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概述1、定义:咳嗽 症状 病名 咳嗽是以咳嗽为主症的肺系病证。咳以声言,嗽以痰名,有声有痰谓之咳嗽。第1页/共144页2、发病情况:本证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而以冬春二季多见,多数预后良好,部分可致反复发作,日久不愈。3、范围:急慢性疾病以咳嗽为主症者 第2页/共144页二、病因病机 外因:感受外邪 内因:肺脾虚弱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第3页/共144页1感受外邪 2痰热蕴肺 3痰湿蕴肺 4肺气亏虚5肺阴亏虚 总之,咳嗽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脾,病机为肺失宣肃所致,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第4页/共144页三、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第5页/共144页(一)诊断要点发病季节,诱因或先兆症
2、状,主症,体征,血象,病原学检查,胸片第6页/共144页(二)鉴别诊断 原发型肺结核第7页/共144页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第8页/共144页(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 从病程的长短和表证的有无辨别。若外感咳嗽,则多起病急,病程短,常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内伤咳嗽则起病多缓,病程较长,可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而无表证。第9页/共144页2辨寒热、虚实 外感咳嗽属实证;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咳痰色白,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多属寒证;咳痰色黄,舌红苔黄或花剥,多属热证。第10页/共144页 如痰湿咳嗽和痰热咳嗽的鉴别一般可从痰量及性状(色、形态、稀稠)及全身症状来考查
3、,痰白质稀、易咯出为痰湿,痰黄质稠、不易咯出为痰热。但小儿多不会咯痰,医者可从咳嗽时痰响的程度,是否容易嗽出来体会,如咳嗽时痰响清亮、松活、易嗽出,多为痰湿;咳嗽时痰响重浊、紧闷、不易嗽出,多为痰热。并结合小儿舌象、全身症状,就可以辨别痰热与痰湿。第11页/共144页(二)治疗原则 宣降肺气 外感咳嗽者,治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内伤咳嗽者,分而治之,或清肺化痰,或燥湿化痰,或健脾补肺,或养阴润肺等法。第12页/共144页(三)证治分类 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内伤咳嗽 痰热咳嗽 痰湿咳嗽 气虚咳嗽 阴虚咳嗽 第13页/共144页风寒咳嗽证候证候 咳嗽频作、声重,咽痒,咳痰稀白,鼻流清涕,
4、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第14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方药 金沸草散加减。第15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若外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麻黄等;咳重者,加杏仁、桔梗、枇杷叶等;痰多者,加陈皮、茯苓;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干口渴,外寒里热甚者,用杏苏散加鱼腥草、黄芩、大青叶清热与散寒同治。第16页/共144页风热咳嗽证候证候 咳痰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黄涕,或有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第17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方药 桑菊饮加味。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透表,
5、疏风清热,杏仁、桔梗宣肺化痰,苇根、甘草清热生津。第18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 咳嗽严重者,合麻杏石甘汤增强宣肺化痰之功;发热甚者,加石膏、鱼腥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咳甚痰多者,酌加前胡、瓜蒌壳、竹沥、天竺黄、葶苈子、车前子等清热化痰;喉核赤肿甚者,加牛蒡子、射干解毒利咽;烦躁,夜间哭闹者,加钩藤、蝉蜕熄风镇惊;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橘皮宣肺燥湿。第19页/共144页痰热咳嗽证候证候 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咯,甚者喉间痰鸣或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青紫。第20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方药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本方栀子、黄芩、知母清热
