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规划设计要点一、绪论1、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小品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2、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一)科学依据(二)社会需要(三)功能要求(四)经济条件一项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社会性、功能生、经济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
2、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全面考虑到适用和经济问题,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二、中国园林概述重点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 1、生成期:殷、周、秦、汉。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3、全盛期:隋、唐。 4、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宋、元、明、清。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诗情画意。 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4、意境的涵蕴。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2、按造园方式分: 人工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 3、按园林所处地理位
3、置分: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巴蜀园林 西域园林三、外国园林概述1、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3、17世纪法国规则式园林。4、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五、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综合效益。六、园林构成要素1、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山岳风景、水域风景、海滨风景、森林风景、草原风景和气侯风景等要素。2、历史人文景观要素包括名胜古迹、文物与艺术品类、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类、地方特产与技艺类。种植设计1、种植设计:依据园林总体规划图的功能景区布置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植物材料,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
4、种形式的植物类型。2、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3、水体种植设计:是对园林中的湖泊、溪流、河沼、池塘以及人工水池等水体环境进行植物造景设计。4、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5、植篱: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九、种植设计的原则v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v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v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v 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v 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v 6、
5、密度适宜,远近结合。十三、园林树木的配置方式(一)、孤植1造景特性 孤植是指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此树又称孤植树。有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2-3株乔木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但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一般不超过15m,远看和单株栽植效果相同。孤植树下不得配置灌木。孤植树作为局部空间的主景,供人观赏;还可起庇荫作用,供人休息、眺览。 2树种选择 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寿命较长,不含毒素,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雪松、黄山松、金钱松、香樟、榕树、鹅掌楸、鸡爪槭、垂柳、樱花、梅花、桂花、银杏、合欢、枫香、重阳木、七叶树等。但在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和具体要
6、求。 3种植位置 孤植树种植的位置,总的来讲,要求比较开阔,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树冠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反映植物个体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另一方面,作为局部构图主景的孤植树,应安排合适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点,使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宜的观赏位置。孤植树种植的具体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l)布置在开阔大草坪或林中草地的 自然重心处,(2)配置在开朗的江、河、湖畔,(3)配置在可以透视辽阔远景的高地、山岗上,(4)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或水系的转弯处、假山蹬道口以及园林的局部人口处,。(5)布置在公园铺装广场的边缘。4配置要求 在配置孤植树时,必须充分考虑孤植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体形与其环境相协调
7、,色彩与其环境有一定差异。 (二)、对植 1造景特性 对植是指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或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景。 2配置形式 对植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配置形式。 (1)、对称式对植。即采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一般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此形式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之中。 (2)、非对称式对植。即采用种类相同,但大小、姿态不同的树木,以主体景物中轴线为
8、支点取得均衡关系,沿中轴线两侧作非对称布置,其中稍大的树木离轴线垂直距离较稍小的树木近些,且彼此之间要有呼应,要顾盼生情,以取得动势集中和左右均衡。此形式多运用于自然式种植环境之中。 在非对称式对植中,沿中轴线左右配置的树木也可以采用株数不同,树种相同的树木,如左侧是 l栋大树,右侧为同种的2株小树;也可以两侧是相似而不相同的两个树种;也可以两侧是外形相似的两个树丛。(三)、列植 1造景特性 列植是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列植形成的景观比较整齐、单纯、气势;列植与道路配合,可构成夹景。列植多运用于规则式种植环境中,如道路、建筑、矩形广场、水池等附近。列植具有施工、管理方便
9、的优点。 2树种选择 列植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树冠为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圆锥形等。 3栽植间距 取决于树木成年冠幅大小、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如景观、活动 等。一般乔本采用3-8m,灌木为13m。 4栽植形式 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两种基本形式。 (四)、丛植丛植通常是指由2株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丛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是树 丛。树丛的组合,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但也要在统一构图中考虑表现单株的个体美,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的单株树木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即必须挑选在庇荫、姿态、色彩、芳香等方面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木。树丛配置的要领: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
