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 走 让 背过四、深入
2、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重点感悟)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 , 总是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2写话交流。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板书设计: 摆整 21 搭 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
4、 让 背过课堂实录课前交流师:昨天咱们已经见了面,还记得我姓什么吗?喊我一声。生:王老师。师:男同学喊我一声男生:王老师师:够洪亮的,女同学亲切地喊我一声女生:王老师师:谢谢同学们。知道我从哪来吗?生:江西。师:江西和湖北是邻居,还是一衣带水的邻居,这水指的是生:长江。师:是呀,我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看我这位朋友带来的几张照片,(出示师在滕王阁的照片)知道这是哪吗?生:(异口同声)黄鹤楼。(众笑)师:是挺像的,不过,这是我的家乡南昌的滕王阁,和你们武汉的黄鹤楼一样,都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先后再出示八一起义纪念塔、秋水广场的月牙形喷泉,师生交流)师:我是第一次来武汉,谁能介绍一处武汉的景色?生
5、1:我建议王老师去田汉大剧院,武汉人有一句话:不到田汉,终生遗憾。(众笑)师:为了不遗憾,看来我得找个时间去田汉。生2:我觉得王老师应该去黄鹤楼,那是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地方,很多诗人在那题了诗,很值得去看。师:是呀,为家乡骄傲!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师:看老师板课题(生看师板课题)师: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6、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生: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你找得真准,注意不要添字,是“天气变凉”,你再读。(生再读)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
7、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3: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4: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师: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
8、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不错,这种渡小溪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你体会得很细腻。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生:紧走搭石慢过桥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
9、画面。(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生有的读xn,有的读hn)师: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生:行(hn)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生:一行(xn)人师:齐读两遍。(生读)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协调
10、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男生读一遍)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女生读一遍)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11、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师:前面的生(组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体会得好。你们还
12、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生:查了。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绰: 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师: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生:是“宽”的意思。师: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生:就是很宽。师(微笑地):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13、”。师:理解了吗?(生点头)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师: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师:你还想来描绘一下,说吧。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打开手势)请读读这两个词语。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师:(指举手的生3)你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生3(
14、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师:身临其境吧?(生点头)师: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全班读)师: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全班再读)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
15、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生:一道风景师: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师: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师: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
16、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生:fff师: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地读几遍)师:哪个词语打动了你?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师: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师: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弯”的意思。师: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师:(出示字理图)左边生:一个人师:右边生:一条犬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
17、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生:不需要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听了
18、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因为(指课件文字)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生:尊老爱幼师:是尊老还是爱幼呢?生:敬老师: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生:家乡的一道风景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师: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
19、更美,这更是家乡的生:一道风景师: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六、激发想象,练习表达。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师: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生发挥想像想)师:咱们来交流交流。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
20、,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师: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师: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七、总结,预告下节课内容。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生齐说心头)师:搭石上还有哪些看得见的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美?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些美的呢?师:
21、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教学板书: 21 搭 石 家 乡 的 一 道 风 景1 2 3 下一页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 附课文21.搭石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尽量放得平稳。如果别处都有搭石,惟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
22、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两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会不免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
23、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石头搭得好巧妙也谈搭石欢迎阅读费尔教育提供的文章去年在武汉听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竞赛活动,对王玲湘老师的搭石一课深有感触。从老师看似随意却是有心的课前交流开始起,到紧扣词语反复朗读品味,再到对文章感情的体会,环环相扣、步步铺陈,既有对朗读的巧妙指导,又有对文章意境的诗话感受,情理交融,情趣交融。回来后我又在网上找来实录,对照自己的听课笔记,反复回味,忍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模仿着上了这一课,也跟在王老师的背后走了一回
24、“搭石”。课堂效果还不错,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其实,我知道,与王老师比起来,那仅仅只是形似而已,内中的神韵相差何止是十万八千里。今天对照高老师所说的“抓住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一说,再来看王老师的课,又从中读出了很多意蕴深长之处。王老师的课堂魅力到底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课堂去感受感受吧。说明:,红色字为我的个人感受。请大家多指教。 课前交流师:昨天咱们已经见了面,还记得我姓什么吗?喊我一声。生:王老师。师:男同学喊我一声男生:王老师师:够洪亮的,女同学亲切地喊我一声女生:王老师师:谢谢同学们。知道我从哪来吗?生:江西。师:江西和湖北是邻居,还是一衣带水的邻居,这水指的是生:长江。
25、师:是呀,我们是非常亲密的朋友。看我这位朋友带来的几张照片,(出示师在滕王阁的照片)知道这是哪吗?生:(异口同声)黄鹤楼。(众笑)师:是挺像的,不过,这是我的家乡南昌的滕王阁,和你们武汉的黄鹤楼一样,都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先后再出示八一起义纪念塔、秋水广场的月牙形喷泉,师生交流)师:我是第一次来武汉,谁能介绍一处武汉的景色?生1:我建议王老师去田汉大剧院,武汉人有一句话:不到田汉,终生遗憾。(众笑)师:为了不遗憾,看来我得找个时间去田汉。生2:我觉得王老师应该去黄鹤楼,那是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地方,很多诗人在那题了诗,很值得去看。师:是呀,为家乡骄傲!感受:课前交流是很多老师用在借用学生上课前要
26、用到的一招,因为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缓解学生以及授课老师的紧张情绪;可以调试话筒音量大小等等起到很多作用。但王老师把这常用的招数用得自然得道,她这里最妙的就是最后一句“为自己的家乡骄傲”,把看似随意的课前交流落到了一个“熟悉家乡、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点上,既为前面的交流起到了收尾的作用,又不露痕迹的为下面学习课文搭石打下了情感铺垫。这真是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呀。教学过程:师:(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
27、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感受:情境图画面简洁,色彩雅致,轻音乐如水般轻轻流泻,与课文的文字相互呼应,创设了一个朴实宁静隽永的意境。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来的意思。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3: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4: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28、?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生3:还会很麻烦。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感受:要认识搭石在乡亲们心中的作用,必须先走进他们的生活,体会搭石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由一句“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老师看到了文字背后的四幅画面,老师在教学中把复句化成单句,把长句化成短句,把四幅画面一幅一幅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点一点地体会到搭石在人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这是文本细读的工夫,这个关键词抓得准。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
29、美呢?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3: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4:紧跟上去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生5:抬起
30、脚来师:后面的生6:紧跟上去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生齐:轻快的音乐。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师:前面的生(组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生(组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体会得好。感受:好一个“协调有序”。既从字面上理解了,又从上下文中理解了,用合作朗读这一巧妙的形式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他们的心理体验,用体验促
31、进理解,用体验深化感悟。幽幽的步子迈起来,轻快的脚步提起来,渐走渐快的一行人似乎幻化成了一幅剪影画,那样默契有序,那样整齐有序,定格在搭石上,定格在学生心上,此时, “协调有序”这个词已经“我心入词,词入我心”。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一男生上台)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生:不需要师:为什么?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
32、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因为(指课件文字)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感受:好一个“理所当然”。从年轻人不需要老人道谢,到老人没有道谢年轻人也不会生气;从老人年轻时一定也曾经背过老人,到年轻人老了也一定会有年轻人背他;老师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来回地走,来回地品。对“理所当然”的理解如春风化雨般自然浸润到了孩子们的心中。家乡人民
33、淳朴善良的民风也自然“理所当然”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田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 搭石教案3王玲湘教学目标: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
34、.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重点感悟)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6)补充作者的生活
35、体验,配乐情境引读.(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指名读.正音:伏.(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2.写话交流.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板书设计:摆整 21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走 协调 有序 理所当然让背过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