6、泻肺,瓜蒌、桑白皮、浙贝母、橘红化痰降气,茯苓健脾化痰,麦冬、桔梗、甘草润肺化痰。第21页/共144页加减:加减:咳痰多者,酌加瓜蒌皮、胆南星、葶苈子、清肺涤痰;痰中带血,烦躁易怒,加黛蛤散、郁金疏肝泻火;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大黄,或一捻金清热通腑;心烦口渴者,加石膏、竹叶清心除烦;鼻血者,加牡丹皮、白茅根凉血止血。第22页/共144页痰湿咳嗽证候证候 咳嗽重浊,痰多,色白清稀,喉间痰声辘辘,胸闷纳呆,困倦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第23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燥湿化痰止咳。方药方药 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方中麻黄、杏仁、白前宣降肺气,二陈汤健脾燥湿。第24页/共144页加减:加减:痰多者,
7、加苏子、白芥子、车前子涤痰肃肺;胸闷不适,咳痰不爽,加枳壳、桔梗宽胸化痰;寒湿较重,痰白清稀,舌苔白滑甚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久病脾虚甚,面白少华,神疲乏力者,加党参、白术益气健脾;食少纳呆,加山楂、神曲消食理脾。第25页/共144页气虚咳嗽证候证候 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第26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健脾补肺,益气化痰。方药方药 六君子汤加味。第27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黄精;咳重痰多者,加杏仁、川贝、炙枇杷叶;食少纳差者,加焦山楂、神曲。第28页/共144页阴虚咳嗽证候证候 干咳无痰,少痰或痰粘难咯,
8、或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喉痒,声音嘶哑,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紫。第29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方药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用沙参、麦冬、玉竹养阴清肺,桑叶清散肺热,扁豆、甘草甘缓和中第30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低热不退者,加石斛、地骨皮、阿胶养阴清热;久咳痰粘者,重用麦冬,加川贝合泻白散养阴清肺;兼胃阴不足,食少纳差者,加山楂、石斛生津养胃。第31页/共144页五、其他疗法中成药针灸疗法 第32页/共144页六、预防与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冒。2避免刺激咽喉部的食物、带壳海鲜、和其他因素,如过多哭闹、喊叫、烟尘刺激等。3外感初起,少食
9、生冷瓜果、肥甘厚味的食物,以防加重咳嗽。勿食辛辣香燥食品,以防燥伤肺阴。适当休息,多饮开水。第33页/共144页思考题1、痰热咳嗽的证治方药?第34页/共144页第三节 肺炎喘嗽第35页/共144页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与调护第36页/共144页一、概述1、概念:肺炎喘嗽是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甚者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病证。是一种外感热病,以痰热炽盛,闭阻于肺,肺失宣降为病机特点。“炎”是“炽”、“焰”、“焚”的含义 中医肺炎是指肺热较甚第37页/共144页2、历史记载(1)病名首见于清谢玉琼麻科活人全
10、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2)全幼心鉴“马脾风”马脾风 是指婴幼儿时期急发伴发热之暴喘第38页/共144页3、发病情况 肺炎喘嗽好发于婴幼儿,四季均 可罹患,冬春两季多见。4、预后 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病情较重,或失治误治,可发生心阳虚衰和 内陷厥阴的变证,甚至死亡。年龄幼小,体质虚弱,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第39页/共144页二、病因病机 肺炎喘嗽多在气温骤变之时。感受外邪,邪从皮毛或口鼻而人,外邪犯肺所致;或先遭其他外感热病,如麻疹、顿咳等,热邪犯肺;或在病变过程中复感外邪,邪气闭肺均可发为本证。第40页/共144页 1感受外邪,邪气闭肺 2邪热炽盛,热邪闭肺 变证(1)心阳虚衰 (2)邪
11、陷厥阴 3正虚邪恋 第41页/共144页 肺炎喘嗽有外邪闭肺、热邪炽盛闭肺及正虚邪恋等不同阶段,而热邪炽盛,闭阻于肺是本证的基本病机及传变的中心环节。第42页/共144页 轻:心气不足 重:心阳虚衰 血脉瘀滞邪(痰)热闭肺 邪陷厥阴 心阳虚脱 肺胃阴虚 肺脾气虚 痊愈死亡风寒闭肺风热闭肺其他疾病传变第43页/共144页三、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诊法提示第44页/共144页(一)诊断要点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3、新生儿患肺炎时,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
