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阳明思想学说 目录目录 壹 生平简介 心即理 贰 心学 叁 知行合一 肆 致良知 一一、王阳明生平简介、王阳明生平简介?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自其父始迁局山阴。曾修学讲论于阳明洞,故有阳明之号。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作为一名理学家,王阳明和他之前的其他理学家一样,都追求内在的超越,即把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作为其人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他终生追求的“第一等事”,所以他的学说完全是建立在解决如何“成圣”这一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上,反映的都是如何“成圣”这一目的。王阳明思想历程王阳明思想历程?沿袭朱熹
2、格物穷理之学 泛滥于辞章之学 出入于佛老之学 回归儒学立场 龙场悟道:“心即理”贵阳时首倡“知行合一”之说 经宁藩之变,乃有“致良知”之说 “心即理心即理”二、二、“心即理心即理”思想思想 (一)(一)“心即理心即理”思想的提出思想的提出理理(二)(二)“心心”和和“理理”的内涵的内涵 (三)(三)“心心”与理的关系与理的关系 (四)(四)“心心”与物的关系与物的关系 (五)(五)“心即理心即理”思想的价思想的价值值 (一)(一)“心即理心即理”思想的提出思想的提出 1、“心即理”说,首先是针对朱熹哲学分“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王阳明不同意朱熹“即物穷理”说,认为朱熹把理架设在人心之外,“今日
3、格草木,明日格昆虫,后日格舟车,以天下之大,格至何时为至!”并从自己格竹子的痛苦经验中认识到,要从自然之“物”中格出社会之“理”实在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便毅然抛弃了它,专从“吾心”出发,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他把理从天上请进人心,自信只有把理直接安放在人心中,才能消除心与理为二之弊。2、“心即理”不仅是针对朱熹分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也是直接针对时弊时弊而发的。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朱明朝廷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认为分“心与理为二”是造成上述时弊的原因。他提出“心即理”说,就是要人们明白,事物的规律和封建的道德原则,都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只要在心上作工夫,去掉自己的私欲,心自
4、然就正了。(二)“心”和“理”的内涵?1 1、“心心”的内涵的内涵 孟子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就是心脏,是思维器官。佛家所言“佛心”,指禅心、悟道。王阳明均不以为然,王阳明所言之“心”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能力,属于意识范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传习录下第322 条)。?可见,阳明反对把心当作人体器官,将其视为人脑对客观万事万物的反映知觉、感觉。?第二,心是主宰身之心。“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传习录下,第317条)。?王阳明认为
5、身体的耳眼鼻喉四肢等感官活动是由心所主宰。?第三,心是指无私欲之蔽之心,即良知。“心”的能力不只停留于知痛知痒的层面,更在于知善知恶的高度。?“至善是心之本体。”(传习录上,第 2条)?阳明所言之心是指道德良知,认为道德良知存在于心中,无需外求。?2 2、“理理”的内涵的内涵?(1)理即礼。?“礼字即理字。”?“夫理也者,天理也。天命之性,具于吾心,其浑然全体之中,而条理节目,森然毕具。是故谓之天理。天理之条理谓之礼。”?天理之条理就是礼,就是封建的等级制度,发于外就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即封建的伦理纲常。可见“理”就是封建的纲常伦理。?(2)理指自然规律。?“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
6、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变也,而所以为风为雷者,则有一定而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理也。”?天之为雷为风,其变化的原因,王阳明认为必有一个一定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在起作用,这个“理”就是指自然规律。(三)心与理的关系(三)心与理的关系 (三)(三)“心心”与理的关系与理的关系 1、心包万理。“虚灵不味,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是一个自满自足的本体。它无理不包,无理不有,不需外求。2、心与理合二为一,互不分离。王阳明认为,心就是理,理就是心,二者合而为一,也是互不分离的。“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焉?”“天下宁有心外之性
7、,宁有心外之理乎,宁有心外之心乎。”因为二者合二而一,互不分离,所以“外心求理则无理,遗理求心,则无心。”3、天理是心的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这是说,心之本体就是天理。?总之,王阳明的“心即理”,其中心内容,就是认为心就是理,理也就是心,二者是合而为一,互不分离的。“心即理”并不是为了把心客观化,而是想把理主观化,即把作为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溶化在主观思维能力之心中。(四)(四)“心心”与物的关系与物的关系 首先,王阳明认识到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
8、。这里,王阳明并不简单的取消花的存在,而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花归到人的心中。其次,王阳明所谓的“物”是指与“吾心”相关联着的“事”,否则,所指涉的“物”既无价值又无意义。“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传习录书王纯甫)。王阳明认为“心”是充满自盈的,万物之理可以直接到人的内心去寻求,无须借助外物,这样便达到了“吾理”与“吾心”的统一,而不像朱熹那样“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以“看花”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心(认知)须与万物相联系,强调通过亲身接触、躬行实践,被改造的物质才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才能被人们所认识掌握,而这些活动必须由社会的主体人来完成。(五)(五)“心即理心即理
9、”思想的价值思想的价值 其一,倡导人人平等。王阳明的“心即理”之“心”,明白无误是指自圣人以至于愚人的人人之心。“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传习录下)其二,彰显主体精神。“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充分弘扬了人的自觉精神,肯定人的存在,人作为自身的存在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外部高悬的“理”而存在,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心即理心即理”三、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思想 (一)(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思想的提出理理(二)关于(二)关于“知知”(三)关于(三)关于“行行”(四)(四)“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内涵的内涵 (五)(五)”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思想的价值
