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87374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1章 绪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86835779办公室:仰仪北楼办公室:仰仪北楼420PPT资料下载:资料下载:贡献者贡献者:QQFF30002第一章 绪 论本章学习目标及内容:1理解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2了解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3了解安全科学的由来与发展;4.了解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4掌握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3第一章 绪 论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1.1.11.1.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重点重点)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重点重点)1.2 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我国

2、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简介简介)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了解)1.3.1 1.3.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1.3.2 1.3.2 安全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4 1.4 我国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学科简介(了解了解)1.4.1“1.4.1“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内涵1.4.2“1.4.2“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范围学科范围1.4.3“1.4.3“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5 1.5 安全科

3、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工作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重点工作(重点重点)4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安全:安全: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保障条件障条件。换句话说,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及其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安全的整构成安全的整体。体。人的身心安全程度及其事物保障的可靠程度构成安全度安全度(即安全量)的概念。确立安全量的概念是确立安全的科学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达到科学分析高度的必要前提。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狭义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如生产安全、机械安

4、全、矿业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航空安全、建筑安全、核工业安全等,狭义安全具有技术安全的含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广义安全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51.1.11.1.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保障条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及其系统的成果,最终目的是解决客观事物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道理。安全科学安全科学安

5、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件的科学。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6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自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生产生产和安全安全这两大基本需求。然而,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却长期落后于对生产的认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保障安全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现安全的可能性都在同步增长。人类对安全认

6、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不自觉认识阶段不自觉认识阶段 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局部安全阶段局部安全阶段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系统安全阶段系统安全阶段安全系统认识:安全系统阶段安全系统阶段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7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自觉安全认识阶段:不自觉安全认识阶段:它是工业革命前,生产力和自然科学都处于自然和分散发展的状态,人类对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未能未能自觉地去认识和主动采取专门的主动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从科学的高度来看,还处还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二阶段:局部安

7、全阶段:第二阶段:局部安全阶段:它是工业革命后,生产中已使用大型动力机械和能源,导致生产力和危害生产力和危害因素的同步增长因素的同步增长(如:汽车的发明,导致交通事故的增长;采矿业的发展,导致矿业灾害事故的增加),迫使人们对这些局部人为危害问题不得不进行深入认识并采取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于是发展到局部的于是发展到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安全认识阶段。第三阶段:系统安全阶段:第三阶段:系统安全阶段:它是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复杂的大复杂的大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局部的安全认识和单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已无法解决这类生产制造和设备运行系统中的安

8、全问题,必须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于是进入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第四个阶段:安全系统阶段:第四个阶段:安全系统阶段:它是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静态的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和系统的安全认识即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动态过程中随机发生的安全问题,必须更深入地采取动态的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措施和进行安全系统认识动态的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措施和进行安全系统认识。这就是当前正在进入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过程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安全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

9、及其特征特征8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31/3)(必须掌握)(必须掌握)1 1、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2 2、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其原因为:(1)本质安全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当代本质安全化并不是绝对本质安全化。由于技术经济的原因,

10、系统的许多方面尚未安全化,事故隐患仍然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未彻底消除,只是有了将事故损失控制在被接受程度上的可能性。(2)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人的作业还会因健康或心理原因引起某种失误,机具及设备也会因日常检查时未能发现的缺陷产生临时性故障,环境条件也会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日常随机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本质安全化:系统的危险程度本质安全化:系统的危险程度+系统的防护能力系统的防护能力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9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32/3)(必须掌握)(必

11、须掌握)3 3危险物质危险物质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名录危险化学品(2012版)版)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4 4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称之为重大事故。5 5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

12、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6 6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三同时三同时”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等。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0 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安全工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33/3)(必须掌握)(必须掌握)7 7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 生产(或生活)中离不开能量,同时能量也是造成生产(或生活)灾害的必要条件。能量寓于生产的物质条件(设备、物料等)

13、中,不同的设备及物料中保有的致害能量是不同的。保有同样能量的设备及物料,当发生事故时,能量自由释放的形式也不相同。因此,造成灾害的程度各不相同。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固有危险度可以用两个参数来确定:(1)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2)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中,拥有大量的设备及物料,不必对其全部进行计算,一般只选择致害能力较大的设

14、备及物料作计算依据。必须指出,固有危险度是对系统自身存在危险性一种量化描述,在分析其致害能力时并未考虑某台设备防护、保护功能的强弱及对物料控制技术的高低和环境影响因素等外因。通常所说的固有危险度是在不考虑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时,对系统中自身物质条件危险性进行的分析。显然系统固有危险度是实现其本质安全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显然系统固有危险度是实现其本质安全化时的重要依据之一,固有危险度越大的系统,对其本质安全化程度的要求也应越高。因此,固有危险度应是系统安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参数。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1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1