10、落; 平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 树丛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上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1)两株配合 构图上应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树木的大小,姿态、动势可以不同,但树种要相同,或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动势呼应;(2)三株配合 三株配合最好选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姿态可以不同,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一般要求平面为不等边三角形,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为自然(图4-2-4.1;4-2-4.3)图。三株配合,如果选用两个树种,最好同为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其中大、中者为一种树,距离稍远,小者为另一种树,
11、与大者靠近。(3)四株配合 四株树可分为31两组,组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图4-2-4),单株为一组者选中偏大者为好。若选用二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1株,1株者为中、小号树,配植于3株一组中(图4-2-4.5)。(4)五株配合 五株树可分为32或41二组,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若用2种树,株数少的2株树应分植于二组中(图4-2-4.6;4-2-4.7)。(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配合形式相互组合而成。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
12、成(图4-2-5)。 (五)、群植 1造景特性 群植通常是指由20。30株树木混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群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称为树群。它主要是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并以此构成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 2布设位置 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的开朗场地上作为主景的树群,其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倍、林群宽度的15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树群栽植地标高最好能高出外围地段,形成向四面倾斜的地形,以利排水和突出主景。3. 立面结构 混交树群多采用郁闭式分层结构,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5个层次。 4平面布局 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间,作为背景,
13、亚乔木在其周围,大灌木、小灌木在外缘, 5生态要求 树群在树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时,除了像孤植树、树丛那样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关系外,还应注意树群内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六)、林植园林中以大量树木进行栽植的配置方式,称为林植。1密林 林木郁闭度为0710,林地道路广场密度为510。(l)、单纯密林(2)、混交密林2. 疏林 林木郁闭度为04 06;道路广场密度在5以下。由于疏林里林木密度较稀疏,常把疏林与草地结合营造,称为疏林草地。(1)、树种选择。以落叶乔木居多,落时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 (2)、配置方式。宜采用自然式配置,(七)、篱植 主要类
14、型 l)根据绿篱高度分。 绿墙: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以上,可阻挡人们的视线。 高绿篱:高度在120160cm之间,人的视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 中绿篱;高度在50120cm之间,是最常用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种; 矮绿篱:高度在50cm以下,人可轻易跨越。十四1、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要点为: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人口5万-8万)形成一个城市组群-社会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5
15、、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图)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其要点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密度。建筑物用地面积应只占城市总用地的5,其余95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道路网采用棋盘式,用高架、地下多层道路系统等。6、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沙里宁于1942年写的城市,他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其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活动的区域做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则做分散布置,人们不必使用交通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工作与生活,这个理论在后来的美国大城市疏散中产生了重要影响。7、城市类型:按不
16、同的角度和标准,城市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人口:特大100万人以上、大50-100万、中20-50万、小于20万和建制镇。11、城市用地分类: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十大类:a 居住用地: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指城市管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指工矿及乡镇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铁路专用线、码头和道路等。d 仓储用地: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e 对外交通用地: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包括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埠和机场及其附属
17、设施等用地。f 道路广场用地:指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g 市政设施用地:指城市各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管理维修设施的用地等。h 绿地: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和自然风景区绿地。i 特殊用地:指特殊性质的用地。如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等。j 水面和其他用地:指以上九大类之外的水面和其他用地。自然风景区用地、农村用地、闲置地以及漏天矿区等。13、城市设计的含义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城市设计要考虑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必须考虑市民社会生活和精神