10、(一)(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思想的提出 对于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的诸多外部背景条件,大体可分为社会背景和学界背景两个主要方面。社会背景方面社会背景方面:王阳明身处的那个时代,正值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动荡不断。人们在思想意识层面出现了信仰危机,人们对头脑中原有的封建伦理道德产生了质疑和动摇。学界背景学界背景:王阳明认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界的杂乱昏蒙,正是朱子理学“知行二分”的流弊造成学术界如此杂乱昏蒙状况。王阳明针对此一朱学流弊,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认为这才是“对病的药”。(二)(二)“知知”的内涵的内涵?“知”有三层含义:“良知”、“行之始”之知和
11、“行之总结”之知。?第一,“良知”之知,它是作为知行本体的知,“知行合一”的理论依据就是“良知”思想。?“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知无不良”?第二,“行之始”之知,这种知是良知自然而然的表现,是具有现实性的知,如“见父知孝”、“见兄知弟”等等。这种知又是行中之知,因为“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而这种知本身又是“行的主意”,是“行之始”,所以这种知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初始,是主体对自身活动目的的自觉,是主体行为自觉性的表现。?第三,“行之总结”之知,即“亲身履历而后知”之知。这种知与作为“行之始”的知相比,它不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初始,而是发生在主体活动的末尾,它不是仅仅对主体活动目的的自觉
12、,而是对主体活动本身的体会、总结。在王阳明哲学中,只有这种知才是全面的知,也就是所谓“真知”,因为它既是自觉的知的完成,又是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的最终实现。(三)(三)“行行”的内涵的内涵?“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对“行”的理解的两层含义在上述言论中都体现出来了:第一,把人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即心理行为当作“行”,;第二
13、,“他不是单单把此种行只简单的理解为实践,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意志的保障。“笃行”之“笃”,即是“敦实笃厚之意”,也就是说“行”是在意志的专一性和坚毅性保障之下的具体道德实践活动。(四)(四)“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内涵的内涵?1、知行的合一不是静态的合一,而是动态的合一。?“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王阳明他认为,知与行的合一并不表现为静态的同一,而是展开为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它以预设的先天良知为出发点(知),通过后天的实践践履(行),最后指向明觉形态的良知(知)。如上可以看出,“知”
14、到“行”再到“知”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理性意识”的“知”是通过践行体悟不断获得的。2、“知”与“行”是相互渗透的关系“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问了后别立个心去恶。”“见好色”与“好好色”是同时发生的,不是先立个“好色”之心再去问好,在见好色的同时,好恶显现。“行”与“知”的关系不是静态的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的逻辑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和谐统一的关系。(五)(五)“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思想的价值?1、纠正程朱之学偏颇,力图解决知行脱节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遂解决了致知繁琐之
15、弊,同时解决了知行脱节之弊。他认为知行脱离就是“失其本体”,“知行合一”就是复“知行本体”。?2、反对悬思盲行,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他的立言宗旨就是摒除私欲,留存天理,而不是空谈死背。?3、强调“践行”是“知”的检验标准和手段?他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打破权威、教条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4、重新界定“圣人”的内涵和标准?只要努力用功使自己的心无杂念,而纯乎天理,至“惟精惟一”,便可成为圣人,而不是依据扩充知识储备能量,或者聪明才智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圣人。只有使其心“廓然大公”人人皆可以为圣人。四、致良知四、致良知 壹 (一
16、一)“)“致良知致良知”说的提出说的提出 贰(二)(二)“良知良知”的内涵的内涵 叁(三三)“)“致致”的内涵的内涵 心学 肆 (四四)“)“良知良知”和和“致良知致良知”的关系的关系 伍伍 (五五)“致良知致良知”的途径的途径 ((六)(六)“致良知致良知”思想的价值思想的价值 陆陆 (一一)“致良知致良知”说的提出说的提出?“致良知”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不满意程朱的格物功夫之言说。?阳明十八岁时过广信渴见娄谅,被告之朱熹的格物之学,回去后便专研朱熹的格物之功,但始终不得其中的要领。在阳明看来朱熹格物中存在着严重的析一为二的问题。?第二,王阳明对自己亲身经历和学术经验的一
17、大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在平定宸濠之后总结以前不同时期的讲学宗旨,特别是几次重大军事、政治活动中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体悟而提出的学术宗旨。(二)(二)“良知良知”的内涵的内涵?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良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1、良知人皆有之、良知人皆有之?良知作为本体,首先表现为普遍之知、先天之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有的,不管是圣人、善人还是众人甚至强盗,都是一样的。?“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强盗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3)?王阳明还指出,众人和圣人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像尧孔孟等人之
18、所以会成为圣人,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质上高于众人,而是因为他们在存天理去人欲上比众人做得更加完备,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2 2、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王阳明强调良知不仅是超善恶的纯善,同时又能知善知恶,是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王阳明说良知是是非之心,是非就是指如何判断好恶,而做到分辨好恶就能知是知非,然后也就了尽了万事万物。从古至今,无论圣愚,皆具良知。?“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变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王阳明(明):传习录张怀承注释M.长