15、/41/4)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的本质是实现人人-物物-环境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要认识安全的本质首先就需要探讨其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8各方面安全的安全的8 8大基本特征大基本特征:1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的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安全作为人的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实现人实现人的安全又是普遍需要的。的安全又是普遍

16、需要的。在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人们必须尽力减少失误、降低风险,尽量使物趋向本质安全化,使人能控制和减少灾害,维护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相互间协调运转,为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发挥人和物的生产力作用。2.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坏。安全状态的存在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因而保障安全的条件是相对的、限定在某个时空,条件变了,安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故实现安全有其局限性和风险性。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2

17、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2/42/4)3 3 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渐逼近。影响安全的素很多,以明显和潜隐形式表征客观(宏观)安全。安全的内涵引申程度及标准严格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的范围,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安全法学观念,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现实条件。安全标准应当成为保护公众的安全规范,并以严格的科学依据为基础。公众接受的相对安全与本质安全之间有差距,现实安全标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并随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

18、提高而提高。4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只要利用系统工程原理调节、控制安全的要素,就能实现局部稳定的安全。安全协调运转正如可靠性及工作寿命一样,有一个可度量的范围,其范围由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所决定。5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相关。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相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

19、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安全科学技术(含安全管理)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维护和保障生产安全运转、人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生产力投入有其馈赠性的经济价值,包括创造的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同样含有安全的潜在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安全保障不出现危险、伤害和损坏(本身就减少了经济负效益)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3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

20、全的基本特征(3/43/4)6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了人(主体)机(对象)环境(条件)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在安全活动中,由于人的主导作用和本质属性,包括人的思维、心理、生理等因素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使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安全科学的着眼点是从维护人的安全角度去研究某系统的状态,最终使该系统成为安全系统。7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无论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天然)的灾害,生产(工人)

21、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交通运输中的车祸、空难,家庭中的伤害及火灾,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药物与化学产品对人健康的影响,甚至旅行、娱乐中的意外伤害等都给国计民生(包括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群体)带来心灵上和物质上的危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安全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还体现在对各级行政部门以及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高层决策者的影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国策,反映在国家的法令、各部门的法规及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规范、标准中,从而使社会和公众在安全方面受益。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41.1.21.1.2安全的基本特征(安全的基本特征(4/44/4)8 8安全的

22、潜隐性安全的潜隐性 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广义安全广义安全的含义,不仅考虑不死、不伤、不危及人的生命和躯体还必须考虑不对人的行为、心理造成精神和心理伤害。如何掌握伤害程度的界限及确定公众能接受的安全标准有待研究,各种产品(特别是化工产品)、医药、人工合成材料、生物工程产品、遗传工程产品等均有许多潜在危害,现今尚且有待人们去作深入地专门探讨。客观安全包括明显的和潜隐的两种安全因素组成明显的和潜隐的两种安全因素组成,它是客观存在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当今人们认为安全的概念,只能是宏观安全,它包括能识别、感知和控制的安全和无法把握控制的模糊

23、性安全。所谓安全的潜隐性是指控制多因素、多媒介、多所谓安全的潜隐性是指控制多因素、多媒介、多时空、交混综合效应而产生的潜隐性安全程度。时空、交混综合效应而产生的潜隐性安全程度。人们总是努力使安全的潜隐性转变为明显性。因此,安全的潜隐性问题亟待人们研究,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才能找到实现安全的方法。1.1 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及其特征特征15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安全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人民安康幸福的基石。我国安全科学技术,主要是在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既初步建立阶段、迅猛初步建立阶段、迅猛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

24、。1 1初步建立阶段初步建立阶段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安全技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而得到发展。研究机构:研究机构:这一阶段,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成立了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煤炭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安全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开展了矿山安全技术、工业防尘技术、机电安全技术、安全检测技术、毒物危险控制技术等的研究工作。安全技术: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开展的劳动安全技术研究,包括机电安全、工业防毒、工业防尘和个体防护技术等;二是随着产业生产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安全

25、技术,如矿业安全技术(包括防瓦斯突出、防瓦斯煤尘爆炸、顶板支护、爆破安全、防水工程、防火工程、提升运输安全、矿山救护及矿山安全设备与装置等)是随着采矿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冶金、建筑、化工、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铁路、交通等产业安全技术都是紧密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62 2迅猛发展阶段迅猛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此期间,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50多家,拥有专业科技人员5000余名。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正式成立;1984年,教育部将安全

26、工程本科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刘潜等提出了建立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设想;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首次获得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使我国在安全科学领域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此外,在企业,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工作在安全生产第一线,从事安全科技与管理工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学研究体系。1.2 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173.3.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 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年代以