18、文明建设。十五1、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3、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5、绿地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1)首先是因地制宜,从实地出发重视城市内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 。(2)按照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规定,考虑城市现状建设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各类园林绿地类型与规模。 (3)各类公园绿地达到均衡布置,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需要。(4)合理确定近期的远期规划,(5)树种规划要重视使用地带性树种
19、,坚持以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 (6)在其它各类绿地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为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增加生态防护绿地面积时可不受规定指标控制。 六、绿地类型 根据建设部2002年颁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的规定,城市绿地分类 如下:1、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1)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 区域性公园: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2)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
20、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3)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
21、位的园林。 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游乐公园: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交好的绿地。 其它专类公园: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公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4)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5)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
22、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1)居住绿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2)公共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3)工业绿地:工业用地内的绿地。(4)仓储绿地:仓储用地内的绿地。(5)对外交通绿地:对外交通用地内的绿地。(6)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7)市政设施绿地:市政功用设施用地内的绿地。(8)特殊绿地:特殊用地内的绿地。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3、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七、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及其要点。 块状:公园、花园、广场绿地在总规图上呈块状,该形式最方便居民使用,但不能起到综合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效能。这种绿地多出现在旧城改造中。如上海、天津、武汉、大连青岛等。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绿地属块状布置。环状:围绕全市形成内外数个绿色环带,使公园花园林荫道等统一在环带中,全市在绿色环带保卫之中。但环与环之间联系不够,显得孤立,市民使用不便。带状:这种布局多数由于利用河胡水系、城市 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
24、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如哈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地。带状绿地的布局形式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楔状: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如合肥市。一般都是利用河流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级农田防护林来布置。片状绿地:将市内各地区绿地相对加以集中,形成片状,适于大城市。十六1、公园游人容量: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2、为满足排水坡度,一般绿地坡度不得小于0.5%,缓坡在8%-12%,陡坡在12%以上。二、综合公园功能分区:1、 文化娱乐区2、 观赏游览区3、安静休息区4、儿童活动区5、老人活动区6、体育活动区7、公园管理区文化娱乐区设计要点特点
25、活动场所多、形式多、人流多等,全园中心。选址位置 靠近主要出入口;较平坦的地形;要求有一定的分隔。 图主要设施 展览馆、展览画廊、露天剧场、文娱室、阅览室、音乐厅、茶座、水上活动设施等。 图 布局方式 在地形平坦、面积较大的地方可采用规则式布局;在地形起伏平地面积较小的地方可采用自然式布局。安静休息区1、选址:可选择距主要入口较远处;可设置多处 2、功能:供人在此安静休息、散步、打拳、练气功和欣赏自然风景。图 3、景观营造图3、用地状况:100平方米人 儿童活动区位置: 一般靠近主入口;并与其他用地有分隔。图设计要点:1、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要分开考虑。2、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到儿童的尺度,
26、并且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图3、道路布置要简洁明确,容易辨认,最好不要设台阶或坡度过大,保证安全,便于活动;图4、植物种植选无毒、无刺、无异味的树木花草图5、考虑成人休息。图6、区内需设置厕所、小卖部等服务设施。老人活动区1、位置: 宜设置在安静休息区内,或安静休息区附 近,背风向阳之处。图2、活动内容: 聊天、棋艺、园艺,书画班、盆景、花鸟 鱼虫,老年人交际舞等。图3、设施: 茶室、活动室、门球场、林中桌椅等供老人饮茶、聊天、开展各项活动。图 4、注意老年活动区的植物配置。四、公园出入口的分类:主要出入口、次要入口、专用入口五、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1 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2 方便
27、游人出入公园3 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4 便于公园的管理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 1、大门建筑图 2、出入口内外广场七、园路的类型 (1)主干道 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 主要活动建筑设施、风景点。(2)次干道 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3)专用道 多为园务管理使用 (4)散步道 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八、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园路交叉或从一干道分出两条小路时必然会产生交叉口。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作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 次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而要主次分明,相消角度不宜太小。丁
