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八 )单元计划一、教学内容: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活动(营养午餐)二、教学目标: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2、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3、 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
2、教学措施:1、 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3、 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4、 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5、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五、课时安排:平均数(2)复式条形统计图(2)营养午餐(1)教案教材内容平均数(1)总课时5第 1 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PPT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
3、的意义。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谈话导入:1、教师手拿8支铅笔,并指名四位同学起立。2、请大家帮忙想一想,要怎样分?3、学生发表意见后顺势导入课题,板书:平均数(1)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中的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提问: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14+12+11+15)4=524=133.教师小结: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平均分
4、成4份呢?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三、巩固练习:92页做一做。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二十二1、2题。六、板书设计:平均数(14+12+11+15)4=524=13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课后反思教案教材内容平均数(2)总课时5第 2 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具:PPT教学难点: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
5、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结果是否公平呢?2、学生讨论。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板书课题:平均数(2)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出示例题,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多就成绩好?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2.现在人数不同,又该如何比较?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855=17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764=19因为1719,所以女生
6、成绩好些。三、巩固练习:92页做一做。四、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五、作业:练习二十二4-6题。六、板书设计:平均数(2)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855=17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764=19课后反思教案教材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总课时5第 3 课时教学要求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7、: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PPT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1、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2、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3、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4、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5、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图6、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
8、: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7、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为了
9、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3、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你还能
10、得到哪些信息?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6、小结三、巩固练习:97页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1-3题。六、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相同:都是用条形表示数量。不同:单式:只用一种直条来表示数据,不需要图例说明。复式: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数据,需要图例说明。课后反思教案教材内容练习二十三总课时5第 4 课时教学要求1、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
11、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复习导入:1、说说昨天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怎么样的2、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二、练习:1、育民小学四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1)女生成绩在 1.41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8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2 m 1.48 m 的有 5 人。男生和女生不及格的各有多少人?(2)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
12、某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下图。(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调查本班同学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并根据小组同学的数据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3、下面是某市人均寿命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1)完成这个统计图后,你有什么感想?(2)你对大家有什么建议?4、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体重情况如下图。(1) 体重在26kg以下的共有多少人?(2)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3)有3位男生的身高在137cm以下,体重在36kg以上,根据表格的数据,你认为他的身高、体重怎么样?5、下图是我国 2006 年 2011 年电话用户数统计图。(1)哪年的固定电话用户最多?哪年的移动电话用户最多?(2)你还能获得哪些
13、信息?请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6、看卡拉OK比赛分数,说一说,计算平均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三、总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四、板书设计:练习二十三(习题讲解)课后反思教案教材内容营养午餐总课时5第 5 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
14、”的含义。教具:PPT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二、探究新知(一)分析菜谱1、模拟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二)初次点菜1、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
15、的脂肪总和最高。(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2)通过汇报,热量的总和越来越低,脂肪总和越来越高。(三)对比专家建议1、出示专家建议。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4、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2)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3)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点的菜,与建议有冲突。(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
16、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5)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表述和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6)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四)合理调配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具体操作要求: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五)制作条形统计图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3、绘制条形统计图。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三、总结作业:1、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2、结合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四、板书设计:营养午餐(学生搭配)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