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3966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5上期高一语文教学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 趿拉(t) 蹙(c)缩 阴翳(y)B孱头(chn) 蹩进(bi) 哺育(b) 赊账(sh)C 迸发(bng) 羞怯(qi) 鬈曲(qun) 怜悯(mn)D愧怍(zu) 脑髓(su) 伛偻(y) 詈骂(l)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蹋在窄狭木楼梯上的踢踏声。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C尼采就自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

2、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作为奖赏。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B上世纪80年代春晚诞生的时候,文化娱乐资源贫乏,一本小说,一台戏剧,甭管水平如何,老百姓都看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C.得知将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建新开发区的消息后,村民们为了多得拆迁补偿款,突击装修、非法建房在村里蔚然成风。D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给文化生活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急功近利与浅薄浮躁;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作品,缺少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

3、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B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

4、利益为出发点。C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D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6.下面各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鬼斧神工的幽雅俊俏,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 。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但自然之美

5、,有时还得屈尊野游,远足寻觅。 A B C D 7.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B.则思正身以黜恶 C.且庸人尚羞之 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8.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窃为大王不取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而君幸于赵王 D为巡船所物色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卒廷见相如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C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

6、引相如去D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二、语言运用题(共8分)11. 阅读下列一则寓言,写出其中的寓意。(3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再钻过去。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 1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杭州某校高二的一堂选修课上,老师与学生打开微信,上课时师生刷微信进行讨论交流。把微信带进课堂,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意外发现,不少家长觉得是件好事。有的家长说,网络容易让人放松;有的父母就利用家校微信群,来和老师,甚至自己的孩子沟通

7、。也有家长质疑:“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地与人直接交往和沟通,现在学生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电脑、手机上了。如果课堂上老师还以这些信息化手段为主,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只会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你对微信带进课堂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80字左右。) 三、文言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5分)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

8、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

9、,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物色:访求,在这里是盘查的意思。B.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殆:危险C.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见:同“现”,出现。D.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北:元军,北兵。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有为也 则思虚心以纳下 B莫知计所出 而不知其所止C而余不得归矣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D贾余庆献谄于后 以其无礼于晋1

10、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者的悲剧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敌人的悬赏追捕,又有来自内部的误解中伤。.这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总的概括,用“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句统领下文。第二层,用多个“死”组成排比句写作者经历的种种险境,昭示他信念的崇高、坚定和毅力非凡。第三层,最后三句,宣泄悲愤的情怀。.文中两次用“呜呼”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第一个“呜呼”引出种种“及于死”的危难,说明作者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第二个“呜呼”又把思想感情推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说痛苦的遭遇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的痛苦,并憧憬苦尽甘来的美好前景,心里

11、百感交集。16.翻译下列句子。(6分)(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3分) 。(2)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5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秸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12、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

13、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日:“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日:“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日:“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常平:官仓名。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度常平不足赡 赡:供给C讽富人自实粟 讽:讽刺 D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18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军民不能自养者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

14、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何以伐为C试作六论,援笔而成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不赂者以赂者丧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 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

15、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2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3分) 。 (2)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3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4题。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

16、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

17、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

18、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

19、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21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有哪些作用?(3分) 22结合文意,简析文章三、四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23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4文章第八段写道“我要做的不

20、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反省获得了怎样的启示。(5分) 五、默写(6分) 1.嗟乎!大阉之乱, ,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安能屈豪杰之流, , ?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4.亦以明死生之大, 。 5. 吾所以为此者 , ! 六、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其实,春天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用心去找,就一定会发现美丽的春天。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21、。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语文(答案)1、C2、B3、D B 项“甘之如饴”意为“感到像糖一样甜”,是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上世纪80年代春晚,无疑是一场令全国百姓无比愉悦的节日盛宴,所以不能用“甘之如饴”。4、B 7、B 8、D 9、A 10、B (A第一个“依仗”,第二个“辜负” B皆为“终于”C第一个“延请”,第二个“拉”D第一个“使成为疆界”,第二个“疆界”)11、 示例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示例2:人不能有贪欲,贪欲最终还是两手空空 示例2:微信进课堂不妥。(1分)在课堂上,师生本来就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没有必要再借助微信。课

22、堂上使用微信,可能会因为信息量太多而淹没真正有效的信息。学生课余已经花很多时间在信息产品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还使用微信,这样就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不利于学生的人际直接交往。所以我不赞成微信进课堂。(5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3.B(殆,接近于) 14.B 15.D(作者对前景并不乐观,仍是心存忧虑。这句话没有表现出作者对美好前景的憧憬。) 16.翻译:(1)穷困饥饿,没有依靠,悬赏追捕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天喊地,它们也听不到。(2)唉!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17-20:四、现代文阅读(22-25题,):2

23、1 运用对比手法(比较),突显了水杉的高度,(1分)为下文两只鸟在梢顶筑巢埋下了伏笔,为作者对人类自身的反省作铺垫。(2分)22这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两只鸟选择、建筑新巢的过程;(2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鸟儿以灵性、情绪、思想,亲切、自然、生动、形象。(2分)23作者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希望鸟儿有一个安居之所能够体验爱情、繁衍后代、追求和谐高雅的精神生活、分担困难,(2分)寄托了作者对鸟儿的美好情感。(2分)24 新巢与旧巢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既能守望文化传统又能保持独立,显示了两只鸟非凡的智慧和魄力。不肯住父母的旧巢,鸟儿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表明了年轻一代应该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创造一种

24、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共6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反省、启示各1分)五 默写(略)六 作文(略)附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

25、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

26、,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

27、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推荐学习]高一语文下学期调研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