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锥的体积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的第二课时圆锥的体积。本次说课包括五个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装沙或装米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公式推导。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自主发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习了长方体、
2、正方体,在此前又学了由曲面和圆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且经历了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具有了初步的类比思维意识。通过前一节圆锥的认识,学生对圆锥的特征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学生来说,求体积并非陌生的新知识,只是像圆锥这样学生认为不规则几何体的图形,求体积有困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基础,但公式的推导过程却比较抽象、枯燥,对于他们来说该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同时对于圆锥体积计算的实际运用,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学生对3倍的关系难以理解,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
3、积;解决一些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并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5、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一个圆柱、2个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沙子;学生自制的圆柱及各类型的圆锥若干、三角尺、直尺二、说教法在公式推导阶段,为了打破枯燥无味的公式推导过程,在教授本节课时
4、,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引导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索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从:、让学生测量自制圆柱、圆锥的高(在上一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圆锥);、让学生用自制的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圆柱与圆锥分别装沙实验入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实验操作后总结实验规律。通过小组实验、讨论、交流,归纳、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Sh在公式运用方面:采取逐步深入的模式,让学生讨论在:、已知圆锥的高与底面半径;、已知圆锥的高与底面直径;、已知圆锥的高与底面周长三种情况下,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然后通过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引入实际运用。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
5、体作用,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去从事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三、说学法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听讲,被灌输者的被动地位,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没有灵活性,随机应变的能力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生的情感也低落。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学习、探讨、商量、研究,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 针对本节,在学法上主要采取: 1、学生在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通过自己
6、动手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讨论小结,最终推导出圆锥的计算公式,从而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3、教师提出与所学课程内容有关的恰当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讨论、探索的前提下争取自己解决,对于有一定困难的问题,老师再从中提醒、点拨。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我安排了6个教学程序:1、学生自主探索,预习第一步:回忆圆锥的认识
7、(1) 让学生将他们准备的沙子或米拿到老师这里来,我们玩堆沙子游戏。我把它倒在桌子上,缓慢地倒,形成一个近似的圆锥,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从沙堆的形状:底面是个圆,有一个顶点,侧面是一个斜面,抽象画出圆锥的图形(边提问、边引导、边画图板书)。 (2)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圆锥的顶点、画出圆锥的高。向学生明确: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板书这条高)。(3)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4)怎样测量圆锥高?(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使用三角尺、直尺测量自制圆锥的高。)第二步: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画一个与上图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
8、的体积底面积高, V圆柱= Sh第三步:课堂展示(1)我想知道堆起的沙堆的体积怎么办?(2)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转化成什么图形最合适?(3)你感觉它和前面学过的那个图形联系密切?(4)引导: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沙堆)体积的公式 。2、实验操作 这个环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实验操作法(1)第一次实验各小组拿出前一节课制作好的一个圆柱体A,与圆柱A等底、等高的圆锥体B;只与圆柱A等高、但不等底的圆锥体C;只与圆柱A等底、但不等高的圆锥体D,并做好标示进行区分。要求学科小组长为组员分配任务(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要求各小组依次用与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
9、等底的三个圆锥分别装沙(沙子在圆锥口处要用尺子弄平),倒入圆柱中,观察每种情况下各要几次倒满圆柱,并把每次实验情况做好记录。提示思考“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用圆锥B正好3次倒满圆柱,C和D都不定时,老师提问:圆柱A与圆锥B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得出A、B等底、等高。再次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圆锥都是正好用三次就倒满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呢?从而进入第二层实验。(2)第二次实验各小组再拿两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两对,用两个圆锥装满沙或米,然后分别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中,观察各要几次正好倒满。该实验操作,既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10、。实验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直接给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是因为那样操作,学生只是按现有程序演示了一下书本上的结论而已,既无发现,更无创新,反而容易忽视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我设计的实验操作过程,注重科学性、全面性,学生操作自由度大,有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形成。3、推导公式(1)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讨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交流后达成共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V圆锥= Sh 本步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11、新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突出教学重点。4、公式运用与延伸(1) 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知道底面积和高就可以求出体积,但在实际中,底面积测量不出来时,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如何求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如何求体积?、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如何求体积?通过尝试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2)展示提升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求下面圆锥的体积:a、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b、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30厘米。以上三道题,要求学生板书解题过程,集体订正。(3)学习课本中的例3,让学生尝
12、试自己讲,教师加以补充。5、新知识的实际运用打谷场上有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状,测得麦堆的周长是6.28米,高是0.8米,每立方米小麦重735千克,请你估算一下这堆小麦有多重?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且经常会被大人们提到,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们感到目前所学的知识非常适用,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练习设计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变式题,发展到综合题,引伸到思考题,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练习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评价反思,自我提升课末,我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评价,梳理本课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内
13、容。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对自己和别人你有什么话要说?让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能强化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激发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布置作业:练习四的有关练习。适量的作业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五、板书设计根据本课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特点,我设计了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直观的板书。 这样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显示了具体的解题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形象直观。六、教学反思1.要联系生活学数学。在教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一定要让他们明白: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要让学生爱数学就先让他们爱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不局限于教材,要结合生活实际去备课.2.教师一定要敢于给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的才能与智慧得以施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