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8395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蒹葭网上课堂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 姓名 一、默写这首诗。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溯洄( )( ) 跻( ) 坻( ) 沚( )三、按要求填空。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按内容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 ,“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 的心情。四、仔细审题,选出最优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

2、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3.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

3、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五、阅读提升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蒹葭这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这种手法的作用。 五.拔高拓宽1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

4、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3.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关雎蒹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5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C、在

5、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7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6、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C、关雎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为贵族“少爷”和“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蒹葭网上课堂同步练习(答案不一定语言都一样,教案上更全面些!)一、默写这首诗。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

7、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溯洄(s hu)跻(j ) 坻(ch )沚(zh )三、按要求填空。1、风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 ; 失望、惆怅四、仔细审题,选出最优项。1、B 2、D 3、D五、阅读提升。1、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2、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景语情语。

8、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参考答案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表明了时间的推移

9、,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3、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4、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手法。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蒹葭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五.拔高拓宽

10、题答案: 1.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表现了一位痴心、痴情男子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2.(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3.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4.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怅惘的心情。5.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6.A 7.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蒹葭》网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