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8324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制卷人:向晖(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

2、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余至扶风之明年( )(3)既而弥月不雨(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3、译文: 3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4分)(二)【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

4、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1)(2)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

5、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 (三)【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节选自五柳先生传)【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

6、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4)饮少辄醉(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_(2)环滁皆山也。_3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1)“五柳先生”饮酒_(2)“醉翁”饮酒_5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

7、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该文的作者是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该文的作者是_。(四)【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加粗的词。(2分)蜀之鄙有二僧 贫者语于富者曰_树林阴翳 游人去而禽鸟乐 _2下列句中的“而”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舍身而取义B面山而居C登轼而望之D人不知而不愠3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_4回答问题。(甲)段中画线的“子何恃而往”这句话,表现出富者对贫者将去南海一事持怎样的态度?对这种态度,你有何看法?_你怎样评价(乙)段中“太守”的“醉”与“乐”?(2分)_(五)【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9、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

10、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意思。(4分)伛偻提携 提携:_ 宴醋之乐 酣:_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_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_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至于负者歌于途其节见于艰危 B、醒能述以文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C、禽鸟知山林之乐食之未必不佳 D、泉香而酒洌而追踪前贤未有三

11、四人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_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译文:_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_(六)【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秀:_遂书以名其亭焉。名: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_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_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

13、?(用文中词语回答)_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_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_(七)【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丙】齐宣王

14、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注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含义。(4分)太守谓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2翻译下列句子。(4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3.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

15、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的思想。(2分)4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_(八)【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

16、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窃乐之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_4读懂山水。(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

17、景?(用原文作答)_(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_(九)【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乙】凡八百里,始

18、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注释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n):汴水。余浸:支流。岩阜:假山。芡(qin):水生植物。富:丰饶的物产。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2)野芳发而幽香发:_(3)修竹森然以高修:_(4)以为陂池以:_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_(2)

19、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_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春季:_秋季:_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A:_B:_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_(十)【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20、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业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注释】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毡罽(

21、j):毛织品。纩(kung):丝棉絮。傍:同“旁”。殆僵仆:几乎倒下。1.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2分)( )A.太守自谓也业谓曰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业怡然无寒色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故士卒乐为之用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众皆感泣不肯去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_(2)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_3.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什么含义。(2分)_4.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2分)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1(3分)(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各1分)2(4

22、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3(4分)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二)1(1)像鸟的翅膀(2)命名 2:C 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4示例: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千山万水山重水复5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三)1(1)处所、地方(2

23、)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4)就2(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3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4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忘怀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表达与民同乐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略(四)1边境告诉(对说) 遮蔽(遮盖)离开(离去)2D3略4持嘲讽、讥笑态度。富和尚强调客观条件。害怕困难,还嘲笑贫和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胸襟(或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在当

24、时是难能可贵的(或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五)1、小孩子酣畅、痛快消失、断绝以为宝 2、A3、略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六)1.滋长 命名2略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5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

25、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七)1.是因(因为在朝廷上做官以为乐(为感到快乐,把当作快乐) 2.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3.与民同乐(或 “民本”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 4.孟子的“忧乐观”是“

2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1.临:靠近(高踞) 意:情趣(乐趣)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诚:确实(果真;实在)2.D3.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4(1)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2)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九)1.(1)情趣(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长(4)把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3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4A 江湖B 山林 (2分)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十)1.D 2.(1)略(2)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同我一起死没有什么益处。3.寄情山水,排遣忧郁 4.忠诚刚烈,体恤下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