提示,让学生自己品味学习数学的乐趣。】顺承例1,研学例2。在总结完例1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对于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什么是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性事件呢?”生1: 确定性事件就是肯定发生的事情。生2: 不确定性事件就是不是很肯定,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师: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事件。学生经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确定性的事件可以用“一定”和“不可能”来表示。不确定性的事件用“可能”来表示。有了例1的理论基础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45页例2,可以先分小组探究解答方法,然后选派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解答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
8、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品析:通过在一个盒子里放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探讨不确定事件的几种情况,经过讨论、实验、发现规律等方法得出,当有几种结果,不确定是哪一种结果时,可以用“可能”描述其中的一种结果。当确定没有那一种结果时,用“不可能”描述这种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不确定性事件的几种情况。本环节中主要的教法是记录、探讨规律、总结发现规律,主要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和归纳总结。】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1、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描述。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一:确定性事件用什么表示?不
9、确定性事件用什么表示?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确定性事件用“一定”“不可能”表示,不确定性事件用“可能”表示。质疑二:确定性事件与不确定性事件的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先组内讨论,然后归纳、总结,但是通常不能全面整理,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先做初步探究,得出结论: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确定性事件是指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和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不确定性事件是指既有可能发生又有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不具有肯定性。【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本单元是刚刚涉及可能性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到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迁移转化,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判断方法,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四、课末小
10、结,融会贯通“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明确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的几种情况。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怎样判断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不确定性事件的几种情况真正掌握了。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缺乏了解,有时不能准确地判断事件是否发生。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接受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板书设计随机现象中的可能性可能性人教版五年
11、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例3及练习十一。内容简析例3借助生活中的事例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联系实际及归纳的能力。3. 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学会列举简单事件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在教学学生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时,主要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发现规律,总结出可能性大小的规律。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举例子、探索规律、总结概括等方法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承前启后
12、链延学:可能性的实际应用。学习: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比较。复习:回顾有关判断可能性的发生,及总结规律的知识。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1.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一定发生,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做游戏)2. (出示2个装有两种不同颜色小球的盒子)师:A盒和B盒都可能摸出黄球,哪个盒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呢?3.导入:可能性真的有大有小吗?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切,可以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创设情景
13、,引出课题:师: 同学们一眼便能看出我是一名女老师,一定是女老师吧,可能是男老师吗?(生:不可能)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是属什么的?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可能属马,老师可能属蛇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用到了“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板书课题: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品析: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单调的数学课堂渲染了生活的色彩,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 创设情景,激趣猜测: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动画播放)2.猜测:请同学
14、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师: 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追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有可能追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板书课题: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品析:游戏的特点是需要多位学生亲身参与,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拉近了和数学知识的距离,学生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思考问题。】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46页例3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
15、待解决的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盒子中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每个小组的盒子里装的球都是一样的;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并记录下球的颜色。(2)提出的问题。通过八个小组的记录情况能发现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吗?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根据学习经验,学生还不能直接发现规律,但是经过实践操作,通过统计结果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通常会出现下面结果。(详见配套课件部分)统计情况:小组次数颜色12345678合计红球1516121815161417123黄球5482546337发现规律:通过以上八组数据可以判断出每个盒子里装的
16、红球比黄球多,也就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小。【品析:本环节中借助表格,通过亲自实践,把每次操作的试验结果填入表中,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时要及时提示,让学生自己体会可能性产生大小的实质原因。】顺承发现规律,研学解决问题。在总结完发现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规律,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怎样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呢?生: 可以先发现规律,再判断学生经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了发现规律的理论基础后,引领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分小组探究解答方法,然后选派学生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解答方法。
17、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品析:从发现规律到解决问题是把理论应用到生活中,这个过程要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均衡,从而得出判断两种同样物品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要看哪种物品的数量多,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本环节中主要的教法是实践操作和总结发现,主要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和作比较。】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3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同桌之间互相叙述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在判断两种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物品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时,是不是放得多的就一定会赢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不是一定会赢,但赢
18、的可能性大一些。【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本单元是刚刚涉及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对于学生而言,从理论到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渡,所以真正地明白算理,在本环节质疑答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根据两种同样物品放的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的可能性就小。然后衔接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下节课我们来学习掷骰子游戏,记录你掷的结果,总结发现的规律。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质疑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