12、典型表现。第45页/共144页4、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常伴干罗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5、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第46页/共144页6、实验室检查(1)血象检查有助于诊断,若为细菌性,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甚至可见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病毒性则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2)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鉴别,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第47页/共144页(二)鉴别诊断1咳嗽 以咳嗽为主症,可见发热,但无气喘、鼻煽。肺部
13、听诊可闻及 不固定的中湿啰音。2哮喘 以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呼气延 长,反复发作为主症,常不发热。肺 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第48页/共144页(三)诊法提示 1注意患儿年龄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注意询问与观察发热、咳嗽、喘急、鼻煽等症状、体征的轻重程度及对药物或其他治疗的反应。3注意观察患儿神色、呼吸、心率、肺部体征、指纹部位、口唇爪甲颜色、囟门状态、肝脏大小等。对小婴儿尤其要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4注意作血象、胸部X线、痰培养和血气分析等检查。第49页/共144页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第50页/共144页(一)辨证要点1辨常证、变证 根据呼吸频率和节律、心率快慢、唇
14、甲颜色、肝脏大小及是否有神昏抽搐等辨别。2辨热重、痰重 根据发热高低、喉问痰鸣的轻重、呼吸喘急的程度辨别。第51页/共144页(二)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第52页/共144页(三)分证论治变证 1心阳虚衰 2邪陷厥阴 常证 1风寒闭肺 2风热闭肺 3痰热闭肺 4毒热闭肺 5阴虚肺热 6肺脾气虚第53页/共144页风寒闭肺证候证候 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指纹浮红。第54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多见于发病初期,常在寒冷季节发生。风寒犯肺而致。此期一般比较短暂,小儿患病病情多变,易于化热。本证以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
15、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指纹浮红为辨证要点。第55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方药 华盖散加减。方中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桔梗、白前宣肺止咳;苏子、陈皮化痰平喘。第56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恶寒重者,加桂枝、白芷;痰多,苔白腻者,加半夏、莱菔子;表寒里热,用大青龙汤。第57页/共144页风热闭肺证候证候 初起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色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重证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第58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风热犯肺,肺气失宣。则发热重恶寒轻,鼻塞
16、流涕。邪热循经,上熏咽喉,则喉核赤肿。邪热重者,闭塞于肺,则咳嗽,喘急,鼻煽并见。风热在表,故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本证以发热、咳嗽、气喘兼有风热表证为辨证要点。第59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方药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中麻黄疏风宣肺开闭,石膏清泻肺热,杏仁降气化痰,炙甘草生津和中。合银翘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第60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发热甚者,重用石膏,加鱼腥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咳甚痰多者,加前胡、瓜蒌、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喉核赤肿甚者,加牛蒡子、射干解毒利咽;舌苔黄厚腻,湿热明显者,合上焦宣痹汤化湿宣肺。第61页/共144页痰热闭肺 证候证
17、候 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间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第62页/共144页 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热痰闭肺,痰重于热,故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泛吐痰涎,发热。痰浊中阻,故胸闷纳呆。本证以发热、咳嗽痰多,气急鼻煽咳嗽痰多,气急鼻煽为辨证要点。第63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方药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加减。方中五虎汤清热宣肺开闭,葶苈大枣泻肺汤清热泻肺涤痰。第64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咳嗽痰多,喉间痰鸣者,加车前子、浙贝、鲜竹沥以清热涤痰,宣肺降逆;脘腹胀满,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者,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利湿;发热甚