28、字交叉,是视线的焦点,可点缀风景。上山路与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显,又要吸引游人入山。九、路网密度 园路的路网密度宜在200380m/h之间;动物园的路网密度宜在160-300 m/h之间。十、公园中的广场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一)集散广场以集中、分散人流为主。可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前、主干道交叉口处。 (二)休息广场以供游人休息为主。多分布在公园的僻静之处,与道路结合,方便游人到达。与地形结合,如山间、林间、水间、临水,借以形成幽静的环境。与休息设施结合,如廊、花架、花台、座凳、铺装地面、草坪、树丛等,以利游人坐息赏景。(三)生产广场为园务的晒场、堆场
29、等。 公园中广场排水的坡度应大于1%。道路1、道路红线:规划的道路路幅的边界线。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3、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4、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5、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6、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7、列植:指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8、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9、行道树绿带:又称人行道绿化带、步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以
30、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10、一板二带式: (图)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一行或多行行道树11、二板三带式: (图)除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外,还用一条有一定宽度的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双向行驶的两条车道。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 12、三板四带式: (图)用2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4条绿带。 13、四板五带式: (图)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面绿化形式。19、道路绿地率指标: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道路红线大于50m的道路
31、绿地不得小于30%道路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20、路侧绿带类型:建筑物与道路红线重合,道路两侧表现为建筑物的基础绿带形式。建筑退让红线后留出人行道,道路路侧绿带位于两条人行道之间。建筑退让红线后在道路红线外侧留出绿地,人行道绿带与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结合21、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应根据公路等级、路面宽度,决定绿化带宽度及树木种植位置。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5m以内不得种树,以防影响桥涵。树种多样,富于变化。应与农田防护林、防渠林、护堤林及郊区的卫生防护相结合。 22、高速公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高速公路绿化以“安
32、全驾驶、美化、环境保护”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据此确定绿化栽植的形式与规模。高速公路景观应将高速公路沿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筑物同高速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统一,使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相协调。道路绿化与沿线的防护林、天然林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根据告诉公路沿线区域环境特征或行政区划,将高速公路分为若干景观设计路段。高速公路绿化应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通过绿化栽植以改善视觉环境,增进行车安全。方式有诱导栽植、过渡栽植、防眩栽植、遮蔽栽植、标示栽植、隔离栽植。广场1、现代城市广
33、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2、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性质上的公共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文化休闲性3、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尺度适配原则(4)生态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步行化原则(7)文化性原则(8)特色性原则居住区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指结合居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条件,在居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l、居住区分级:经对全国大中小城市已建居住区的调查 分析,根据
34、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配套关 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 (30000-50000 人 )、小区 (7000-15000 人 )、组团 (lOOO-3000 人 ) 三级规模。2、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居住区公园:是为全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用地面积较大,一般在1h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图)居住小区公园:服务于小区居民一般面积4000以上。 (图)组团绿地:又称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是最接近居民的居住区公共绿地,以住宅组团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一般面积1000-2000 (7、居住区绿地率指标: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
35、不低于25;低层住宅区(23层为主)的绿地率为30%40%,多层住宅区(47层)的绿地率为40%50%,高层住宅区(8层以上为主)的绿地率为60%。8、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同时进行、统一规划,使绿地均匀分布,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要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目标。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尤其是自然生态条件,因地制宜,节约投资根据绿地中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化设计。充分利用垂直、屋顶、阳台、墙面绿化,增加绿地景观效果。在植物配置方面,应注重园林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形成。居住区绿地建设应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
36、网络,使小区绿地自成系统。10、居住区公园规划要求:(1)满足功能要求(2)满足风景审美和游览的要求(3)满足净化环境的要求(4 应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11、居住小区公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布局形式可灵活多样,但要与环境协调。规划布局时要以绿化为主,但也要尽量满足居民日常活动对铺装场地的要求。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13、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目标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山水地形地貌和绿化基础,优化社区整体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居民在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中进行丰富多样的日常健身休闲和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通过绿化调和统一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在景观生态上