19、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真正掌握了。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根据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出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少量学生遇到综合性问题解决的不好,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接受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板书设计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判断两种同样物品的可能性的大小,要看哪种物品的数量多,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判断两种同样物品的可能性的大小,要看哪种物品的数量多,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第4451页。知识梳理内容重点知识可能性的三种情况事
20、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作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作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2.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3.使学生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渗透数学概率思想。复习重难点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
21、比较。复习方法在单元复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先从量化的角度认识可能性,再进行比较,因此可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由于可能性的知识与统计密不可分,复习时也要兼顾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统计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复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师述情景:庆六一联欢会上,教师要求每人都要表演节目,节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等。 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小华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2.讨论:小华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 【品析:让学生开动脑筋,捕获生活中的
22、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一情景,是学生经历过并且深有体验的,所以他们知道小华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到唱歌,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些签中只有一张签是唱歌,这就自然引出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摸球活动。活动规则:准备3个黄球和1个白球,球的大小一样,放进袋子里摇匀。 (1)游戏规则:每人摸10次,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把摸出的球放进去,摇匀后再摸第二次、第三次共摸20次,将摸到不同的颜色球的次数用画“正”字的方
23、法表示。(2)学生分组,4人一组并预测结果。(3)观察: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一样吗? (4)摸40次记录好结果。(5)观察讨论:汇总后的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接近?三、可能性的大小1.同学们,请大家考虑一下,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一定能摸到红棋子?在怎样的情况下,我可能摸到蓝棋子?2.在怎样的情况下摸到红棋子与蓝棋子的可能性相同? 【品析:设计这两道复习题,目的是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以促进学生在交流中完善知识;在倾听中分析判断,在反思中得到发展。】四、拓展应用1.盒中有这些卡片: “ 1” “1” “2” “3” “3” “ 4” “4” “4” , 从中摸出一张卡片。 (1)摸出卡片()的可能性最大
24、;(2)摸出卡片()的可能性最小;(3)摸出卡片()的可能性与卡片()的可能性一样大。2.摸奖活动。(1)盒子里有两种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4支红铅笔、2支绿铅笔,摸到哪种颜色的铅笔可能性大?(2)盒子里有10个红球、15个蓝球、8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品析:拓展应用这个环节非常自然地渗透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交流中,同学相互了解各自的见解,既能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又能在比较中不时反思自身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了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参考答案】1.(1)4(2)2(3)132.(1)红铅笔(2)蓝球总结提升1.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
25、可能发生、一定发生。 2.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大小。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作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作分子,就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掷一掷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内容。内容简析活动借助硬币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能正确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教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数学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3. 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转化及归纳的能力。4. 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
26、问题,渗透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教学重难点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主要是运用实践的方法,根据多次掷一掷的结果发现规律。2. 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发现规律、总结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有关可能性的一些知识。延学:可能性和掷一掷的实际应用。学习:通过掷一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游戏导入:同桌两人比赛掷骰子,同时掷两枚骰子,谁的点数之和大谁就赢,一人一次为1局,共举行3局。通过游戏,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掷出的“和”可能有哪些?掷出的和可能是1和13吗?为什么?)师: 老师将“和”分为两组,哪组
27、掷出的次数多,算哪组赢。一组是5、6、7、8、9,另一组是2、3、4、10、11、12,如果让你选一组,你会选哪组?为什么?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掷一掷。(详见配套课件部分)【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教材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活动中。】 实物情景导入:师: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骰子)那么有关于骰子的知识你们了解多少呢?今天,老师和大家用骰子来做游戏,一起探究蕴藏在其中的数学奥秘,好不好?(好!)(板书课题:掷一掷)【品析:直接用掷骰子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骰子,师问:同学们见过骰子吗?你们在哪见过?它和数学有什么联系?
28、(学生可能回答:在打麻将时、玩具上见过;骰子上有6个数字)学生回答后,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掷一掷骰子,通过游戏一起探究骰子里面还有哪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品析:创设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50、51页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2)提出的问题。它们的和可能会是几?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根据学习经验,学生还不能说出结果。因为骰子六个面上有不同的六个数字,分别是1、2、3、4、5、6,骰子中最小的数字是1,最大的数字是6,所以一起掷两个骰子时,两个数字的
29、和一定大于1,小于13(不包括1和13),只会出现212这几个数字。虽然学生现在还没有学习过掷骰子游戏,但是经过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此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通常会出现下面结果。(详见配套课件部分)结论是:1和13 (没有1和13)【品析:本环节中借助掷骰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会有哪些,不会出现哪些,鼓励学生全面的考虑问题。重点讨论,实际教学中要有的放矢的引导,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时要及时提示,让学生自己体会掷一掷发生的可能性。】顺承规律,研学可能性的大小。在总结完规律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对于掷骰子的规律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怎样
30、判断它的可能性呢?生: 可以按照事物发生的规律。学生经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把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来,用画“正”字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或根据掷出的结果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可以先分小组探究解答方法,然后选派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解答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品析:通过将掷骰子可能出现的所有和的情况和次数一一分类写下来,然后从中发现规律,找出哪种可能性大,这个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和发现规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本环节中主要的教法是探索发现和归纳总结,主要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和归纳。】三、反馈质疑,学
31、有所得在学习完例题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同桌之间互相叙述掷骰子所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教材活动中的游戏公平吗?怎样做才公平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不公平,当和是2、3、4、5、6时老师赢,当和是8、9、10、11、12时学生赢,当和是7时谁也不赢。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由于本单元是刚刚涉及掷一掷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从实践活动到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所以真正地明白算理,在本环节质疑答疑之后,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质疑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掷一掷的内容真正掌握了。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学生对掷一掷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考虑不全面,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接受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的反思:板书设计掷一掷发现规律:通过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掷出的“和”是2、3、4、10、11、12的情况有12种,掷出的“和”是5、6、7、8、9的情况有24种,所以掷出的“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掷出的“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