27、来,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安全科学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安全科学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形成网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形成网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科学研究:近几年来,已有数百项安全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和部门的奖励,“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矿井瓦斯突出预测预报”“防静电危害技术研究”“高效旋风除尘器”等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并相继建立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如“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

28、室”在北京理工大学建立,“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大建立,“矿业安全工程部级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矿大建立。产业安全发展:产业安全发展:产业安全技术向新水平发展,传统产业如冶金、煤炭、化工、机电等都成立了自己的安全技术研究院(所),并开展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高科技产业如核能、航空航天、电脑智能机器人等都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国家把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安全上,核安全、矿业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冶金安全等产业安全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产业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同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并加以消化,如冶金行业对宝钢安全技术的消化,核能产

29、业对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技术的引进与消化等,均取得显著成绩。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一方面为劳动保护服务的职业安全卫生工程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更高层次的安全科学理论已初步形成。在系统安全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软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对事故致因理论、伤亡事故模型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安全检查表、事件树、事故树、管理疏忽和危险树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正在厂矿企业安全生产中推广应用,事故因果理论和伤亡事故追踪系统的应用,克服了片面追查操作人员责任的观点,树立了从产品和设备安全性能、管理失误和人为失误全面分析事故原因的新概念。在防止人为失误的同时

30、,把安全技术的重点放在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增设安全装置,建立防护系统。在研究改进机械设备、设施、环境条件的同时,研究预防事故的物质技术措施和防止人为失误的管理和教育措施。随着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也逐步走上现代化,现代管理科学的预测、决策科学和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正逐步应用于现代安全管理。1.2 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184 4安全科学的发展趋势安全科学的发展趋势 几十年来,尽管我国安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表

31、现为分散状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表现为分散状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等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进行着分散研究工作,在安全科学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等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进行着分散研究工作,在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等。体系还不够完善等。今后,安全科学的研究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宏观和

32、微观两方面发展,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方面发展合方面发展,逐步形成安全科学理论体系,并在吸纳其他学科分析方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方法体系。安全基础理论:安全基础理论: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控制理论、安全工程技术方法,并在更大程度上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安全科学研究范围:安全科学研究范围: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会深入研究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体系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将以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

33、害为中心,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将以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为中心,一方面产业安全技术将继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将会大力发展安全技术产业,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需要。1.2 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195.5.安全科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安全科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1981年开始了安全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86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类本、硕、博三级学位教育。1989年中图分类法第四版的类目中“劳动保护科学”更名为“安全科学”。1992年11月1日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其中包括“安全科

34、学技术基础、安全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5个二级学科。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确立了安全工程师职称制度,2002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公共安全”被纳入11个重点规划领域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生物安全保障、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六大优先主题。2006年安全工程获批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2011年2月,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截止2011年,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1

35、30多所,拥有安全类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多所、硕士生学位教育的高校50多所,拥有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高校50多所。1.2 1.2 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我国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形成201.3.1 1.3.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要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相关完整的学科。安全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1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安安 全全 学学安全科学安全科学减灾论减

36、灾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安安 全全 观观工程技术工程技术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直接解决问题或服务直接解决问题或服务社会的工程技术方法社会的工程技术方法指导安全工程的理论指导安全工程的理论安全的基本原理安全的基本原理安全的价值观和人安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辩证历史唯物生观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主义方法桥桥梁梁原原理理认认识识理理论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安全科学技术体系应应用用手手段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安全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安全哲学)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21.3.1 1.3.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

37、学的学科体系 1 1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哲学层次哲学层次安全观安全观它是安全科学的最高理论概括,也是安全的思想,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安全问题,揭示出安全的本质即回答安全是什么。2 2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科学层次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安全学 它是由安全技术学安全技术学(含安全的灾变物理学和灾变化学)、安全社会学安全社会学、安全系统学安全系统学(包括安全灾变理论)和安全人体学安全人体学(含安全的毒理学)四类基础科学的分支学科构成。其中安全系统学虽然不是由安全的独立要素组成,但它是研究和实现安全所不可缺少的连结因素和科学方法论;同时在理论上与其他三要素组成

38、的分支学科同样具有完整的横向四个理论层次。安全学是研究安全基础理论的,安全学是研究安全基础理论的,它的任务是发现安全的基本规律(即反映安全的运动、变化机制)。从根本它的任务是发现安全的基本规律(即反映安全的运动、变化机制)。从根本上揭示安全的机理问题。上揭示安全的机理问题。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31.3.1 1.3.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3 3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层次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学 它与基础科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是由安全技术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安

39、全技术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和安全人体工程学四类技术科学分支学科构成学和安全人体工程学四类技术科学分支学科构成。除安全系统工程学要在本层次额外为各分支学除安全系统工程学要在本层次额外为各分支学科提供科学方法外,各自都为本分支学科的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科提供科学方法外,各自都为本分支学科的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或将其工程技术成果升,或将其工程技术成果升华为华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即上升到技术科学)。(即上升到技术科学)。根据安全因素的性质及其作用方式不同,各分支学科又细分为若干组成部分:(1)根据设备因素对人的身心危害作用方式的不同,安全技术工程学分为:针对解决直接损害人的