18、者,加黄芩、栀子、虎杖清热泻火。第65页/共144页毒热闭肺 证候证候 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全无,鼻孔干燥如煤烟,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第66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热邪炽盛,闭阻于肺,故见壮热不退,咳嗽剧烈,喘急鼻煽。邪热伤津,热扰心神,则溲赤,烦躁口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闭塞,大肠传导失司,故便秘。唇红咽红,舌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均为热邪炽盛之象。本证以发热甚,咳嗽气喘重,舌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而无表证为辨证要点。第67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第68页/共144页加
19、减加减 热甚者,加黄芩、栀子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咳甚痰多者,加前胡、瓜蒌、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咳嗽痰多者,加车前子、葶苈子、桑白皮泻肺涤痰;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一捻金清热通腑。第69页/共144页阴虚肺热证候证候 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指纹紫。第70页/共144页 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因久热久咳,耗伤肺阴,导致低热不退,口于口渴,面色潮红,盗汗。阴津受损,肺失滋养,故咳嗽少痰。唇红舌红少苔而干,或舌苔花剥,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本证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或花剥为辨证要点。第71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方药方药 沙参麦冬
20、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玉竹养阴润肺,桑叶清肺化痰止咳,天花粉养阴清热生津,生扁豆、甘草护正和中。第72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 低热不退者,加知母、地骨皮、黄芩、鳖甲退虚热;久咳痰粘者,重用麦冬,加泻白散养阴清肺;多汗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偏胃阴不足,食少纳差者,加山楂、石斛生津养胃。第73页/共144页肺脾气虚证候证候 低热起伏不定,面色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食少,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或指纹淡红。第74页/共144页 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久咳不愈,耗伤肺脾,肺气虚弱,则咳嗽痰多。脾虚不运,则食少纳差,大便稀溏。肺脾气虚,表卫不固,故自汗。第75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补
21、肺健脾,益气化痰。方药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化痰宣肺,五味子养阴敛肺。第76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咳嗽痰多者,去五味子,加法半夏、陈皮、杏仁燥湿化痰宣肺;大便稀溏者,加山药、扁豆健脾止泻;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者,加山楂、建曲消积和胃;汗多易感冒者,加黄芪、防风、浮小麦以益气固表。第77页/共144页心阳虚衰证候证候 突然呼吸急促,心悸心慌,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肝脏增大,舌紫暗,苔白,脉细弱而数。第78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肺气严重闭塞,肺失朝百脉之功能,累及于心,血脉瘀阻,心肺相互影响,宗气生成不足,故突然呼吸急促,心悸心慌,