37、的关系,修补因房屋道路建设等对自然山林和地形地貌的破坏。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充实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形成社区可居可游的综合功能。14、郊野高档住宅社区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手法保护自然山林,进行林相改造,完善群落结构,提高其生态保育功能,丰富四季季相,形成社区最主要的自然生态景观。湖泊水塘及滨水地带是社区中既宁静又活泼的空间环境,岸边多筑自然式驳岸,由缓坡草地过渡到自然山林或配置的树丛。岸边或水中,常建临水茶室,安排垂钓、游船、游泳等水上休闲活动内容设施,配以曲桥汀步,又营造与溪流相呼应的喷泉、瀑布和叠水等动态水景。开阔草坪一般布置在向阳开敞的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附近的缓坡地上,是社
38、区中最为居民喜爱的户外活动自然空间。在居民可方便到达的局部地段,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可规划精致的古典山水园林。此外,在园林绿地中,还应注意布置儿童游乐场和老人乐园等一般居住区必须配套的公共园林活动场所。住宅建筑群的环境绿化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绿化不是掩盖建筑物,而是通过植物配置,使建筑物与山水园林环境更加协调融洽,形成社区中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理念;具体绿化布置时,由于有良好的山林绿化大环境,又以低层别墅建筑群为主,故要注意形成建筑物周围开敞明朗的空间环境,使建筑物与山水环境及绿化景观互为映衬,同时适当地形成每一幢别墅或建筑组群之间的空间分隔,减少居民生活的互相干扰;布局形式上以自然
39、式为主,使各建筑组群的绿化景观特色与每一建筑组群的风格和所属的景点意境相配合。在社区内主干道两侧,结合各不同景点和建筑组群的绿化布置,疏密相间,既可形成一定的道路绿化的遮阳效果,又需开辟透景线,展示各处山水风景、园林景观和绿化掩映中的建筑物。应通过绿化弥补或修复由于各项建设对自然地形的破坏,如通过垂直绿化掩盖施工开挖后不自然的陡坎和构筑物的挡土墙等。在绿化材料的选择方面,由于地处郊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没有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热岛和其他城市不利的生态环境的限制,可选用不少当地山野生长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和对环境条件敏感而观赏价值较高的园林植物,有利于形成更加自然秀美的社区山水风景和绿化景观。单
40、位附属绿地1、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城市中分散附属于各单位公共建筑庭院,以改善和美化人工建筑环境为主要功能,不对公众开放的绿地。2、根据单位性质与庭院环境特点不同可将其分为:工业企业单位附属绿地和公共事业单位附属绿地两类。3、卫生防护林带绿化设计要点位置:生产区与居住区或行政福利区之间结构形式:稀疏林带(乔木810株/100);密集林带(2040株/100 );均透林带(1020株/100 )。设置:对于高架污染区,林带应设在烟体上升高度的1020倍范围内。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林带要就近设置,以将污染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林带设置方向,依常年盛行风向、风频、风速而定。三种结构形式的林带结合防护
41、效果。常用树种:构树、枫杨、楝树、泡桐、女贞、侧柏、桧柏、接骨木、臭椿、紫穗槐等。4、防风林带绿化设计要点位置:紧靠被保护的工厂、车间、作业厂、居住区等。防护范围:迎风面防护范围是林带高度的10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5%-25%;背风面是25倍左右,可降低风速10%-70%;林带结构:均透林带最佳,当林带的通透率为48%时,防风效能最高;单条防风林带的宽度一般以2030米为宜,但窄林带也有防护效果。走向与栽植形式:根据主导风向而定,一般与主导风向成90或不低于45。5、防火林带绿化设计要点位置:在石油化工、化学制品、冶炼、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工厂及车间、作业场地附近。宽度:依工厂的生产规模、火种的
42、类型而定,火灾规模较小的林带宽度约m以上;较大的宜40-100 m;石油化工厂、大型炼油厂应为300-500 m。设计类型:纯林带;结合设施型;地形利用型。防火树种:不易燃烧、萌生力强的防火、耐火树种,常用的有珊瑚树、山茶、罗汉松、夹竹桃、海桐、女贞、银杏、泡桐、柳树、国槐等 6、厂前区绿地设计要点厂前区的绿化要美观、整齐、大方,还要方便车辆通行和人流集散。绿地一般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入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强调入口空间。广场周边、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选用冠大荫浓、耐修剪、生长快的乔木或树姿优美、高大雄伟的常绿乔木,形成外围景观或林阴道。花坛、草坪及建筑周围的基础绿带或用修剪整齐的常
43、绿绿篱围边,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或植草坪,用色叶灌木形成模纹图案。如用地宽余,厂前区绿化还可与小游园的布置相结合,设置山泉水池、建筑小品、园路小径,放置园灯、凳椅,栽植观赏花木和草坪,形成恬静、清洁、舒适、优美的环境。为职工工余班后休息、散步、交往、娱乐提供场所,也体现了厂区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7、工厂休憩绿地设计设计时要根据生产性质和特征不同,按使用者不同的要求,合理进行各种景观布置。如生产环境具有强光和噪声大的特点,休憩环境应该要宁静、光线柔和、色彩淡雅、没有刺激;生产环境肃静和光线暗淡的,休息环境则要空间开阔、光线充足、色彩浓厚、艳丽、热闹等。休憩绿地的布置,要
44、结合厂内的自然条件,如小溪、河流、池塘、丘陵、洼地以及现有的植被条件等,对现状加以改造和利用,创造自然优美的休息空间。也可结合厂前区绿地的布置,这样不仅经济,效果也好;也可沿车间四周适当布置,以便于工间短时间的休息使用;也可与娱乐活动场地结合;还可设计成厂内公园。绿地大小一般按每班25%的工人计算,每人约占40-60,短时间休息的,每人可按6-8计算。8、高校校园各区绿地规划设计高校校园面积大,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区功能不同,对绿化的要求也不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1)校前区绿化设计学校出入口与行政、办公区组成校前区,与工厂厂前区一样,是学校的门面和标志,体现学校面貌。校
45、前区绿化应以装饰观赏为主,衬托大门及主体建筑,突出安静、优美、庄重、大方的高等学府校园环境。 校前区绿化设计以规则式绿地为主,以校门、办公楼入口为中心轴线,布置广场、花坛、水池、喷泉、雕塑和国旗台,两侧对称布置装饰或休息性绿地,或在开阔的草地上种植树丛,点缀花灌木, 自然活泼,或植绿篱、草坪、花灌木,低矮开朗,富有图案装饰性。校前区绿地常绿树应占较大比例。(2)教学区的绿化 教学区的绿化,首先保证安静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教学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多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课间休息,楼附近要留出小型活动场地,地面铺装。 大礼堂是集会的场所,正面人口前设置集散广场,绿化同校前区,空间较小,内容相应
46、简单。礼堂周围基础栽植,以绿篱和装饰性树种为主,礼堂外围可结合道路和场地大小,布置草坪树林或花坛,以便人流集散。 实验楼的绿化同教学楼,还要根据不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在选择树种时,综合考虑防火、防爆及空气洁净程度等因素。(3)生活区的绿化 师生宿舍区绿化,可以校园绿化基调为前提,根据场地大小,兼顾交通、休息、活动、观赏功能,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楼间距较小时,在楼梯口之间只进行基础栽植。场地较大时,可结合行道树,形成封闭式的观赏性绿地。或庭院式布置,铺装地面、花坛,基础绿带和树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休息场地。风景名胜区1、景点: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2、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