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管留置的价值和历史沿革 1889年Kehr首创T管引流,沿用至今100余年已经成为胆道探查手术之常规 有利于减轻术后胆道压力,可降低因反复探查乳头开口水肿,胆汁引流不畅而致的胆道压力增高,降低胆瘘发生率 支架作用,可防术后胆道狭窄 为后续的胆道镜治疗建立出入口第1页/共18页第2页/共18页T管留置后的弊端 病人活动不便,痛苦大,经济负担大 术后住院时间长,一般在2-3周,床位周转慢 胆汁丢失,水电解质代谢和消化功能异常,影响病人术后康复 术中(尤腹腔镜下)置管操作困难 T管相关并发症第3页/共18页T管相关并发症1 2001.1.-12.25,共135篇有关T管的报道,47篇题目是关于T管
2、并发症的,占34.8%.1974-2002.12共880篇/172篇 胆瘘/胆汁性腹膜炎:(占并发症报道文章数的80%以上)可发生于带管和拔管时。原因有 拔除管时:拔除过早/瘘道形成不牢(T管材质和透明质酸钠)操作粗暴放置不当(缝合双臂过长)带管时:活动时不慎腹胀咳嗽/缝合固定不仔细第4页/共18页T管相关并发症2 十二指肠瘘 胆道感染和T管周围感染 T管断裂残留于胆管内成石核心/梗阻/感染/肝硬化 T管滑脱 胆道梗阻 T管置入假道 狭窄/息肉:30例连续术后胆道镜观察,2例出现上方狭窄,4例瘘道开口有息肉样增生物第5页/共18页T管滑脱后插管造影第6页/共18页T管上臂过长第7页/共18页第
3、8页/共18页解决之道不放置T管 改变探查入路 胆囊管入路 微切开入路 一期(直接)缝合 其他管道替换 支架管胆管内置 鼻胆管引流 术前PTCD EST 逆行经肝胆管引流 经胆囊管引流第9页/共18页胆囊管入路 报道,约1/3病人可获得成功(1991年,Lennert 1023例胆道镜协助的胆道探查)我院试行20例(1996-1998.12),均在肉眼认为胆囊管增粗的情况下进行,成功14例。缺点:受胆囊管内径、螺旋瓣及汇入角影响,操作相当困难,手术时间长。评价:少数自然条件好的病人可取。一般无明显胆囊管增粗的病人不宜试行,失败率高。第10页/共18页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 1996年底,我院
4、开始试行此入路,1997年8月初步总结并在上海国际内镜会议交流 2000.总结26例经验,发表在中华消化内镜vol 17,No 5.280-282。目前46例,另文发表 优点:入口足够,操作方便,胆总管损伤小,可直接缝合.总和了传统入路和胆囊管入路的优点,而规避了两者的缺点 评价:就目前条件此入路最为理想第11页/共18页一期缝合 2001.32003.1共报道10篇。5/10为腹腔镜胆道探查下完成。最多病历数为51例(太原铁12局中心医院,周静国)成都华西医院普外科肝胆胰研究室禹正杨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管的评价: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符合入选标准的
5、6篇RCT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与常规T管引流组相比,一期缝合胆管组在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1和P=0.03),而在手术时间、手术死亡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则无显著差异性(P=0.4,P=0.2,P=0.4)。结论:和常规T管引流相比,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已安全可行,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各种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也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第12页/共18页一期缝合的病例选择 阴性探查(CBD阴性探查率30-50%)胆管结石取出不困难,而且证实术中已取尽 下端无狭窄 有胆道镜协助第13页/共18页替代
6、方法1鼻胆管引流:2001年有3篇相关报道,均认为效果好,术前放置.要求术中取净结石和无胆管狭窄.两篇为县级医院.另为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例)支架内置法:2001.3-2002.5相关文献报道3篇,两篇来自同一家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19例/26例),另1篇来自沙市.与传统比能缩短留院时间.术中逆行经肝胆管引流:2001年济宁医学院附院报道37例第14页/共18页2术前PTCD术前EST经胆囊管置管引流第15页/共18页T管放置的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至之结石残留 胆道下端狭窄,扩张器扩张或括约肌切开成型后 急性胆管炎 严重梗阻性黄疸 胆管成型术后支架 无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条件第16页/共18页T管瘘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判别 相关因素 影响创伤愈合的一般因素(年龄,营养状态,全身性疾病,药物的应用)腹水 时间(2W)T管的材质和光滑度,腹腔内长度 腹腔防止粘连的药物应用 判别:T管瘘道造影(双腔/插管)第17页/共18页谢谢您的观看!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