22、烦躁不安。血脉瘀滞,则口唇发绀。心阳虚衰,不能温养颜面四肢,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肝藏血,血郁于肝,则见肝脏增大。舌紫暗,苔白,脉微急促为心阳虚衰之象。本证以突然出现面色苍白,紫绀,四肢不温或厥冷,肝大,脉西弱急数为辨证要点。第79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药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制附子回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白芍、甘草和营护阴。第80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若痰热实证兼见心气不足,出现呼吸、脉率偏快,口唇发绀,四肢不温者,须扶正祛邪,在清热涤痰,宣肺开闭的同时,佐加红参补益心气;神疲乏力,唇红舌红,少苔,气阴两虚者,加生脉散益气养阴;口唇发绀者
23、,加红参、红花、葶苈子益气化瘀,涤痰平喘。第81页/共144页邪陷厥阴证候证候 壮热烦躁,四肢抽搐,神昏谵语,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舌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第82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热邪炽盛,内陷心包,或热痰蒙蔽心包,则出现壮热不退,神志昏迷。热邪炽盛,引动肝风,则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舌红苔黄,脉数为邪热炽盛之证。本证以病情突然加重,壮热,烦躁,神昏,抽搐壮热,烦躁,神昏,抽搐为辨证要点。第83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方药方药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方中羚角、钩藤平肝熄风,茯苓安神定志,白芍、甘草、生地滋阴缓急。牛黄清心丸清热泻火。
24、第84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壮热不退者,加石膏、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四肢抽搐者,加蝉蜕、僵蚕、全蝎熄风止痉;高热神昏者,合紫雪丹清热开窍;神昏痰多者,加胆南星、郁金、天竺黄清热化痰开窍;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合一捻金清热通腑。第85页/共144页六、其他疗法 1中成药 超声雾化吸入 用鲜竹沥水适量制成雾化液吸入,每次吸10分钟,每日12次,用于痰热闭肺证。2拔罐疗法 取穴肩胛骨双侧下部,用拔罐法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用于肺部啰音长期不消者,多用于年长儿。3外治疗法 4针灸疗法第86页/共144页 5西医治疗(1)病因治疗(2)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第87页/共144页七
25、、预防与调护1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2保持安静,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 吸痰。3发热时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宜,给予 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忌食油腻及刺激 食品,以防助热生痰。第88页/共144页 思考题1、痰热闭肺可能会出现哪些症状?试给出治法和代表方剂和药物。2、新生儿患肺炎可能有哪些表现?第89页/共144页第五节 哮 喘第90页/共144页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 辨证论治 急症处理 其他疗法 预防与调护第91页/共144页一、概述1、概念:小儿哮喘是以反复发作,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甚至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主要特征的肺系疾病。哮是指声响,喘是指气息
26、。第92页/共144页2、历史记载: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的记载。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喘论中首先记载了哮喘的病名,谓:“哮喘专主于痰。”并主张在哮喘发作期以攻邪为主,未发之时则以扶正为主。第93页/共144页3、发病情况:本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初发年龄以16岁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青春期以前患者男女之比为2:1,成年期则无性别差异。4、预后:本病经积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痊愈。但若失于防治,可屡发屡止,甚至遗患终身。第94页/共144页5、范畴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其他第95页/共144页二、病因病机 1主因 素体肺、脾、肾不足,
27、导致 痰饮内伏是哮喘发作的主因。2外因(诱因)感受外邪,接触发物,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是哮喘发 作的诱因。3发病诱因触动伏痰,痰气搏结,阻塞气 道则发病。第96页/共144页外邪或刺激物先天禀赋后天疾病影响肺脾 水湿代谢失调 夙根 久病伤肾 肾 饮留痰生 (伏痰留饮)虚 正虚痰阻 缓解期 发作期犯肺 痰气交阻气道 哮喘发作 寒哮 肺 热哮 气动 久病 痰升 伤肾第97页/共144页为何部分患儿哮喘缠绵难愈?哮喘主因是素体肺、脾、肾不足,导致痰饮内伏,在诱因作用下,致痰气交阻,阻塞气道,反复发作不已。由于本病伏痰难去,外邪难防,发物难明,尤其是素体肺、脾、肾不足的体质状态难于调理,致使哮喘缠绵,