40、躯体相关问题的安全技术工程学和针对解决间接破坏人的机体或危害人的心理相关问题的安全卫生工程学安全卫生工程学。(2)根据调节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联系的不同原理和采取不同方法(手段或措施),达到安全的目的,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分为: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教育工程)学、安全法学和安全经济学等。(3)根据安全系统内各因素的作用或功能的不同,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分为安全信息论、安全运筹学和安全控制论。安全系统工程学不仅是安全系统工程层次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整个安全工程学层次提供安全方法论。(4)根据外界危害因素对人的身心内在作用机制影响的不同以及人机联接的方式不同,安全安全人体工程学人体

41、工程学分为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体工程学,不仅为采取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人体理论依据,同时还是一切安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41.3.1 1.3.1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4 4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安全工程 它直接直接为实现安全服务,是进行安全预测、设计:施工、运转、总结、反馈和提高等一系列具体安全技术活动与方法的总称。在安全工程中的安全技术工程,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1)学科方法、手段均有所不同

42、的安全设备机械工程和安全设备卫生工程。(2)与各类专业领域与各类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匹配的专业安全工程技术,如:电器安全工程、锅炉压力容器(机械)安全工程、起重搬运(机械)安全技术、焊接安全技术、核安全技术、防毒安全技术、防尘安全技术、通风安全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3)具有行业特点具有行业特点的部门综合应用性的安全工程技术,例如:矿业、地质勘探、石油化工、冶金、建筑、交通运输、航海、航空航天等。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51.3.2 1.3.2 安全科学安全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是

43、一种门跨门类门跨门类、综合性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多学科交叉科学。本学科与所有涉及安全问题的其它分支学科都相关,并集中表征了它们的共性。与本学科交叉的主要学科有:法学(0301)系统科学(0711)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公安技术(0838)矿业工程(0819)土木工程(0814)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交通运输工程(0823)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等。1.3 1.3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61.4 1.4 我国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44、”学科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全科技支撑和高级专业人才。在国家标准GB/T 13745-T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代码:620),该学科体系由5个二级学科和27个三级学科组成,安全科学技术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安全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和安全管理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2011年年3 3月月8 8日日下发通知,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安全被正式列为一级学科,可以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Safety Science and En

45、gineering学科代码:学科代码:08370837以上学科分类及调整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安全学科的重视和社会对安全的迫切需要,以上学科分类及调整工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安全学科的重视和社会对安全的迫切需要,为我国从事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和教育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为我国从事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和教育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几代安全人共同努力的结几代安全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果!271.4.1 “1.4.1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的内涵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学科,其内容包括安全科学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安全工程以及两者之间的交融两者之

46、间的交融三个层次,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从人类免受外界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安全的条件为着眼点,对整个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是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设备、财产等免受危害,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指在具体的安全存在领域中,运用的种种安全技术和装备及其综合集成,以保障人们动态安全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安全工程的实践,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早期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使人身安全得到

47、保障,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与安全工程技术以及两者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和范畴的总称。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检验检疫、消防、土木、矿业、交通、运输、航空、机电、食品、生物、农业、林业、能源等种种行业和事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与上述学科有所交叉。1.41.4我国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学科科281.4.1“1.4.1“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学科内涵2 2“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本学

48、科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可从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两个层次简述如下:(1)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从揭示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研究安全现象本质规律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为宗旨;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大量观察、系统实验及规律总结,在经验体系基础上的演绎和归纳;安全科学的思想基础是安全系统思想。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等。(2)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从解决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以应用安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安全问题、提供安

49、全保障的设施、系统和工程技术为宗旨;安全工程的研究方法是应用有关事件链分析和控制论等科学知识来辨识和评价风险因素,运用安全科学方法学及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预防和控制风险与减少事故的损失;其思想基础是系统安全思想。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应急管理、安全卫生学、行业安全工程应用理论、消防工程、爆炸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程、防尘防毒工程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个体防护工程等。1.41.4我国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学科科291.4.2“1.4.2“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范围学科范围“安全科学与工程”设在工学门类中,授予工学学

50、位。本学科范围重点针对生产安全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公共安全领域;主要交叉领域为:行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社会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检验检疫、环境与健康卫生等。本二级学科可设:安全科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管理工程 公共安全应急工程四个二级学科。1.41.4我国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学科科301.4.2“1.4.2“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范围学科范围1.1.安全科学安全科学安全科学的研究,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身心与相关设备、财产以及事物免受危害等,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科学的研究方向如: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章《安全工程导论》绪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