19、沙:岳麓书社.2004:253)。?这就是说良知不仅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还是我们行动的准则,是衡量自身的标准,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一丝隐瞒。你只要不欺瞒它,并且实实在在地照着良知去做,那么善就能够保存下来,恶也能够去除掉。?3 3、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至善是至善?“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王阳明(明):传习录张
20、怀承注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4:17.)?“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从中可以看出,此处的“知”并非是仁义礼智的智,而是是非之知、是“心自然会知”、是“良知”、是“心之本体”。这种见父知孝,见兄知敬的知是良知的自然本能,无需到心外去求。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自然也就是至善。王阳明强调,良知的至善是超越一切善恶之上的。?4 4、良知是一切事物的主宰、良知是一切事物的主宰?良知则是与物无对的绝对,超越一切事物的存在,可以说,良知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21、。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王阳明(明):传习录张怀承注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4:296.)?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这个系统即是良知。人是该系统的最高主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人的良知,就不能称其为草木瓦石。天地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也不能称其为天地。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体的,人心的那点灵明就是最精妙的地方。(三三)“)“致良知致良知”的内涵的内涵?王阳明的“致良知”,承续了大学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说,他用“良知”来解释大学中的“知”,认为“致知”就是“致良知”。何为“致”?一般来说,“致”有两重含义:?1、培养扩充
22、。“良知”是先验的道德意识,“,“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培养和扩充这种先天的道德能力。?“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王守仁(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2.)?自信自己具备天然的良知,如果将其扩而充之,即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这是一种道德认识。2、为善去恶。“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推自我的“良知”于事物中,为善恶,“格不正以归于正”。?“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事实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
23、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以为尧舜,正在此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社,1992:227.)?在良知原则的指导下,下一番为善去恶的功夫。这是一种道德实践。(四四)“)“良知良知”和和“致良知致良知”的关系的关系?“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王阳明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植物之根和人工培灌的关系。?“比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耳。”?这里,“心”就是良知,“学”就是致良知。植物有根才能生长,但植物的生长却离不开后天的培植、灌溉。“良知”是先天的道德素质,人人都有“良知”,但并不是说,在
24、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正如孟子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端”,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成就圣贤。要让“良知”成为人的内心自觉,必须努力去“致良知”。?“人孰无此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良知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能“致”。圣贤和愚不肖的区别,就在于能“致”与不能“致”耳!能“致”其良知,则成圣成贤,不能“致”其良知,则自蔽自昧。(六)(六)“致良知致良知”学说的价值学说的价值 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把人先天的内心“良知”视为道德的本源和根据,是非善恶的尺度与标准,把修身养性、反思克己、革除私欲之心、回归淳
25、良人性,视为道德实现的基本途径,提倡知善修德,知恶克欲的知行合一功夫,即是致的动态功夫。这里充分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品格,肯定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本质,这在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无疑是一场道德观念的革命,它把人从外在的教条主义理学栓桔中解放出来,重新指向人的内心,使人立足于自身的“良知”成就自己的德性。这是阳明道德哲学的意义所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王守仁.传习录.凤凰出版社.2013.2、杨国荣.杨国荣讲王阳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刘玉敏.“心即理”思想辨析J.理论界.2009(11).5、焦佩锋.王阳明“心即理”命题内
26、涵与意义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6、李德芳.试论王阳明的“心即理”说J.贵州社会科学.1985(02).7、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J.前沿.2004(07).8、戴岳.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在现代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01).9、李丕洋.中国儒家及传统知行观思想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3(09).10、展明锋,陈勇.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学说J.道德与文明.2002(03).11、曾凤英.王阳明“致良知”观念与其道德修养方法关系之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12、王雷松.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 2004.13、陈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14、李海岭.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3.15、温寒露.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谢谢 先验先验:先于后天经验的 先验的道德先验的道德: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