28、难以根治。第98页/共144页三、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诊法提示第99页/共144页(一)诊断要点 1常突然发病,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阵作,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第100页/共144页2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关,如气候突变,受凉受热,进食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3多有婴儿期湿疹史,家族哮喘史。第101页/共144页4发作时两肺听诊可闻及哮喘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延长。支气管哮喘 如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罗音。5一般情况下,支气管哮喘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29、。第102页/共144页(二)鉴别诊断1咳嗽以咳嗽为主症,但无喉间痰鸣,呼气急促,甚至呼吸困难等症,肺部听诊无满布哮鸣音。2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喘急、鼻煽为主要临床特征,但无突发突止的特点,肺部听诊以细湿啰音为主。第103页/共144页(三)诊法提示 1注意询问患儿家族史及个人病史,如湿疹史、哮喘史、过敏史等。2注意了解患儿哮喘发作及加重的诱因,有无伴随发热胸闷,咳痰心悸,汗出头昏等症状。了解既往发作的治疗情况及对药物的反应。3注意望患儿神色、唇甲颜色等。4注意闻患儿的呼吸声、呼吸频率和节律,注意呼吸困难的类型及心脏和腹部体征。5结合血象、胸部X线和肺功能测定等检查。或皮肤过敏试验、血清特异
30、性IgE,或痰或鼻分泌物的细胞分析。第104页/共144页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 第105页/共144页(一)辨证要点 1辨发作期和缓解期 2发作期重点辨寒热 3缓解期重点辨脏腑第106页/共144页1、辨发作期和缓解期 出现本病的主症即为发作期;主症消失即为缓解期。第107页/共144页2、辨寒热 根据喉间痰鸣声,面、唇、咽的颜色,舌脉结合二便分辨。若咳嗽气紧,喉间痰声低沉,咯白色泡沫痰,形寒肢冷,大便溏薄,唇舌咽色淡,苔白,属寒证;若喉间痰声高吭,咯黄色泡沫痰,大便干燥,面、唇、咽、舌红,脉数者,属热证。第108页/共144页3、辨脏腑 根据缓解期临床表现,辨在肺、在脾
31、、在肾或肺脾同证、脾肾同证、肺脾肾同证。哮喘缓解后,若自汗出,面色咣白,反复感冒诱发哮喘,属肺气虚;若咳痰多,食少便溏,面色少华,属脾气虚;若动则气短,尿床或夜尿增多,生长发育迟缓,属肾气虚;第109页/共144页 若自汗出,反复感冒,痰多便溏,属肺脾气虚;若痰多便溏,动则气短,面色咣白,夜尿增多,生长发育迟缓,则属脾肾两虚;若汗出易感,痰多便溏,动则气短,生长发育迟缓,属肺脾肾同病。第110页/共144页(二)治疗原则 哮喘发作期以化痰降气平喘为主。若发作期,正虚痰阻者,则佐以扶正,标本兼治。缓解期以补益肺脾肾为主,治以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或补肾纳气。第111页/共144页(三)辨证论治发作期
32、 缓解期 寒性哮喘 肺脾气虚 热性哮喘 脾肾阳虚 外寒内热 肺肾阴虚 肺实肾虚 第112页/共144页1寒性哮喘证候证候 咳嗽气喘,喉间哮鸣,痰多白沫,形寒肢冷,鼻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淡红,苔白滑,脉浮滑。第113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衣着不慎,风寒犯肺,引动伏痰,痰气交阻,阻塞气道,故见喉间痰鸣,呼吸急促,痰白清稀等。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则见鼻流清涕,形寒无汗,面白肢冷,舌淡,苔白,脉浮紧为风寒之象。本证以咳喘气紧,痰白清稀,舌淡苔白,脉浮紧为辨证要点。第114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药方药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散寒宣肺平喘,干姜
33、、细辛温肺化痰,五味子、白芍养阴敛肺,半夏燥湿祛痰,炙甘草益气和中,用于外有风寒,里有寒饮者。第115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 若咳喘吼甚,表寒不重者,可选射干麻黄汤加减。咳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旋复花降气止咳;口渴、舌红干有化热之象者,加石膏、黄芩清泻里热。第116页/共144页2热性哮喘证候证候 咳嗽喘息,声高息涌,喉间哮吼痰鸣,咳痰黄稠,胸膈满闷,身热面赤,口干咽红,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滑数。第117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外感风热,风热犯肺,或其他诱因,化热化火,引动伏痰,痰气交阻,阻塞气道,故见喘促气粗,咳痰黄稠。肺胃热甚,则发热面红,烦躁渴甚。大便干结,小便黄
