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育艺术学科教研组发展规划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务处行施教学领导和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 教研组的基本任务是: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出发点,开展各项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本学科全体教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奔学科的教学质量。 教研组的职能是:(1)计划组织。确定工作目标,妥善安排阶段、学期、学年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2)检查调节。对本学科的教研工作过程和工作状态进行经常的检查、调节;(3)整体协调。充分发挥本学科全体教师的献身精神和科
2、学精神,促进教研组的整体优化,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一、情况分析 我校体育组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中青结合,共有教师13位,其中5位女教师。高级教师4人。是一批教学能力强、教科研水平高、善于学习、不断探索、锐意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内创新意识较强,注重自己专业的发展。 2、我校体育学科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有非常好的教科研基础,有规范的教研机制,教学常规这块抓得比较实,比较到位,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执行的比较好,体育竞赛、群体工作有声有色,注重备课组建设,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学校还组织了一批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这些举措为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3、。我校还进行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重组与开发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它将对体育课改教科研起到促进作用。 3、我校运动场地设施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有一个200米的塑胶田径场,室外篮球场1个,1个室外排球场,乒乓球房1个,健美操、韵律操教学用的室内场地1个,同时,各个项目所需的器材数量充足,完全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与教学发展目标 1、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和浙江省的要求,结合我校师生实际,努力推动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改选,积极开发本地民间体育教学资源。具体操作中,实现基础型课与选择项目课的有机结合,即在每周二次体育课中,安排一次基础型课,以达成新课程教学目标;安排一次重点选择项目教学(
4、其中:男生以篮球、女生以排球作为选项主体;结合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形式),以达成学校“选择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目标,落实民族体育文化教育意图。力争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校本体育特色课程。同时,实现拓展型课与研究型课的有机结合,即一次安排拓展型课,发挥组内各位教师的专长,分门别类、花式齐全地设项开课,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次研究型课,在结合教师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发挥教学研究专长,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研究型课程,使学生在锻炼中掌握体育技能和健身方法,强化“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的观念,为他们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整合,在原有基础上,分层次、分专项,重点在篮球、足球、乒乓球三
5、大项目中选项,篮球这一模块由吉祥老师负责课程介绍、单元教学计划及评价标准制定,分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足球这一模块由赵骥彤老师负责课程介绍、单元教学计划制定及评价标准制定,分初级班和提高班,乒乓球这一模块由蒋敬东老师负责课程介绍、单元教学计划制定及评价标准制定,分初级班、提高班。将形成的男生体育课程设置在全校男生中进行介绍宣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项基础进行选项选班,我们在学生选课人数确定后制定学期及学年的教学计划,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立足于创设多元结构、选择学习的课堂氛围,实现开放拓展、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
6、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卓越发展。通过民族精神教育,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生命教育,唤起学生热爱生命、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强烈愿望。我们将挖掘民俗体育、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备课组分工合作,每个教师负责一至两个项目的课程介绍、课程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确定课程评价标准体系等。将形成体育课程设置在全校进行介绍宣传,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进行选课。 3、建立问题小组。征集问题,确定每周的教研内容,以调查、理论学习的方式收集问题以问题的牵涉面是大还是小来确定中心教师,负责教研活动的运作。每个教材实施过程中作好记录、写好小结,及时修整。 4、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7、。体育教学抓两头,一抓学生的体育基本素质,身体健康水平,课堂上开展素质练习,以田径必修课为核心内容,抓身体素质。二抓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学生兴趣选项,通过学生兴趣浓厚的球类运动,通过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组织教学展示,开展案例研究。年轻教师每学期要上好一堂研究课,教师每学年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在区市教师各类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创设平等、民主、真诚的评课氛围。 6、加强学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专长。 三、课余运动训练及课外体育活动 1、展实力为目标,切实抓好体育运动队建设。制定训练计划,提
8、出训练目标要求,同时想方设法解决运动员实际困难,给优秀运动员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各运动队训练做到长年训练不间断,并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训练措施。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2、充分挖掘校内体育素质优异的学生,动员他们积极投入到运动队的训练中来。同时加强训练的科学化与管理的合理化,积极推动以田径为龙头的各运动队伍的训练工作;采取“统、分、合”的组织训练形式,实现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训练因人而异、分层有别的训练,营造良好氛围,使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力争在市、区的运动会都取得优异成绩,每年向高校输送一批人才,为校争光。2、课外体育活动群体工作丰富多彩,每天一操、一拳、一跑步、一活动,保证
9、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3、继续探索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活动内容,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初步形成具有余高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群。根据区体育局、教育局各项体育活动与竞赛日程表,结合学生身体条件、学校场地器材、气候特点等,安排每常年、每学期不同阶段的体育课外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12月份的全校性的冬锻活动,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游泳和健美操课外普及教育活动。 4、为进一步推进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结合我校实际,建议推行阳光测向活动在校园的开展,锻炼学生的体能、智能,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兴趣、意识和能力。 四、对外学习交流 1、充分利用余高体育场地设施优
10、势,积极与外界进行广泛交流活动。比如:利用学校的先进体育设施,对社区开放;积极主动承办或组织一些诸如余杭区田径运动会,余杭区健美操比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使我们体育教师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加快成长速度,同时扩大社会影响,为我校创办名校的办学目标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2、积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紧跟教改步伐,及时针对教改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全组成员的专题讨论、研究并形成文字稿,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抓住一切机会进行体育教育理论的进修,要多走出校门,进行校际间的体育教学交流,互通有无,力争每年组内有一位以上教师承担区级以上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上,多鼓励教师主
11、动拜师,亦可以是校外的优秀教师。在自身能力培养上,继续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努力,力争人人成为教学的多面手,并且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专长或教学风格。 五、教研科研建设 继续强化科研优势,勇于探索学校体育发展新理念,特别是每周一次的全组教研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要坚持下来,发挥大家的优势互补功能。在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上,要更上一层楼,把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争取每年都有教育科研文章发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三个校级课题: 1、小学体育教学中生生合作学习的探讨 2、基于合作的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3、关于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对策 对于好的课题,将帮助教师向相关部门申请科研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