34、少,舌红苔黄干,脉滑数为里热之证。本证以咳嗽喘急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滑数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第118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清肺涤痰,止咳平喘。方药方药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清热化痰,用于热性哮喘兼有风热表证者。若无表证,则可选定喘汤加减。第119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 发热甚者,重用石膏,加鱼腥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咳甚痰多者,加葶苈子、车前子泻肺化痰;喉核赤肿甚者,加牛蒡子、射干解毒利咽;大便干燥者加全瓜蒌、大黄;舌苔黄厚腻,湿热明显者,合上焦宣痹汤化湿宣肺。第120页/共144页3外寒内热证候证候 喘促气急,咳嗽痰鸣,鼻塞喷嚏,流清涕,或恶
35、寒发热,咳痰粘稠色黄,口渴,大便干结,尿黄,舌红苔白,脉滑数或浮紧。第121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外感风寒,外邪入里化热或素有痰饮郁而化热,或素体热盛,被外邪引动而诱发。本证以外有风寒之表证,内有痰热之里证为辨证要点。第122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解表清里,定喘止咳。方药方药 大青龙汤加减第123页/共144页 加减加减 热重者,加鱼腥草、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咳喘哮吼甚者,加葶苈子、射干、桑白皮泻肺清热化痰;痰热明显加地龙、黛蛤散、竹沥清化痰热。第124页/共144页4肺实肾虚 证候证候 病程较长,哮喘持续不已,喘促胸满,动则喘甚,面色欠华,畏寒肢冷,神疲纳呆,小便清长,常伴咳嗽痰
36、多,喉中痰吼,舌淡苔薄腻,脉细弱。第125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喘促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耗损肺肾之气,肾不纳气,故见呼多吸少,动则更甚。痰气交阻,气道阻塞,则见咳嗽气喘,喉间痰鸣。面色少华,唇舌淡白,苔白为气虚之象。第126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泻肺补肾,标本兼顾。方药方药 偏于上盛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偏于下虚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第127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动则气短难续加胡桃肉、紫石英、诃子;咳喘汗多,重用五味子敛肺平喘;畏寒肢冷加附片、仙灵脾;舌红苔黄者,加地骨皮、女贞子养阴化痰;喘逆抬肩,面色青灰,大汗肢冷,阳气欲脱者,加人参、龙骨、牡蛎益气潜阳。第128页/共144
37、页5肺脾气虚证候证候 多反复感冒,气短自汗,咳嗽无力,神疲懒言,形瘦纳差,面白少华,便溏,舌淡苔薄,脉细软。第129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久咳不愈,肺气不足,表卫不固,脾气虚而运化失健。第130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药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第131页/共144页加减加减 容易汗出者,加浮小麦、煅牡蛎、煅龙骨收敛止汗;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时有咳嗽,舌红少苔兼肺阴虚者,酌加沙参、麦门冬、五味子、白藓皮养阴润肺。第132页/共144页6脾肾阳虚证候证候 动则喘促咳嗽,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脚软无力,腹胀纳差,大便溏泄,
38、舌淡白,脉细弱。第133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摄纳无权所致。第134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健脾温肾,固摄纳气。方药方药 金匮肾气丸加减。第135页/共144页加减加减虚喘明显加蛤蚧、冬虫夏草;虚喘明显加蛤蚧、冬虫夏草;咳甚加款冬花、紫菀;夜尿多加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第136页/共144页7肺肾阴虚证候证候 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夜间盗汗,消瘦气短,手足心热,夜尿多,舌红苔花剥,脉细数。第137页/共144页证候分析证候分析 哮喘久病不愈,肺肾两亏,阴虚内热。第138页/共144页治法治法 养阴清热,补益肺肾。方药方药 麦味地黄丸加减。第
39、139页/共144页加减加减盗汗甚加知母、黄柏;呛咳不爽加百部、北沙参;潮热加鳖甲、青蒿。第140页/共144页五、其他疗法(一)针灸及中成药 l体针 2耳针 3鲜竹沥水口服(二)药物敷贴疗法 冬病夏治(三)超声雾化吸人(四)西医治疗第141页/共144页七、预防与调护 1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感冒,有外感疾病时,应及时治疗。2避免接触发物,如花粉、烟尘、油漆、虾、蟹等。减少过度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哮喘。3重视缓解期治疗,防止哮喘复发。4居室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季宜暖和,夏季宜凉爽。室内不宜铺用地毯。第142页/共144页思考题 1、哮喘的临床特征。2、哮喘缓解期脾肺气虚的证治方药。第143页/共144页谢谢您的观看!第144页/共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